教培参考
教育培训行业知识型媒体
发布时间: 2022-03-01 12:45:28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日前发布最新一期《北京市中小学健康食堂标准》,要求学校食堂的食谱一周内不得重复使用,学生伙食的制作过程、原材料的购买等信息,应当向师生家长进行公示。
根据新标准,学校每周要在显著位置公布学生膳食和营养素供应情况,加强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宣传教育,培养学生健康饮食习惯,加强营养不良的监测、评价和干预,超重和肥胖。学校食堂应配备身高和体重测量工具,并展示能反映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超重和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分类标准和营养不良标准的宣传资料。
同时,根据“阳光餐饮”工程建设的要求,学校食堂应以透明厨房、视频厨房或网络厨房的形式展示学生餐的制作过程;学校还应利用公共信息平台等方式,及时对购买情况进行公示向师生家长提供主要原材料、餐饮单位等信息。
严格控制方便面等食品新标准对学校食堂的营养、餐饮、烹饪、加工等提出了明确要求。比如:食物的选择和搭配要结合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和不同年龄段在校学生的营养健康需求。饮食要以日为单位科学配方,一周内的食谱不可重复,做到合理搭配,营养均衡。
学校食堂应提供品种繁多的菜肴和主食,应符合粗细搭配、荤素搭配的要求,并采用合理的烹调方法。适当满足瘦身、肥胖学生的需要,提供不同的膳食。学校食堂只提供午餐,可按3:2:1的健康餐盘、蔬菜水果、家禽、鱼、蛋、豆制品的比例供应。对于肥胖学生,应适当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同时,鼓励学校食堂发展低脂、低盐、低糖膳食。
《标准》还强调,寄宿制学校商品部门要严格控制和管理汉堡包、方便面等高脂、高盐、高糖食品,不得销售碳酸饮料等不健康含糖饮料。
根据新标准,学校食堂应配备至少1名专(兼)职营养人员,开展科学配餐,倡导合理饮食理念,提供均衡饮食咨询指导。
学校应组织食堂管理人员、营养专业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营养和均衡饮食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每学年培训时间不少于4小时。同时,学校每学年要组织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和营养知识技能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
学校应通过主题班会和课外实践,将食品安全与食品教育、营养教育纳入健康教育教学内容,每学年不少于2学时,包括均衡饮食、零食选择、健康饮食习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