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知识趣说
用简单有趣娱乐的方式分享知识,让文化变得有趣。
发布时间: 2024-03-14 09:50:10
三元节分别是农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上元节是农历正月十五,中元节是农历七月十五(部分地区是十四),下元节是农历十月十五。1、上元节是指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2、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施孤、地官节或斋孤,为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区七月十四)。3、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诞、下元水官节,农历十月十五,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节日,是指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的节日。
中国的一些节日
1.春节
春节是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又称阴历年,老百姓叫“过大年”。据《盘古王表》记载,“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就是说“过年”是一年的开始,每个人都长了一岁。
传统文化习俗:买年货,贴春联、福字、窗花,挂年画,包饺子,放鞭炮,收压岁钱,吃年夜饭,给老人、孩子守岁,吃汤圆,看春节晚会,拜年,走亲访友,逛庙会,扭秧歌,踩高跷,舞狮子,敬神,祭祖等等。王安石曾写《元日》赞春节。
2.清明节
清明节是每年农历清明节气,一般在阳历的4月4日或5日。其实,清明节是一个时间段,自古就有前十天、后十天之说,在这二十天里都算清明节,都可以扫墓祭祖。不过,民国时期,将每年的4月5日这一天定为清明节,使清明节有了一个固定的日子。
现在,我们是按照清明节气来算的。传统文化习俗有扫墓,祭奠先祖,缅怀先烈,踏青,郊游,放风筝等等。
自古以来,描写清明的文学作品不胜枚举,杜牧的诗《清明》,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3.端午节
端午节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传统文化习俗有吃粽子,插艾叶,拴五彩丝线,挂香囊,避五毒,跳钟馗,饮雄黄酒,赛龙舟等等。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而沿袭下来的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