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有故事
良心做教育,一起关心孩子未来,讲述教育里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5-01-19 10:55:59
1、种树郭橐驼传
作者: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
内容和主旨:通过郭橐驼养树“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推及到管理百姓需顺应百姓生产生活的规律,才能蕃其生而安其性。
写作特色:类比、对比、因事说理、以小见大
重点思考题:说说本文是如何进行对比的。
2、病梅馆记
作者:龚自珍,字璱人,号定庵,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初中学过他的《己亥杂诗》,名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内容和主旨:通过写梅的遭遇,表达对封建统治者扼**才的痛斥以及要求个性解放的迫切心情,表现了强烈的***精神。
写作特色:托物言志
重点思考题:最能表现作者***精神的句子是哪些?
3、促织
作者:蒲松龄,字留仙,***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清代文学家。本文选自《聊斋志异》,“聊斋”是书房名,“志”是记录的意思。
内容和主旨:以主人公成名因一只促织而产生的命运变化,深刻揭露封建时代官贪吏虐的***现实,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写作特色:情节曲折
重点思考题:说说作品是如何揭露封建统治***现实的?
4、阿房宫赋
作者: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诗人,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赋”是间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
内容和主旨:借秦营造阿房宫,终至***,意在规劝统治者爱惜民力,不可穷奢极欲,重蹈秦亡的覆辙。
写作特色:借古讽今;对偶、排比、比喻、夸张;句式上整散结合
重点思考题:文章是如何体现“赋”华美铺陈的特点的?
5、黄州快哉亭记
作者:苏辙,字子由,号颍滨遗老,北宋文学家、诗人,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内容和内容:通过写快哉亭得名的缘由,表现“使其中坦然,将何适而非快”的旷达的人生态度。
写作特色:以“快哉”为线索、写景议论结合、因事说理
重点思考题:文中引用宋玉《风赋》的作用是什么?
6、项脊轩志
作者: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上承唐宋八大家,下启清代“桐城派”,是明代“唐宋派”的代表,有人称其是“明文第一”。
内容和主旨:借项脊轩的兴废,表达物是人非(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
写作特色:细节描写
重点思考题:本文多用细节,试举例赏析。
7、诸子喻山水(已考)
主旨和内容:以山水为喻,表达生命体验和人生哲理。
写作特色:设喻说理,将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将深奥的道理浅显化
重点思考题:请以第二章为例,简要分析《孟子》的语言特点。
8、秋水
作者:庄子,名周,战国时代宋国人,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和老子合称“老庄”。
内容和主旨:借河伯与海神的故事,说明人的认识有局限性,通过黄河、大海、天地的对比,感受万物相对、宇宙无穷。
写作特色:寓言故事说理、以小见大、对比
重点思考题:文中说“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你同意吗?说明理由。
9、赤壁赋
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内容和主旨:作者夜游赤壁,全文以风、水、月为主景,情、景、理交融,表达作者看淡得失的旷达情怀。
写作特色:由景生情,由情入理;乐——悲——乐的情感线索;主客问答,抑客伸主
重点思考题:文中描绘洞箫的声音,有何作用?
10、游褒禅山记
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内容和主旨:借游山半途而废发议论,说明无论治学还是处事,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要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写作特色:因事说理、先叙后议、叙议结合
重点思考题:简要分析本文叙述和议论是如何结合的。
11、廉颇蔺相如列传(已考)
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世尊称太史公、史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130篇,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又称“太史公书”,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内容和主旨:通过“完璧归赵”、“绳池会”、“将相和”的故事,赞扬蔺相如智勇双全、宽厚待人、顾全大局的品格,也赞美了廉颇知错能改的品质。
写作特色:选择典型事件刻划人物;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文中有两类矛盾,一类是秦赵矛盾,另一类是廉蔺矛盾
重点思考题:赏析文章在刻画蔺相如形象上运用的反衬手法。
12、谏太宗十思疏(已考)
作者:魏征,字玄成,唐朝政治家。
内容和主旨:以树、水设喻,规劝唐太宗要居安思危,积其德义,达到长治久安。
写作特色: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语言上整散结合
重点思考题:本文语言上骈散结合,举例赏析。
13、新序二则
作者:刘向,字子政,西汉经学家、文学家。
内容和主旨:第一则,写如何对待自己;第二则,写如何对待财富。
写作特色:语言描写、对比手法。
重点思考题:《宋人有得玉者》主要运用什么手**
14、训俭示康
作者: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封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内容和主旨:教导子孙崇尚节俭。
写作特色: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语言朴实
重点思考题:文章末尾引御孙的话,有什么作用?
15、过秦论
作者:贾谊,世称贾生、贾太傅、贾长沙,西汉思想家、文学家。
内容和主旨:通过叙述秦从秦孝公至秦亡由盛而衰的一百多年的历史事实,指出秦政的过失在于夺取天下后不施仁义,终至国破身亡。以此提醒汉统治者不要重蹈秦亡的覆辙,要广施仁政。
写作特色:对比手法;大量运用铺陈、夸张、排比;欲抑先扬;句式整齐
重点思考题:从句式的角度赏析本文语言。
15、师说
作者:韩愈,字退之,号昌黎,谥“文”,世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和柳宗元共同倡导“古文运动”。
内容和主旨: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提出“学必有师”的观点。
写作特色:对比手法;整句和散句穿插变化。
重点思考题:说说文章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
16、石钟山记
作者:苏轼。见前。
内容和主旨:通过考察石钟山得名的缘由,得出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其有无的观点。
写作特色:先议论,再记叙,最后以议论作结;因事说理
重点思考题:简要分析“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作用。
17、劝学
作者:荀子,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内容和主旨: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
写作特色:比喻说理、对比说理
重点思考题:赏析本文的比喻论证。
18、归去来兮辞
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东晋诗人、辞赋家。
内容和主旨:表达对官场的厌弃、回归田园的快乐和安于天命的情怀。
写作特色:句式整齐;多用对偶、排比
重点思考题:本文从哪些方面来写归家之乐?
19、陈情表(已考)
作者:李密,字令伯,西晋文学家。表,臣子向国君陈请谢贺的表章。
内容和主旨:陈述身世悲苦和祖母恩重之情,表达了过蒙国君拔擢的感激之情。
写作特色:语言质朴;多用成语,如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乌鸟私情
重点思考题:本文第一小节和第三小节交换一下位置,可以吗?
20、**殽之战
作者:左丘明,春秋时鲁国史官,双目失明。《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
内容和主旨:记叙了春秋时期**之间发生在殽山的一场战争,总结了知己知彼者胜、骄纵轻敌者败的战争规律。
写作特色: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
重点思考题:本文通过语言表现人物形象,试举一例做简要分析。
21、鸿门宴
作者:司马迁。见前。
内容和主旨:以“鸿门宴”为中心,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以项羽欲击刘邦始,到刘邦被放终;以曹无伤密告始,到曹无伤被杀终;以范增劝说项羽始,到范增怒骂项羽终。
写作特色:情节曲折生动;在矛盾开展中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
重点思考题:本文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试举例分析。
22、苏武传
作者:班固,字孟坚,东汉史学家。《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和《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内容和主旨:由苏武留胡,杖汉节牧羊,表现其视死如归、捍卫民族的尊严的伟大人格。
写作特色:对比手法的运用
重点思考题:概括苏武的形象。
23、伶官传序
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内容和主旨:由后唐庄宗的兴衰,提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实际是由人的主观决定。
写作特色:对比论证、借古讽今;整散结合。
重点思考题:赏析本文借古讽今的表现手法。
【微语】枝叶有干枯的一天,生命有用尽的时刻,努力活好今天,把握明天,别太在乎后天,因为后天以后的事谁都无法预料,只能顺其自然,听天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