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祥教育培训机构哪家好

钟祥易乐学教育。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钟祥易乐学教育师资力量雄厚,老师负责有耐心,学费便宜,环境好。培训机构,以提升能力、培养技能、学历教育、认证培训等为目的的教育培训机构需要有场地的要求及师资的要求。
胡氏族谱
胡氏族谱字辈排行
江西婺源胡氏字辈:“崇嗣起昭光昕晖培钜泽本炽□钟湥枝燔基镒湜秀炜班银汉材勋□锦漪历秋等镐洛述烮在铭沩桂荣封锡永杏苏玉銮游彩焕垂金钓藻来熏□镇流”。
江西奉新胡氏字辈:“唐宋美名久着有虞盛德贻芳文章甲第继显道义真传蕃昌诚意正心本学修齐治平均良支分任在衍庆永远以绍书香”。
江西吉水西岭胡氏字辈:“吾祖肇伟基贤嗣诰广继诗书映伦理才华涣彩彰刚直弘扬远忠厚泰运升博爱劲震奋勋猷奕彪炳正仪来上国建策左良仕”。
江西吉水水南胡氏字辈:“思嘉肇自从涧绿凝庭士鸿由其培祥善承先怀孝友辅国重贤良理学渊源明臣德业长”。
江西兴国南风胡氏字辈:“龙天魁相宗上锡昌世承先怀孝友辅国重贤良”。
江西兴国江背胡氏字辈:“光龄奇佐尚廷荣兴爵承先怀孝友辅国重贤良”。
江西赣县胡氏字辈:“学必生子朝庭明崇茂德曲叙重”。
江西宁都胡氏字辈:“家国启昌学传原仲经宗致堂克恭为吉行善必祥如山”。
江西陇南胡氏字辈:“圣贤德道继忠简振芳声礼义传家国本源世泽长”。
江西上犹城东胡氏字辈:“玉堂全福敞甲第庆联翩宦谱标前永名家毓裔贤三才”。
江西上犹城西胡氏字辈:“达儒志思子振扶祥登良友贡兆大绍文宗善传扬显辅朝家”。
江西上犹城南胡氏字辈:“大朝学尧舜士相效伊周一德庆元良显承”。
江西上犹、油石、樟树胡氏字辈:“泰友本玉清文子尚兆发高应荣贵启天朝国家盛继世”。
江西南康胡氏字辈:“科名甲第振朝化通齐并仲美友立定明万世隆德相传家声宏绍”。
江西寻乌、三标、胡屋胡氏字辈:“朝广浩永海胡清元大上士文学世有名光启昌洪丕展经伦志”。
江西萍乡、上粟胡氏字辈:“邦家有道世泰时积人民斯乐受福孔多志存兼济德维日新经文纬武慕义辅仁”。
江西莲花胡氏字辈:“时际文盛家随居隆行法垂久秉正攸同世蕃代衍业大声鸿与日并永如岳惟崇”。
江西余干胡氏字辈:“渊源流一脉受氏起周时理学薪传远衣冠厚泽垂文章推特达义让足先资”。
江西丰城胡氏字辈:“洪万启源思缵绪绅缙纬约纯经纶廷旺玩其贤潦良祚璠南时宗文士克成立名绍邦家戡定丕振继序显达敦本笃业从道益荣锡恩纪庆懋政葆祥弘大光昌隆盛远扬翰星永耀世泽绵长年齐协岳运祚同康兆和(济群拯国尚勇传芳毓和致国胤用传芳开泰熙运兆康)”。
湖北华容胡氏字辈:“自汉从隆盛宗芝启兴云美景淑乙正纲然芳大明相承斯开佳德修奉兆祥守先惟孝友裕后在文章立志宜敦本传家用迪光英才能好学国泰永蕃昌”。
湖北枝江胡氏字辈:“思家廷元长明文庆世守学昌诗书毓秀江汉发祥永敦伦纪训以义方代生贤哲亚美头扬作人雅化履道安康继先有志典策增光万年传述盛德益彰”。
湖北荆州、武汉、沙市、宜都胡氏字辈:“同履益丰升家恒丝翠大鼎盛正乾坤”。
湖北仙桃胡氏字辈:“文定家本大光宗以显扬征祥毓俊秀明德维馨香立国昭正道为学尚伦常泽懋贤声远经传祖训诠”。
湖北郧西胡氏字辈:“敬天洪道泽承先世其祚延长敦仁尚义观国之光”。
湖北武昌胡氏字辈:“敬天洪道泽承先世其祚延长敦仁尚义观国之光教全体用祖德弥彰以亲九族百代馨香”。
湖北宜昌胡氏字辈:“智义宗思作友学应诗守成文启宏光万代传后德礼书发家邦”。
湖北恩施胡氏字辈:“启大光祖永世克昌教正道德绪本家相”。
湖北咸丰胡氏字辈:“家传安定卜世其昌永承先志本敦择长少开文运祖德争光逢存代卓佐时明良;裴振经常”。
湖北孝感胡氏字辈:“立兆全嘉安定泽遐明体达用永臻荣华”。
湖北长阳胡氏字辈:“仁德胡继文应廷水秉公启祖玉正绍应宗家懿行光耀友庆祖德昌明世寿国仁传必远新文渊华林吉安水清松滋荆辰长阳融景亮永照民”。
贵州黔西胡氏字辈:“元绍德世玉金正士应连国朝天万相清恩端锡贤昌荣族乃大裕后续光前安定家声远经治永为先”。
贵州遵义胡氏字辈:“文明应瑞光左克新志得名成永进佳升”。
贵州安顺胡氏字辈:“朝君升一品共享太平春上大自思文登朝永忠廷”。
贵州新舟胡氏字辈:“文明应瑞光佐克兴世德荣成永振家声”。
贵州雷山胡氏字辈:“朝北国之祯武功佐冶陵开基凡后品应学有贤明诗书宜可读月下海水清忠良光胜典风鉴绍前因”。
贵州兴义胡氏字辈:“昌登文仕国正天星顺关清明志安妻其夫富少子校符幸宽”。
贵州余庆胡氏字辈:“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启贤应忠良德大永家宽”。
贵州都匀胡氏字辈:“祖文天在世大正月腾凤仕新”。
贵州六盘水胡氏字辈:“朝世惟天应起国显家声(起国定运昌)文量鼎大业(文扬英项白)敦厚照洪光(敦厚建洪芳)”。
安徽六安胡氏字辈:“维业隆千古家声复见昌栽培由祖德力守继书香”。
安徽桐城胡氏字辈:“有上祚承恭允洪强必孝忠久常传世德大善福攸(佑)同”。
安徽濉溪胡氏字辈:“克应炳若国仁天永世德昌开龙传继广大占允宜再培心上田保养性忠义”。
安徽池州胡氏字辈:“经文元善长嘉会亨惟先大义立子本致中贞自全”。
安徽阜阳胡氏字辈:“自书学钦永保天献宗德敬守充传万世”。
安徽太湖胡氏一支字辈:“大祖府山子唯玉金水木火师知自日若助地积承先德文治昌龙记诗书迪及长中原争远厚万事落平康”。
安徽太湖胡氏一支字辈:“碧福仲友永世光万召玉尚志经为国新邦石吉祥儒仕才华盛仙人德泽长诗书传俊秀丰业继贤良”。
湖南宁乡胡氏字辈:“克仕旭□四秉九宗懋衷孝锡泽本光培镇湘麓荣增锦清集耀在鉴治业炳均”。
湖南湘阴胡氏字辈:“宗从巍世(试琦)显子延火同正天申硕范扬志裕元功克家敦礼让辅国尚贤忠应兆嘉祥远咸承惠泽隆”。
湖南嘉禾胡氏字辈:“冶化纯熙久承平雅颂扬咸亨宣惠泽迪教重伦常;苏湖安定着积裕喜流长”。
胡舜昶后裔字辈:“明时元春思舜子叟卿均景孟逢廷道会文贤良芳正显光明祖治化纯熙久承平雅颂扬咸亨宣惠泽迪教重伦常;苏湖安定着积裕喜流长”。
湖南祁东胡氏字辈:“成甲三宗永世家学有开必先培元在德”。
湖南桃江胡氏字辈:“贵宗寅子思朝邦闻仁时仕进观悦教明忠上国知泽必宽起家存厚德萃美有贤良”。
湖南湘潭胡氏字辈:“锡泽由于宋洪基盛在湘孝廉开甲地永世得荣昌作述家声远贻传世系长修明逢泰运继序有余芳”。
浙江嵊州胡氏字辈:“福禄永远子孙必昌显达登科奕世名扬光前裕后长发其祥”。
浙江缙云胡氏字辈:“开宗宏显百千万荣禄干元进泰亨利贞德远鸿文明肃整富桂兰高魁仁义忠信敦厚纯良孝悌和顺允恭克让亲睦平章诗书礼乐福寿吉祥”。
浙江东阳胡氏字辈:“云城百千万亿元正益恒覆泰怡友端恭启仁义理智信福禄寿康宁光裕荣华盛修齐均治平缵绪维新运”。
浙江义乌胡氏字辈:“家传贻忠孝世泽衍淳良敦厚崇高尚贤能永叶芳”。
浙江永康胡氏字辈:“国上师位家崇儒门讲艺立言浚明爽曙达义滋蘩永瞻先觉顾惟后昆彝伦攸叙时来必亨运通斯正敷宣武术发扬文令庶士承风群才仰镜”。
浙江苍南胡氏字辈:“崇孚宗尔迎延永光正志嘉振德万载斯增金玉其音科名联登”。
福建石壁迁江西胡氏字辈:“裕荣义贞新深宠崇珍业申真端斌士行惟尚志开宗本益源仰承安定业”。
福建永定胡氏字辈:“博厚特载柔顺谦光礼义忠信恭俭温良苏湖济美淮海传芳华林育秀安定发祥经文纬武陈纪立纲”。
福建上杭胡氏字辈:“清时玉金廷文大志成立其永而曰昌必克斯可言”。
重庆大足胡氏字辈:“朝大单海运国正天兴顺祖贤公德宣世新明应远家宽万代传”。
重庆合川胡氏字辈:“派传安定炼登文王国仕世尚正大谦光崇德宝善万代荣昌宗支有序祖泽孔长”。
重庆涪陵胡氏字辈:“大先扬文世启天永国良发达承膏泽宗祀应运昌”。
江苏泗阳胡氏字辈:“世文希涛兆芳心应律书裕德传家克昌其后”。
江苏徐州胡氏字辈:“大德传后世纯仁继续长庆祥安基业瑞光照定堂”。
四川郫县胡氏字辈:“志家文德昭昌光先承世泽佑启有贻谋”。
四川资阳胡氏字辈:“孝义永兴国礼志信忠昌清德嘉明远宁君教授长光前坤多仕玉后大书香”。
广东信宜胡氏字辈:“清时玉金廷文大志成立其永儒曰昌必克斯可言列宗为善久”。
广东揭阳胡氏字辈:“为秀起贤良家傅定福祥光宗能孝友祖德庆绵长”。
辽宁沈阳胡氏字辈:“万亮明成仁芳显世立德可光宗礼义常言孝善良久安荣宏鹏高锦志路桥亦青松勤俭创伟业谋勇建奇功”。
天津胡氏一支字辈:“泰熙国承本启廷士云懋允”。
胡氏一支字辈:“寿义德绍升仕廷光青龙正显世运中阳兴国定泰洪发绪昌”。
少数民族中的英雄人物有哪些人???
岳飞(1103.03.24-1142) 民族英雄、军事家、抗金名将。字鹏举,谥武穆,后改谥忠武。河北(今河南)相州 汤阴永和乡孝悌里人(今安阳市 汤阴县城东30里的菜园镇程岗村)。
岳飞作为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其精忠报国的精神深受中国各族人民的敬佩。其在出师北伐、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下写的千古绝唱《满江红》.其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人们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名句,表示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
岳飞出生于北宋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的一户佃农家里,青年时代,正遇上金女真贵族对宋发动大规模掠夺战争。他亲眼目睹北宋灭亡前后的惨痛史实,和当时中原沦陷区的人民呼吸相通,有坚决抗击女真贵族民族压迫,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和要求。
北宋末年,深受民族压迫的汉族、契丹族、渤海、奚等各族人民,“仇怨金国,深入骨髓”,纷纷自动组织起来反抗。
从十二世纪二十年代起,黄河南北、两淮之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金民族战争。岳飞和抗金名将宗泽、韩世忠等一道,站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可是,腐败的北宋统治集团,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1127年(靖康二年),徽宗赵佶、钦宗赵桓被掳走后,继而接位的南宋小朝廷的头目赵构,同样是个投降派。他偏安于江南一地,沉醉于歌舞逸乐之中,没有真正组织抗金民族战争并把它进行到底的决心和打算,所不同的是一面信用秦桧等投降派,通过他们出面进行一系列议和投降活动;一面则利用宗泽、岳飞、韩世忠等抗战派,抵挡金军的凌厉攻势,以保住他的皇帝宝座和积累屈膝求和的资本。到了十二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东自江淮、西至陕西一线的宋、金双方对峙的军事分界线形成后,赵构、秦桧统治集团,实际上已经成了南宋抗金斗争最大绊脚石;反过来,岳飞、韩世忠等抗战派,则成了赵构、秦桧投降派活动的最大障碍。南宋朝廷内部抗战派与投降派的斗争,日趋尖锐。
岳飞坚决反对议和,主张抗战到底,置个人荣辱安危于度外,对赵构、秦桧的投降活动进行坚决斗争。1139年(绍兴九年),岳飞在鄂州(今湖北武昌)听说宋金和议将达成,立即上书表示反对,申言“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并直接抨击了“相国”秦桧出谋划策、用心不良的投降活动,使“秦桧衔之(抱恨)”。和议达成后,高宗赵构得意忘形,颁下大赦诏书,对文武大臣大加爵赏。可是,诏书下了三次,岳飞都加以拒绝,不受开府仪同三司(一品官衔)的爵赏和三千五百户食邑的封赐。他在辞谢中,痛切地表示反对议和:“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并再次表示收复中原的决心,“愿定谋于全胜,期收地于两河,唾手燕云,终欲复仇而报国。”这无异于给宋高宗当头泼了冷水,从而更使赵构、秦桧怀恨在心。“但岳飞不顾个人得失,坚持抗战到底的立场,率领军队,联络北方义军,卓有成效地从事抗金战争,筹划收复中原、统一祖国,成为全国抗金民族战争中的有力支柱。
1139年(绍兴九年)夏,金兀术撕毁绍兴和议,倾巢而出;再度发动大规模的对宋战争。在东、西两线军取得对金大捷的形势下,岳飞挥兵从长江中游挺进,实施锐不可当的反击”,他一直准备着的施展收复中原抱负的时机到来了。
岳家军进入中原后,受到中原人民、忠义民兵的热烈欢迎。这年七月,岳飞亲率一支轻骑驻守河南郾城,和金兀术一万五千精骑发生激战。岳飞亲率将土,向敌阵突击,大破金军“铁浮图”(侍卫亲兵)和“拐子马”(左右两翼钳攻的骑兵),把金兀术打得大败。岳飞部将杨再兴,单骑闯入敌阵,想活捉金兀术,可措没有找到,手杀敌人数百,身被几十处创伤,豪勇无比。岳家军将士具有“守死无去”的战斗作风,敌人以排山倒海的大力,也不能把岳家军阵容摇动。郾城大捷后,岳飞乘胜向朱仙镇进军(离金军大本营汴京仅四十五里),金兀术集合了十万大军抵挡,又被岳飞打得落花流水。岳飞这次北伐中原,一口气收复了颍昌、蔡州、陈州、郑州、郾城、朱仙镇、消灭了金军有生力量,金军全军军心动摇,金兀术连夜准备从开封撤逃。南宋抗金斗争有了根本的转机,再向前跨出一步,沦陷十多年的中原。就可望收复了。岳飞兴奋地对大将们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破掉酒戒庆祝)”而金军则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
但是,外敌难以撼动的岳家军,却遭到了南宋朝廷内部投降派的摧残。就在这抗金战争取得辉煌胜利的时刻,甘心充当儿皇帝的高宗赵构,因担心一旦中原收复,金人放回他的哥哥钦宗,他就保不住皇位,而急切地希望与金入议和。金人安插在南宋朝廷里窃取了宰相高位的内奸秦检,也抓住高宗这个难言的心病大肆活动,破坏岳飞的抗战。他们狼狈为奸,密谋制订了全线撤军、葬送抗金大好形势的罪恶计划。他们首先命令东西两线收兵,造成岳家军孤军突出的不利态势后;即以“孤军不可久留”为名,连下十二道金牌(红漆金字木牌),急令岳飞“措置班师”。在要末“班师”、要末“丧师”的不利形势下,岳飞明知这是权臣用事的乱命;但为了保存抗金实力,不得不忍痛班师。岳飞愤慨地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诸郡,一朝全休!社稽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岳飞的抗金英勇斗争,至此被迫中断。岳家军班师时,久久渴望王师北定中原的父老兄弟,拦道恸哭。岳飞为了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故意扬言明日渡河,吓得金兀术连夜弃城北窜,准备北渡黄河,使岳飞得以从容地组织河南大批人民群众南迁到襄汉一带,才撤离中原。这时,有一个无耻的书生,骑马追上金兀术扣马而谏:“太子(兀术)毋走,京城可守也,岳少保兵且退矣!……自古没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金兀术这才又整军回到开封,并以不费吹灰之力,又把中原土地夺了回去。
岳飞一回到临安,立即陷入秦桧、张俊等人布置的罗网。1141年(绍兴十一年),他遭诬告“谋反”,被关进了临安大理寺(原址在今杭州小车桥附近)。监察御史万候*(音末期屑)亲自刑审、拷打,逼供岳飞。与此同时,宋金政府之间,正加紧策划第二次和议,双方都视抗战派为眼中钉,金兀术甚至凶相毕露地写信给秦桧:“必杀岳飞而后可和。”在内外两股恶势力夹击下,岳飞正气凛然,光明正大,忠心报国。从他身上,秦桧一伙找不到任何“反叛朝廷的证据,但岳飞却仍于绍兴十一年农历除夕夜,被赵构“特赐死”,杀害于临安大理寺内,年仅三十九岁。岳飞部将张宪、儿子岳云亦被腰斩于市门。岳飞父子及张宪死于奸臣昏君之手,激起了抗金军队和老百姓的强烈愤怒,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秦桧支吾其词“其事体莫须有(也许有)。”韩世忠当场驳斥:“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民族英雄岳飞,就在“莫须有”的罪名下,含冤而死。临死前,他在供状上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这是悲愤的呼喊!
岳飞虽然被杀害了,但他的精忠报国的业绩是不可磨灭的。正是他,表达了被压迫民族的要求,坚持崇高的民族气节,在处境危难的条件下,坚持了抗金的正义斗争,并知道爱护人民的抗金力量,联合抗金军民一道,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南中国人民免遭金统治者的蹂躏,从而保住了高度发展的中国封建经济和文化,并使之得以继续向前发展。岳飞不愧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
岳飞遇害后,临安义士隗顺,负尸越城,草草地埋葬于九曲丛祠旁。为了便于以后识别,隗顺将岳飞随身佩带的玉环系于遗体腰下,坟前种植了两棵桔子树。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因重修栖霞岭下岳飞庙墓,追寻岳飞初葬地,终于在杭州市众安桥螺丝山下扁担弄内的红纸染坊旁,找到了最初的岳坟。1876年(光绪二年),在这里修建“忠显庙”,杭人俗呼为“老岳庙”。
岳飞死后二十年,即1162年6月(绍兴三十二年五月)宋孝宗赵*继位,七月下令给岳飞平反昭雪,“追复原官”,并以五百贯的高价购求岳飞遗体,“以礼改葬”。
【组岳家军】
完颜宗弼占领建康府后,亲率主力追赶宋高宗。宋高宗从明州乘船经海上逃到温州避难。
完颜宗弼占领明州后,无法活捉逃到海上的宋高宗,劫掠一番决定撤兵。金军利用大运河,将劫掠所获用船运往北方,一路攻破秀州、平江府、常州,准备自镇江府北渡。三月,完颜宗弼被韩世忠所部八千余人在黄天荡拦截,被困四十日。因为有汉奸献策,金军掘通河道将船队经秦淮河引入建康城西的长江江面。韩世忠赶去攻击,却被金军的火箭击退。
岳飞在此间带领东京留守司军的残部转战广德军,六战皆捷,俘虏王权等伪军将领四十多名。驻军广德军的钟村,军粮用尽,将士忍饥,却不敢扰民。建炎四年(1130年)初春,宜兴知县钱谌(chén,作姓时读shèn,zhōng)通知岳飞说县里的存粮够一万人吃十年,欢迎他率军保护县境。二月,岳飞进驻宜兴,屯于张渚镇。在宜兴,岳飞收降了因政局混乱而在当地为匪的多支部队以及金军强征来的河北伪军。岳飞自己就是河北人,平等对待河北、河东等地的签军。伪军们都传话说:“此岳爷爷军。”争来降附。
三月,金军在劫掠秀州和平江府之后,攻向常州。常州知州周杞探知这一情况,派赵九龄(是曾经在张所的河北招抚司里和岳飞共事过的熟人)到宜兴县请岳飞前来镇守常州。但在岳飞启程之前,周杞已经紧随赵九龄也来到了宜兴县,放弃了常州城。岳飞与周杞、赵九龄一起带兵北进,前后四战,夺回常州。又尾随追袭于镇江府东边,再捷。此时,原杜充手下的统制、现已成为割据一方的盗匪的戚方攻陷了广德军,岳飞忙赶回宜兴县,带一千多骑兵赴广德军,但戚方已西去攻打宣州。
宋高京已从海上逃回越州,任命张俊为浙西路江东路制置使,“诸将并受节度”要收复建康。张俊自己的部队是宋高宗原来的河北兵马大元帅府的嫡系部队,他只派岳飞统率的原宗泽、杜充的东京留守司的非嫡系部队当前锋去攻打金兵镇守的建康府。四月二十五日,岳飞在位于建康城南三十里的清水亭首战大捷,金兵横尸十五里,斩得耳戴金、银环的女真人头一百七十五级,活捉女真军、渤海军和汉儿签军四十五人。五月初,岳飞到达清水亭以西十二里的牛头山扎营,夜里令百人敢死队穿黑衣混入金营中扰之,金兵惊,自相攻击杀伤甚众。
完颜宗弼于五月十日退到建康城西北十五里的龙湾镇(靖安镇,静安)。岳飞以骑三百、步兵二千驰至新城,大破之。五月十一日,完颜宗弼从龙湾撤退到长江对岸的真州六合县宣化镇。岳飞追至龙湾镇,实现了四年前“靖康之难”前一年金国第一次伐宋时西军老将种师道的“(江河)半渡邀击金军”的遗愿,完全消灭了留在南岸的所有金军。金军损失惨重,女真人被斩的“秃发垂环者之首无虑三千人”,千夫长留哥等二十多名高级军官被俘,其中仅在龙湾镇一地就俘获包括八名女真人在内金兵三百多人。韩世忠和岳飞给予金军重创,以至完颜宗弼回到北方见到熟人就“相持泣下,诉以过江艰危”,这一年金国皇太弟完颜斜也死时的遗嘱里也对南宋迅速增长的战力表示忧虑:“吾大虑者,南宋近年军势雄锐,有心争战。”
五月下旬,岳飞亲自押解这些战俘去越州,生平第一次觐见宋高宗赵构。岳飞先见到了上司张俊,张俊通知岳飞朝廷要派他镇守江南东路的饶州(今江西波阳县),岳飞认为这样不妥而上奏:“建康为要害之地,宜选兵固守,仍益兵守淮,拱护腹心。”宋高宗嘉纳。
范宗尹向宋高宗推荐岳飞任通州镇抚使兼知泰州。岳飞辞谢,改命为淮南东路一重难任使。这时金军攻楚州,宋高宗诏张俊援之。张俊自己的部队是宋高宗原来的兵马大元帅府的嫡系部队,推辞不去,又派岳飞统率的原东京留守司的非嫡系部队当前锋去,并命令刘光世出兵援岳飞。岳飞屯三墩,不久到达承州,三战三捷,杀高太保,俘女真酋长七十余人。但刘光世等皆未跟进,岳飞此时还没有成立自己的“岳家军”,师孤力寡无法救楚州。宋高宗诏岳飞还守通州、泰州,有旨可守就守,如不可守,但以沙洲保护百姓,伺机掩击即可。岳飞以泰州无险可恃,退保柴墟,战于南霸桥,大败进攻的金军。这以后,岳飞才拥有了人马万余,着手建立所谓的“岳家军”。
绍兴元年(1130年)七月,宋廷因原有的正规军“禁兵”已被战乱打散,重新编组新的正规军。将张俊所部组建为“神武右军”,韩世忠所部组建为“神武左军”,两人均为都统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