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求艺 阿拉伯语

阿拉伯语帝王怎么读

教培参考

教育培训行业知识型媒体

发布时间: 2025年05月19日 00:10

2025年【阿拉伯语】报考条件/培训费用/专业咨询 >>

阿拉伯语报考条件是什么?阿拉伯语培训费用是多少?阿拉伯语专业课程都有哪些?

点击咨询

阿拉伯语帝王怎么读

西语中的“国王”是Rey,“皇帝”是Emperador。不过我想你这里说的这个骑士应该是西班牙历史上著名的英雄熙德,El Cid,也是史诗《熙德之歌》Poema de Mío Cid里的主人公。这本书是所有学西语的学生必须知道的常识。“Cid”是阿拉伯语对男子的尊称,他的原名是罗德里戈·鲁伊·地亚斯,

阿拉伯语常用日常常用语

阿拉伯语常用日常常用语

在欧洲中古世纪,阿拉伯语是保存希腊文化和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媒介语。阿拉伯帝国衰亡后,阿拉伯语的使用地区大大收缩,但它对亚、非、欧许多地区产生过巨大的文化影响。为了帮助大家学习阿拉伯语,我整理了一些阿拉伯语日常用语,欢迎阅读!

问好、告别、客套、回答

Nín hǎo!

您 好! أهلا وسهلا!

Nǐmen hǎo!

你们 好! أهلا بكم !

Zǎoshɑnɡ hǎo!

早上 好! صباح الخير!

Xiàwǔ hǎo!

下午 好! مساء الخير!

Wǎn’ān!

晚安! تصبح علي الخير !

Zàijiàn!

再见! مع السلام !

Xièxie!

谢谢! شكرا !

Bú kèqi!

不 客气! عفوا !

Duìbuqǐ!

对不起! عفوا !

Méi ɡuānxi。

没 关系。لا بأس به .

Qǐnɡ yuánliànɡ!

请 原谅! عفوا من فضلك !

Qǐnɡ jìn!

请 进!ادخل من فضلك !

请 坐 اجلس من فضلك !

请 喝 茶。تفضل وتشرب الشاي .

是的。/ 是。نعم / أجل .

不 是。لا .

当然。طبعا .

没 问题。غير مشكلة .

不 一定。لا ، بالتأكيد .

通讯( ) الاتصالات

请 告诉 我 您 的' 传真 号码,我 给 您 发 传真。

تفضل وتخبرني رقم فاكسكم لأرسل إليك بالفاكس .

能 帮 我 查 一下 友谊 宾馆 的 电话 号码 吗?

هل يمكن أن تساعدني علي تفتيش رقم التلفون لفندق الصداقة ؟

请问 王 小明 在 吗?

هل وانغ شيان مينغ موجود من فضلك ؟

对不起! 他 不 在。

عفوا ! هو ليس موجودا .

那 我 晚 点儿 再 打 过来。

إذن سأتصل به متأخرا .

我 想 下午 5 点 去 拜访 您,您 方便 吗?

أريد أن أزوركم في الساعة الخامسة بعد الظهر ، هل هذا ممكن ؟

当然 可以,我 住 在 北京 路 18 号。

طبعا ، ممكن أسكن في رقم 18 بطريقة بكين .

这 是 我 的 名片。

هذه بطاقتي .

我 怎 么 和 您 联系?

كيف أتصل بك ؟

我 的 手机 号码 是 17903562841,你 可以 给 我 打

رقم تلفوني 17903562841 ، ممكن أن تتصل بي .

电话 或者 发 短信。

التلفون أو ترسل لي رسالة قصيرة .

你 也 可以 给 我 发 邮件,这 是 我 的 公司 网址 和E-mail 地址。

وكذلك يمكن أن ترسل إليّ رسالة عن الانترنت وهذه شركتي وعنواني وعنوان الاكتروني .

出行

我 要 一 张 去 拉萨 的 往返 机票。

أريد أن أقطع تذكرة الطائرة ذهابا وإيابا إلي لهاسا .

这 趟 航班 是 直飞 的 吗?

هل هذا رقم الرحلة إلي هناك مباشرة ؟

不 是,经 停 成都。

لا ، بل عن طريق تشنغ دو .

我 想 去 西安 参观 兵马俑,坐 几 点 的 火车?

أريد أن أسافر إلي شيان لزيارة التماثيل الحربية الجنائزية ، في أي ساعة أركب القطار .

你 可以 坐 晚上 七 点 的 火车,明 早 七 点 到。

يمكن أن تركب القطار في الساعة السبعة مساء أو في الساعة السابعة صباح غد .

请问,哪里 可以 寄存 行李?

أين أودع البضائع من فضلك ؟

请 到 候车 大厅 里 右 侧 的 寄存处。

تفضل وتذهب إلي قاعة الانتظار وحجرة الإيداع بجانب اليمين .

去 火车站 坐 几 路 公交车?

أي رقم من السيارات إلي محطة القطار من فضلك ؟

可以 坐 302 路。

ممكن أن تركب رقم 302 إلي هناك .

下 一 站 是 哪里?

ما اسم الموقف التالي من فضلك ؟

我 想 去 外滩 看看。

أريد أن أذهب إلي شاطئ نهر هوانغ بو للنزهة .

坐 地铁 10号 线,在 人民 公园 转 乘 2 号 线,南京 东 路 下 车。

ممكن أن تركب قطار تحت الأراضي برقم 10 وتنزل في موقف حديقة الشعب كما تركب هناك رقم 2 وتنزل في موقف طريق نانكين الشرقي .

求助、问路( )

طلب المساعدة والسؤال عن الطريق

你 能 帮助 我 吗?

هل يمكن أن تساعدني ؟

你 会 说 英语 吗?

هل تستطيع أن تتكلم اللغة الإنجيلزية ؟

这里 可以 停 车 吗?

هل يمكن أن تقف السيارة هنا ؟

我 迷 路 了。

قد ضللتُ الطريق .

你 能 指出 我 在 地图 上 的 什么 位置 吗?

هل يمكن أن تدلني علي مكان أقيم به في الخريطة ؟

请 带 我 到 这 个 地址。

تفضل وتدلني إلي هذا العنوان .

去 动物园 是 走 这 条 路 吗?

هل هذا الطريق طريق إلي حديقة الحيوانات ؟

在 第 一 个 十字 路口 往 左 拐。

امش إلي اليسار عند مفرق الطروق الأول .

附近 有 超市 吗?

هل هناك سوق مركزي عن قريب ؟

离 这儿 不 远,再 向 前 走 100米,商业 大厦 旁边 就 是。

ليس بعيد عن هنا وامش إلي الأمام 100 متر ستجد المتجر الكبير بجانب الطريق .

最 近 的 医院 在 哪里?

أين المستشفى القريب من هنا ؟

从 邮局 往 南 步行 5 分钟 就 是。

امش من دار البريد إلي الجنوب خمس دقائق ستجده هناك .

在 银行 对面。

هو مقابل البنك .

乘 地铁 两 站 路 就 到 了

اركب القطار تحت الأرض موقفتين ستجده هناك .

;

王召亮 怎么译成阿拉伯语?急求

如果直接音译到阿语的话,就是:وانغ تشاو ليانغ
同楼上,其实你可以取个阿语名字,比如根据你名字中的“亮”字,可以取个:أنور (明亮的,音译:哎n哇勒 ain wa r)

阿拉伯语必知见面用语

问候语

1您好!(你们好!)

ا لسلام عليكم

2早安!(早晨好!)

صباح الخير

3日安!(中午好!)

نهارك سعيد

4晚上好!

مساء الخير

5谢谢!

شكرا

6不客气!

عفوا

7请!(不客气!)

تفضل

8节日好!

عيد سعيد

9新年好

كل عام وأنتم بخير

10向您表示问候

أسلم عليكم

11你好(青年人间或者熟人间的问候)!

أهلا وسهلا

12很高兴见到您

أنا مسرور بلقائكم

13向您表示欢迎

مرحبا بكم

14再一次问您好

أسلم عليكم مرة أخرى

15您过得怎么样

كيف حالكم؟

16谢谢,一切都好!

شكرا ، كل شئ على ما يرام

17谢谢,很好。您呢?

شكرا ، بخير وأنت ؟

18请坐!

تفضل بالجلوس!

告别

19再见!

مع السلامة

20明天见!

الى الغد

21一会儿见!

سأرا ك بعد قليل

22一切顺利!

على ما يرام

23我该走了。

أستأذنكم.

24让我送送你

دعني أتمشى معك قليلا .

25请再到我们这儿来。

مرحبا بكم دائما .

26旅途愉快!

سفرا سعيدا

27让我们经常联系!

لنتصل دائما

28谢谢,我们同样很高兴欢迎你们来做客。

شكرا ، نحن مسرورون بضيافتكم .

相识与介绍

29让我们认识一下!

لنتعرف بعضنا على بعض

30请允许我和您介绍一下。

اسمح لى ان أقدم نفسى اليكم .

31请允许我和您认识一下。

اسمح لى ان أتعرف عليكم .

32您叫什么名字?

ما اسم حضرتكم ؟

33我叫李明华。

اسمى لى خوا .

34请认识一下,这是我们经理。

هذا السيد مديرنا .

35这是我们的司机。

هذا سائق سيارتنا .

36对不起,您是谁?

عفوا . من حضرتك ؟

37很高兴!(非常愉快!)

بكل سرور .

38很高兴认识您!

يسرنى ان أتعرف عليكم .

39我很高兴!

انى سعيد .

40我认识您。

انى أعرفكم .

41我早就想和您认识了。

كان فى نيتى ان أتعرف عليكم منذ زمان .

42您从哪儿来?

من أى بلد أنت ؟

43从哪儿来?我来自北京。

أنا من بكين .

44您是中国人吗?

هل أنت صينى ؟

45是的,我是中国人。

نعم أنا صينى .

46对不起,我可以见见王经理吗?

عفوا يمكننى ان أقابل السيد مدير وانغ ؟

47可以,他在自己的办公室里。

ممكن هو فى مكتبه .

48很高兴。您从哪国来的?

بكل سرور . من أى بلد أنت ؟

49我叫张华,我来自中国。

اسمى جانغ هوا . أنا من الصين .

狮心王理查德所写的的诗歌

罗兰之歌 亚瑟王故事诗 特里斯当和绮瑟
列那狐的故事 玫瑰传奇
中世纪法国文学基本上都是韵文,是便于行吟诗人传诵的口头文学。按类型分有宗教文学、英雄史诗(武功歌)、宫廷文学、骑士文学、经院文学、市民文学等;按体裁分则有诗歌、戏剧、编年史和韵文故事。法兰西民族具有热情浪漫的天性,加上法国骑士制度最为发达等社会原因和位于南欧地中海滨的地理条件,使法国的中世纪文学几乎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成就,例如英雄史诗《罗兰之歌》、骑士故事诗中的《亚瑟王故事诗》与《特里斯当和绮瑟》、市民文学中《列那狐的故事》和《玫瑰传奇》等等。市民抒情诗的代表有吕特博夫和弗朗索瓦·维庸Francois Villon,作为联系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纽带,则有法国最早的两个诗歌流派:修辞学派和里昂派。
【演变进程】
[编辑本段]
最早的形态
公元5世纪末,在今天法国的土地上,已经出现法兰克人的王朝。但是以法兰西命名的独立王国,则从公元 9世纪中叶开始。“法兰西王国”是指法兰克人的王国。法兰西王国的建立标志着法国民族统一体的形成,同时也标志着民族语言,即罗曼语的形成。作为现代法语的前身的罗曼语,是拉丁语和当地方言融合而成的民间语言,称为“通俗拉丁语”。最早的法国文学作品是用罗曼语创作的。
法国文学史上通常以公元 842年的《斯特拉斯堡盟约》作为法国文学起源的第一个标志。这份文献只是当时法兰克王秃头查理和日耳曼王路易订立攻守同盟的条文,内容与文学无关。由于盟誓全文要由在场的法兰西将士齐声朗读,所以不用当时的官方语言拉丁语,只能用民间语言罗曼语写下来。于是这一文献不但成为法兰西语言史上的第一件珍贵资料,而且也被认为法国文学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
10世纪和11世纪,在法国文学史上除几篇《圣徒行述》外,没有留下重要的纪录。这类圣徒小传都是用韵文写成。例如11世纪的《圣阿莱克西行述》包括 265行诗。当时在民间口头流传的作品是多种多样的,但只有宗教题材的口头文学被纪录下来。这是由于当时只有教会掌握文化,只有神职人员才有条件把流传在民间的口头文学经过他们的选择和润饰而纪录下来。
中世纪 中世纪文学是法国文学史的第一章。法国通史上所谓中世纪,指公元842到1515年,也就是从《斯特拉斯堡盟约》算起,到法王弗朗索瓦一世登基为止。文学史上的中世纪大致也是这样划分的。
最早的法国文献《斯特拉斯堡盟约》
中世纪长达五、六百年之久,在这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法国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迁。从 9世纪到11世纪是封建制度从产生到成熟的阶段。12世纪是封建制度鼎盛时代。从13世纪开始,一个新的社会阶级——市民阶级逐渐形成和发展。它是资产阶级的前身,它和封建势力的关系是相互对立又互相利用,因为当时代表封建等级制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势力,在市民阶级的合作下,才逐渐改变了封建割据的局面。
中世纪的法国社会存在着封建与反封建两大势力的矛盾和冲突。在封建势力一边,有两种因素:封建贵族与基督教教会。在反封建的一边,也有两种因素:农民与市民阶级。在文学上,这种错综复杂的阶级关系反映为多种风格、多种体裁的作品的蓬勃发展。在封建阶级上升的过程中,人民群众曾经歌颂封建主的武功,宣扬为祖国献身的爱国主义。流行于11世纪的《罗兰之歌》的主题思想就是在这种基础上产生的。
《罗兰之歌》歌颂查理大帝的武功和他麾下骑士们的忠勇,奋战而死的罗兰就是这类骑士的典型形像,《罗兰之歌》是一篇史诗,它具备了古代史诗的基本因素,那就是讴歌武士的勋业和真诚的爱情。罗兰的未婚妻一听说罗兰战死沙场,立即昏厥倒地,这就是爱情的表现。
武功歌是流行于11世纪法国的一种口头文学。《罗兰之歌》是当时流行的武功歌中的代表作。到了12世纪,宫廷小说继武功歌之后风行法国。这种小说是一种协韵的诗体作品,便于口传和记忆。宫廷小说是法国文学史上最早的小说。
宫廷小说主要内容是骑士以贵妇人为热恋与崇拜的对象,他们为了博得贵妇人的欢心,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宫廷小说反映13世纪法国封建贵族的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变化,贵族阶级从崇尚武功、爱好征战与狩猎,转变到醉心于奢华的生活,并且开始欣赏文学艺术,重视礼貌风度,语言力求优雅。宫廷小说代表作《特里斯丹和绮瑟》的主题思想是爱情至上论,也就是所谓“爱情比生死更为强烈”。
13世纪流行一种惩恶劝善的训诫小说,又名喻意小说。善、恶、美、丑这些抽象的概念在小说中都以人的面目出现,即用人的形像、言语、动作,表现一种抽象的概念。最著名的喻意小说《玫瑰传奇》是用诗体写成,上下两部共有诗句万行以上。上部大约写于1230年,40年后,才由另一个作家继续写成下部。这种训诫小说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市民阶级的道德观。
中世纪法国文学中最富于生气、最有独创性的是代表新兴的市民阶级的市民文学。从12世纪以来,市民文学日渐发展,14、15世纪,是市民文学的昌盛时期。市民文学体裁不一,内容丰富活泼。在寓言、故事、小寓言、趣剧(或译闹剧)以及抒情诗方面,都有杰出的作品。例如《列那狐的故事》、《农民医生》、《分裂的毯子》、《讼师巴德兰》等,都是流传到今天还能吸引读者的市民文学代表作品。中世纪的市民文学对后世文学影响甚大。16世纪人文主义作家拉伯雷的小说《巨人传》,17世纪喜剧家莫里哀某些剧本(例如《屈打成医》)等,在内容或在表现形式上,都受了中世纪市民文学的影响。
13世纪的平民诗人吕特伯夫和15世纪的流浪诗人维永的作品,被认为个人抒情诗的最早的优秀之作。
【基本特征】
[编辑本段]
法国和其地理与政治一样,在它的中部从东到西划一条线,便可以根据语言和文学将法国分为两部分:在地域上,南方要稍小于北方;在语言和文学上也同样如此。北方的文学占据了优势地位,而南方却日趋衰亡。今天,只有从南方布洛温斯的一些诗人身上还能看到文学的流风余韵,他们的诗作体现出了一种爱国主义的献身精神。近代名望最高的布洛温斯诗人是菲特烈·米斯托尔,布洛温斯文学在中世纪达到它的顶峰,在12到14世纪这段时期内,布洛温斯文学融合了其西边的西班牙文学和东边的意大利文学的成分,从而在灿烂悠久的历史上孕育出了欧洲最绚丽、也最具吸引力的文明。
当时的诗人都是“吟游歌手”,这个词具有“发现”和“发明”的意思。法语中的trouver(看出)和英语中的treasure-trove(发现的财富)都和这个词有关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中,吟游诗人(troubadour)并不是那些在歌剧中穿着华丽衣服,弹着吉他的民谣歌手(wandering minstrel),他们是一个绅士、骑士、贵族甚至是一国之君,他们创作着韵文和诗,把音乐当作一种高贵的技艺。吟游诗人的等级是带有排斥性的,只有那些证明自己在诗歌方面具有相当高的才智,并且能够做出优秀的歌曲的人才会被承认是吟游诗人。但另一方面又表现得非常民主,因为一个社会地位很低的人也能够赢得这一为很多人觊觎的荣誉。那些不是吟游诗人的贵族会出钱资助这一韵诗和歌唱的艺术,在自己的庄园中宦养一些真正的诗人,或者热情款待那些从其他贵族庄园中过来的吟游诗人。
吟游诗人的主题是抒发歌颂爱情。大部分的歌曲都得以保留下来,这些歌曲有时候非常简单却感人肺腑,接近于人们自然的歌声;时而又高亢细腻并富有深沉的哲思。诗人们在发明歌曲的新形式上相互竞争,在相对古老的形式中注入新的内容。同时吟游诗人还创作并保存了许多长篇叙事诗,今天看来,散布于欧洲的许多浪漫小说或许也是他们的杰作。布洛温斯游吟诗人的艺术成就主要是建立在封建庄园的基础上,直到今天,还有百位以上的布洛温斯游吟诗人仍然有机可寻。然而到了13世纪之后,南部贵族们在战争中衰败下来,吟游诗人变得无所依靠,人们再也听不到他们的吟唱。在西班牙和意大利,他们也逐渐消失了。
一个更加持久和连续的生活赋予给了法国北部地区的诗歌(和散文),正因为如此,法国的文学才会在好几个世纪里都在欧洲占据着统治地位,而且有着一个一千多年来都不间断的传统,直到最近被一个年轻诗人所打破。与布洛温斯的吟游诗人作品相对应,北方文学的成就主要体现在treuvere上。相对于南方吟游诗人的创作,treuvere的创作更为专业化,而不像前者那样带有被贵族们所供养的门客色彩。最为重要的是,从文学的观点来看,他们对叙事、故事、生活和音乐更感兴趣。其结果是当南方成为保留了上千年的歌曲之乡的时候,而北方则成为叙事性浪漫小说之乡。尽管法国的抒情诗很早就开始繁荣并且永不衰竭,但布洛温斯的歌手们还是创造出了优秀的叙事作品。
最早的诗是具有一种豪迈遒劲风格的chansondegeste(记功诗)——含义是战功(或冒险)颂歌,主人公通常是骑士或者极为忠诚的英雄。Chansondegeste虽然是叙事诗,但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爱国色彩。一般情况下,chansondegeste是取材于法国历史的,但有时也取材于诸如亚历山大大帝一类的伟人及荷马和维吉尔神话中的一些英雄人物,还有一些则来自于不列颠的关于亚瑟王及其骑士的传说。这些卷迭浩繁的chansons最先是用韵文写成的,后来又用散文将其写成浪漫小说,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时人们对传奇人物冒险经历的自然需求,这种需求和今天的人们对各种流行小说和杂志的需求是一样的。除了那些把古代的只言片语也视为珍奇的学者,现代人一般对这些故事过目即忘,因为在今天看来这些故事着实是有些乏味的。但在上百篇的chasons中,仍有两三篇杰作,比如我们都知道的《罗兰之歌》。罗兰是查理曼大帝的一个骑士,在西班牙打了败仗从比利牛斯山脉撤退时战死。即使在最后关头,他也拒绝向查理曼吹响救援的号角,最后与他的兄弟奥利维一起壮烈战死。实际上,纯洁的罗兰最终是在向神挑战并与神战斗,因而极为悲壮。
和其他的法国诗歌一样,直到一百年以前,chanson才被重新被发现,并被多次编辑,翻译成近代的法语和英文。罗兰的故事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一直都在被人改编,它在意大利极为流行,成为了阿里奥斯托的杰作《疯狂的罗兰》的创作主题。这个故事直到变换成散文体,在其他国家的影响变得衰弱时,它才为英国人所熟悉。在这个巨大的英语和法语圈中,英国人所熟悉的,并不是查理曼大帝,而是我们在前一章中一带而过的亚瑟王。
早期的法国诗人们将他们的天赋用于对那些传说故事进行改编与创作,玛丽·德·弗朗斯和克雷蒂安·德·特罗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位。玛丽·德·弗朗斯大部分的生命都是在英国所度过的,作为亨利二世的门客,玛丽·德·弗朗斯住在其庄园中。在那里,所盛行的文化都是法国式的,就连国王也是普洛温斯的公主。从弗朗斯的《艺妓》(lais)中,我们可以窥见具有童话色彩的特里斯丹和兰法尔的影子。弗朗斯是一位纯真的诗人,不太顾及故事的形式和技巧,但同时,他却非常内行地意识到了自己的职责。近代的研究家们倾向于认为诗歌并不存在一个从幼稚到成熟的发展过程,“早期的”诗人并不像一般人所说的那样幼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没有所谓早期的概念的,因为他们的创造也有非常丰富的积淀,几个世纪以来,他们追赶着自己的先驱,从中吸取近代投资所无法企及的活力。玛丽的《艺妓》现在已经有了多个译本,以及一些解释和研究文稿。在英译本中,一些非常有趣的,随意的意译,出自于19世纪诗人阿瑟·奥肖内齐的手笔。
对亚瑟王故事的发展和演变做出过重大贡献,具有重要地位的诗人是克雷蒂安·德·特罗,他从12世纪后半叶就一直住在查理曼的宫廷里。他创造的《里昂的骑士》、《埃里克和爱尼德》,以及关于兰斯洛特的故事《马车骑士》、《特里斯丹和琦瑟》和《帕西法尔》等不仅是法国早期叙事诗的精华,同时也成为我们在马娄里的英译本中所看到的后代散文体故事的素材。我们在后面还要谈到克雷蒂安·德·特罗在德国文学史上的重大影响。
除了浪漫小说中涉及到的亚瑟王和其他英雄人物之外,在众多毫无价值的作品中,还有三种诗值得注意,其中有些杰作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离奇的想象力。第一种是“诗体故事”(fabliau),这是一种以动物为主角的寓言,长盛不衰的《伊索寓言》,以及现在我们哄小孩睡觉时所讲的兔子的故事都属于这一类。将这些相关的故事编成一个集子,便出现了《列那狐的故事》,在英语中的对应物则是乔叟的《修女的故事》,在他的故事里,狐狸不再聪明狡猾,不再获胜,如《伊索寓言》一样,将这样的形象转化为失败者的形象。在晚期的法国文学中最伟大的寓言作家是拉·封丹,他并不是取材于中世纪的作品(事实上,直到19世纪,中世纪的那些作品仍然不被人重视),更多的时候,他以古典作品为素材,凭借其敏锐的讽刺和丰富的想象力进行创作。中世纪的这些诗体故事都只是些简单的动物寓言,并非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个透视和素描,从中透射出反映人性特征的幽默之光,�缑拦�摹独�泶笫濉罚╱ncle Remus)中的那样。
第二类则与此不同,带有寓言式的道德说教,在这类作品中。角色都是抽象出来的美善、邪恶、爱、恨、嫉妒等等。其中的代表作是《玫瑰的罗曼史》,这是一篇关于爱、勇敢的长诗,并且从中吹拂着一股带着讽刺的微风。由于骑士道、社会规则以及庄重的礼仪等方面的原因,中世纪的人们都喜欢放声大笑。《玫瑰的罗曼史》以认真而又略带戏谑的态度忠实地描述了那个时代的特征,在这方面,相对于其他作品来说,它是最重要的。更为难得的是,虽然它是由两个未曾谋面的诗人先后完成的,但这部长诗却出奇地维持了风格的统一与完整。在13世纪的上半叶,吉约姆·德·洛里斯完成了整部诗篇的上半部。下半部则是在二十年后由让·德·默恩完成的。默恩是一位非常杰出的诗人,他的创作并不仅仅以爱情为创作题材,大部分内容涉及到中世纪时期的社会思想,他的眼光颇具前瞻性。法国最为犀利的批评家之一,兰森博士说,从这位诗人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正在发育的东西,一种萌动着未来的东西。因为那时生命,是整个民族的生命。乔叟翻译了《玫瑰的罗曼史》中的一个片断,对于其他署有他的名字的其他翻译文稿,学者依然表示怀疑。诗歌冲击了中世纪里保持了三个世纪的幻想,是对中世纪思想的许多方面和整个人性的解放。对于这部作品的历史地位,我们不容置疑。而至于它给我们带来的阅读快感,则是另一方面的问题。当这部作品被赋予了诙谐幽默的笔法以及诗一般的意境时(类似于埃德蒙·斯宾塞的《仙后》一般的意境),近代的读者并不能像中世纪的先祖那样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部长篇的道德寓言。
中世纪第三种非常重要的诗体是抒情诗,不管是在创作的种类还是写作的数量上,它都显得很繁盛。虽然有的抒情诗依然有迹可寻,但大部分都是佚名之作,作者隶属于社会上的各个阶层。有的学者将他的学识与音乐相结合,试图用他们的作品来改进文学及其语言的品味和形式,有的是贵族,热爱艺术而亲自创作。在那些日子里,甚至国王们都是很好的歌手。在这些皇族歌手中,迪波尔特斯四世最具有代表性,他会记得其他具有歌唱才能的君王,英格兰的理查德一世、苏格兰的詹姆士一世、西班牙的“博学之王”阿方索十世等等,都具有诗歌天赋。另一方面,诗歌之花也并不仅仅开放在贵族的花园中。许多普通人创作的流行诗作更加贴近生活,就像所有国家的民间歌曲一样,它们表达了最基本的感情、坟墓、同性恋、轻佻和激情飞扬的心境。
傅华萨的《编年史》是一部14世纪的骑士浪漫小说,也是当时的一部伟大的作品,几乎记载了“法国、英国、苏格兰和西班牙”将近一个世纪的全部的历史,这比浪漫小说更加让人振奋,它是对当时代的一个伟大的刻画。傅华萨是一个不知疲倦的旅行家,他永远都在以强烈的好奇心观察着这个世界,并将其所见所闻加以记录。他的文笔活泼清新而且真实客观,这使他不仅成为了一名著名的历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讲故事的高手,托马斯·格雷说他是“未开化时代的希罗多德”。在伯纳斯伯爵将它翻译成为英文之后,它还在16世纪成为了英国文学的一部分。同时傅华萨也是一个拥有高超技巧的小诗人,但他所生存的年代却是散文的世纪,直到他的下一个世纪,抒情诗才在法国大行其道。在傅华萨之后,法国散文的发展才开始趋于全面,尽管他的记述有些繁琐和零乱,然而却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可以算是那些世纪中法国散文的代表。
与法国,尤其是与法国南部文学——布洛温斯的文学创作有着亲密联系的,是西班牙的文学。法国有《罗兰之歌》,西班牙也有民族英雄史诗《西德之诗》。所谓“西德”(Cid)是一位反抗摩尔人的领袖人物,他的真名叫做罗德里格·迪亚斯·德·比瓦尔,“西德”是阿拉伯语中“王”的西班牙语的音译。正如罗兰以及其他的半历史人物角色,“西德”的伟大业绩成了传奇的主题。富于智慧的塞万提斯通过他的一个角色之口说:过去历史上确实存在过“西德”这样的人,但是书中所描述的他的所作所为却值得我们怀疑。(这既是对文学也这是对历史所作的一个中肯的论断,在阅读中世纪小说时,我们最好记住这一点)。在西班牙之外,“西德”也是一个大受欢迎的伟大角色,比如法国剧作家皮埃尔·科内耶就以他作为其悲剧杰作的创作主题。
【分期依据】
[编辑本段]
从16世纪起,“中世纪”这种说法便开始流行了。此语出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指古典希腊、罗马文化与古典文化“复兴期之间的时代,约相当于公元5—15世纪。但在当时,这种说法含有贬义,指处于拉丁文化和文艺复兴两座“高峰之间的那个平淡的而无特色的文化“谷地”。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指介于古代奴隶制与近代资本主义之间的时代,即欧洲封建制时代,共约11个世纪。一般以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至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欧洲中世纪之时限,但是,从法国文学史的角度看,则是另一回事,因为最早的的法文文献是842年2月14日的《斯特拉斯堡盟书》。从那时算起,“中世纪”只有8个世纪。对中世纪文学要作具体分析,不能笼统的肯定或否定。那时法国还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封建割据、交通闭塞、语言不通等状况使文学发展的程度在各地区有很大差异。
中世纪法国文学可分三个时期
(1)公元842—1200年为中世纪文学前期。此时封建割据制占主导地位。各地封建领主有很大的权势。他们全面控制所有领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封建领主及其家族既是文学作品的描写对象(作品的主人公),又是文学创作活动的领导者和资助者。当时,主要的文学体裁是英雄史诗和颂诗。艺人们应召在封建领主和他们的臣属面前吟诵史诗。
(2)公元1200—1350年为中世纪文学中期,其特点是:封建割据势力已日趋没落,中央王权有所加强。城市资产阶级逐渐发展并富裕起来。为了满足这一部分读者的需要,新的诗歌和戏剧应运而生。1200年,巴黎大学成立,知识分子形成相对独立的社会阶层。他们不把文学著作当作消闲、娱乐的工具,而想从中汲取知识、丰富精神生活。因此,散文作品蓬勃发展起来。此时,中世纪文学2前期的主要文学形式——英雄史诗和颂诗——并未绝迹,但内容逐渐为适应新的历史条件而有所变化。
(3)从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开始后不久到中世纪末为中世纪文学后期。这是文学没落的黑暗时代。出类拔萃的诗歌、散文、戏剧很少。抒情诗人、编年史作者和戏班班主虽为文学队伍的核心,但墨守成规,故步自封,未能掌握创作的规律,推陈出新。有人认为,在14世纪,法国已具备文艺复兴的一切条件,国王查理五世本人曾试图发起这个运动,但一系列政治事件使他的意图未能实现。
【文学形式】
[编辑本段]
最早的法语文学可以追溯到11世纪。作者不明的《罗兰之歌》便是法国最早的史诗。形式相似的史诗还包括英格兰的《贝奥武夫》、日尔曼人的《尼伯龙根之歌》等。这些史诗多半歌颂伟大的君主。比如《罗兰之歌》便是歌颂着名的法兰西国王查理曼大帝(742年-814年)的。此外,中世纪法国还盛行骑士传奇,这些传奇无不歌颂骑士精神,弘扬典雅的爱情。这一时期的法国最重要的作家是十二世纪的克里蒂安·德·特鲁瓦(Chretien de Troyes),他是法国中世纪最着名的叙事诗人。此外,在南部普罗旺斯地区大行其道的行吟诗也多半以骑士与贵妇之间的典雅爱情为主题,这些行吟诗多半具有丰富的想象力,风格却矫饰造作,文学价值不高。直到中世纪快要结束的时候,法国才出现了第一位真正的伟大抒情诗人,弗朗索瓦·维永(1431年-1465年)。
中世纪的法语散文文体在历史和编年史中最为常见,然而这类作品中最具魅力的却是从十二世纪起出现的“奥卡西恩和妮克蕾蒂”系列故事。
和欧洲其他地区一样,法国戏剧也起源于中世纪的宗教剧,但很久以后这两种文艺样式成了势如水火的敌人。最早的戏剧只是对宗教仪式的简单剧情化,最常见的是关于圣诞节和复活节的传说。然而当这些戏剧的表演地点从教堂内转移到公众场合,并由法语代替了原始的拉丁语,法国戏剧的发展便开始沿着一条和罗马基督教风格完全迥异的道路前行了。那些语言幽默、形式粗糙,具备现实主义风格的滑稽剧大行其道。在这种滑稽剧,以及同时盛行的讽刺寓言以及短篇叙事诗等讽刺文学中,第一次出现了前面所提到的“高卢精神”的影子。
【骑士文学】
[编辑本段]
在中世纪的西欧,基督教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在意识形态方面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因此,对文学艺术必然产生很大影响。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古法语宗教文学作品《圣女欧拉丽赞歌》(la Cantilene de Sainte Eulalie)产生于9世纪80年代,《圣勒杰传》(la Vie de Saint Leger)产生于11世纪前半叶。随着城市的兴起,12世纪以后义出现了起源于宗教瞻礼式的宗教戏剧。有些作品在宣传神学的同时,对现实生活也有所反映,对后人有一定的认识价值。
中世纪法国文学的突出成就是英雄史诗,英雄史诗形成于11世纪,又叫武功歌(chansons de gestes),十二三世纪达到鼎盛。同一切文学形式诞生一样,它在成文之前也要经历一个口头传诵的阶段,传诵者大都是一些吟游诗人,而成文工作则依靠教士。因此,英雄史诗实际上是一种民间文 学,它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我们知道,9至11世纪,法国在名义上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实际上是一个封建割据的国家。英 雄史诗歌颂帝王武功,谴责诸侯叛乱,宣扬忠君爱国,这充分表达了人民大众要求建立政治上统一的国家的愿望。因此,曾经一度建立起统一的帝国的查理大帝就成了一系列英雄史诗中的理想人物。留存下来的英雄史诗约有100部,其中以《罗兰之歌》(la Chanson de Roland)最为著名。内容是讲查理大帝征服西班牙后班师回国,重臣罗兰的后卫部队中了伊斯兰教徒的埋伏而无法突围,当查理大帝获悉后卫部队被困并回兵援救时,罗兰已经英勇战死,后卫部队全军覆没。《罗兰之歌》流传甚广,可说是家喻户晓,诗中的罗兰被描绘成忠君爱国的典型,他已成为大无畏民族英雄的象征。
《罗兰之歌》全诗长4002行,共291节,用罗曼语写成。骑士在中世纪战争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2至13世纪,骑士文学盛极一时,法国南方的骑士文学主要是抒情诗,北方的则是骑士故事诗。骑士文学着重描写骑士的爱情和骑士的冒险精神,宣扬和美化骑士精神。骑士故事的多产诗人是克雷蒂安·德·特洛亚(Chretien de Troyes,约1135—1183年),他的作品情节生动,寓意深刻,语言形象,行文流畅,曾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欧洲各国。

宙斯在阿拉伯语是什么意思

宙斯在阿拉伯语没有具体意思。宙斯(英语:Zeus,现代希腊语:Δ_α_,古希腊语:Ζε__,罗马语:Jupiter)是古希腊神话中第三代众神之王,奥林匹斯十二神之首,统治宇宙的至高无上的主神(在古希腊神话中主神专指宙斯),人们常用“神人之父”,“神人之王”,“天父”,“父宙斯”来称呼他,是希腊神话里众神中最伟大的神。

三王会战是哪三王

三王战役(阿拉伯语:معركة القصر الكبير‎,葡萄牙语:Batalha dos Três Reis),也称凯比尔堡战役(阿拉伯语:معركة القصر الكبير‎),在摩洛哥也被称为马哈赞河战役(阿拉伯语:معركة وادي المخازن‎),在葡萄牙也称阿尔卡塞尔·阿尔克比尔战役(葡萄牙语:Batalha de Alcácer-Quibir),是1578年8月4日发生在摩洛哥北部马哈赞河附近的凯比尔堡(葡萄牙称阿尔卡塞尔·阿尔克比尔)的一次战斗,参战的一方为葡萄牙国王塞巴斯蒂昂和摩洛哥前苏丹穆泰瓦基勒的联军,另一方为摩洛哥苏丹阿布杜勒·马立克率领的摩洛哥军队。因有三个国王参战,故名三王会战。

温馨提示:
本文【阿拉伯语帝王怎么读】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5 牛求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