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俄语,语言不通能去俄罗斯旅游吗?
“我想自己去英国,可是我英文不太好”“你一个人去日本?你不怕迷路吗?”“我想自己去意大利,可是有点怕沟通不了”……这样的台词我已经听过n遍。其实,旅行中最强大的技能,就是鸡同鸭讲,依旧玩得像模像样。去语言不通的国家,没你想的那么难。
文、图/叶酱
番红花城
对于出国自由行这件事,部分人最大的恐惧来源于“语言不通”。想象一下,当你孤身一人在谁都不认识的陌生国度,没有电话网络,谁都听不懂你要做什么、要去哪里,这种被全世界抛弃的孤独感真是令人不战而栗。
带父母去海外旅行的时候,曾有一次需要他们从国内坐飞机来伊斯坦布尔和我碰头,中途得在阿布扎比转机。老爸提前两个月就开始看航站楼的地形图,研究网上各种菜鸟转机攻略,还特意开通了全球漫游,把单词“transfer”、“Istanbul”认真抄写在小纸片上,生怕带着我妈一起迷失在那里会被卖去当苦力。
伊斯坦布尔
后来他偷偷跟我说,“不懂英文太惨了,飞机上我明明想喝啤酒,但是不会说,只好随便一指,结果空姐给我一杯苹果汁。”所幸,最后顺利抵达了伊斯坦布尔的阿塔图克机场,一路还兴奋地跟我分享问路、找登机口的曲折经历。
异域风情和骗子都满分的摩洛哥
有时候啊,对当地语言的熟练掌握程度,和旅行的有趣程度是成反比的。我很早以前就已经丧失了在日本“旅行”的兴趣,出行的理由基本就是赶赴某家好不容易约上的餐厅。是啊,我能够看懂所有指示牌,清楚复杂的铁路换乘,甚至还总在街上反过来被日本人问路。本来日本就是个不太容易和陌生人发生联系的国度,这么一来,更像个孤独行者了。
结果是,这旅行来得太顺畅、太容易,也太太无趣了。的确,也有朋友羡慕,在吃饭的时候,我可以和大厨畅快地聊天,了解料理背后的文化,而不是像哑巴一样闷头吃。但我却陷入了另一场虚无——那股渴望异国旅行的新鲜刺激感,完全不见了。
不再有新鲜感的日本
去语言不通的地方旅行更有趣
对于一群愿意认真去定义“旅行”的人来说,全部被人安排好的度假式跟团式旅游,只不过像是行尸走肉,我们更享受旅行中的参与感和个人成就感。
因为无法交流,那些放在平时轻而易举能办到的事,会难于登天。我在济州岛就感受过一次,想在海鲜市场里买几只鲍鱼做成刺身吃,然而找遍所有摊位都没人会英文,摊主大多是有点年纪的本地人,我挖空心思使用肢体语言表演了好几回,还是大眼瞪小眼。
最后,好不容易捉到一位会说点日语的韩国大爷,这才把事情说清楚。这几只鲍鱼刺身,花了我一个多小时才买到,吃起来竟格外生脆鲜美。
济州岛市场里切鲍鱼的摊主
不容易吃到的鲍鱼刺身
俄罗斯又是另一个异类,当我信心满满地对着金发碧眼小哥用英文问路,对方却甩过来一堆噼里啪啦的俄语,竟觉得我能听懂。和想象中大相径庭,俄罗斯的英文普及率非常低,尤其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以外的地区,连每天和无数背包客照面的旅舍老板都几乎不会一句完整的英文。
叶卡捷琳堡街头
在新西伯利亚和叶卡捷琳堡的那几天,我感觉自己生活在一个真空和失语的世界当中,仿佛是隔着电影幕布在观察身边的风景和人类。最可怕的是,俄语用的西里尔字母既像又不像英文,有些跟拉丁字母长得完全一样,却对应另一个,比那些完全看不懂的缅文、梵文、韩文更令人崩溃。
完全没有英文站名的莫斯科地铁站
每次坐公交车,对于我和售票员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俄罗斯的车票大多按里程计费,站名也全是俄文,好几次手舞足蹈半天,到快下车都没明白到底该付多少钱?若遇到热心的年轻人,便会默默打开谷歌翻译,磕磕碰碰地蹦出一句“where are you go?”才终于解决了世纪难题。
叶卡捷琳堡湖边的老人
在这个全民不屑于学英文说英文的战斗之国,我却在西伯利亚火车上和几位大叔聊了许多场不知所云的天,他们和我一起偷喝了半瓶伏特加,分享了甜点、莳萝土豆和烤鸡,而我则给大家尝了中国带来的枸杞子,最终我都没令他们明白这来自东方的神秘红色小干果是什么。
西伯利亚火车上和大叔们喝酒
自带神农尝百草气质的我,不论是俄罗斯的火车、还是印度和柬埔寨的街头,凭着一个好奇的眼神的手势,竟然就这么尝遍了各种路边小吃、妈妈的手艺以及外婆的味道。
所谓异国情调,就是当你发现周围的字一个也不认识,别人的话一句也听不懂,即使这样,还是可以分享美味佳肴、彼此传递心意。
请我一起吃酸奶的印度小哥
现学现卖,一样可以顺利通关
但是问题来了,若真碰上要买车票、改班次、问价格、找不到路的紧急情况,可不是靠着打几下手势就可以搞定的。我在旅途中遇见的日本背包客,一定是人手一本当地语言的谐音小手册,在斯里兰卡跟人讲僧伽罗语、在摩洛哥讲阿拉伯语,只不过学了几个非常简单的句子,就十分受用。
虽说去一个自己不熟悉的国家旅行更有乐趣,但也不推崇毫无了解的瞎打瞎碰,一方面影响行程不说,还可能给自己带来隐性的危险。
缅甸曼德勒的市场
首先,可以现学现卖一点本地话,即使是最简单的你好谢谢,也容易跟当地人建立好感,在缅甸我缝人就喊“鸣个喇叭(缅语你好)”,还涂了满脸的檀娜卡,尽管被路人笑,但大家反而会放下戒备心,觉得你只是个可爱好奇且无害的游客。
如果是在中东那些自由行高难度国家,恐怕就还要死记硬背一些文字了。比如埃及,数字全部采用的阿拉伯文“٣ ١٢ ٤٥ ٦٧ ٨٩ ٠”,而非我们熟悉的阿拉伯数字“123”,连餐厅的价目表、公交车的线路,全部都是这种奇妙的文字,而且得从右往左看,如果不懂就会寸步难行。
开罗看不懂的巴士,没有勇气坐
于是我每天上街的一大任务就是盯着汽车牌背诵数字,一个月待下来,除了“萨拉姆瓦雷空”,还能用埃及方言口音的阿语跟小贩讨价还价,毕竟在骗子如云的国度,做个文盲是要付出代价的。印度就真没辙了,只好学习晃脑袋,面对面笑一笑,反正天大的问题在印度也不是问题,都要靠运气。
和印度大叔学习晃脑袋
另一种我常用的手段是事先依样画葫芦记下来,有人会说,现在到哪儿都能买电话卡,直接给人看地图或者用翻译软件不就好了。当我遇到N个即使微微颤颤拿出老花镜都看不清谷歌地图的巴士司机之后,直接放弃了这些高科技手段,翻译软件也很鸡肋,还不如回归最原始的办法。
俄罗斯买火车票的程序实在繁复,和容易恼怒的售票员一通鸡同鸭讲后,对方可能会直接忽略你。最好用西里尔字母将“班次、铺位、起点终点、人数”等信息一股脑写在纸上,直接往窗口一递了事。否则按照俄罗斯人的速度,你可能到第二天都买不到这张票。
漫长的西伯利亚铁路
还有一点,无论搭飞机还是坐火车,记得留意看起来像在当地工作的中国人,他们一般又会讲方言还有不少门路,可以尝试先聊几句套套近乎。我曾在乞力马扎罗山下的小机场被弄丢了行李,全靠领座会斯瓦西里语的浙江小哥帮忙才找回来;而在印度,极其难买的电话卡,也是由一位印度工作的四川大哥找人帮忙搞定。
最后的最后我想说,打败所有小怪兽的利器,归根结底不过两个词,勇气和耐心。如今,连字母都不识的老太太都在背包环游世界,你一个至少会几句英文的年轻人,有什么好怕的。
今日作者
☝
叶酱
美食旅行专栏作者,曾旅居京都
走过三大洲近30个国家
上路多半为了远方的美食
仍在世界各地逛吃逛喝。
点击查看更多文章
▼
十大旅行失望之城
日本真的很好买呀
咦,怎么会有一个这么好的公众号?
没有奥特莱斯,没有必去胜地,
我们拒绝一切low游,
只有一颗孤独的好奇心对远方敞开。
在九行菜单,你可以和我一起云旅行
目的地| 晒行程| 旅行观| 报个团| 搭个伴
▲
长扫二维码,带你喳火箭云旅行
如果到俄罗斯不懂那的语言怎么办
你的这个提问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一点都走脑子。
既然要出国,首先就要考虑语言问题,然后生活习惯等等都要了解。
什么都不准备还出国,很简单1:找个学校里教中文的结婚
2:跟着国内教
俄罗斯语的老公或老婆一起出去
3:如果你会
英语的话,找个会英语的俄罗斯人生活
4:自学(在陌生的语言环境里逼迫自己短时间学会)
用俄罗斯语把,我是中国人,我不会讲俄语,也听不懂俄语。你还是别讲了,我一句都没听懂。你会讲中文吗...
我是中国人,我不会讲俄语,也听不懂俄语。你还是别讲了,我一句都没听懂。你会讲中文吗?
Я китае,не говорю по-русски и не понимаю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Вы больше не говорите,я ничего не понял. а вы говорите по-китайски?
我在国外工作现在自学俄语学了一些单词就是不理解俄语的变格,可以说是一窍不通,我想知道俄语为什么要变
因为您说您是自学。所以我不知道您是否知道在俄语中动词的变化叫做变位。只有名词形容词的变化称作变格。单词的变格其实都是前面动词或者谓语副词要求的。说的简单点就是当你只想表示“女孩”这个词的时候你就用名词的原形。也就是第一格。但是前面如果加上“爱”“喜欢”之类的动词的话。女孩这个名词就要变化了。根据不同的词变化有所不同。谓语副词就比如надо. нужно之类的。要求三格的。在俄语中据我所知俄罗斯人曾经也认为自己的单词变格挺繁琐的。而且曾经讨论是否可以取消表格。但是后来没有通过是因为其实动词一旦有了变位平时说话会比较易懂。举例:我爱你。я тебя люблю. 这个里面“你”就变成了第四格。动词“爱”变成了“我”的第一人称变位。如果您只是说“ тебя люблю" 这样俄罗斯人也能明白你是说 “我爱你” 而不是我们你们他们之类的。一般的中性名词和外来语基本都不用变格。都是特殊的那些词。还有其它词都如何变格。你自学的时候买本初级俄语语法书上面都会有。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俄语数字101到199怎么读啊 我不懂俄语发音 所以希望是中文谐音的读法 还请大家帮忙 本人十分感谢
1~99你知道怎么读吗?
101就是100然后1的读法: 死多 阿金
102:死多 德瓦
103:死多 特里
104:死多 且忒列
110:死多 接下其
120:死多 的哇擦起
140:死多 所拉客
150:死多 比亚集结下棋
185:死多 我泄密接下特 比亚其
199:死多 皆为亚诺死他 皆为亚旗
第101就是100然后第1的读法:死多 别了微
第105:死多 比亚忒
第148:死多 所拉客 瓦希莫以
第186:死多 我泄密接下特 舍埃斯托伊
等等以此相推。
201就是200的读音后面再连上1 的读音就好了。
1999就是1000的读音和900的读音和90的读音和9的读音。
特殊的几个就是:
40 所拉客
100 死多
1000 忒下棋
1‘000’000(一百万)米利欧恩
1‘000’000‘000(十亿)米利阿勒特
俄语有颤音,拼音无法表示,这里基本就是以中国拼音的L代替了。
Фраза Алексея
你们俄罗斯人说话太快所以我听不懂用俄语怎么说
你好,很高兴为你翻译,正确的翻译是,
вы
русские
говорите
слишком
быстро,
я
не
понимаю.
希望能帮到你,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追问,望采纳。
俄罗斯语怎么说?
谢谢用俄罗斯语怎么说
你好,很高兴为你翻译,正确的翻译是,
Спасибо斯巴西八
希望能帮到你,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追问,望采纳。
“俄罗斯”用俄语怎么说?
俄罗斯这三个字(中文单词)用俄语有两种说法。
表示俄罗斯民族的说法是:русь,русские,русский。如,俄语、俄罗斯民族、俄罗斯食品、俄罗斯血统、俄罗斯民族服装等都要用这个说法。
当表示俄罗斯国家的时候,则应该这样说:Россия,российский。如,俄罗斯总统、俄罗斯 *** 、俄罗斯公司、俄罗斯旅游、俄罗斯大使,等。
俄语你好怎么说
Здравствыйте. 你好(兹德拉斯特维杰) привет 你好 (普里为特)
Спасибо. 谢谢(斯拔细拔)
привет 你好 (普里为特)比较熟悉的时候用,相当于Здравс场вый(兹德拉斯特维)=Hi,hello
Здравствыйте. 你好(兹德拉斯特维杰)比较受人尊敬的人,好久不见得不关系不是达到哥们程度的朋友=how do you do
俄语谢谢怎么说
спасибо(谢谢)发音:撕吧西吧. 俄语的"我爱你"Я люблю вас ya liu bu liu jie bia 用汉语标注的音标是:牙 留不留 解bia(读四声) Здравствуите 你好!-汉语发音:(滋得拉思为杰) Доброе утро 早上好!-汉语发音:(多不拉喔特拉) Добрый день 日安!-汉语发音:(多不拉今) Добрый вечер 晚上好!-汉语发音:(多不拉饭切拉) Вы говорите по-русски? 你会说俄语吗? Мои родной язык-китаский. 我的本族语是汉语 Я не понимаю по-русски. 我不懂俄语 Я немног опонимаю по-русски. 我的俄语懂的不多:)~~
用俄罗斯语怎么说“你好”?
哈啦哨,是“好”的意思。
你好是“Здраствуйте”,音用汉语标就是
“z得啦思特屋一街”(那个“z”按英语音标的读法,“啦”发颤音)
俄语的谢谢怎么说
спасибо
s吧C把(第2个b要读得更重
↑重音ww
俄语小怎么说
小 маленький; 【发音:马领KI】
口语的 先生 用俄语怎么说?
学习英语有三十几年,不敢说有什么成功的经验,但是对国人如何学习英语还是有点看法。其实,我早就想写一篇这方面的文章,但是迟迟未能动笔,根本原因就是我的观点是不入流的,甚至会遭到一些人非议的。前几天,我应一个出版社之托审一部书稿。其中有一部分内容是讲书的作者在美国老师帮助下学习英语,真是跟我的主张不谋而合。此时此刻,我的担子也大了起来,现在斗胆将自己的观点抛出来,让大家评头品足。根据观察,我以为国人学习英语无非有这么两个主要目的。一个是立志将来要从事以英语为主的工作,这样的人最好专门学上几年。另一个就是将英语当成自己工作的一个工具或者一个助手。当作专业来对待就不用说了。非英语专业的人学习外语应该抱着一种什么目的呢?我以为,够用即可。因为在没有语言环境的条件下,不出国就能将另一个国家的语言学得呱呱叫,而且听说读写译全都精通,是非常困难的,至少对大多数人,对一般不具备所谓语言天才的人,是不可能的,因而也是不必要的。我可是受过英语专门训练的人,而且三十年来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学习,工作中也是经常派得上用场。但是坦率地讲,我并非听说读写译样样精通。我做口译就不在行,而且经常听不懂老外的讲话。其根本原因就是我平时并不跟老外在一起工作,周围的同事和朋友又都是中国人。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就是这样,不论你在训练班上练得多好,一旦你搁置不用,这种能力就会退化。可是,当一个外国朋友来北京跟笔者待上一个星期,我的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立即恢复原状。我认识几个上海朋友,他们的英语讲得非常漂亮,简直是无懈可击。究其原因就是他们整天跟老外接触,朋友圈子里老外占了很大一部分。这些老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学习汉语,这反过来倒成全了我那些朋友英语的听说能力。我过去有个同事的妻子在国家一个部委负责国际联络工作,基本上就是迎来送往,英语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没得挑,可是你要是让她去用笔翻译一篇文章,哪怕是不太难的文章,她都翻译不好,不是理解上有问题,就是不知如何遣词造句。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一种能力获得之后如果不在实践中运用,时间一久还是要退化的,甚至会丧失的。可以这样说,英语在我们国家只要是作为一种外语来使用,那么学习的人就不可能像那些视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国民那样,将英语水平提高到一个很高的水准。还是那句老话,除了少数人可以做到,多数人永远也不会将一种外语学到家,不论是听说还是读写,概莫能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不如务实一些,根据自身的需要,侧重一些内容。其实历史上就有一些人是这样做的,甚至还有不懂外语能够“翻译”出大批文学作品来的。上个世纪初有个大翻译家林纾。他对外语一窍不通,可是他的文学功底相当扎实。于是他与人合作,根据别人的口译将作品“翻译”出来,其译作有一百八十多部,其中有的译作还风靡全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那么有谁能说他不是一个杰出的翻译家呢?我记得,多少年前,从一个刊物上看到一个介绍,说三十年代有个翻译家翻译了一些作品,但是此君的外语口语基本不行。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他在文学翻译领域做出优异成绩。说这话的意思就是告诉大家,一个人不可能全面,即使在外语掌握上也是如此。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的一段经历就很能说明问题。二○○二年九月十日《参考消息》转发香港《明报月刊》的报道,介绍了他学习俄语的经过。季羡林先生说,那时他在德国留学,学习俄语,每星期四个小时,总共需要二十个星期。“老师开头就把字母讲了一讲,原以为可以慢慢来的,没想到第三堂课时老师就拿了一本果戈里的短篇小说,让学生念!结果一星期四小时的课,学生起码得花上三天时间来准备:查语法、查生词…….生词还只能查......>>
谢谢用俄语怎么说
Спасибо 发音是 *** a si bo
我想找个俄罗斯人嫁了,好吗?虽然不懂俄语。
我认为俄罗斯的男人一般来说很糟糕,他们外边看起来很绅士,很礼让女性,但是实际上并不是太好。在俄罗斯,一般单亲家庭比较多,一般女人顶起整个天。男人抽烟酗酒,不好好工作赚钱养家,身上还有狐臭。~~~~~
我认为夫妻之间是需要沟通的,如果你找个俄罗斯男人,你们语言不同,生长环境不同,信仰不同,生活习惯不同,会有很多很多不方便,和让人痛苦的地方。当然俄罗斯男人也有好的,但是非常少,遇到的几率等于零。
所以我觉得为了自己的幸福,还是不要冒险。我觉得中国男人比 俄罗斯的男人好多了,现在很多俄罗斯女人都喜欢嫁给中国男人,她们认为中国男人比俄罗斯男人更热爱家庭,更诚实可信。所以要珍惜眼前人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