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求艺 俄罗斯语

本人想学俄语,怎么选择俄语入门教材,零基础的!

教培参考

教育培训行业知识型媒体

发布时间: 2025年08月26日 08:34

2025年【俄罗斯语】报考条件/培训费用/专业咨询 >>

俄罗斯语报考条件是什么?俄罗斯语培训费用是多少?俄罗斯语专业课程都有哪些?

点击咨询

本人想学俄语,怎么选择俄语入门教材,零基础的!

入门教材有:《俄语入门》、《走遍俄罗斯》。
学习俄语最好是跟着培训机构学习。建议报班之前,先做咨询,可以参考一下周围懂俄语的朋友的意见;另外,培训班咨询人员的态度和对法语了解的程度,也可以间接的反应出这个法语培训机构的品位和层次。
欧那教育是相对专业的培训机构,深受学生和家长的青睐。欧那教育是一家在线小语种培训机构,以“在线学习小语种”的互联网学习模式,通过最有效的沉浸式学习,打破传统的外语培训“知识”学习模式。
更多问题请咨询欧那教育客服!

初学者零基础想自学俄语,有哪些推荐教材?

适合自学俄语的教材:

1、《黑大俄语》

练习题多,内容很有条理,适合考试学生使用。目前针对国内自考专科俄语专业,更多是选择用《黑大俄语》教程。很多学生在上自考专科时,基础打得不够扎实,在考试时很难通过,那么娜塔莎俄语之《黑大俄语》教学视频是最合适您不过的。老师讲解的非常详细,而且还能多次观看,基础打得牢固,考试也会很容易通过。

2、《走遍俄罗斯》

《走遍俄罗斯》这套教材是2007年被引进中国的最新教材,也是在中国有史以来,画面感最丰富,内容包括俄罗斯历史、文化、社会习俗以及当代社会生活。课文题材好、语法紧随俄罗斯人说话逻辑设计、教材排版漂亮等因素,在中国俄语市场一时间带来对其他教材的冲击。

3、《大学俄语》

《大学俄语》是2009年8月出版的,有些模仿《走遍俄罗斯》的感觉,从排版、图片上来看,基本和《走遍俄罗斯》差不多。我估计,出版的老师也是看到了《走遍俄罗斯》的特色,进行了一次新的尝试。大家都知道,《大学俄语》和《黑大俄语》一样,从原版到现在已经有将近20年,《大学俄语》的发展,让我不得不敬佩出版老师在教育领域中的新思维。

自学俄语需买什么教材??

目前市面上比较好的教材有2个,一个是外研社出的《东方-大学俄语》,这个教材一套八册,是北外老师和俄罗斯语言教授一起编写的,也是目前北外俄语专业的教材,一套八册,由浅入深。这个教材的缺点是内容比较旧,一般来说你学前四册就可以了,北外自己的学生也基本是学到前四册,从第五册开始老师会自己带一些内容来补充教材内容的滞后。学完前四册你差不多能达到专业四级的水平。今年北外打算开始更新编写新的《东方-大学俄语》,但是什么时候出来新的就不知道了。
另外一套是《俄语入门》,这个教材不错,分两册,基本可以满足你速成入门的要求,不过教材内容也是相对较旧。
其他市面上的俄语教材都不是北外编的,你也可以看看,好像有一套黑大出的《俄语》,黑大的俄语注重语法,但是口语和日常交流方面内容稍差。这样的教材不具备权威性,考级等专业考试主要复习和依据的教材基本还是《东方大学俄语》,毕竟北外才是俄语教学的重镇。
另外,你如果真想学,也可以报北外培训学院的俄语课。

俄语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什么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面向21世纪、“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具有俄语语言文学基本理论素养、专业基础知识和较高综合素质,能在高校、外事、外经外贸等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翻译和管理等实际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教育本专业学生主要通过俄语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接受俄语语言的基本技能训练,掌握坚实的语言基础和熟练的言语交际能力。具体表现在毕业时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熟练掌握俄语听、说、读、写和口笔译能力;
掌握文学基本知识,熟悉俄国的社会、历史、文化知识;
掌握语言文学专业的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到涉外的机关、企业、科研等单位从事实际工作能力;
掌握俄语教学的基本方法,熟悉涉外工作的有关基本知识。

三、主干学科: 俄语语言文学

四、主要课程:
1、基础俄语
主要内容:一二年级为基础阶段。培养听、说、写、读、译基本技能,对一些常用口语进行技巧训练,稳步地扩大词汇面,全面打好语言基础。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俄罗斯普希金俄语学院合编《大学俄语〈东方〉》(1-4)。

2、俄语视听
主要内容:以视听教学法为基础,对听说技巧进行强化训练。在低年级的任务是借助电教设备来加强和发展学生的听力、会话,交际能力;在高年级填补提高阶段俄语课在训练听、说能力不足,借助电影、录像来加强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北京二外国语学院编,《俄语视听说》,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系编《俄语视听说教程》。

3、俄语口笔语实践课
主要内容:三、四年级为提高阶段,进一步巩固学生在基础阶段所获得的知识和技巧:发展学生的连贯笔语表达能力;扩大词汇量: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俄罗斯普希金俄语学院合编《大学俄语〈东方〉》(5-8)。补充部分自编教材。

4、俄译汉
主要内容:授予必要的翻译理论、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蔡毅等编《俄译汉教程》(上下册)。

5、俄语经典作品赏析
主要内容:阅读分析俄罗斯及苏联文学及文化经典作品,提高学生的俄语水平、欣赏能力和人文素养。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自选。

6、汉译俄
主要内容:授予必要的翻译理论、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周元等编《汉译俄教程》。

7、俄罗斯文化教育
主要内容:介绍俄罗斯文化发展概况。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自编。

8、俄语会话:
该课程为俄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本科一、二年级)必修课,重在对学生的口语能力进行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和交际能力,具体要求学生能就所学题材按规定情境进行对话和叙述,语言基本正确得体并养成积极主动参加俄语交际活动的习惯。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自选。

9、俄语听力:
该课程为俄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本科一、二年级)必修课,重在对学生的俄语听力进行实践训练,具体要求学生能基本听懂题材和语言材料熟悉的中等语速的俄语讲话,如能听懂教师的俄语讲课、与所学课文题材相近,难度略低或相当于正课的原版有声教学资料以及在熟悉的题材范围内听懂俄罗斯人的简单讲话。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疯狂俄语〉、〈结识〉、〈大众俄语〉。

10、俄语语法:
该课程为俄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必修课,其具体任务在于让学生熟练掌握词形变化、词的一致关系、支配关系及一定数量的句型等基本词法和句法规则;初步了解俄语语法体系,并在言语交际中能基本正确应用需积极掌握的语法知识。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大学俄语〉(东方)。

11、语语音学:
语音课的主要任务是讲解语音规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以语音、语调为中心的言语训练。要求学生注意每个俄语语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在单词和课文朗读训练中指导学生正确运用发音规则,如清化、浊化、软化、弱化等,同时还应重视训练基本调型的运用。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大学俄语〉(东方)。

12、俄苏文学史
主要内容:讲授俄罗斯文学与苏联文学发展的历史,主要文学流派和文学斗争的情况,以马列主义观点和方法对主要作家和作品进行分析。
主要教材:曹靖华等编《俄罗斯文学史》、《苏联文学史》,苏联科学院布拉果依主编《俄国文学史》(三卷集)麦特琴柯等编《俄苏文学史》(1917-1940)。

13、科技俄语
主要内容:介绍科技俄语语体的特点,各种结构和运用的规律,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掌握科技俄语的能力。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王德孝等编《科技俄语》,张秉衡等编《科技俄语常用结构》。

14、俄罗斯国情
主要内容:介绍该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为学习俄语和未来工作提供背景知识。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金亚娜编〈俄罗斯国情〉、孙蕾编〈俄罗斯观光〉。

15、俄语写作
主要内容:介绍写作知识,通过作文训练,发展学生用俄语书面表达思想的能力。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南京大学 俄语系编《俄语写作》。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自编。

16、经贸俄语
主要内容;介绍俄语应用文一般格式,通过写作掌握应用文的书写。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陆勇编《俄语外事外贸应用文》。

17、俄语口语
主要内容:由俄籍教师带领学生演练口语,提高学生快速交际的能力。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自编。

18、俄语报刊选读
主要内容:介绍俄罗斯报刊文体,通过广泛阅读,使学生提高快速阅读报刊的能力。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王颖编《俄语报刊阅读》及自编。

19、现代俄语理论
主要内容:系统讲授现代俄语词法学、句法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概括、深化和扩大学生已有的语法知识。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赵云中、王德孝等编的《现代俄语教程》(词法学句法学);苏联科学院编《俄语词汇》(80年);加尔金娜费多鲁克等编《现代俄语》。

孩子12岁应该读什么书?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解题,对于孩子来说读书的好处是非常多的,下面我为大家总结整理了适合12岁一15岁孩子读的书籍,供大家参考。

12-15岁孩子必读书目

01《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虽然是百年前的作品,但直到今天,仍是每个孩子都必读的一本经典。这是一本日记体小说,全书以主人公安利柯的口吻,讲述了从四年级十月份开学的第一天到第二年七月份,他在校内外的见闻和思想活动,中间还穿插了多篇父母为他写的劝诫性的文章,以及老师每个月在课堂上宣读的感人肺腑的故事。

以孩子的视角,记录学校生活的点滴。对于家长来说,可以了解孩子对待学校老师同学的感受,可以了解那个年纪的孩童心中所想;对于孩子来说,可以在主人公讲述的一个个小故事小片段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善良、正义和美好!胜于说教千倍!是一本适合孩子和家长阅读的好书!

02《纳尼亚传奇:黎明踏浪号》

《纳尼亚王国传奇》集神话、童话和传奇为一体,所有系列故事都以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为线索展开。《黎明踏浪号》在英美等国家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儿童读物。

这本书讲的是三个孩子在暑假中的一场奇幻经历。埃德蒙和露西住在哈罗德舅舅家,和表弟尤提斯住在一起。尤提斯是个令人讨厌的家伙。有一天,墙上的一幅画有帆船的油画忽然将他们拉进了画中。在历险过程中,尤提斯因为一次意外变成了龙,后来改过自新,从一个贪婪自私、惹人厌的坏孩子转变成一个诚实勇敢的孩子。最后,三个孩子历尽千辛,终于解除了魔法,从惊心动魄的奇幻世界回到了现实。

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活泼生动,引人入胜,情节惊心动魄,把探险之中的危机描写的淋漓尽致,让人觉得置身于其中。

03《二十一只气球》

这本书讲的是一位想要摆脱世俗纷扰的老教授乘坐氢气球环游世界的故事。原本平静的旅程,却因为一群“不速之客”的抢斗而发生突变。先是气球破裂,茫茫海面上游走着虎视眈眈的鳄鱼,老教授生死悬于一线,却柳暗花明,空降到一座孤岛上。接着是持枪的居民,不安分的火山,数量多得惊人的钻石。他们是什么人?为什么能在火山口附近生存?这些钻石又是怎么回事?整个故事充满着悬念,很容易读下去。

《二十一个气球》全书过程美妙惊险,出版后即成为最受欢迎的少年读物,并获得美国儿童文学最高荣誉奖——纽伯瑞奖,可说实至名归。

04《小绿》

这本书的主人公小绿有着所有十来岁女孩儿的快乐和烦恼,但她又跟别人不一样——她是个小女巫!

这本书生动地描绘了青春期女孩儿的真实心理与生活:小绿马上就十一岁了,妈妈觉得,现在该是她奋发图强、表现出优秀特质的时候了。可是小绿一点都不想成为什么“优秀”的人,她只对班上的男孩很感兴趣。她觉得当个普通人挺好,妈妈为什么不理解她呢?妈妈则被小绿气得抓狂,不明白女儿为什么这么“不上进”,出人头地可是妈妈对小绿的最大期望呀...

这样的场景,大家熟悉吗?跟正处青春期的孩子一起读读这本书,讨论讨论小绿的烦恼,也许能帮我们发现隐藏在孩子心中的秘密哦~

05《一个孩子的诗园》

英国儿童文学中一部家喻户晓的儿童诗集

《一个孩子的诗园》是英国儿童文学中家喻户晓的经典作品。这些儿童诗都是从儿童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儿童特有的方式去认识世界。既是诗集,这部作品的语言也是极美的。英文基础好的孩子,可以直接读原版。

《不列颠百科全书》评价:《一个孩子的诗园》,从成年人的角度,精准地捕捉了童年的情绪和感觉。在英国文学中,这些儿童诗是无与伦比的。它在英语国家几乎家家必备,被誉为儿童学习语言“最优美的启蒙教材”。

06《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吉尼斯世界纪录:已翻译成68种语言,是出版语种最多的一本书

这是一部追求梦想、完善人生的寓言故事。英文版的封面上,写着这样一段话:“能够彻底改变一个人一生的书籍,或许几十年才出现一本,您所面对的正是这样的一本书。”

这本书讲了牧羊少年圣地亚哥接连两次做了同一个梦,梦见埃及金字塔附近藏有一批宝藏。少年卖掉羊群,历尽千辛万苦一路向南,跨海来到非洲,穿越“死亡之海”撒哈拉大沙漠……期间奇遇不断,并在一位炼金术士的指引下,他终于到达金字塔前,悟出了宝藏的真正所在。

一定要有梦想,并且坚定地去追求,万一实现了呢.....

07《神秘岛》

《神秘岛》讲述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五名美国北军俘虏在神秘荒岛的故事。五名北军俘虏趁人不备,乘坐气球逃离里士满,中途遭遇风暴,被抛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他们团结互助,凭着自己的智慧和惊人的毅力,在这个他们取名为林肯岛的神秘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并建立起富庶的家园。最后,他们登上邓肯号游船,重返祖国的怀抱。

08《学会独立思考》

《学会独立思考》的两位作者张志和黄鑫是教学经验丰富的大学老师,多年的教学生涯,让他们感慨颇多。许多大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批判性思维,不会正确的提问,不会阅读教科书……这是因为他们缺乏基本的独立思考能力。鉴于此,作者将亲身经历与学生自身问题相结合,亲授如何打破思考的局限,克服思考的障碍,学会创造性、批判性地思考问题的方法。本书将有效帮助读者成为一个独立思考者,帮您建立成功的人生。

09《自己拯救自己》

在这本由塞缪尔·斯迈尔斯所*的《自己拯救自己(精)》中,作者以犀利深刻的眼光、幽默风趣的笔调描述了众多出身贫寒低贱、深处苦难无助的困境中的贫苦人士如何通过吃苦耐劳、百折不挠、自强自救、耐心宽厚、诚实公正,去战胜人生道路上的千难万险,最后走向辉煌成功的事例。其中,许多故事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令人回肠荡气。书中充满了许多作者的思想火花所进发出来的睿智的洞见,可谓字字珠玑,令人感悟良多,催人奋进。本书被誉为“美国梦的灵魂”和“个人奋斗的精神标本”。

10《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本书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俄罗斯人。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他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格林童话睡美人在儿童文学上怎么体现的

世界儿童文学的发生背景主要表现在:第一、进步的儿童观催生儿童文学,第二、民间文学孕育儿童文学,第三、成人文学酝酿儿童文学,第四、浪漫主义为童话文学创立独特条件,第五、发端期起推动作用的重要人物
<进步的儿童观>
14--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对儿童的认识和发现起到了催生的作用。人文主义意识到应该谨慎地、细致地对待儿童,尊重儿童的人权,他们强调要注重儿童的人格,发展儿童的独立性,激发儿童的创造力,给儿童写的读物要对儿童有吸引力。1658年,斯拉夫教育家扬·阿·夸美纽斯(1592-1670)出版了第一本幼儿百科知识大全《世界图解》,预示着“儿童读物应属于一个特殊的级别,因为儿童不是缩小了的成人”(《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世界图解》先后被许多欧洲国家采用当做培养儿童的教材,甚至俄罗斯于1768年以《宇宙概观》用俄语缩编出版定为民间学馆的教学必用书。
让·雅克·卢梭的儿童传记性小说《爱弥尔》。该作品写于1762年,是世界儿童文学史上第一部把儿童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描写的小说。西方认定18世纪末期为儿童文学的发端期。然而,卢梭认为以幻想方式构成的读物对孩子会产生有害影响的论断阻滞了 以贝洛、弗朗索瓦和博蒙夫人(代表作《美妞与怪兽》,1756年)为开端的幻想文学的发展
<民间文学>
童话探测研究中必须提到的《旧约》、《五卷书》、《卡里莱和笛木乃》、《一千零一夜》等。
《五卷书》为印度古代寓言集,六世纪中叶,该书阿拉伯译本产生,译者伊本·阿里·穆格发,这个译本另外添加新东西,连名字也修改了,叫《卡里莱和笛木乃》。穆格发是世界儿童文学史上最早声称自己的故事是为少年儿童创写、为儿童提供文学读物的作家。
《一千零一夜》到15世纪基本定型。
《伊索寓言》古希腊民间口头流传的寓言,公元前六世纪相传由一个萨默斯人的家奴一所编集成的书。
欧洲还有另外四部民间童话:法国的市民文学精粹《列那狐故事》,长篇传奇性动物史诗;德国民间硕果《敏豪生奇游记》,成书于1786年,因它的荒诞不经而被中国人译为《吹牛大王历险记》;法国作家沙尔·贝洛《鹅妈妈故事集》;约1500年出现一本《罗宾汉轶事》,之后以罗宾汉为主人公的故事层出不穷。
<成人文学>
16世纪法国作家拉伯雷《巨人传》;
17世纪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堂·吉诃德》和英国作家班扬《天路历程》;
18世纪英国作家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夫游记》、西班牙无名氏《小癞子》。
<浪漫主义>
阿德贝尔特·封·夏米索:1814《彼得·施莱密奇遇记》
格林兄弟1812、1815出版两卷《儿童和家庭童话集》,1816-1818 增加一卷《德国民间传说集》。
威廉·豪夫:1826出版《骆驼商队》,1827出版《亚历山大和他的奴隶》
普希金:1833《渔夫与金鱼》
彼得·叶尔肖夫:1834叙事诗《小驼马》
茹科夫斯基:《穿靴子的猫》
霍桑:写过《红字》的作家,之前写过一部儿童文学类的书《奇书》
<其他几个起过推动作用的人物>
费纳龙·佛朗索瓦:法兰西作家《忒勒马科斯历险记》、《年老的女王和年轻的农妇》、《芙洛丽丝的故事》
纽伯瑞:办起世界上第一个儿童图书出版社,纽伯瑞儿童文学图书奖自1922年颁起,是世界上最早、最正规的儿童文学奖。
霍夫曼:德国作家《金罐》、《侏儒查海斯》、《咬核桃小人和老鼠国王》
儿童文学自立门户
<概况>
19世界三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儿童文学巨擎:安徒生、科洛迪、马克·吐温
19世纪丹麦安徒生等童话问世,标志着世界儿童文学进入第一个繁荣期。
科洛迪:《木偶奇遇记》
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
<英国儿童文学早春>
| 童话类 |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刘易斯·卡尔洛,1865
王尔德童话:《快乐王子及其他童话》、《石榴之家》
约瑟夫·拉·吉卜林:《林莽传奇》
海伦·班纳曼:《小黑人桑宝》
波特:《兔子彼得的故事》
| 小说类 |
狄更斯:《雾都孤儿》、《大卫·科波菲尔》
薇达:《富兰德斯的狗》
史薇儿:《黑丽》
罗伯特·刘易斯·斯蒂文森:《金银岛》
哈格德:《所罗门国王的宝藏》
艾迪斯·内斯比特:《巴斯塔布尔家的孩子们》三部曲、《五个孩子和沙精灵》
詹姆斯·马秋·巴里:《彼得·潘》
格雷厄姆:《柳树间的风》
休·洛夫汀:《杜立特大夫的非洲之行》
米尔恩:《小熊温尼·菩》
霍伯特·乔治·威尔斯:《隐身人》、《莫洛博士岛》
帕梅拉·林登·特拉弗斯:《玛丽·波平丝》
J.R.R.托尔金:《赫比特人》
2中国概况
编辑
20世纪英、苏、美、法、意、瑞典等国家大量优秀作品的涌现,则标志着世界儿
童文学进入第二个繁荣期。中国由于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儿童及儿童教育问题长期不受重视,故儿童文学出现较迟。有史可考的专为孩子们创作的儿童诗、儿童小说、儿童戏剧等直到晚清才开始陆续问世。儿童文学成为一个独立的文学门类则始于20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是叶圣陶创作 、发表于20年代初的童话《稻草人》和稍晚几年问世的冰心的书信体儿童散文《寄小读者》。30年代儿童文学的代表作家是张天翼,他的长篇童话《大林和小林》是中国儿童文学的杰作。40年代创作成就突出的有陈伯吹、贺宜、严文井、金近等,他们的创作活动多始于20、30年代,代表作分别为《阿丽思小姐》(陈伯吹)、《野小鬼》(贺宜)、《四季的风》(严文井)、《红鬼脸壳》(金近)。
3概念
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儿童文学称中国当代儿童文学。1949~1966年为第一个黄金时代,新老作家佳作迭出,如张天翼的小说《罗文应的故事》和童话《宝葫芦的秘密》,冰心的小说《小橘灯》,杲向真的小说《小胖和小松》,徐光耀的小说《小兵张嘎》,严文井的童话《唐小西在“下次开船港”》,贺宜的童话《小公鸡历险记》,陈伯吹的童话《一只想飞的猫》,金近的童话《狐狸打猎人的故事》,洪汛涛的童话《神笔马良》,孙幼军的童话《小布头奇遇记》,葛翠琳的童话《野葡萄》,阮章竞的童话《金色的海螺》,柯岩的儿童诗《小兵的故事》等。文化大革命10年中,儿童文学园地备受摧残,呈现一片凋零景象。1976年10月之后,中国儿童文学进入又一个黄金时代,称中国新时期儿童文学。至1992年的16年中,创作的数量和质量远远超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17年,各个年龄阶段读者的各种体裁儿童文学佳作大量涌现,比较突出的有郑渊洁、孙幼军、周锐等的童话,曹文轩、张之路、沈石溪等的儿童小说,金波、圣野等的儿童诗,郭风、吴然等的儿童散文,郑文光、叶永烈等的儿童科学文艺作品等。
进入八十年代一份保持了个人作品刊载24年纪录的童话杂志《童话大王》于1985年诞生以来,其总印数已逾亿册之巨,其作品字数也已超过了两千万字。这个中国富于传奇色彩的童话作家即是:郑渊洁。郑渊洁的作品创造了皮皮鲁、鲁西西、罗克、舒克和贝塔这些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童话人物,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但与其所取得的辉煌成绩相比,郑渊洁在中国儿童文学界乃至整个文坛的地位却显得异常的寒酸。许多人对于这种对郑渊洁的集体失声而感到不解,也对于中国文学话语权的客观性产生了一定的质疑。进入二十一世纪,当一部英国童话小说《哈利波特》风靡全球的时候,2009年中国儿童文学也出现了一部令人欣慰的作品,这就是被称为中国版哈利波特的《心灯》,作品第一部“神圣的使命”以中国古代神话为蓝本,讲述了一群孩子为了实现生态和谐的心愿而进入古老而神秘的仙域历险的故事。小说在宣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的同时,也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喻户晓的春节、除夕、压岁钱等元素,以及不为人知的火判官、山鬼、幽都等古代神话传说融会贯通,继承了前人的文化传统的同时,也赋予了传统文化以新的内涵。作品极富想象力,情节引人入胜。
供少年儿童阅读的文学作品的总称。包括童话、寓言、诗歌、戏剧、小说、科学幻想故事、历史故事等多种形式。内容和形式均适合不同年龄的少年儿童的特点。
4文学范畴
编辑
儿童文学通常由成人所编著,深层动机可以说是重造童年或教育儿童,许多儿童文学也会改编自成人文学作品作。由儿童自行创作也虽可广泛包含在内,但因儿童创作常流于鸭涂或不合艺术,仍须由成人鉴定是否为具文学价值。
西方在近代有《罗宾汉》、《圆桌武士》等向儿童灌输正确价值观的故事读物,但这两本故事书,都是从成年人的文学作品里面浓缩出来。第一本真正针对儿童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是 1744年,由John Newbery出版的“A Little Pretty Pocket-Book”。
中国古时有为儿童写的童蒙作品,到了民国时期的《稻草人》才出现中国第一本针对儿童编写的儿童文学作品。
现时出版界普遍根据年龄划分儿童文学的类别,这个分类亦与皮亚杰有关儿童成长发展的理论相吻合。这几个类别分别如下:
0-5 岁的学前儿童;
5-8 岁的初年级小学读者;
8-11 岁的高年级小学读者;
11-13 岁的初中读者 (英语称之为“Pre-teen”);
13-15 岁的青春期读者。
对于学前儿童,图画故事书对他们非常适合,因为故事的每一页都有小量文字配衬著图画,使儿童不用明白文字的内容亦可以理解。在西方,图画故事书是课室里导读课的好帮手。
另外,儿歌和儿童戏曲、少年小说都可广义的列入儿童文学的范围,但单纯的儿歌旋律(如:婴儿催眠曲)或表演舞蹈不在文学范畴。
16至19岁的读者一般被称呼作“年青的成人”(Young Adult),他们的年岁已超越了儿童文学的范畴。然而,这个年纪的青成人的特有问题,而日本以似漫画包装的轻小说,又是一类试图把习惯了图像思考的青少年读者,拉回成年人抽象思考的作品。
5文学宗旨
编辑
儿童文学始终坚持以儿童为本位的原则,即: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为主体,服务于儿童、陶冶儿童心性;坚持高品位、高格调、高质量的纯文学宗旨;坚持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读者,不断超越自我与时俱进。
近几年来,在纯文学刊物普遍市场疲软的大背景下,儿童文学一枝独秀,期发量连年上升。儿童文学自1997年改革一来,实施精品战略,使刊物发行量每年平均以30%的速度攀升。可以说,不论在儿童文学领域里,还是在整个中国纯文学领域里,儿童文学杂志的发行量都是首屈一指的。经过多年的努力,《儿童文学》杂志已由一份“少儿文学读物”拓展成为了一份“家庭读物”,目前正慢慢向一份“社会读物”奋进。它以一流的品位和丰富的内容获得了少儿读者、家长、老师以及作家、研究人员的普遍认可,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我们的目标是,让社会大众形成这么一种共识:让孩子在阅读《儿童文学》过程中,获得德育、智育、美育的全面提升,为塑造新世纪的民族品格做出自己的贡献。
6历史演进
编辑
古代
远古时期的儿童文学,是不识字的说书人对儿童所述说的故事,通常都没有任何书面纪录可供后世参考[1]。最早有以文字型式流传是在公元前1,300年的古埃及,自此之后儿童文学开始在写作型式的文学作品中出现,诸如公元100至200年间阿普列乌斯(Apuleius)所著《金驴记》(The Golden Ass)出现的爱神与美女(Cupid and Psyche)或是公元200至300年间印度的邦查唐塔拉(Panchatantra),许多证据显示许多之后童话故事集里的故事都是根据民间故事重新编写而成的。除了这些合集之外,中国的道家哲学家,像是列子与庄子,也都将一些童话故事与寓言以他们的表现方式出现在他们的哲学思想中。而日本童话故事桃太郎日本古代的农村,祖父母在晚上向儿孙比手画脚说故事,口耳相传,一代传过一代
而在较广泛的定义中,《伊索寓言》(公元前六世纪)是西方世界第一本著名的童话集。
而首先尝试不仅仅是保存童话故事中的角色个性也同时保留故事风格的,是德国的格林兄弟。但讽刺的是,虽然格林童话第一版(1812年及1815年)是民俗研究学者的宝库,但为了保证销售量及受欢迎的程度,格林兄弟在后来出版的版本中也开始改写书中的故事。格林童话集的转变不只将内容偏离原有的民间故事,也影响了原有的民间故事的面貌。除此之外,格林兄弟也没有收录一些德国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其理由是他们认为这些也曾在查尔斯·佩罗的故事集出现过的故事是法国故事而非德国故事。
独立创作童话故事并使之独立成为成熟的儿童文学的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安徒生的童话是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
近代
1880年卡洛·科洛迪在意大利出版的作品木偶奇遇记,被认为是早期儿童文学经典之一,曾拍成电影逾二十次。出版于1876年马克·吐温所著作的《汤姆历险记》成为为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品。
1900年至1920年出版的美国的一系列童话故事《绿野仙踪》影响日后世界儿童文学至深。1908年出版的骑鹅历险记 瑞典著名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写的一部著名的长篇童话小说,它也成了一部世界名著。1937年出版的小说《哈比人历险记》,是J.R.R托尔金原本为儿子所写的一部童话,但托尔金此书在儿童文学界未有名气。之后1943年出版圣·埃克苏佩里所著之法国童话作品《小王子》,被译成百多种语言,也被拍成电影、改编成话剧演出。在1950年代由著名的英国作家克利夫·史戴普·路易斯所著《纳尼亚传奇》,成为英美儿童文学经典之一。
7文学要求
编辑
教育性
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有很大的不同,即它对教育性特别强调。儿童的可塑性很大,古人曾用素丝来作譬喻,说它:“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由于儿童的年龄特征,使其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儿童文学特别注意教育性。
形象性
抽象的说教是儿童不容易也不乐意接受的。对儿童进行教育要借助各种各样的生动形象;儿童年龄越小,越依赖于形象化的手段。儿童小说要求和戏剧一样富于动作性,更多的以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儿童诗需要更多的“比”、“兴”,以加强形象性。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要有声有色,娓娓动听。儿童文学应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创造出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来。
趣味性
儿童知识、生活经验不丰富,理解力薄弱,对那些复杂的整理不易理解,对成人的生活经验和某些思想感情也难以体会。他们对于自己没有兴趣的内容就不喜欢看,甚至不看。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就是在轻松愉快地说笑中,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潜移默化地给孩子们讲述一个深刻的道理或做一些有益的启示。
故事性
儿童文学的故事情节,要求结构单纯,情节紧凑、生动。强调故事性,并不是单纯追求情节离奇,不从生活出发,不写人,只写事。儿童文学主要是写人,刻画人物的性格、心理、思想。它的主人公不一定都是人,也可以使其他动物、植物,甚至无生物。这些在作品中都是人格化了的。不论写人还是写其他东西,他们的思想、性格都要着重借助故事情节表现出来,不宜多用静止的冗长的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
知识性
儿童文学作品中应巧妙地穿插一些知识性的东西,以增加作品的艺术魅力,满足少年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8文学理论
编辑
概念定位
儿童文学包括: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成语故事、谜语大全、民间故事、儿童故事、格林故事、幽默故事、儿童诗歌、儿童笑话、上下五千年
司徒秀薇在《怎样指导初小学生的阅读》一书里指出:儿童的行为均以“追寻快乐,减少痛苦”为原则。如果在他的经验中,觉得看书或听故事是一件享受的事,他会将它们与积极的感受连成一片。因此,儿童文学的最基本原则,在于可以导引儿童享受阅读的过程,否则,一本书的内容不管怎样好,如果不能引起儿童的阅读兴趣,也是失败之作。
简单而言,好的儿童文学该符合以下概念:
1)有大量高潮吸引儿童阅读,避免过长的描述
2)人物角色鲜明,并有突出的故事骨干
3)有教育意义
可读性特征
可读性,狭义的界定,是指容易被了解的程度。根据辛普森(E.Simpson)在World Book Encyclopedia“可读性公式”一节中,归纳了六个影响可读性的重要因素:
1.句子的平均字数。
2.常用字的多寡。
3.字汇的平均音节数。
4.长而复杂的句子数。
5.抽象观念的多寡。
6.人称代名词的使用。
以针对儿童的兴趣与教育并重为特征,由于某些儿童文学具启发性与教育性,成人也适合阅读。
许多成人作品引用了童话故事而改编(如《一千零一夜》原著、《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系列),在购书时要先弄清楚,欲购买的的书籍是从什么语言、依据什么版本翻译,并仔细审阅其序、内容。
与成人文学的关系
最初童话故事的听众除儿童之外也包括成人,因为许多儿童尚未识字,须由成人口述讲授,许多证据显示许多之后童话故事集里的故事都是根据成人的民间故事重新编写而成的。这些故事合集通常根据更古老的民间故事而来,像是《一千零一夜》、《吸血鬼的故事》(Vikram and the Vampire)及《彼勒与大龙》(Bel and the Dragon)。
许多儿童文学中的童话典故被成人文学大量引用,在杰弗瑞·乔叟的《坎特伯里故事集》、斯宾塞的《仙后》以及莎士比亚的舞台剧之中。《李尔王》的故事中被认为引用了大量的童话典故。在十六及十七世纪期间,意大利的Giovanni Francesco Straparola在《愉快的夜晚》(The Facetious Nights of Straparola)一书中重新诠释了西方文学中的故事,书中的故事包含了大量的童话故事,而巴吉雷(Giambattista Basile)的《那不勒斯人故事》(Naples)则全部都是童话。卡洛·戈齐在他的意大利歌剧场景中用了许多童话故事的典故,例如他的歌剧其中有一幕取自于意大利童话的《橘之恋(The Love For Three Oranges)》。与此同时,中国的蒲松龄在1766年他所出版的《聊斋志异》中也收集了许多童话故事。而童话故事本身在十七世纪末叶的法国上等阶层中开始逐渐风行,寓言诗人拉封丹和另一位知名作家查尔斯·佩罗(睡美人及灰姑娘的作者)两人所编纂的童话故事是其中受欢迎的代表。虽然特拉帕罗拉(著有《穿靴子的猫(Puss in Boots)》)、查尔斯·佩罗和巴吉雷的童话集中包含了许多童话故事最早的型式,但这些编者也重新诠释这些故事以符合文学的效果。
教育关系
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有语言教育、人格教育、合群合作、同理心、见贤思齐……大体上,儿童读物出版与类别的多寡,以及读物品质的高低,可粗略反应出该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形,以及文化、技术的进步程度;同时,也是该国文化素质与国民教育的参考指标。
学科建设
在中国当代的学术制度安排中,儿童文学学科通常都被勉强地归置于“中国语言文学”这一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名下。另一方面,从儿童文学研究的内部知识构成和学科组合上看,它同样包括了儿童文学基本理论、中外儿童文学史、比较儿童文学等分支领域。实际上,在许多发达国家的大学体制中,儿童文学在许多综合性院校的语言文学系、教育学系、图书馆学系等,都得到了很好的行政上和学术上的安排。
9学新格局
编辑
进入新世纪以来,整个文学的格局都发生了变化,或者说,文学随着外部场域的变化而发生了内部的重组。就儿童文学创作而言,其外部环境不仅仅是社会的,而且还包括文学的整体态势。也就是说,儿童文学创作的外部力量,不但来自社会整个文化环境,而且整个文坛也是促进或影响儿童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境。新世纪儿童文学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进入了一个实力团队纷争和实力作家竞技的状态。
从创作年龄上来说,儿童文学也好,整个文坛也好,都有出现老、中、青的自然交替。但今天的儿童文学老、中、青几代人在艺术追求上的分歧和差异似乎变得越来越明显,变得越来越大。上个世纪80年代出场的作家所秉承的艺术理念,所坚守的儿童文学创作观念与上个世纪90年代出场的作家所追求的艺术理念,有着很大的差异。而新世纪出道这批作家的儿童文学创作观念更是全新的,和前两代人有着更大的距离。比如,与市场的自然接轨,对“畅销”概念的认可,这就是上个世纪80年代作家很少主动思考过的,甚至是非常忌讳和拒绝的。但今天的作家则想尽办法使自己拥有巨大的市场效应,拥有更大的读者群。所以,今天儿童文学创作,如果按照过去的说法,创作的主体性似乎在迷失。但市场仅仅是“陷阱”吗?“娱乐化”追求和“时尚化”追求完全是艺术上的投降,或媚俗的艺术委身吗?在整个社会存在娱乐化倾向的情境里,“文学娱乐化”是作家难以逃脱的宿命,事实上,商业化就意味着要追求大众性。没有大众性,就谈不上商业化,就谈不上产业效益。所以今天的儿童文学作家们追求市场效益,创作越来越商业化和娱乐化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上,没有足够的娱乐元素和市场的接受度,出版业也不会给予文学作品问世的机会和生存的空间。
权威弱化
将近半个多世纪来,儿童文学一直生长在一个不断产生“权威”的圈子里,过去文学批评所常用的“一代作家”实际上就是“一代权威作家”。比如,我们一提到当代儿童文学的第一代作家,就会说到张天翼、严文井、金近、陈伯吹等。一说到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作家,就会列出曹文轩、秦文君、张之路、常新港等。今天儿童文学的著名作家越来越多了,但权威性在消失。网络媒介和文化体制也强化了作家创作的个体化劳动的特点,因此要作家们去遵循一个权威的指导是很难的。作家协会等文学组织机构因为在经济利益上和作家缺少直接的联系,而且在作家走上市场和读者方面也很难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而也就很难发挥其主导地位。
对于理论批评家来说,如果没有全新的话语,不能有效地与作家形成互动与对话,不但成不了理论批评圈里的名家,在作家们眼里更不可能成为权威。而且今天的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创作的,是很难脱离参加新书发布会之类的儿童文学推介性角色的。

温馨提示:
本文【本人想学俄语,怎么选择俄语入门教材,零基础的!】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牛求艺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5 牛求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