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语言宗教是什么
俄罗斯东正教
东正教(Eastern Orthodox Church),又称正教会或正统教会,是基督教的主要宗派之一,是指依循由东罗马帝国所流传下来的基督教传统的教会。它是与天主教、基督新教并立的基督教三大派别之一,目前也是第二大教派,信徒主要分布在希腊、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等东欧国家。“正教”的希腊语(Orthodxia)意思是正统。与天主教不同,正教由一些被称为“自主教会”或“自治教会”的地方教会组成,这些教会彼此独立,但却有着共同的信仰
俄罗斯信奉的宗教是什么啊?
俄罗斯联邦(
俄语: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
英语:Russian Federation)。简称俄罗斯(Russia)。公元9世纪,在建立以基辅为中心的古罗斯国家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俄罗斯人的祖先古罗斯部族人(东斯拉夫人),并成为此后国家名称。
国土面积
1707.54万平方公里(世界国家和地区第1名;占原苏联领土面积的76%)。水域面积占13%。
人口
1.422亿(2007年政府估计,世界第9名)。人口密度8.3人/平方公里(世界国家和地区第209名)。
语言
俄语是俄罗斯联邦全境内的官方语言。各共和国有权规定自己的国语,共有30多种语言。并在该共和国境内与俄语一起使用。
宗教
俄罗斯主要宗教为东正教,其次为伊斯兰教。2001年俄权威社会调查机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俄居民55%信奉宗教,其中 91 %信奉东正教,5%信奉伊斯兰教,信奉天主教和犹太教的各为1 %,0.8 %信奉佛教,其余信奉其它宗教。
首都
莫斯科(Moscow)。人口约850万(截至2002年12月)。平均气温: 1 月5.2 ℃,7 月21.4℃。莫斯科位于东欧平原,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主要城市
莫斯科――俄罗斯首都,全国最大城市,最大铁路枢纽,全国政治、文化和经济、交通中心。有著名的红场和克里姆林宫。
圣彼得堡――全国第二大城市,全国最大港口,地处波罗的海沿岸的综合性工业中心
摩尔曼斯克――北冰洋沿岸的终年不冻港(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北冰洋沿岸最大城市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太平洋沿岸港口,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
节日
新年:1月1日
东正教圣诞节:1月7日
祖国保卫者日:2月23日(原苏联建军节)
卫国战争胜利日:5月9日
国家主权宣言通过日(国庆日):6月12日
人民团结日:11 月4日(纪念莫斯科打败波兰入侵者)
和谐和解日、十月革命节、军人荣誉日:11月7日(原十月革命纪念日)
宪法日:12月12日
宇航节:4月12日(1962年苏联为纪念加加林首次太空航行而定)
地理
俄罗斯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北邻北冰洋,东濒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临波罗的海芬兰湾。东西最长为9000公里,南北最宽为4000公里。陆地邻国西北面有挪威、芬兰,西面有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西南面是乌克兰,南面有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东南面有中国、蒙古和朝鲜。东面与日本和美国隔海相望。海岸线长33807公里。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气候多样,以大陆性气候为主。温差普遍较大,1月平均温度为-1℃到-37℃,7月平均温度为11℃到27℃。年降水量平均为150~1000毫米。
近五分之四的人口(包括乌拉尔区)、大部分城市和首都莫斯科均在欧洲部分。西部几乎全属东欧平原,向东为乌拉尔山脉、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南西伯利亚和东西伯利亚山地、太平洋沿岸山地等。西南耸立着大高加索山脉,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海拔5642米。从西到东大陆性气候逐渐加强,冬季严寒漫长;北冰洋沿岸属苔原气候,太平洋沿岸属季风气候。从北到南依次为极地荒漠、苔原、森林苔原、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带和半荒漠带。大河有伏尔加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及勒拿河等。
俄国的宗教信仰
(православие,Eastern Orthodoxy)
东正教信仰的确立
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978-1015年在位)娶拜占庭马皇族公主安娜为妃,988年接受东正教,史称“罗斯受洗”。
1037年设立罗斯(基辅)都主教,1037-1448年,基辅主教均由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任命;1448年,自行召开主教会议,选举梁赞主教、俄罗斯人约纳担任都主教。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俄罗斯教会的权力逐步加强,莫斯科成为“第三罗马”。1589年俄罗斯成为宗主教区(牧首区),取得了与君士坦丁堡、安提阿、亚历山大、耶路撒冷平等的地位。
教权依附于皇权,教权和沙皇的世俗权力二位一体,形成“权力交响曲”,但合奏到彼得大帝为止。1650年建立修道院衙门,加强对宗教事务的控制。
莫斯科宗主教(牧首)尼康(1652——1667年在职)的宗教改革,企图加强教会权力,使它高于皇权。遭到传统派和沙皇权力的反对,导致教会分裂:正统派(尼康)和旧礼教派(分裂派)。1667年,宗教会议罢黜了尼康,确立了“沙皇权力高于牧首和一切主教”,但作为妥协,撤消了修道院衙门,承认教会有自主的经济行政、司法权。
1701年,恢复设立修道院衙门,教会财产国有化。
1721年,彼得“诏书”和《宗教章程》决定按新教原则设立宗教委员会(主教公会),以取代牧首制。宗教委员会成员由皇帝任命。
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年)进一步强化了对教会的控制。同时,东正教会成为沙皇专制制度的支柱之一。
尼古拉一世(1825-1855年)时期,提出“正教、专制、民族精神”三位一体说。至1917年十月革命前,70%的国民信仰东正教。
苏维埃时期东正教的衰落与苏联解体后的正教复兴。1918年宣布“政教分离”。1923年废除牧首制。1943年恢复牧首制。
基督教(东正教)信仰使俄罗斯人充满了基督教精神理想的救世主义和极端主义。地狱与天堂之间没有炼狱。俄语中的христианин-крестьянин“基督徒—农民”。
俄罗斯东正教的特色
①坚持一成不变的教义正统性。没有经过大的宗教改革。俄罗斯教会礼拜时使用教会斯拉夫语。1820年出版俄文版《新约》,1876年出版《圣经》俄文版全本。古代没有产生重要的宗教哲学家。
②浓厚的苦修主义和神秘主义。“圣愚”问题。他们的圣徒不是宗教思想家,而是苦行僧和“圣愚”。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和他的皇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经把来自西伯利亚的农夫拉斯普京当作“先知”,把他奉为座上宾,事事听他指点,不久之后就步这位癫僧的后尘消逝于虚无,还随身携带着自己的宝座和整个俄罗斯帝国。
③圣像崇拜。843年宗教会议确认圣像崇拜合法。1493年建造的莫斯科克里木林宫的圣母升天大教堂的圣像是东正教特色的圣像崇拜。
④教权依附于王权。例如,1395年,君士坦丁堡宗主教给莫斯科大公瓦西里的信中说:“这个神圣的皇帝在教会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和其他统治者及别的地区的管辖者不一样,因为是他从一开始就在所有人居住的地区建立和巩固了真正的宗教……对基督徒来说,拥有一个教会而不拥有一个皇帝是不可能的。教会和皇帝具有伟大的统一性,同在一个伟大的共同体之中;他们不可能被相互分割开来。
俄罗斯人信仰的宗教是什么
俄罗斯人信仰的宗教是东正教(基督教三大流派之一)。
俄罗斯约63%的居民自称信奉东正教,其中大多数属于俄罗斯正教会,俄罗斯正教会在俄罗斯民族感形成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即使不信教的俄罗斯人在文化上也把他们自己与东正教联系到一起。少数俄罗斯人信仰旧礼仪派,这个从东正教中分裂出来的派别拒绝17世纪里引入的仪式改革,在俄罗斯人中其它宗教信仰很少。其中最主要的是浸信会,有8.5万多信徒。
扩展资料
现代俄罗斯民族是从过去东斯拉夫人中不同部落所组成的南北两个民族混合组成的,基因分析证明现代俄罗斯人与波兰人或乌克兰人没有多少区别(因为父系都被瑞典人换过血)。
北欧的俄罗斯人和芬兰-乌戈尔人也有许多基因类似处(现代芬兰人也是原始芬兰人跟瑞典人的混血)。芬兰-乌戈尔人曾经在俄罗斯欧洲部分的中北地区生活,在斯拉夫人北迁的过程中他们有些被同化。
从1世纪到10世纪他们不断和平地向波罗的海地区发展,同化当地的人,在波罗的海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斯拉夫部落。后来白俄罗斯人和南俄罗斯人又形成了自己的语言分支和民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正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俄罗斯人 (俄罗斯的主体民族)
白俄罗斯语和俄语能交流吗?
白俄罗斯语和俄语能交流的。俄语和白俄语有的读音一样,有的完全不一样,这个需要好好地沟通了,基本都会明白个百分之六七十,白俄罗斯人基本上都是说俄语懂俄语的,问题不大。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是同一个民族,也是同一个祖先。他们的语言有些地方是不同,就像中国的很多省市方言一样,大部分相同,但有些地方不同。不过沟通交流还是没问题。
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语言文化
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文化都起源于基辅罗斯的文化。俄罗斯语和白俄罗斯语由同一种东斯拉夫语演变而来,两种语言有许多共同之处,可以互通。白俄罗斯宪法规定,白俄罗斯语和俄语同为国语。白俄罗斯也是原苏联地区除俄罗斯以外唯一给予俄语国语地位的国家。俄语在白俄罗斯使用广泛,白俄罗斯语反倒少有人用。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多数居民信仰东正教,白俄罗斯东正教区属于俄罗斯东正教的督主教区境外教区,彼此关系融洽。
什么是白俄罗斯?
【国 名】 白俄罗斯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Belarus,Республика Беларусь)。
【面 积】 207600平方公里。
【人 口】 989.86万人(2003年1月)。共有100多个民族,其中白俄罗斯族占81.2%,俄罗斯族占11.4%,波兰族占3.9%,乌克兰族占2.4%,犹太人占0.3%,其他民族占0.8%。官方语言为白俄罗斯语和俄罗斯语。主要信奉东正教,西北部一些地区信奉天主教及东正教与天主教的合并教派。
【首 都】 明斯克(Minsk,Минск),人口171.3万(2002年1月)。年平均气温7.8℃。
【国家元首】 总统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卢卡申科(Александр Григорьевич Лукашенко),1994年7月当选,任期5年,1996年全民公决延期至2001年,2001年9月连任。2004年10月17日,白就现任总统卢卡申科能否参加下届总统大选和取消宪法关于限制总统任期的规定举行全民公决。79.4%的选民投票表示赞成。
【重要节日】 独立日(共和国日):7月3日。1944年7月3日纪念苏军解放被德国法西斯占领的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
【简 况】 位于东欧平原西部的内陆国。东邻俄罗斯,北、西北与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交界,西与波兰毗邻,南与乌克兰接壤。属温和大陆性气候。1月平均气温-6℃,7月平均气温18℃。
白俄罗斯人是东斯拉夫族的一支。9至11世纪其大部分领土属于基辅罗斯。12世纪建立了一些封建公国。14世纪起,几次被立陶宛大公国和俄罗斯吞并。十月革命后,1919年1月1日成立了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加入苏联。1990年7月27日白最高苏维埃通过主权宣言,1991年8月25日宣布独立,12月19日改名为白俄罗斯共和国,简称白俄罗斯。
【政 治】 1994年开始实行总统制,同年7月,卢卡申科当选首任总统,任期五年。1996年,总统与第13届最高苏维埃权力斗争激化,卢卡申科总统下令举行全民公决。根据同年11月24日公决结果,第13届最高苏维埃活动被终止,同时组建了新的两院制议会,卢卡申科总统任期延至2001年。2001年9月,卢卡申科总统改组政府,整合议会,建立起总统垂直领导体系。2004年10月17日,白议会举行第三届国民会议代表院(下院)选举,同时就现任总统卢卡申科能否参加下届总统大选和取消宪法关于限制总统任期的规定举行全民公决。79.4%的选民赞成取消宪法关于总统任期不得超过两届的规定,支持卢参加2006年总统大选。
【宪 法】 1996年11月24日全民公决通过总统提出的宪法修正案,11月27日生效。宪法规定:实行总统制和三权分立;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武装力量总司令,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五年,连任不得超过两届;总统有权确定全民公决、解散议会、确定各级议会选举、任命政府总理(须经议会下院批准)、任免所有副总理以下政府成员、任免所有司法机构、中央选举和全民公决委员会领导人、决定政府辞职等;在总统出缺或不能履行职务时,由总理暂行总统职权。
【议 会】 称国民会议,由共和国院(上院)和代表院(下院)组成,每届任期四年。本届国民会议于2004年11月组成。
共 和 国 院:共64名代表,其中56名由全国6州1市(明斯克)地方代表苏维埃代表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各选举8名产生,另8名由总统任命。主要职能是通过或否决下院通过的法案;批准总统关于司法机构、中央选举和全民公决委员会、中央银行领导人的任命;选举宪法法院的6名法官;决定解散地方代表苏维埃;审议总统关于战争状态和紧急状态的命令;审议下院对总统的弹劾等。主席根纳季·瓦西里耶维奇·诺维茨基(Геннадий Васильевич Новецкий),2003年8月就任,2004年11月再次当选。
代 表 院:由110名代表组成,以无计名投票方式直接普选产生。代表院主要职能是审议宪法修改补充草案和各类法案;确定总统大选;批准总统关于总理的任命;对政府表示不信任;接受总统辞职等。主席弗拉基米尔·尼古拉耶维奇·科诺普廖夫(Владимир Николаевич Коноплев),2004年11月当选。
【政府】称部长会议,并设有部长会议主席团。本届部长会议主席团主要成员有:总理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西多尔斯基(Сергей Сергеевич Сидорский),第一副总理弗拉基米尔·伊里奇·谢马什科(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Семашко),副总理罗曼·约瑟福维奇·弗努奇科(Роман Иосифович Внучко),副总理弗拉基米尔·涅斯捷罗维奇·德拉仁(Владимир Нестерович Дражин),副总理安德烈·弗拉基米罗维奇·科比亚科夫(Андрей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Кобяков),副总理阿纳托利·德米特里耶维奇·秋秋诺夫(Анатолий Дмитриевич Тютюнов),总统办公厅主任乌拉尔·拉姆德拉科维奇·拉特波夫(Урал Рамдракович Латыпов),国家监察委员会主席阿纳托利·阿法纳西耶维奇·托济克(Анатолий Афанасьевич Тозик),国家安全会议国务秘书根纳季·尼古拉耶维奇·涅维格拉斯(Геннадий Николаевич Невыглас),外交部长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马丁诺夫(Сергей Николаевич Мартынов),国防部长列昂尼德·谢苗诺维奇·马尔采夫(Леонид Семенович Мальцев),内务部长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瑙莫夫(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Наумов),白国家银行行长彼得·彼得罗维奇·普罗科波维奇(Петр Петрович Прокопович) 等。
俄罗斯希腊信仰什么教
问题一:什么宗教在俄罗斯是主要的宗教 俄罗斯主要的宗教是东正教
东正教(正教,希腊语:Ορθ?δοξο? Χριστιανισμ??,俄语:Православное христианство,英语:Orthodox Christianity),国际通称“正教会”(英语:Orthodox Church)或“东正教会”(英语:Eastern Orthodox Church),官名“正统大公教会“(希腊语:Ορθ?δοξη Καθολικ? Εκκλησ?α,俄语:Православная Католическая Церковь,英语:Orthodox Catholic Church),是基于正统派神学与东方礼拜仪式制度的基督教三大分支之一,也是强调自身正统性的宗徒继承教会。[1-2]
东正教源自希腊文明的救世主信仰根源,因罗马帝国东部一脉相承的拜占庭帝国、俄罗斯帝国的国家宗教闻名。[3] 公元1世纪,希腊裔基督徒的耶路撒冷、安条克、君士坦丁堡(拜占庭)、亚历山大港、罗马之五城联邦原型诞生。4世纪,君士坦丁堡成为罗马帝国的国家教会首都。[4] 5世纪,因单性论被开除的近东边缘教会形成东方人派正教会。[5]
11世纪东西教会大分裂,形成东罗马正教会。15世纪,东罗马帝国因君士坦丁堡战役败亡。希腊正教会与俄罗斯正教会为首的东正教会体系确立。[6] 截至2014年,全球东正教徒近四亿;包括普世牧首共融的二亿五千万不同宗派信徒。[7] 原苏联共和国的正教会多由俄罗斯正教会的莫斯科牧首治理,有信徒一亿六千万人,也是梵蒂冈后的基督徒第二大单一政治及文化族群。[8] 在中国暂归入中国基督教,无独立宗教地位。
问题二:乌克兰信仰什么教 俄罗斯,乌克兰大部分是信仰东正教、然后是 *** 教,接着就是佛教,喇嘛教和犹太教。
问题三:俄罗斯信什么教 你好.朋友.俄罗斯有300个民族.各族的宗教是不同的.
俄罗斯族.91%是信奉东正教的.而少数民族.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这些中亚的民族.是信奉 *** 教的.还有的民族,像鞑靼族,他们是信萨满教的而犹太族.信奉犹太教 雅库特族,信奉萨满教.日耳曼族,信奉天主教在那里的国人(华族).还信佛教,
因为俄罗斯地跨亚欧.国土辽阔.民族众多.所以.不能笼统的说都信奉xx宗教.只能说大部分人信奉xx宗教.这是科学的说法.楼下的说的很笼统.
最后.祝你新年快乐要.给分哦!
问题四:俄罗斯的人有什么信仰之类的啊? 主要宗教为东正教,其次为 *** 教。2001年俄权威社会调查机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俄居民55%信奉宗教,其中91 %信奉东正教,5%信奉 *** 教,信奉天主教和犹太教的各为1 %,0.8 %信奉佛教,其余信奉其它宗教。
俄罗斯人被认为是最具宗教品格的一个民族,在现实生活和文学作品中,东正教所宣传的爱与宽恕的思想处处可见。在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里、列夫・托尔斯泰等著名俄罗斯作家的作品中都充满了种种宗教的哲理。
事实上,在十世纪以前,罗斯诸国、金帐汗国、克山汗国、罗斯公国等的主要宗教是本土的多神教,直到988年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才把基督教定为国教。罗斯的基督教化经历了数百年的时间,期间一度与多神教并存,而后相互融合,从此成为今天俄罗斯最主要的宗教。
东正教对俄罗斯文化影响深远,其宗教思想已经渗透进日常生活,成为传统思想的组成部分。以宗教为媒介传入俄罗斯的还有拜占庭的宗教艺术和希腊文化。在俄罗斯建有大批的拜占庭风格的教堂建筑,教堂内汇集了大量精美的宗教题材的圣像画、壁画、镶嵌画和雕塑等艺术作品。在语言文字方面,9世纪希腊传教士西里尔兄弟创制了一套字母,记录斯拉夫语,翻译和编撰宗教文献,现代俄语字母正是由此发展而来的,故又称为西里尔字母。
除东正教外,俄罗斯各民族信仰的宗教还有 *** 教、萨满教、佛教(喇嘛教)、犹太教等。信仰 *** 教的主要是分布在中亚和高加索地区的一些民族。萨满教是一种原始宗教,多神崇拜是其主要特征之一。“萨满”一词为通古斯语的音译,意为“巫”。萨满主持祭祀,并为人“驱邪治病”。信仰萨满教的主要是西伯利亚和北部的一些民族。信奉佛教(喇嘛教)的民族主要有卡尔梅克人、东布里亚特人等,而信仰犹太教的则是一些移居俄罗斯的犹太人。
主要民族的宗教
民族 人口(千) 百分比 宗教信仰
俄罗斯族 115868.5 79.82% 东正教
匈奴族 5558.0 3.83% 逊尼教*
乌克兰族 2943.5 2.03% 东正教、天主教、联合教派*
巴什基尔 1673.8 1.5% 逊尼教
楚瓦什族 1637.2 1.13% 东正教
车臣族 1361.0 0.94% 逊尼教
亚美尼亚族 1130.2 0.78% 基督单性论教派*、东正教
莫尔多瓦族 844.5 0.58% 东正教
白俄罗斯族 814.7 0.56% 东正教、天主教
阿瓦尔族 757.1 0.52% 逊尼教
哈萨克族 655.1 0.45% 逊尼教
乌德穆尔特族 636.9 0.44% 东正教
阿塞拜疆族 621.5 0.43% 逊尼教
马里族 604.8 0.42% 东正教
日耳曼族 597.1 0.41% 新教、天主教
卡巴尔达族 520.1 0.36% 逊尼教
奥塞梯族 514.9 0.35% 东正教、逊尼教
达尔金族 510.2 0.35% 逊尼教
犹太族 500.0 0.34% 东正教、犹太教*
布里亚特族 445.3 0.31% 东正教、佛教、萨满教*
雅库特族 444.0 0.31% 东正教、萨满教
库梅克族 422.5 0.29% 逊尼教
印古什族 411.8 0.28% 逊尼教
列兹金族 411.6 0.28% 逊尼教
*联合教派是指行东方礼仪的天主教。基督教的这一变种产生于16世纪末,当时由于东正教会与天主教会的联合,把许多东正教徒变成了天主教徒,但他们保留了传统的东正教仪式。
*逊尼教派是 ***,信仰......>>
问题五:俄罗斯人信仰的宗教是什么 那么大的国家当然信什么教的都有。
俄罗斯主要宗教为东正教,其次为 *** 教。2001年俄权威社会调查机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俄居民55%信奉宗教,其中 91 %信奉东正教,5%信奉 *** 教,信奉天主教和犹太教的各为1 %,0.8 %信奉佛教,其余信奉其它宗教。
问题六:希腊人信奉的宗教是什么名字? 古希腊人信奉的宗教。一般认为属多神教。流传于希腊及地中海和黑海地区。源于公元前
8世纪荷马史诗之前,至公元5~6世纪消失。在原始宗教基础上吸收爱琴宗教、克里特-迈锡尼宗教和埃及宗教等而逐步形成。早期带有明显的印欧民族信仰特
色,后期有较完整的祭司制度和礼仪典章。神灵的拟人化程度较高,无固定经典、教义。有关记载可见之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和赫西俄德的《诸神
谱系》等典籍以及古希腊历史学家、哲学家的著作,此外,还有大量的考古发现。
现代希腊人信奉东正教。
问题七:希腊人信什么宗教 现在希腊基本上信仰东正教,和俄罗斯是一宗。希腊神话中虽然宙斯是最高的神,但是读过希腊神话就知道,古希腊人是很有人文精神的,他们的神并不是像后来宗教里的神一样高高在上,无所顶能,是道德楷模;希腊神话里的宙斯小气、好色、怕老婆……所以希腊人不会去顶礼膜拜那些神,或者说只是会景仰那些有着超能力的神。貌似没有将宙斯当作最高神来膜拜的。
问题八:世界有三大宗教,基督教里面分为天主教,东正教,新教,西方国家里面多数是天主教,俄罗斯和希腊以及一些 欧洲国家不承认俄罗斯是欧洲的原因之一是政治的因素和宗教无关,在欧洲还有藏传佛教呢,俄罗斯好像表面上不怕,但是心里怕,
问题九:现代希腊人信仰什么宗教? 希腊大多数人信奉希腊正教。在希腊教堂里妇女应穿长裙,胳膊不可外露,而且妇女不得站到圣坛后面去。
问题十:俄罗斯人为什么信仰东正教 这事情要从988年说起,
当时的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接受了传自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的基督教作为国教,
使得罗斯人告别了多神教的信仰。
这一年就是罗斯受洗元年。
罗斯受洗对基辅罗斯公国及现代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自罗斯受洗以来,
俄罗斯人确定了自己一千余年的思想根基,
并因此实现了自己民族的超常发展。
俄 罗 斯 族
俄罗斯族是俄罗斯移民的后裔,人口为15609人。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黑龙江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盟等地。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俄罗斯族人口数为15609。使用俄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通用俄文。
“俄罗斯”一词起源于欧洲古代一个东斯拉夫部落的名称“罗斯”,俄罗斯族的先民最早居住在欧洲东部,公元1世纪时被罗马史家称为“维勒底人”,他们居住在维斯杜拉河及波罗的海南岸,从事农牧业,公元6世纪时,已有罗斯之称。10世纪,罗斯大公奥列格控制了以基辅为中心的周围部落,13世纪,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吞并,归入蒙古人建立的金帐汗国。元朝文宗皇帝时,曾征调金帐汗国境内的1万名罗斯军人入大都充扈卫亲军,并赐给土地令其耕种,这是历史上俄罗斯人大批进入中国的最早记载,中国的史书中称他们为色目人。从14世纪起,俄罗斯人脱离古代罗斯部族,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在以莫斯科为中心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在种族分类上,俄罗斯人属于欧罗巴人种(白种人),人体特点是肤色白,眼睛呈棕色或蓝色,鼻高、唇薄、细软黄发、身材较高,第三斯毛发(胡须、腋毛等)中等发达,中国俄罗斯族由于与周围民族通婚,体质逐渐变化,具有黄种人特征。建国后,在华的俄罗斯人被确认为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同其他各族人民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力。
在种族分类上,俄罗斯人属于欧罗巴人种(白种人)。中国的俄罗斯族由于与周围民族通婚,体质逐渐变化,具有黄种人特征。早在18世纪,但主要是19世纪以及俄国十月革命前后,俄罗斯族从沙皇俄国迁到我国新疆。在封建军阀盛世才统治新疆的时期,他们被称“归化族”。他们聚居的村落被称为“归化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俄罗斯族。
中国的俄罗斯族人最早是18世纪初从沙皇俄国迁来的。18世纪后期,由于不堪忍受沙皇俄国的残酷统治,大批俄罗斯人迁来我国,尤其是在19世纪末和俄国十月革命前后,更多的俄罗斯人从西伯利亚等地涌入我国新疆北部地区。那时他们被称为“归化族”,他们聚居的村落被称为“归化村”,新中国成立后改称为俄罗斯族。我国俄国斯族的生活习俗、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基本上与苏联的俄罗斯人相同。
由于俄罗斯族迁来我国的时间不长,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在前苏联还有自己的亲友。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之间又恢复了关系,不少人要求返回家乡与亲人团聚。50年代,经中苏两国政府协商同意、并帮助他们陆续迁回家乡。此外,也有部分俄罗斯族迁往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地,因为那里也有他们的亲族,因此,我国现有俄罗斯族的人数已经不多了。
俄罗斯族的语言文字
俄罗斯族的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分为南北两个分支。讲南方方言的俄罗斯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北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额尔古纳右旗等地。语言的特点是:只有单元音没有复元音,名词分单数和复数,有格的变化,动词有式、时、人称、体的范畴。文字是俄文,使用斯拉夫字母,共有43个字母。不少人精通汉、维、哈等数种民族语言。
俄罗斯族的生产技术
中国俄罗斯族人的经济生活比较多样,居住在城镇的,大多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的还兼营农业。他们善长经营园艺和养蜂,有些人专门经营园艺、饲养家畜、养蜂专业。在农村的俄罗斯族人,大多是数十户聚居在一起,独自成为一个村落,他们多在伊犁河、特克斯河两岸垦荒种地。在靠近牧区的一些地方,也有从事畜牧业的。
俄罗斯族的宗教信仰
俄罗斯族人多信仰东正教。与国外的俄罗斯人的一样,我国的俄罗斯人最初信奉灵魂不灭,认为人死了其灵魂还在。近代,他们多已改信东正教,也有信仰基督教的其他教派的,俄罗斯族宗教活动有两种,一种是在家中做晨祷和晚祷,一种是到教堂去听神父宣经布道。做祈祷时,在胸前画十字,东正教徒在画十字的横道时是先右后左,有别于天主教的先左后右。
俄罗斯族的历史
元至顺三年(公元1333年),元朝统治者曾征集其辖区内的1万名俄罗斯人,组建“宣忠扈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令其保卫大都(今北京市)和宫廷。
俄罗斯族的文学
俄罗斯族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文学艺术,其中书面文学主要有诗歌、小说等,如加入中国籍的俄罗斯移民伊万写了一部名叫《逃亡记》的小说,主要描述了他们从俄罗斯逃到中国的经历,俄罗斯族女教师曾写过《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成员》一诗,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融洽和团结。另外俄罗斯族还有大量的民间口头文学,有神话传说、故事、寓言、格言、谚语、谜语、说唱等多种形式,其内容大多是歌颂劳动人民勤劳、智慧、善良,富于创造,勇于克服困难的高贵品质。
俄罗斯族的音乐
巴拉来克是俄罗斯族独特的弦乐器,因琴身的共鸣箱为正三角形,故又称“三角琴”。上有长长的扁平把柄,正面用白色骨片嵌有音阶的品位,把柄上部略有雕饰,斜立四个弦柱。音箱正中偏下,立有支弦的琴码,一般为四度定弦,有高、中、低音等不同规格。音色清脆明亮,经常与曼陀林、吉他、手风琴等合奏,深受青年人喜欢。
俄罗斯族的舞蹈
俄罗斯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经常举行各种家庭宴会、晚会,跳交谊舞、俄罗斯舞、天鹅湖舞、乌克兰舞、俄罗斯的集体舞,以及踢踏舞、头巾舞、马车舞等,舞姿优美,参加的人多,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踢踏舞是俄罗斯族的一种民间舞蹈,复活节时跳的舞蹈之一。跳此舞时,男女老少穿上皮鞋一起参加。用手风琴伴奏,众人围成一圈,用脚尖、脚跟、或脚掌的某一部位击地,发出踢踏响声。妇女们边跳边挥手绢,男人们边跳边吹口哨,拉琴者亦加入跳舞行列边拉边跳。节奏清晰多变,脚下动作灵活而响声大,场面活跃热烈。
九、俄罗斯族的美术
俄罗斯族是一个心灵手巧的民族,其民间工艺十分丰富和发达,富有艺术性和民族风格,对新疆和黑龙江等地的民间工艺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俄罗斯族男性主要从事靴鞋加工、裁剪缝纫和木工雕刻等行业,他们设计制作的男女皮鞋、皮带等品种多样,色彩鲜艳,加工精美,深受人们的欢迎。俄罗斯族女性主要从事编织与刺绣,她们能用各色毛线、丝线编制挂毯、坐垫、地毯、头巾等,上面还绣有人物、花鸟、野兽等图案,美观大方,精致高雅,都是精美的手工艺品。
俄罗斯族的娱乐
俄罗斯族世代生活在北方,其体育活动多与自然条件和生活环境有关。冬季冰天雪地,俄罗斯族人喜欢溜冰、滑雪,以及节奏快、运动量大的摔跤、踢足球。夏季时他们喜欢钓鱼,秋季他们喜欢打猎。他们还有踏青的习俗,每天春暖花开,青年男女相约春游踏青,人们携带丰盛的食品,到风光秀丽的地方跳舞、唱歌、野餐。
俄罗斯族的服饰
俄罗斯族人的服饰丰富多彩,人们在不同季节里,选择不同颜色、不同款式的衣着。尤其是青年人,爱穿各种时装。男子夏季多穿丝绸白色直领汗衫、长裤,腰扎带子,春秋季节,外穿茶色或铁灰色西装,佩带各色宽叶领带,有时皮甲克短上衣,也有少数人穿白色、宽袖口的绣花衬衫和灯笼裤,头戴八角帽。冬季穿翻领皮大衣或棉衣,戴羊皮剪绒皮帽,穿高筒皮靴或毡靴。妇女夏季多穿淡色、短袖、半开胸、卡腰式、大摆绣花或印花的连衣裙,春秋季节多穿西服上衣或西服裙,头戴色彩鲜艳的呢礼帽,上面插着羽毛做装饰,冬季穿裙子,外套半长皮大衣,脚穿高筒皮靴,头戴毛织大头巾。男女汗衫的衣领、袖口和前胸等部位缀精美细密的刺绣几何图案或花草图案,色彩鲜艳,对比强烈。
老年人的衣着保持了传统的款式,男的大多穿制服、马裤、皮靴或皮鞋,也有穿分岔长袍,大裆长裤的;女的大多穿无领绣花短衣,下穿自织的棉布长裙,腰系一条花布带,也有穿连衣裙的。中年人大多穿汉族服装。
俄罗斯族妇女的头饰颇具特色,年轻姑娘与已婚妇女的头饰有严格区别。少女头饰的上端是敞开的,头发露在外面,梳成一条长长的辫子,并在辫子里编上色彩鲜艳的发带和小玻璃珠子。已婚妇女的头饰则必须严密无孔,即先将头发梳成两条辫子,盘在头上,再严严实实地反辫子裹在头巾或帽子里面,不让有一根头发露出外面,否则就被认为是否礼貌的行为。
俄罗斯族的饮食
俄罗斯族人一日三餐,早晚两顿的饮食比较简单,以茶点或喝奶茶、吃糕点、赫列巴为主。中午饭比较讲究,花样繁多。
俄罗斯族人的饮食不仅继承了传统的煎、烤、炖、炸、煮等烹饪习惯,又吸收了汉族以及其他民族饮食文化的长处和经验,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醇厚的乡土气息。
俄罗斯族人的主食主要是自己烤制的列巴(一种较硬的面包)和煎饼,副食有肉、鸡蛋、灌肠、牛奶、黄油等,他们喜欢吃俄式夹馅面包和无馅面包及各种糕点,喜欢吃烤鹅、烤牛肉片、牛肉煮土豆、鸡蛋腌猪肉片等俄式热菜,喜欢吃黄瓜、西红柿、土豆、胡萝卜、圆白菜等蔬菜。爱喝加有牛肉和土豆的各种菜汤、白酒(伏特加)和自己酿制的醇香甜美的啤酒。他们的日常饭菜主要有俄罗斯风味的合列布、布拉其尕、鲁列特、古力其、比罗哥、苏波、尕德列得、土豆烧牛肉、比拉什给、布里内、阿拉叽等。
合列布是一种面包,是俄罗斯族最古老、最尊贵的食物。它的作法不同于一般面包的烤制,制作时先将酵母在温水盆中化开,然后加糖盐各一勺,再加入适量的干面粉搅拌成糊状,放置在较暖和的地方使其发酵,待盆里的面糊成泡沫状时,再加入干面粉和成团继续让其发酵。等面再次发酵后,取出来揉成圆形或长圆条,放进烤盘盖上盖布再使之发酵,然后才放入烤炉或烤箱中烤熟,等其冷却后食用。
布拉其尕也是一种面包,是用面粉、奶油、砂糖和鸡蛋等原料搅拌发酵后烤制而成的,酥软香甜,营养价值很高,是俄罗斯族人常吃的一种早点。
苏波,是俄罗斯族人最普通、最常吃的一道菜,分荤素两种。荤的苏波是先将牛肉洗净切块,放进汤锅里煮,边煮边捞去汤面上的血沫,待肉熟了以后,加入少量土豆块、胡萝卜块或莲花白丝,再放入几片苏波叶继续煮。另取一个锅,锅内放入适量的植物油,油熟后倒入切碎的西红柿和洋葱一起翻炒,同时放入适量的食盐、花椒粉等调料。把西红柿炒成糊状后,倒入煮肉的汤锅内,轻轻搅拌几下,这道菜就算是做好了。
尕德列得,又叫红焖肉饼,是用牛肉或羊肉、土豆、鸡蛋、干面包等原料制作而成,略带酸味,香而不腻,色泽亮丽,深受俄罗斯族人喜欢。
俄罗斯族的居住
俄罗斯族人的住房又高又大,多为土木结构的平房,也有单一木材构筑的房屋,分为卧室、客厅、厨房和储藏室。他们的住房都建在高高的台基上,墙壁很后,多在 50厘米以上。房屋呈四方形,房顶倾斜,有的上面还覆有漆着绿色油漆的铁皮,正门前有门庭和围廊,门内有过道,过道两旁是卧室和客厅。室内的墙角有土坯垒砌的火墙。有的人家是大型壁炉,外包一层铁皮,铁皮上抹一层黑油,俗称“毛炉”,是很好的取暖设备。室内陈设比较讲究,卧室摆放着木床或铁床,铁床栏杆雕有花草图象,给人以古雅之感。客厅里的桌椅多为圆形,也有方形的。虽是铺地砖,但上面又铺有地毯。
俄罗斯族的婚恋
俄罗斯族实行婚姻自由、恋爱自由,但结婚须征得父母同意。俄罗斯族与其他民族皆可通婚。俄罗斯族的传统婚礼十分隆重,程序和仪式也十分繁琐、复杂。举行婚礼要事先通知亲朋好友,如果接到邀请不来,则被认为是一种失礼行为,会引起主人的不悦。婚礼先在女方家举行,来客用餐、唱歌、跳舞,热闹一阵,结束后,由男方亲友及新郎组成迎亲队伍到女方家去迎亲。迎亲队伍快到新娘家门口时,女方的亲友把大门关上,并派一群小孩向新郎要开门钱,给钱后新郎才能进女方家的门。按照传统习俗,新郎新娘还要到教堂去举行证婚仪式,新娘身穿白色礼服,头戴桂冠,与新郎一起站在神像前,由神父询问男女双方是否同意结为夫妻,在双方肯定答复之后,双方要交换定情的信物,然后由神父诵念规定的祈祷经文,并对新婚夫妇祝福。仪式完毕,由男方家宴请亲友和宾客,接着举行舞会。晚上还要仿照汉族人的习惯,闹一闹新房。
俄罗斯族人的家庭实行一夫一妻制,父亲是家长,掌管家庭经济。子女长大结婚以后,另立门户,独立生活。父母死亡,遗产由儿女共分。东正教是禁止离婚的,俄罗斯族人受东正教的影响,一般很少离婚。
俄罗斯族的人名,由本名、父名和姓三部人组成。女人结婚后,一般随夫姓,也有男的随女姓或双方都不变姓的。通常以名字或小名称呼未成年人。对成年人通常称本名和父名,对平辈亲各或晚辈,可直呼其名;朋友间在非正式场合下,亦可直呼其名。
俄罗斯族的丧葬
俄罗斯族的丧葬习俗同他们的宗教信仰和祖先崇拜有密切关系,一般实行土葬,棺椁大都用松柏木制成。人死后即要沐浴全身,穿好寿衣,把尸体停放在用几条长凳拼起来的停尸台上,头朝圣像,脚对着大门,三日后入殓。出殡时,棺木不能从正门抬出,要从后门或窗户出去,葬式为头东脚西。埋葬后亲人要定期举行悼念活动。死者的家人要守孝40天,穿孝服,臂缠黑纱,不能在家里举行各种娱乐活动,现在,城镇居民多改土葬为火葬。
俄罗斯族的节日
俄罗斯族人传统的民族节日大都与宗教信仰有关,主要有“复活节”、“圣诞节”、“旧历年”、“清明节”、“主领洗节”等。
俄罗斯族非常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复活节”最为隆重。“复活节”又叫“帕斯喀节”,是为了纪念耶稣死后复活,没有固定的日期,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举行,一般在4月4日至5月10日之间。节前,人们按照宗教传统斋戒49天,每天只吃一顿饱饭,其余两顿只吃半饱,而且不吃荤,只吃素,戒期也不许唱歌跳舞。不过现在除了老人和教徒,我国很多俄罗斯族人已经不再守戒了。过节这天,每家除准备丰富多彩的“比切尼”(糕点)之外,还要准备煮熟的彩蛋,即将煮熟的鸡蛋涂上红、黄、蓝、咖啡、绿、紫等色彩,每当客人来到,主人就分一个彩蛋,以象征生命的昌盛。节日期间人们要以上好的点心、饼干款待来客,亲友们互登门祝贺,青年男女则载歌载舞,跳起节奏强烈的俄罗斯踢踏舞,拉起三弦琴和手风琴,尽情欢乐。每年复活节后50天为降灵节,降灵节亦称圣灵降临节,是东正教纪念耶稣门徒领受圣灵的节日。
圣诞节也是我国俄罗斯族人的一个盛大的宗教节日,是为了庆祝耶稣的诞生。俄罗斯人的圣诞节在每年俄历的1月7日举行,当节日来临时,俄罗斯族人都要用柏树或松树布置成华丽的圣诞树,准备丰盛的节日食物。晚上团聚时,装扮的圣诞老人要给大家赠送圣诞礼物,还要举行唱诗会。
报喜节,新疆等地俄罗斯族传统岁时活动,一般在农历三月上旬举行。据《新约圣经》载:圣母玛利亚在这天领受了天使向她宣布上帝的旨意,她将由“圣灵”感孕而生耶稣。节日期间人们要进行各种庆贺活动。三月四日孩子们把烤好的百灵鸟形状的饼干带到田地里,抛向天空,然后再接住,以示迎春。妇女们于三月九日把一块亚麻布铺在村外的地上,摆上一个大圆面包,请春天母亲享用。姑娘们则用纸或布扎成各种小鸟,用绳子拴的折下的树枝下。各人自找山披、屋顶、柴垛等较高的地方,摇动树枝,唱迎春歌。也有的地方于三月二十五日庆祝报喜节,因为这时春天已来临,候鸟也已返回。在这一天,人们唱迎春歌。
洗礼节,新疆等地俄罗斯族的传统宗教节日,每年公历1月19日举行。据《新约圣经》载:耶稣曾三次显示其神性,第二次受洗礼时,“圣灵”和鸽子降在他头上,显示他为上帝的儿子。东正教注重这次显圣,定于公历一月十九日为此节日。洗礼本是基督教的一种入教仪式。在洗礼节那天人们除去教堂祈祷外,还要到江河里破冰取“圣水”,有的人还要跳进冰窟窿里洗一洗。十八日晚按风俗习惯是占卜时间,尤其是女孩子们要预卜自己的终身大事。
丰收节,新疆等地俄罗斯族传统农祀活动,每年公历十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举行。收割结束时,人们特意在地里留下最后一束小麦,将它周围的杂草除尽、然后摆上面包、盐和奶酷等供品,表示感谢大地的恩赐,祈求来年获得更大丰收。
谢肉节,又称“送冬节”,新疆等地俄罗斯的传统见时节日。时间由原来每年的公历2月底或3月初改定为大斋(东正教的斋戒日期在复活节之前7周开始,无固定日期,一般不得早于每年的3月22日或晚于4月25日)前的一周举行。节期为七天。按照民间习俗,节期每一天都有不同的内容:星期一是迎春日;星期二是娱乐日;星期三是美食日;星期四是醉酒日;星期五是新姑爷回门日;星期六是姑娘相新嫂子日;星期天是送冬日和宽恕自己的言行。在谢肉节期间,家家户户大摆酒宴,因为在谢肉节过后的斋戒期内不能吃荤和喝酒。
俄罗斯族的禁忌
俄罗斯族人性情开朗,说话幽默,民族自尊心较强,一般都好客,讲究礼节。迎接客人,最隆重的传统礼节是用面包和盐迎接客人,象征着善意和友谊。来客须用刀子切下一块面包沾少许盐吃下后才可用于一般社交场合。俄罗斯人忌送黄色礼品,认为黄色表示不忠诚,蓝色代表友谊。社交中,接吻礼节也较盛行,但也有种种禁忌,如朋友之间只能互吻面颊,男子不能吻未婚姑娘的手,只能吻已婚妇女的手背,只有长辈才能吻晚辈的额头等等。与老年人同行时,年轻人不可走在前面,男女同行时,男子不可走在前面;在宴会上,男子不可以在妇女入座前先坐;男子不得戴手套和别人握手,见到长者或妇女时,应先鞠躬,等对方伸出手来时才可行握手礼。
去俄罗斯族人家作客时,有不少规矩。要先敲门,得到主人允许后,方可进屋,进屋后不能戴帽子,不能坐在主人家的床上;客人若要吸烟,必须事先征得主人的同意;点烟时,不可以用一根火柴连续给三个人点烟;不能问别人的收入,也不可以问妇女的年龄,否则被视为不礼貌;赴家庭宴会时,一般应比预订的时间晚15 分钟到,但不宜更晚。俄罗斯族人在生活中还很忌讳数字,尤其是“13”,被他们称为是鬼数,最不吉利。
俄罗斯族人爱吃肉,但忌食马肉、驴肉,饮酒时不可以左手举杯。喝汤时必须用勺,但不得用左手拿勺。
杰出人物
柯尔波娃·娜佳(?—1985),女,全国人大代表,新疆伊犁地区红旗农业机械厂医生。
娜嘉出生于巩留县英合尔山区一个贫苦的家庭,她12岁就给地主家当佣人。后来父母生病,生活无法维持,她不得不带着两个妹妹沿街乞讨。解放后,她们终于翻了身,当了国家的主人。1951年,她作为第一批少数民族的先进分子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52年被选派往乌鲁木齐卫生专科学校学习,经过刻苦努力,她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在新疆伊犁地区,她身背药箱,走遍了这里的草原和草甸,在当时医疗设备比较简陋的情况下,她以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医术,解除了许多人的病痛,挽救了数十条生命。时至今日,伊犁当地的各族群众,年老的一辈还对她感念不忘。娜佳因其突出的表现,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好干部,并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李莎(1914—),女,生于苏联萨拉托夫州,1964年加入中国籍,教授,俄语语言学家。1941年毕业于莫斯科外语师范学院
法语系,曾任莫斯科地质勘探出版社、莫斯科外文出版社技术编辑。1945年被授予“卫国战争期间英勇劳动奖章”。1946年随其夫李立三来到中国,任哈尔滨俄语专科学校教员。新中加成立后,李莎即在北京外语学院任教授,并担任人民文学出版社俄语编辑部顾问。
李莎培养了大批俄语专业工作者,并为俄语教材的审定做出了很大贡献,是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主编有《苏联当代文学原著选读》,译有《水怪》、《春芽》等。
戈沙(1931—),黑龙江人,高级编辑、画家。195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197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西北画报社创作室主任,《长春画报》编辑,吉林日报社美术组主任、高级编辑。主要从事报刊插图、油画、版画的创作。曾有许多作品获奖。如版画《古老的歌》获日中艺术交流金奖,《山村女教师》获全国少数民族美术展览佳作奖,《布达拉官》获全国第十届版画展铜牌奖。戈沙还出版有《戈沙版画选》、《戈沙丝绸之路版画选》、《苏联藏书票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