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求艺 试题资料

(4分)材料分析题:材料一:甲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毒非常活跃,可由人传染给猪

教培参考

教育培训行业知识型媒体

发布时间: 2023-04-10 14:09:14

(4分)材料分析题:材料一:甲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毒非常活跃,可由人传染给猪

(4分)材料分析题:材料一:甲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毒非常活跃,可由人传染给猪

⑴   病原体    呼吸道
⑵   保护易感人群


试题分析:⑴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其中有细菌、病毒、真菌、原虫、蠕虫以及螨类等,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体是病毒,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
⑵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角度看,科学家将研制疫苗,使易感人群通过预防接种后获得相应的抵抗力,从而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属于保护易感人群,当人体注射疫苗后,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消灭特定的病原体,这种免疫类型只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点评:本题以甲型H1N1流感为例,考查了传染病的流行、预防措施,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请你阅读资料后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08年4月,湖南阜阳等地大面积暴发了“手足口病”疫情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使人患肺结核的结核杆菌属于细菌,而细菌有细胞结构.因此,肠道病毒与能使人患肺结核的病原体相比较,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肠道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手足口病患者感染的肠道病毒,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属于消化道类传染病.
(3)、手足口病患者康复后,体内有抵抗肠道病毒的抗体,这种抗体能专一性地消灭再次侵入的该类肠道病毒.患者所产生的抗体只对特定的病原体(EV71病毒)起作用,对其它病原体无效,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4)、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大面积流行的最好方法.
(5)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我为此病高发区的居民提出一条预防该传染病的可行性措施:注意饮食卫生、经常开窗通风、发现手足口病患者要及时上报、隔离.
故答案为:(1)无细胞结构
(2)消化道
(3)患者所产生的抗体只对特定的病原体(EV71病毒)起作用
(4)实行计划免疫
(5)注意饮食卫生、经常开窗通风等

同志们,帮忙啊``生物题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所以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是: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因此,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对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作用有三条:第一,通过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可以清除一部分病原体和传染源(患病的动物),起到控制传染源的作用;第二,消灭苍蝇和蚊子等传播疾病的动物,可以起到切断有关传染病传播途径的作用;第三,减少人体感染疾病的机会,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起到保护易感者的作用。
希望你满意!

预防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是控制______,切断传播途径,保护______.

控制传染病最高效的方式在于防控,由于在传染病的三个基本条件中(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缺乏任何一个都无法造成传染病的流行,所以对于传染病预防也主要集中在这三个方面:

1、控制传染源:这是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方式。对于人类传染源的传染病,需要及时将病人或病源携带者妥善的安排在指定的隔离位置,暂时与人群隔离,积极进行治疗,护理,并对具有传染性的分泌物,排泄物和用具等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

然而,如果是未知传染源,特别是动物担任的传染源,由于其确定需要流行病学的因果推断和实验室检测结果上得到充分的证据,有的时候并不是很容易得到确切结果,尤其是突发急性传染病发生时,想要短时间内锁定传染源更是困难。

不过,一旦确定传染源后,需要及时采取高效的措施控制传染源,以保证传染源不会继续将病原体向易感人群播散。

2、切断传播途径:对于通过消化道传染病、血液和体液传播的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切断传播途径是最为直接的预防方式。主要方式在于对于传播媒介阻断,消毒或扑杀。

如对于污染了病原体的食物或饮水要进行丢弃或消毒处理,对于污染了病原体的房间或用具要进行充分的消毒,对于一次性的医疗用品在使用后要及时进行消毒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在虫媒传染病传播季节采取防蚊防虫措施等。

同时,对于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干预手段也是极为必要的,如促进静脉注射吸毒人群对使用针具进行消毒,对会发生高危性行为的人群进行安全套使用的宣传教育等。如今预防甲型H7N9流感病毒的方法也仍然是注意基本卫生,勤洗手,戴口罩,吃肉要煮熟——虽然是老调重弹,但仍然是切断传播途径最有效的方式。

3、保护易感人群:在传染病流行时,应当注意保护易感者,不要让易感者与传染源接触,并且进行预防接种,提高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所以,保护易感人群也是传染病预防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往往是较为容易实现的预防方法。

对于已经有预防性疫苗的传染病,给易感人群接种疫苗是最为保险的方法,如婴儿在出生后进行的计划免疫,对于传染科医生,护士,从事传染性疾病研究的科研人员和从事禽类养殖工作的人员等接种相应的疫苗。

历史上,人们利用高效的疫苗已经成功的攻克了天花,证明对于易感人群的保护在传染病防治上起到了重要角色。

扩展资料

由于生物性的致病原于人体外可存活的时间不一,存在人体内的位置、活动方式都有不同,都影响了一个感染症如何传染的过程。为了生存和繁衍,这类病原性的微生物必须具备可传染的性质,每一种传染性的病原通常都有特定的传播方式。

例如透过呼吸的路径,某些细菌或病毒可以引起宿主呼吸道表面黏膜层的型态变化,刺激神经反射而引起咳嗽或喷嚏等症状,藉此重回空气等待下一个宿主将其入,但也有部分微生物则是引起消化系统异常,像是腹泻或呕吐,并随着排出物散布在各处。透过这些方式,复制的病原随患者的活动范围可大量散播。

1、空气传染

有些病原体在空气中可以自由散布,直径通常为5微米,能够长时间浮游于空气中,做长距离的移动,主要藉由呼吸系统感染,有时亦与飞沫传染混称。

2、飞沫传染

飞沫传染是许多感染原的主要传播途径,藉由患者咳嗽、打喷嚏、说话时,喷出温暖而潮湿之液滴,病原附着其上,随空气扰动飘散短时间、短距离地在风中漂浮,由下一位宿主因呼吸、张口或偶然碰触到眼睛表面时黏附,造成新的宿主受到感染。

例如:细菌性脑膜炎、水痘、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结核、麻疹、德国麻疹、百日咳等等。由于飞沫质、量均小,难以承载较重之病原,因此寄生虫感染几乎不由此途径传染其它个体。

3、粪口传染

常见于发展中国家卫生系统尚未健全、教育倡导不周的情况下,未处理之废水或受病原沾染物,直接排放于环境中,可能污损饮水、食物或碰触口、鼻黏膜之器具,以及如厕后清洁不完全,藉由饮食过程可导致食入者感染,主要病原可为病毒、细菌、寄生虫,如霍乱、A型肝炎、小儿麻痹、轮状病毒、弓型虫感染症(T. gondii),于已开发国家也可能发生。

有时,某些生物因体表组织构造不足以保护个体,可能因接触患者之排泄物而受到感染,正常情况下在人类族群中不会发生这种特例。

4、接触传染

经由直接碰触而传染的方式称为接触传染,这类疾病除了直接触摸、亲吻患者,也可以透过共享牙刷、毛巾、刮胡刀、餐具、衣物等贴身器材,或是因患者接触后,在环境留下病原达到传播的目的。因此此类传染病较常发生在学校、军队等物品可能不慎共享的场所。

例如:真菌感染的香港脚、细菌感染的脓包症(Impetigo)、病毒在表皮引起增生的疣,而梅毒的情况特殊,通常是健康个体接触感染者的硬性下疳(chancre)所致。

性传染疾病包含任何可以藉由性行为传染的疾病,因此属于接触传染的一种,但因艾滋病在世界流行状况甚为严重,医学中有时会独立探讨。

通常主要感染原为细菌或病毒,藉由直接接触生殖器的黏膜组织、精液、阴道分泌物或甚至直肠所携带之病原,传递至性伴侣导致感染。若这些部位存有伤口,则病原可能使血液感染带至全身各处。

5、垂直传染

垂直传染专指胎儿由母体得到的疾病。拉丁文以“in utero”表示“在子宫”的一种传染形式,通常透过此种传染方式感染胎儿之疾病病原体,多以病毒、和活动力高的小型寄生虫为主,可以经由血液输送,或是具备穿过组织或细胞的能力,因此可以透过胎盘在母子体内传染,例如AIDS和B型肝炎。

细菌虽较罕见于垂直感染,但是梅毒可在分娩过程,由于胎儿的黏膜部位或眼睛接触到母体阴道受感染之黏膜组织而染病;且有少数情况则是在哺乳时透过乳汁分泌感染新生儿。后两种路径也都属于垂直感染的范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传染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传染病科

阅读资料,然后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一:自2009 年4 月墨西哥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以来,疫情已经从墨西哥

(1)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简单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基本相似,一般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核酸组成.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因此,甲型H1N1流感属于传染病,具有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2)传染病包括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即可终止.我们预防传染病的各种措施,都是分别针对三个基本环节中的某个环节的.因此,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故上述资料提到的相关预防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室内保持通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1在题干中: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避免前往人群拥挤的场所;室内保持通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都能起到阻止病原体到达健康人的作用,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4)注射的疫苗相当于抗原,体内产生的抵抗病毒的特殊蛋白质属于抗体.这种免疫是人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能对特定病毒起作用,因而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
(1)病毒;细胞;蛋白质;核酸
(2 )传染源;易感人群
(3)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室内保持通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答到1 点给1 分,共3 分)
( 4 )特异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2009年3月底,墨西哥、美国等地接连暴发甲型H1N1(猪流感)流感病毒疫情

(1)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体是一种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2)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潜伏期一般1至7天左右,普遍易感.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因此按照传播途径来划分,甲型H1N1流感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或飞沫)传播.
(3)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发现甲型H1N1流感患者和疑似病例,应及早应用抗病毒药物,可试用奥司他韦(达菲),如再现细菌感染可作用抗生素,这些措施属于预防传染流行三个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抗体能够协助吞噬细胞来消灭特定的病原体,这种免疫类型只对特定病原体甲型H1N1流感病毒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4)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因此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甲型H1N1流感属于病原体.甲型H1N1流感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协助吞噬细胞来消灭特定的病原体,这种免疫类型只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H1N1疫苗有计划在各类群体中有序的接种,叫做计划免疫.
(5)甲型H1N1流感病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因此预防和控制流行性感冒的措施有:①控制传染源,如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少跟他人接触;②切断传播途径,如通风透气,加强卫生管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注意打喷嚏的方式),保持环境卫生;③保护易感人群,如积极锻炼身体,避免接触流感患者,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加强个人防护(如吃板蓝根冲剂、戴口罩解等.
故答案为:(1)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寄生;
(2)呼吸道;
(3)控制传染源;特异性;
(4)病原体;计划免疫;
(5)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试题及答案

4、性交时只要使用安全套就可以预防艾滋病。( ) 5、保护HIV/AIDS患者的合法权益,是做好预防控制艾滋病的重要内容之--。( ) 6、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机会性感染和机会性肿瘤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7、我国HIV-l主要流行株是HIV-l的B,E亚型。( ) 8、HIV感染的确诊需病原学检查,如两次初筛试验抗体阳性即可确诊HIV感染。( ) 9、如母亲为艾滋病人,其新生儿血中HIV抗体阳性,即可确诊是感染了HIV。( ) 10、抗病毒治疗主要是抑制病毒在体内复制,目前主张联合用药。( ) 11、与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餐可以感染艾滋病毒( ) 12、HIV急性感染期中,患者不具备传染性,无任何症状( ) 13、没有症状的带病毒者可以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 14、因为艾滋病毒只感染少数有危险行为的人,因此我们无须进行大量的健康教育( ) 15、艾滋病目前不能治愈,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是治疗的最终目标。( ) 三、填空题 1、日前已证实,艾滋病主要通过 、 、 途径传播。2、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抗体可测出的这段时间称为。3、影响艾滋病流行因素主要有 、 、 以及 等。4、对HIV传染源的控制应采取 、 和 措施。5、对 HIV传播途径的控制主要手段是 、 、 、 以及。6、HIV感染分为三期,是 期、 期和 期。7、目前HIV/AIDS的预防主要是采取以 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8、隐球菌脑膜炎的首选治疗是。9、目前认为HIV感染者开始抗HIV治疗最好的时机是。10、叠氮脱氧胸苷(Azidothymidine AZT)又名(Zidovudine ZDV)其作用机制是抑制 减少HIV的复制. 11、艾滋病全称为,是由 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播速度快,目前无法治愈但能够预防的传染性疾病。12、艾滋病是以严重免疫缺陷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其感染各期的确诊必须根据 和 综合分析,慎重诊断 13、典型的艾滋病毒感染,从感染到死亡经历以下阶段: 、 、 、。14、艾滋病的传染源为 、。四、简答题 1.艾滋病的全称 2、艾滋病的感染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3、HIV主要存在于HIV感染者的哪些体液中?在外界抵抗力强吗?什么样的消毒药物可以用于艾滋病病毒的消毒? 4、诊断艾滋病的依据应从哪些方面考虑? 5、当发生艾滋病流行时,应采取哪些控制措施? 6、艾滋病的治疗原则? 7、艾滋病的传染源? 8、艾滋病的易感人群? 9、HIV初筛试验的试验方法的要求是什么? 10、简述HIV感染到艾滋病期常见的临床表现? 11、最常见的艾滋病指征性疾病是什么?试述其主要临床表现? 12、什么叫HIV感染的“窗口期”? 13、艾滋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包括哪些? 14、试述艾滋病毒不传播的途径。15、试述对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医学管理的内容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l、B 2、A 3、D 4、D 5、B 6、C 7、D 8、D 9、A 10、B 11、B 12、D 13、C 14、D 15、C 16、D (二)是非题 1、错 2、对 3、对 4、错 5、对 6、对 7、错 8、错 9、错 10、对 11、错 12、错 13、对 14、错 15、对 (三)填空题 1、性接触、血液及血制品、母婴2、窗口期 3、高危行为人数的增加、知识缺乏和社会歧视、经输血和其它医源性感染、人口流动 4、疫情报告、AIDS和HIV感染者的医学管理、针对接触者的预防措施 5、控制HIV经性传播、控制HIV输(受)血液传播、控制医源性传播、对吸毒的控制、控制母婴传播 6、急性HIV感染、无症状HIV感染、艾滋病7、切断传染途径8、两性霉素B 9、CD4<350/mm 10、逆转录酶11、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人免疫缺陷病毒(HIV) 12、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13、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感染期、艾滋病前期、艾滋病期14、病人、HIV感染者 (四)简答题 1、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由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生存于人体的血液中并攻击人体免疫系统。2、主要的传播途径有三种:经性接触传播、经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经性传播:全世界的HIV感染约75%通过此途径传播的。性接触包括同性间和异性间的性接触传播,同性恋者、异性恋者和双性恋者均可因接触而相互传染,血液传播:如果输入带有HIV的血液、血液制品或与HIV感染者共用注射器或针头、都有传播的危险。母婴传播:感染了HIV的妇女在怀孕、分娩或哺乳时期、可以将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3、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HIV感染者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艾滋病病毒在外界抵抗力较弱,它比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抵抗力低。因此,一般用于乙型肝炎的消毒药物,完全可以用于艾滋病病毒的消毒。4、诊断主要从三方面考虑: (l)HIV抗体检测经确认试验阳性。(2)临床表现。(3)流行病学史。如配偶或性伴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多性伴、静脉注射毒品,接受过HIV污染的血液、血制品或曾被HIV污染的利器刺破等。在三条中最主要的依据是:HIV抗体阳性。而某些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可提示应考虑做HIV抗体检测。5、当发生HIV疫情时,应采取传染源控制和传播途径控制的手段 传染源的控制措施: (1)疫情报告:一旦发现HIV感染者应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2)HIV感染者的医学管理:指密切随访观察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的病情变化。为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提供医学、心理咨询。(3)对接触者的预防措施:与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密切相关的接触者进行医学检查和HIV的检测,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传播途径的控制: (1)控制HIV经性传播:树立健康的性观念向进行安全性行为,避免婚外性行为和多性伴的高危行为。(2)控制输(受)血液传播:对所有献血员都要进行HIV检测。以保证安全供血。(3)控制医源性传播:加强医院管理、严格消毒制度、减少医院交叉感染,同时做好职业暴露的安全性防护。(4)吸毒的控制:为静脉吸毒者提供清洁的一次性注射器,或者采用美沙酮递减疗法。(5)控制母婴传播:做好HIV阳性妇女的咨询工作,劝其最好不要生育,对分娩后HIV阳性母亲应采取人工喂养来替代母乳喂养,并对好新生儿定期随访,密切注意新生儿的感染情况。6、目前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药物,多采用综合治疗:包括心理治疗、抗HIV病毒治疗、预防和治疗机会性感染、支持疗法等,其中以抗病毒治疗最为关键。7、艾滋病患者,无症状携带者及HIV感染急性期均系传染源,病毒存在于血液、体液和精液内,感染者在抗体阳转阴前即有传染性。8、不分种族,年龄,男女均可感染,以中青年占多数。9、敏感性高,不能出现假阴性,但允许有少量的假阳性。10、临床有不规则低热在1个月以上,原因不明的全身淋巴结肿大直径〉lcm,慢性腹泻在4一5次日以上,体重下降10%以上,常合并有口腔念珠菌感染、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巨细胞病毒感染、弓形体感染、隐球菌脑膜炎或进展迅速的肺结核、皮肤粘膜的卡波济氏(kaposi)肉瘤等,少数中青年患者出现痴呆症。11、最常见的艾滋病指征性疾病为卡氏肺孢子虫肺炎。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夜间盗汗、乏力、不适和体重减轻,呼吸短促;血氧分压明显降低,胸部X光片为弥漫性或对称性肺门周围间质性浸润。12、HlV感染后2一4周,机体HIV抗体出现阳转,这段从感染HlV到血清HIV抗体阳转的时间,称为"窗口期",其时间长短因病毒的致病性和宿主的免疫应答不同而异,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所采用检验方法的敏感度。13、艾滋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有:1、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2、肺结核 3、念珠菌性食管炎 4、神经系统疾病 5、卡波济肉瘤 6、非霍奇金淋巴瘤等,14、HIV不能通过空气、一般的社交接触或公共设施传播。与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HIV。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HlV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 餐炊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而传播;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但是要避免共用牙刷和剃须刀。15、对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的医学管理是指密切随访观察艾滋病病人和HIV感染者的病情变化,为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提供医学、心理咨询;为防止HIV传播而采取综合性的措施等

初中生物题 (有关传染病)

属于:保护易感者
参考资料如下:
--------------------------------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针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也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控制传染源 不少传染病在开始发病以前已经具有了传染性,当发病初期表现出传染病症状的时候,传染性最强。因此,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以防止传染病蔓延。患传染病的动物也是传染源,也要及时处理。
切断传播途径 其方法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基本的媒介生物,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等,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
保护易感者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该注意保护易感者,不要让易感者与传染源接触,并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

传染病防治知识 试题(医院)

一、单项选择题 1、甲类传染病有:() A、霍乱、鼠疫B、麻疹、疟疾 C、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D、乙脑、血吸虫病 2、传染病流行是指:() 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少发生过的传染病 C 、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D、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最高发病率水平 3、疫区是指:() A、发生传染病的那个村子 B、发生传染病的那个医院 C、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可能波及的地区 D、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已经传染到的地区 4、病源携带者是指:() A、接触病原体的人 B、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人 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D、感染病原体有临床症状也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5、传染病爆发是指:() A、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多种传染病 B、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C、短期内在局部地区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D、短期内在一个医院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6、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处理办法是:() A、个人检讨B、批评教育 C、依照刑法处理 D、向受害人道歉 7、传染病分几类:() A、2B、3 C、4D、5 8、采集、保藏、携带、运输、使用可能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以及卫生部规定的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需经哪个部门批准:() A、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B、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C、医院D、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9、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管理传染病有( )种: A、35B、39C、37D、40 10、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 )、()制度: A、预检、分诊B、分诊、消毒 C、预检、隔离D、消毒、隔离 11、对下列哪个传染病,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A、艾滋病 B、脊髓灰质炎 C、炭疽中的肺炭疽D、伤寒和副伤寒 1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是由下列哪个组织颁布的:() A、全国人大B、国务院 C、卫生部 D、省人民政府 13、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采取下列措施哪项是错误的:() A、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 B、对疑似病人应统一集中治疗 C、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应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D、拒绝隔离治疗时,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14、下列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 、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是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人和疑似传染病人诊断标准的人 B、病原携带者是指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C、疫区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向周围播散的单个疫源地 D、自然疫源地是指某些可引起人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长期存在和循环的地区 15、发现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应向哪个部门报告:() A、急救中心(110) B、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C、当地人民政府 D、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二、是非题 1、患甲类传染病、炭疽死亡的,应当将尸体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 2、对甲类传染病的疑似病例,可以进行居家隔离治疗。() 3、传染病疫情信息不能对外公布。() 4、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建筑设计和服务流程,在资金短缺时可以适当降低对预防传染病医院感染的要求。() 5、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获得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6、乡镇卫生院可以不报告传染病疑似病例。() 7、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专业技术机构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进行调查、采样。() 8、乙类传染病中的某种传染病可以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9、医务人员可以公开传染病患者的全部资料。() 10、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C3、C 4、C 5、C 6、C 7、B8、A9、C 10、A 11、C 12、B13、B14、C15、D 二、是非题1、是2、非 3、非4、非5、是 6、非7、是 8、是9、非10、是

好了,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4分)材料分析题:材料一:甲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毒非常活跃,可由人传染给猪”详细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愿我们如花绽放,不负韶华,同学们,加油!(来源:牛求艺 https://www.peixunla.com)文章共12124字

温馨提示:
本文【(4分)材料分析题:材料一:甲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毒非常活跃,可由人传染给猪】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5 牛求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