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参考
教育培训行业知识型媒体
发布时间: 2025年05月17日 12:43
课程推荐:2014年社工考试VIP直播保过套餐震撼上线!
9.3.4残疾人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及保障方式
为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我国于2008年通过实施了经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以下简称《残疾人保障法》),明确规定了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
9.3.4.1残疾人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
(1)康复权 《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为残疾人康复创造条件,建立和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并分阶段实施重点康复项目,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者补偿功能,增强其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为保障残疾人康复权利的实现,《残疾人保障法》做了如下具体规定。
①康复总体方针
a.康复工作应当从实际出发,将现代康复技术与我国传统康复技术相结合;
b.以社区康复为基础,康复机构为骨干,残疾人家庭为依托;
c.以实用、易行、受益广的康复内容为重点,优先开展残疾儿童抢救性治疗和康复;
d.发展符合康复要求的科学技术,鼓励自主创新,加强康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为残疾人提供有效的康复服务。
②康复机构建设政府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兴办残疾人康复机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根据需要有计划地在医疗机构设立康复医学科室,举办残疾人康复机构,开展康复医疗与训练、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科学研究等工作。
③康复活动开展残疾人教育机构、福利性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为残疾人服务的机构,应当创造条件,开展康复训练活动。
④康复人才培养 医学院校和其他有关院校应当有计划地开设康复课程,设置相关专业,培养各类康复专业人才。
⑤康复器械提供政府有关部门还应当组织和扶持残疾人康复器械、生活自助器具、特殊用品和其他辅助器具的研制、生产、供应、维修服务。
特别推荐:培训啦校考研频道(在职硕士)正式上线
参考:2012年全国各地社会工作者考试成绩查询入口汇总
>>>更多信息请关注培训啦校社会工作者考试频道 社会工作者考试论坛!
课程推荐:2014年社工考试VIP直播保过套餐震撼上线!
(2)教育权 《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残疾人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统一规划,加强领导,为残疾人接受教育创造条件。具体包括以下八项内容:①义务教育与特殊资助;②以特性施教;③残疾人教育机构建设;④残疾人普通教育;⑤残疾人特殊教育;⑥残疾人成人教育;⑦残疾人师资培养;⑧残疾人教育辅助手段。
(3)劳动权 《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劳动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残疾人劳动就业统筹规划,为残疾人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具体包括四个方面内容。
①残疾人就业方式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针,采取优惠政策和扶持保护措施,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使残疾人劳动就业逐步普及、稳定、合理。
②残疾人就业促进 国家对残疾人福利性企业事业组织和城乡残疾人个体劳动者,实行税收减免政策,并在生产、经营、技术、资金、物资、场地等方面给予扶持。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确定适合残疾人生产的产品,优先安排残疾人福利企业生产,并逐步确定某些产品由残疾人福利企业专产。
③残疾人就业保护
a.国家保护残疾人福利性企业事业组织的财产所有权和经营自主权,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b.在职工的招用、聘用、转正、晋级、职称评定、劳动报酬、生活福利、劳动保险等方面,不得歧视残疾人。
c.对国家分配的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残疾毕业生,有关单位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接收。
d.残疾职工所在单位,应当为残疾职工提供适应其特点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
④残疾人就业培训 残疾职工所在单位应当对残疾职工进行岗位技术培训,提高其劳动技能和技术水平。
特别推荐:培训啦校考研频道(在职硕士)正式上线
参考:2012年全国各地社会工作者考试成绩查询入口汇总
>>>更多信息请关注培训啦校社会工作者考试频道 社会工作者考试论坛!
课程推荐:2014年社工考试VIP直播保过套餐震撼上线!
(4)文化生活权 《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参与文化生活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鼓励、帮助残疾人参加各种文化、体育、娱乐活动,积极创造条件,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
(5)社会福利权 《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各项社会保障的权利,政府和社会采取措施,完善对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保障和改善残疾人的生活。具体包括四个方面内容:①社会保险;②社会救助;③“三无”残疾人供养;
(6)环境友好权 《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国家和社会应当采取措施,逐步完善无障碍设施,推进信息交流无障碍,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无障碍环境。具体包括四层含义:①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改造;②信息交流无障碍;③公共服务无障碍;④政治参与无障碍。
9.3.4.2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方法
为贯彻落实《残疾人保障法》,切实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计划纲要》提出了以下四种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方法:①加强立法,进一步完善残疾人法律、法规体系;②加强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法制宣传工作;③强化执法监督检查和视察,用法律手段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④开展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特别推荐:培训啦校考研频道(在职硕士)正式上线
参考:2012年全国各地社会工作者考试成绩查询入口汇总
>>>更多信息请关注培训啦校社会工作者考试频道 社会工作者考试论坛!
好了,以上就是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重点:残疾人合法权益的内容的含义和出处,希望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能够解决你的困惑。访问培训啦了解更多相关话题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