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求艺 字典学习

廋辞的解释及意思是什么

隐语;谜语。《国语·晋语五》:“有 秦 客廋辞於朝,大夫莫之能对也。” 韦昭 注:“廋,隐也,谓以隐伏譎诡之言问於朝也。”《孟子·公孙丑上》“遁辞知其所穷” 宋孙奭 疏:“大抵廋辞云者,如今呼笔为管城子、纸为楮先生、钱为白水真人,又为阿堵物之类是也。” 清黄宗羲 《金介山诗序》:“古之能自尽其情者,莫如 渊明 ,然而《述酒》等作,未尝不为廋辞矣。”

国语辞典

注音ㄙㄡ ㄘˊ拼音sōu cí

隱語。

▶《國語.晉語五》:「有秦客廋辭於朝,大夫莫之能對也。」或作「廋語」。

参见:廋辭

扫描版:「廋辞」在《汉语大词典》第4658页 第3卷 1252

扫描版:「廋辞」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38页

温馨提示:
本文【廋辞的解释及意思是什么】由作者懂知识乐生活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5 牛求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