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参考
教育培训行业知识型媒体
发布时间: 2024-06-30 02:40:51
活动目标:
1、学习正确使用剪刀,了解并遵守使用剪刀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2、促进幼儿手部肌肉的发展。培养幼儿协作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活动准备:
幼儿美术操作卡片。剪刀、双面胶
活动重难点:
正确使用剪刀。
能正确、光滑的沿线间出长条形的纸片。
活动过程:
1、学习正确使用剪刀
--------教师示范讲解剪刀的使用方法:左手拿纸,右手的拇指和中指分别握住剪刀。(幼儿在教师准备的废纸上练习剪)
--------教育幼儿剪刀尖的一头不能对着小朋友,更不能用剪刀剪小朋友的衣服、头发等,自己用的时候也要当心,不能剪着自己的手。
2、教师示范剪友谊链:沿黑线剪下长条形的纸,将长条形的纸圈成圆形,再将另一条长条形的纸从圆形中穿过后圈成圆形,依次类推,做成彩链。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幼儿正确使用剪刀。
4、鼓励幼儿两两合作,或多人合作,将自己彩练与他人的相连,串成友谊链。
5、用幼儿制作的友谊链装扮活动室。
6、收拾整理学习用具。
活动目标:
1.欣赏并初步学唱歌曲,表达朋友间的眷恋情意。
2.感受和体验歌曲中朋友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珍惜朋友友谊。
重点难点:
感受歌曲中依依不舍的情感,以及初步学唱。
活动准备:
歌曲《友谊地久天长》、PPT、字卡;认读过部分字词。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说说我们的友谊。
小朋友你们马上就要毕业了,离开幼儿园,离开老师,离开小朋友了。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二、听友谊的歌:体会歌曲的情意
1.播放ppt,引导幼儿第一次完整欣赏歌曲。
提问: 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歌词里说了些什么?唱的最多的是哪一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欣赏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
1.让我们和好朋友一起背靠背再来听一听这首歌吧!还可以一边轻轻的哼唱,一边轻轻地跟着节奏摇摆我们的身体。
2.提问:听了这首歌,让你想起了在幼儿园和好朋友一起做的哪些有趣的事?
三、歌唱友谊。
1.歌颂友谊的歌曲当然要唱给你的好朋友听,那你觉得我们在唱这首歌时,要注意什么?(有感情的唱,不要太快…)
2.幼儿集体看着图谱初步完整学唱歌曲。
四、告别时刻。
友谊地久天长,我们马上就要分别了,在最后相聚的日子里,你想怎样和你的朋友道别呢? (出示ppt)引导幼儿以握手、拥抱、拉勾、击掌、干杯等方式表现与好朋友道别的情景。
五、延伸活动:友谊卡送给我的好朋友
教师出示爱心卡,引导幼儿将卡片制作完整,送给自己最好的朋友,珍藏这段友谊。
教学目标 :
1、掌握生字词语。
2、学习课文1、2自然段,了解马克思与恩格斯在生活上是怎样互相帮助的。
3、感受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共x事业为基础的友谊,纯真、高尚、伟大。
教学重点:
了解马克思与恩格斯在生活上是怎样互相帮助
教学难点 :
感受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亲密无间
教学过程 :
一、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说说这一段是什么结构的段式?
2、这一段用了几个共同?划出来。
3、朗读。(一系列的短语,简洁明了,很有气势)
4、简介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读本段。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2、提出问题。
3、马克思为什么会遭到迫害?敌人怎么迫害他?
4、面对敌人的迫害?马克思是怎样对待的?
齐读。想想他为什么能做到这样?
5、恩格斯为什么要帮助他?是怎样帮助他的?
指名读例子。
把最能体现恩格斯对马克思无私帮助的词语用“。”点出来。(不断、连忙、迅速)
读一读。让人一听就能感觉到恩格斯的无私。
马克思是怎样感谢他的?读出感谢的语气。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生字18个,理解词语54个。
2、给文章分段,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3、感受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共x事业为基础的友谊,纯真、高尚、伟大。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词,读通课文
教学难点 :
掌握全部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
一、谈话揭题
1、[板书:友谊] 友谊是什么意思?(朋友之间的情谊)
2、形容两个朋友之间的感情很好,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
3、[板:伟大]
简介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
伟大是什么意思?出示解释。课文里应选择什么?
二、自学课文,初步感知。
1、看图。读通课文。
2、讨论课后问题。
三、检查自学
1、开火车读生字词语。
2、质疑问难。
3、写一写难写的生字词。
4、分节朗读课文、评析。
四、理清课文脉络
1、找出过渡段。过渡段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2、根据过渡段给课文分段。
3、说说课文的结构:总分总
4、用摘录法口述段意。
[板:总:好朋友
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分:事业上不分你我,亲密合作
总:伟大的友谊
五、课堂练习
1、熟读课文
2、抄写词语
活动目标:
1、感受数字的丰富变化,体验操作的乐趣,提高幼儿进行10以内加减题口算的能力。
2、帮助幼儿梳理、归纳并发现口算简便的方法。
3、萌发对老师、同伴的留恋之情,对毕业后与同伴继续保持交往充满期待。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信封,信上写需要解密的电话密码
2、每人一张自编密码操作纸,笔
3、事先记住家里的电话号码,ppt、幼儿自带一张一寸照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在幼儿园已经一起生活了三年了,再过不久,你们即将离开幼儿园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上小学去了,你们会想老师吗?那你们有什么办法和老师联系呢?
(幼儿交流讨论各种通讯方式:写信、发短信、上网聊天,打电话)
二、解密电话号码复习10以内的加减运算,帮助幼儿梳理、归纳并发现口算简便的方法
1、师:有这么多的办法联系的到我,我现在就把我的电话号码告诉你们。我的电话号码就在这里(出示ppt),这个号码可不是简简单单就能让你们得到的,那可是一组密码,需要你们解密出来,这样就能得到我的电话号码了。(出示算式题)
2、幼儿第一次操作
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个小信封,里面有我编的8道密码题,等会儿就请你们用笔来帮帮忙,来解密我的电话号码。每人轻轻的拿过自己的信封,大家一起来解密,我们来比比谁的动作快。比赛是要有规则的,听好了规则哦:
(1)嘴巴轻轻不影响别人。
(2)解密号码时要看清算式的加减符号,不能粗心。
(3)完成解密了,要举手表示。
3、教师巡回指导。
4、老师家的电话号码是?(请幼儿公布答案)
5、教师检查答案,幼儿集体发现探讨得出规律。
(1)加法算式中+号前后的两个数字交换位置得数相同。
(2)出现相同的算式题不再重复算,这样能加快速度。
三、运用上述得出的方法进行再次运算解密号码。
师:看看现在我们来解密谁的电话号码呢?(出示另外老师的电话密码ppt)
1、为什么上面有一个男孩子一个女孩子?(男孩子解密男孩子标记的,女孩子解密女孩子标记的)
2、幼儿第二次操作:教师重复规则。
3、幼儿集体观察探讨得出结论:
(1)算式题中出现加0(或是减0 ) ,得数就等于这个数。
(2)算式题中减号前后的数字相同,得数为0.
三、幼儿运用自己的电话号码自编10以内的加减题
1、师:你们真厉害,居然把老师藏在算式题中的秘密都解开了,现在你们有了老师的电话号码,那想不想得到好朋友的电话号码呢?(想)
2、师:我们把自己家的电话号码用密码的形式记录下来,可以编简单一些,也可编难一点的。记住,不能直接写出自己家的电话号码,这样太简单了,记录好以后去和你的好朋友交换密码,并要把你好朋友的密码解开出来,这样你就得到一个好朋友的电话号码了。
3、幼儿第三次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用上面学的方法编制密码。
(2)交流编制的密码。
4、小游戏:打电话
四、交换电话号码
1、看来大家都很聪明,这么快就将好朋友的电话号码都解密了,现在就请你们互相交换电话号码吧,毕业以后记得要经常联系哦
2、幼儿自由交换电话号码,活动结束。(请幼儿晚上回家打打电话验证一下号码是否正确,有错误的话明天来了幼儿园再修改)
一、活动名称:友谊之光 二、活动形式:游戏活动、短剧表演、讨论讲述谈话、歌唱等。三、活动要求: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认识同学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性;2.懂得关心别人、将心比心的人际交往常识;3.促进同学团结,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四、指导老师:李静 五、主持人:班长 六、参加对象:全班同学 七、场地:课室、操场 八、活动准备:1.桌子排成圆圈。课室适当布置得轻松欢乐,黑板上写“友谊之光”四个大字,并配些图画。2.录音机,《找朋友》音带。3.老师和班上一些同学一起根据本班实际编写同学们人际交往中的正反实例。4.记分牌,用于游戏记分。5.组织同学排练表演短剧。九、活动过程: (一)放《找朋友》音乐开场,主持人讲开场白。同学们,我们全班同学在一起生活学习几年了,有些成为了好朋友,有些却没说过几句话,你受同学欢迎吗你会和同学交往吗通过今天的活动,相信大家会对这些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二)进行“相互采访”活动。1.全班同学围成圆圈坐,两人一组,互相自我介绍,内容包括:(1)自己的姓名、年龄、家庭情况等;(2)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特点等;(3)其他有关的情况。2.访问活动结束后,每个同学介绍被他访问的同学,再由被介绍者补充。教师告诉其他同学要注意听,记住班上每个同学的特征,然后进行认人比赛。3.把同学分成两组,然后要求每组同学一一上台说出对方相邻者的采访情况,答对得分,写在记分牌上,得分高的一组获胜,得分低的一组唱一首歌。(三)带着你的朋友来聊一聊。请一些同学邀请自己在班上的好朋友上台,说说为什么能成为好朋友,或朋友之间一些难忘的事,并接受大家的祝福。(大约3-4对朋友) (四)将心比心,换位表演。我们在与朋友的交往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摩擦,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且看以下几个短剧。(根据班级情况编排)1.一个同学走路,因路滑不小心踩到另一个同学,使得这同学很气愤,结果两人吵起来。2.一个组长发书,把一本脏书烂书发给同学,大家互不理解,争吵起来。3.一个同学没带笔,同桌不想把新买的笔借给人,使得这个同学不能完成学习任务。(演员在这个时候定格,主持人说话:“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我们能将心比心,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一想,也许结果会不一样,大家看……”)三个短剧中的演员换位,继续表演。1.踩到人的同学连忙说对不起,另一个同学也说:“没关系,路滑也难免会这样,我们大家一起小心点走就是了。”两人高兴地离去。2.组长小心地把这本烂书留给自己,拿了下面的一本好书给这个同学,这同学看到了说:“那本书应该是轮到发给我的.,还是给我吧。”两人在互相谦让。3.同桌的同学想:我忘记带东西的时候,同学也经常帮助我,现在别人有困难,我也应该帮助别人,新笔算得了什么于是两人互相道谢,非常友好。短剧在这里再定格,主持人问:“为什么换种想法,换个‘位置’,结果竟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大家讨论,随意发表意见。)主持人小结:在交往中,只要我们能多为别人想一想,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其实很多问题或矛盾都很容易解决的,并且还能增进双方的友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