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师谈教育
通过对地理教育的实践、反思,发表对优化教学的观点。
发布时间: 2024-06-29 21:25:31
2005年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据此回答1—2题。
1.胡锦涛同志在会上强调,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A.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B.发展经济、壮大国力
C.改革开放、振兴中华
D.牢记历史、不忘过去2.近代中国虽屡遭列强侵略,但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民族精神永不泯灭。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
B.团结统一
C.勤劳勇敢
D.爱好和平
1、D 2、A
该题暂无解析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的魂。一个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格,坚定的民族志向,远大的民族理想,才能有巨大的凝聚力,才能成就伟业,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在种种考验面前沉沦和屈服,反而在百折不挠的奋斗中奋起。其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领导我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
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等,都体现了*人身上革命的民族精神。
②新中国成立后所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
③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精神新时期(改革开发以来):“两弹一星”精神、抗洪抢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求知精神、科学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大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