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求艺 考试资料 > 教案

幼师公开课教案(集锦5篇)

教培参考

教育培训行业知识型媒体

发布时间: 2024-06-29 19:21:25

幼师公开课教案(1)

活动目标:

1.将相同的物体接在一起,知道两边都可以接。

2.能观察、比较出相同的颜色、形状、大小。

3.愿意参加操作活动,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小房子图片(3张),小动物图片(小兔子、小熊、小猫),幼儿操作卡片

活动过程:

1.故事的方式,引出课题

森林里住着3只小动物他们非常的贪玩,每次一跑出去玩就不知道回家了。每次他们 妈妈都是东找西找的,有好几次都急的哭了。可是这3只小动物啊,还是不知道改正这个错误。这件事情啊,被森林里面的智慧爷爷知道了非常气。于是,智慧爷爷就告诉这3只小动物,:“你们不听妈妈的话,每次出去玩都不知道回家,你们做错了事情,还不知道改正,那就要受到惩 罚了。我已经把你们回家的路给没收了,每条路只留了前面几块砖,除非你们找出规律并且正确的把砖铺对了,才能再回到家里。”3个小动物一听,就嗷嗷大哭起来,这可怎么办啊。后悔自己没有听妈妈的话早点回家,他们呀就做在一起想啊想啊,想怎么把回家的路铺好,可是三个小动物伤透了脑筋也想不出来,一直在哭着,就想请你们来帮帮他们回到家,小朋友愿意帮忙吗?

评析:用故事导入的形式,设置问题,去帮小动物来铺路引起幼儿铺路的兴趣,为整个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

2.启发幼儿观察小路,并发现其中的排列规律。

(1)出示接龙卡:小兔铺路用的砖头上有什么图形?每块砖上面图形的颜色一样吗?

(2)教师示范铺路,小兔铺的路是黄色和黄色手拉手,接下来该铺哪一块砖?为什么铺这块?

(3)教师小结:原来小兔铺的路是按照一样颜色和一样颜色手拉手的。

评析:这一环节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与幼儿共同活动,通过教师的操作,让幼儿来发现其图形接龙的规律知道相同颜色的图形接在一起。

3.帮小熊铺路。

(1)小熊已经铺了几块砖,接下来不知道怎么铺了,我们一起来帮助它吧。

(2)我们来看看这几块砖上有什么图形?这些图形一样大吗?他们是怎样的两个图形手拉手的?

评析: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满足幼儿在活动中产生的好奇心,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在活动中先让幼儿来观察图形的接龙规律,从而发现小图形和小图形手拉手,大图形和大图形手拉手的接龙规律,并让幼儿来接着往下铺。

4. 幼儿操作,帮助小猫回家。

(1)还有小猫回家的路没有铺好,让我们快一点帮它来铺好。

(2)出示所有的接龙卡引导幼儿观察上面的图形。

先取一张接龙卡看看上面有什么图形,在其他接龙卡上找到和他一样的'图形,把两个相同的图形接在一起。

评析:这一环节老师充分的放手,让幼儿自由的铺路,但是在放手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控制,如让幼儿找一找砖上面的图形,主要是为后面的接龙作好准备。

5. 讲评。

小猫还没找到回家的路可着急了,谁愿意帮他铺好?你是怎么铺的,谁会接下去铺?为什么这样铺?后面不能拉手时可以怎么办?引导幼儿知道接龙卡后面接不下去时可以在前面接。

6. 结束。

三个小动物的路都铺好了,他们说谢谢你们,请你们到他们家去玩,我们一起去吧

幼师公开课教案(2)

活动目标:

1、能通过视觉、触觉等各种感官感受春天的到来,初步了解一些春天的主要特征。

2、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乐于参与户外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丰富。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知道春天快到了。

2、物质准备:户外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春天就要到了,外面的很多东西都发生了变化,今天我就和小朋友们一起去看看外面感受一下春天的到来。

二、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受户外的环境。

引导幼儿观察树木、草地、植物的样子。

(1)教师:我们一起看看这棵小树,看看他的树枝上都长出了什么?

(2)教师:花是什么颜色的?叶子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呢?

(3)教师:还有地上的小草,我们看看再用手摸摸这些小草,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幼儿自由回答。

三、组织幼儿感受春天的风,引导幼儿说说春天的风吹在身上、耳朵上、脸上、手上的感觉。

教师:我们把小手拿出来感受一下风吹过来时的感觉,说说你觉得风吹在身上有什么感觉。

四、组织幼儿找太阳,说说太阳晒在身上的感觉。

教师:我们一起去找找春天里的太阳,站在太阳下晒太阳,摸摸好朋友的衣服、头发、说说太阳晒在身上有什么感觉呢?

五、师生共同总结。

(1)教师:今天我们在户外感受春天的到来,谁能说说你觉得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2)师幼共同小结:春天来了,树叶长出来了,花开了,风吹在身上暖暖的……正逢春天万物复苏的时节,无论是从气候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还是人们自身,都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特征。春天是缤纷多彩;它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了我们的世界,来到了每一个角落。由于春天的植物变化很明显,因而我把握这一有利时机,引导幼儿学习连续观察的方法,这样我们就利用户外活动和散步时间让幼儿连续进行比较观察,培养了幼儿细致的品质。

活动反思:在活动过程,我并不强调幼儿对某些特定知识技能的习得,而是将知识与概念隐含于幼儿乐于参与的情境中,引导幼儿在情境中探索与实践,主动地习得知识和技能。由于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时间、空间,因而无论是教师,还是幼儿都摆脱传统“教师教、幼儿学”的模式,而是鼓励幼儿更多的尝试,体验不同的学习策略,利用多通道的参与,使幼儿更积极,更专注于自我实践获得的过程。对于集体中的每位幼儿在主题实施过程中,他们都是活动的主人,都是参与者、设计者、收益者。通过实践,我们感到活动以分组教学的组织形式,有利于教师的观察与指导,更利于幼儿的参与与实践,大大提高了师幼互动的质量,让每位幼儿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活动中的角色更多是观察者,支持者。因此还应孜孜不倦地努力开拓自己的知识广度和深度,提升自己对幼儿的认识和幼儿教育的理解。只有善于吸取新型的理念,并有效的指导实践,才能使师生间的合作学习活动富有实效。



幼师公开课教案(3)

教学目标:

1、尝试运用拓印组合的方法表现物体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

2、感受拓印作画的乐趣,发展幼儿美术创作力和表现力。

教学准备:

1、蒲公英的图片、视频

2、深蓝色卡纸、圆形毛刷、白色颜料、蜡笔

教学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活动教师:小朋友,你们见过蒲公英吗?它是长什么样子的?

二、引导幼儿观察蒲公英

1、观看图片,知道蒲公英的形状。

2、观看视频,引导幼儿观看蒲公英的生长过程。

三、教师示范讲解

1、出示所用到的工具

2、教师:今天我们就要用这些工具来画蒲公英,首先,我们把刷子在盘子里蘸一下颜料,然后轻轻的纸上按一下,这样蒲公英就出来了。

3、师:蒲公英的下面有一条茎,你们刚刚注意到这条茎是什么样子的吗?是直直的,还是弯弯的?我们要用蜡笔把它画下来。

4、师:蒲公英画好了,宝宝们,你们看,漂亮吗?(漂亮)风吹过来,(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是不是还有飘散出来的蒲公英呢?我们要画出飘散出来的蒲公英就需要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进行合作哦!小刷子和小刷子碰一碰,就可以碰出来了哦!

四、教师讲解需注意的事项

1、提醒幼儿的构图,不可太多,也不可太少。

2、画完之后把刷子放到指定的地方进行清洗。

五、幼儿创作,教师一旁观察指导--播放《蒲公英》。

六、作品评析。

教学反思:

"蒲公英"这个名字说出来,孩子们都有点懵,但在观看图片的时候,有部分幼儿发现自己看过这种植物,然后兴致勃勃的说着自己所知道的。(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孩子们很认真,但我发现,下载下来的视频不是很完整,没有风吹过后,蒲公英被吹散来,蒲公英的种子飞向大地的这一段,如果有这一段的话,孩子们可能对它的生长过程了解的更透彻。在幼儿创作的过程中,孩子们都很认真的去创作,但在同伴之间进行合作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有些孩子孩子有些迷茫,不知该去找谁进行合作,需要老师一个个的去帮助他找小伙伴,最后还是很不错的完成了《蒲公英》创作。通过这个活动,我发现,孩子们的合作意识不是很强,需要多多引导。

幼师公开课教案(4)

教学目标:

1、尝试运用拓印组合的方法表现物体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

2、感受拓印作画的乐趣,发展幼儿美术创作力和表现力。

教学准备:

1、蒲公英的图片、视频

2、深蓝色卡纸、圆形毛刷、白色颜料、蜡笔

教学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活动教师:小朋友,你们见过蒲公英吗?它是长什么样子的?

二、引导幼儿观察蒲公英

1、观看图片,知道蒲公英的形状。

2、观看视频,引导幼儿观看蒲公英的生长过程。

三、教师示范讲解

1、出示所用到的工具

2、教师:今天我们就要用这些工具来画蒲公英,首先,我们把刷子在盘子里蘸一下颜料,然后轻轻的纸上按一下,这样蒲公英就出来了。

3、师:蒲公英的下面有一条茎,你们刚刚注意到这条茎是什么样子的吗?是直直的,还是弯弯的?我们要用蜡笔把它画下来。

4、师:蒲公英画好了,宝宝们,你们看,漂亮吗?(漂亮)风吹过来,(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是不是还有飘散出来的蒲公英呢?我们要画出飘散出来的蒲公英就需要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进行合作哦!小刷子和小刷子碰一碰,就可以碰出来了哦!

四、教师讲解需注意的事项

1、提醒幼儿的构图,不可太多,也不可太少。

2、画完之后把刷子放到指定的地方进行清洗。

五、幼儿创作,教师一旁观察指导--播放《蒲公英》。

六、作品评析。

教学反思:

"蒲公英"这个名字说出来,孩子们都有点懵,但在观看图片的时候,有部分幼儿发现自己看过这种植物,然后兴致勃勃的说着自己所知道的。(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孩子们很认真,但我发现,下载下来的视频不是很完整,没有风吹过后,蒲公英被吹散来,蒲公英的种子飞向大地的这一段,如果有这一段的话,孩子们可能对它的生长过程了解的更透彻。在幼儿创作的过程中,孩子们都很认真的去创作,但在同伴之间进行合作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有些孩子孩子有些迷茫,不知该去找谁进行合作,需要老师一个个的去帮助他找小伙伴,最后还是很不错的完成了《蒲公英》创作。通过这个活动,我发现,孩子们的合作意识不是很强,需要多多引导。

幼师公开课教案(5)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两位数减法》幼师公开课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活动教案《两位数减法》幼师公开课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通过分组学习,引入竞争机智,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及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

2、通过直观,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3、通过创设情景,培养和提高幼儿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人人参与口算方法的学习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小棒、计数器、合作花、学具钱、蓝猫(淘气)分组比赛题单、小棒。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喜欢玩具吗?今天呀,蓝猫带着他的`玩具来到了我们的课堂,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听了玩具们精彩的自我介绍,联系自己手中的钱,你们想到了什么?

(1)我想买一个机器人40元和一个恐龙3元,一共要多少元钱?(40+3=43)

(2)我用58元去买赛车4元,还剩多少元?(58-4=54)……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本领!咦?真奇怪!这些题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的呢?能不能选一个自己喜欢的题,讲给小组的伙伴们听听。

二、自主学习探究算理

1、小组交流算法

2、全班交流说算法

师:谁愿给大家讲讲,你是怎么算的?(数的组成法。)(先减再加的方法。)

3、师:小朋友们想出了这么多的算法,谁来评一评,你最喜欢的是那一种算法?为什么呢?在今后的计算中,我们可以选用自己最喜欢的、又比较快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课间休息师生律动

四、巩固内化,形成新知

1、做一做1题。

76-4= 57-3= 68-5=

师:猫大哥看见小朋友们学得真高兴,想来考考我们,你们怕不怕?(不怕)。(生在音乐声中做题)做完的小朋友请看看你的小伙伴有没有错?

2、猜小棒、人民币活动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猜一猜”的游戏现在开始啦!老师手里一共有48根小棒,拿走3根,猜猜,还剩多少根?

我一共有67元钱,用了5元,还剩多少元?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你们想玩吗?用你喜欢的学具跟同桌的小朋友玩一玩!

3、分组比赛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在玩中也学到了数学知识!蓝猫想问问小朋友们:“你们敢来比一比吗?”我们先来分组,(师边指)你们是蓝猫队,你们是淘气队。取出题单。

准备——开始!(比赛完后)停!和你的小伙伴交换题单,互相评改,(参照黑板上的答案)全对了的请小组长给你奖励一颗智慧星!

4、抢摘苹果

师:让我们继续加油吧!瞧!这些五颜六色的苹果正等着你们来摘呢!只要你能抢先算对苹果上面的题,这个苹果就送给你了!

5、拓展练习

师:没抢到苹果的小朋友可别恢心,只要坚持努力,你还会得到更好的礼物!正巧,蓝猫想邀请我们到森林里去玩玩儿,请看:(出示课件三,森林里一片蘑菇,不知道有多少朵。伴轻音乐《采蘑菇的小姑娘》)看到玲玲采蘑菇的情景,你能当当小老师,编一个题来考考大家吗?

师:小朋友们都在积极的开动小脑筋,还能编出很多很多的问题来考大家。是呀,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处处留心观察、勤于思考,就会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

温馨提示:
本文【幼师公开课教案(集锦5篇)】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5 牛求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