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参考
教育培训行业知识型媒体
发布时间: 2024-06-29 19:15:56
课程要求与内容分析
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单位换算更能体现小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通过本节课内容,让学生知道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从而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学情分析
单位换算是小学阶段一个学习难点,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内容时,可能会忘记有关单位进率以及采用哪种方法,这两点是关键。所以在预习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复习各种计量单位的进率;在小结时,让学生明白单位变化与数的变化正好相反的道理。
第—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理解单名数互化的理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教学重点
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
复名数化单名数用小数表示的方法。
教学策略
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出示4个小朋友的身高数据,按高矮顺序排排队。
师问:1、你有什么感觉?怎样比较方便呢?
师谈:2、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改成相同计量单位,这样再比较就很方便了。(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师:把上面的数据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
1、80cm=( )m
(1)学生先独立练习,然后总结自己的改写方法。
(2)策划自己的表达方案,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方法一:80cm=80/100m=0.8m
方法二:1m=100cm 80cm=80÷100=0.8m
方法三:80÷100,可以直接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4)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呢?
2、1m45
(1)尝试
(2)交流
1米45厘米,1米已经是用米作单位了,只要将45厘米改为米作单位,再将1米作整数部分,45厘米化成米的小数作小数部分就可以了,45厘米=0.45米,因此1米45厘米=1米+0.45米﹦
(3)理解1米45厘米
(4)小结:低级单位是如何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的?
识记歌谣:
1、单名数→单名数
先看单位后看数,单位变大数变小,数要变小用除法,除以进率得结果。列个式子算一算,或者移动小数点。
单位变小数变大,数要变大乘进率,列个式子算一算,或者移动小数点。
例:80cm=( )m(单位变大,数80变小
80÷100或把8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2、复名数→单名数
复名数、要变单,中间一分异先变,变化方法还照前,单位变后两数加。
例:1m45cm=( )米(“异”代表45cm,45cm=0.45m,
三、实践应用
第49页第一个“做一做”
(1)先引导学生判断是由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
(2)想一想:它们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练习。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你学会了那些知识?
板书设计
小数与单位换算
把低级单位的数化成高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
课时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进行单位改写的对比,学会区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一种程序性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形成一种程序性思维方法。
教学策略
以学生自学、讨论、归纳为主,教师引导为辅。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生成情境
师:我们可以将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那么也应该可以将高级单位的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数。我们先复习一下昨天的内容: 80cm=80÷100=0.80m=0.8m 或者:80cm=80/100m=
二、学习新知、自主探究
1、请说一说你是怎样将低级单位的
课程要求与内容分析
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单位换算更能体现小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通过本节课内容,让学生知道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从而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学情分析
单位换算是小学阶段一个学习难点,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内容时,可能会忘记有关单位进率以及采用哪种方法,这两点是关键。所以在预习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复习各种计量单位的进率;在小结时,让学生明白单位变化与数的变化正好相反的道理。
第—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理解单名数互化的理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教学重点
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
复名数化单名数用小数表示的方法。
教学策略
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出示个小朋友的身高数据,按高矮顺序排排队。
师问:、你有什么感觉?怎样比较方便呢?
师谈:、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改成相同计量单位,这样再比较就很方便了。(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师:把上面的数据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
、()
()学生先独立练习,然后总结自己的改写方法。
()策划自己的表达方案,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可以直接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呢?
、()
()尝试
()交流
米厘米,米已经是用米作单位了,只要将厘米改为米作单位,再将米作整数部分,厘米化成米的小数作小数部分就可以了,厘米=米,因此米厘米=米+米﹦米。
()理解米厘米表达的意义
()小结:低级单位是如何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的?
识记歌谣:
、单名数→单名数
先看单位后看数,单位变大数变小,数要变小用除法,除以进率得结果。列个式子算一算,或者移动小数点。
单位变小数变大,数要变大乘进率,列个式子算一算,或者移动小数点。
例:()(单位变大,数变小,进率是,
÷或把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复名数→单名数
复名数、要变单,中间一分异先变,变化方法还照前,单位变后两数加。
例:()米(“异”代表,,)
三、实践应用
第页第一个“做一做”
()先引导学生判断是由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
()想一想:它们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练习。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你学会了那些知识?
板书设计
小数与单位换算
把低级单位的数化成高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进行单位改写的对比,学会区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一种程序性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形成一种程序性思维方法。
教学策略
以学生自学、讨论、归纳为主,教师引导为辅。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生成情境
师:我们可以将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那么也应该可以将高级单位的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数。我们先复习一下昨天的内容:=÷==或者:===
二、学习新知、自主探究
、请说一说你是怎样将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的。
、揭示课题: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
师:如果把情境图中的数据都转化成用为单位的数,需要转化那些数据?
生:、和。
、学习例。
()学生独立阅读.
()=(),你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的意义可以理解为加,合起来就是。也可以用×=也就是把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想一想:=()。
()学生独立思考,策划自己的表现方案。
()全班交流。
()=,你能用几种方法去理解?
、拓展延伸
=()
师:把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你能用前一节课学习的方法独立完成吗?考考你!
、对比总结、识记歌谣:
高级单名数→低级单名数
单位变小数变大,数要变大乘进率,列个式子算一算,或者移动小数点。
例:()(单位变小,数变小,进率是,
×或把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三、实践应用:第页第二个“做一做”。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你学会了那些知识?
板书设计
高变低
把高级单位的数化成低级单位的数乘进率。
课程要求与内容分析
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单位换算更能体现小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通过本节课内容,让学生知道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从而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学情分析
单位换算是小学阶段一个学习难点,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内容时,可能会忘记有关单位进率以及采用哪种方法,这两点是关键。所以在预习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复习各种计量单位的进率;在小结时,让学生明白单位变化与数的变化正好相反的道理。
第—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理解单名数互化的理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教学重点
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
复名数化单名数用小数表示的方法。
教学策略
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出示个小朋友的身高数据,按高矮顺序排排队。
师问:、你有什么感觉?怎样比较方便呢?
师谈:、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改成相同计量单位,这样再比较就很方便了。(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师:把上面的数据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
、()
()学生先独立练习,然后总结自己的改写方法。
()策划自己的表达方案,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可以直接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呢?
、()
()尝试
()交流
米厘米,米已经是用米作单位了,只要将厘米改为米作单位,再将米作整数部分,厘米化成米的小数作小数部分就可以了,厘米=米,因此米厘米=米+米﹦米。
()理解米厘米表达的意义
()小结:低级单位是如何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的?
识记歌谣:
、单名数→单名数
先看单位后看数,单位变大数变小,数要变小用除法,除以进率得结果。列个式子算一算,或者移动小数点。
单位变小数变大,数要变大乘进率,列个式子算一算,或者移动小数点。
例:()(单位变大,数变小,进率是,
÷或把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复名数→单名数
复名数、要变单,中间一分异先变,变化方法还照前,单位变后两数加。
例:()米(“异”代表,,)
三、实践应用
第页第一个“做一做”
()先引导学生判断是由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
()想一想:它们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练习。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你学会了那些知识?
板书设计
小数与单位换算
把低级单位的数化成高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进行单位改写的对比,学会区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一种程序性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形成一种程序性思维方法。
教学策略
以学生自学、讨论、归纳为主,教师引导为辅。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生成情境
师:我们可以将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那么也应该可以将高级单位的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数。我们先复习一下昨天的内容:=÷==或者:===
二、学习新知、自主探究
、请说一说你是怎样将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的。
、揭示课题: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
师:如果把情境图中的数据都转化成用为单位的数,需要转化那些数据?
生:、和。
、学习例。
()学生独立阅读.
()=(),你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的意义可以理解为加,合起来就是。也可以用×=也就是把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想一想:=()。
()学生独立思考,策划自己的表现方案。
()全班交流。
()=,你能用几种方法去理解?
、拓展延伸
=()
师:把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你能用前一节课学习的方法独立完成吗?考考你!
、对比总结、识记歌谣:
高级单名数→低级单名数
单位变小数变大,数要变大乘进率,列个式子算一算,或者移动小数点。
例:()(单位变小,数变小,进率是,
×或把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三、实践应用:第页第二个“做一做”。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你学会了那些知识?
板书设计
高变低
把高级单位的数化成低级单位的'数乘进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