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求艺 考试资料 > 教案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合集3篇)

教培参考

教育培训行业知识型媒体

发布时间: 2024-06-29 19:15:56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1)

课程要求与内容分析

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单位换算更能体现小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通过本节课内容,让学生知道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从而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学情分析

单位换算是小学阶段一个学习难点,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内容时,可能会忘记有关单位进率以及采用哪种方法,这两点是关键。所以在预习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复习各种计量单位的进率;在小结时,让学生明白单位变化与数的变化正好相反的道理。

第—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理解单名数互化的理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教学重点

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

复名数化单名数用小数表示的方法。

教学策略

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出示4个小朋友的身高数据,按高矮顺序排排队。

师问:1、你有什么感觉?怎样比较方便呢?

师谈:2、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改成相同计量单位,这样再比较就很方便了。(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师:把上面的数据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

1、80cm=( )m

(1)学生先独立练习,然后总结自己的改写方法。

(2)策划自己的表达方案,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方法一:80cm=80/100m=0.8m

方法二:1m=100cm 80cm=80÷100=0.8m

方法三:80÷100,可以直接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4)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呢?

2、1m45

(1)尝试

(2)交流

1米45厘米,1米已经是用米作单位了,只要将45厘米改为米作单位,再将1米作整数部分,45厘米化成米的小数作小数部分就可以了,45厘米=0.45米,因此1米45厘米=1米+0.45米﹦

(3)理解1米45厘米

(4)小结:低级单位是如何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的?

识记歌谣:

1、单名数→单名数

先看单位后看数,单位变大数变小,数要变小用除法,除以进率得结果。列个式子算一算,或者移动小数点。

单位变小数变大,数要变大乘进率,列个式子算一算,或者移动小数点。

例:80cm=( )m(单位变大,数80变小

80÷100或把8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2、复名数→单名数

复名数、要变单,中间一分异先变,变化方法还照前,单位变后两数加。

例:1m45cm=( )米(“异”代表45cm,45cm=0.45m,

三、实践应用

第49页第一个“做一做”

(1)先引导学生判断是由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

(2)想一想:它们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练习。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你学会了那些知识?

板书设计

小数与单位换算

把低级单位的数化成高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

课时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进行单位改写的对比,学会区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一种程序性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形成一种程序性思维方法。

教学策略

以学生自学、讨论、归纳为主,教师引导为辅。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生成情境

师:我们可以将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那么也应该可以将高级单位的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数。我们先复习一下昨天的内容: 80cm=80÷100=0.80m=0.8m 或者:80cm=80/100m=

二、学习新知、自主探究

1、请说一说你是怎样将低级单位的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2)

课程要求与内容分析

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单位换算更能体现小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通过本节课内容,让学生知道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从而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学情分析

单位换算是小学阶段一个学习难点,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内容时,可能会忘记有关单位进率以及采用哪种方法,这两点是关键。所以在预习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复习各种计量单位的进率;在小结时,让学生明白单位变化与数的变化正好相反的道理。

第—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理解单名数互化的理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教学重点

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

复名数化单名数用小数表示的方法。

教学策略

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出示个小朋友的身高数据,按高矮顺序排排队。

师问:、你有什么感觉?怎样比较方便呢?

师谈:、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改成相同计量单位,这样再比较就很方便了。(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师:把上面的数据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

、()

()学生先独立练习,然后总结自己的改写方法。

()策划自己的表达方案,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可以直接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呢?

、()

()尝试

()交流

米厘米,米已经是用米作单位了,只要将厘米改为米作单位,再将米作整数部分,厘米化成米的小数作小数部分就可以了,厘米=米,因此米厘米=米+米﹦米。

()理解米厘米表达的意义

()小结:低级单位是如何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的?

识记歌谣:

、单名数→单名数

先看单位后看数,单位变大数变小,数要变小用除法,除以进率得结果。列个式子算一算,或者移动小数点。

单位变小数变大,数要变大乘进率,列个式子算一算,或者移动小数点。

例:()(单位变大,数变小,进率是,

÷或把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复名数→单名数

复名数、要变单,中间一分异先变,变化方法还照前,单位变后两数加。

例:()米(“异”代表,,)

三、实践应用

第页第一个“做一做”

()先引导学生判断是由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

()想一想:它们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练习。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你学会了那些知识?

板书设计

小数与单位换算

把低级单位的数化成高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进行单位改写的对比,学会区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一种程序性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形成一种程序性思维方法。

教学策略

以学生自学、讨论、归纳为主,教师引导为辅。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生成情境

师:我们可以将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那么也应该可以将高级单位的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数。我们先复习一下昨天的内容:=÷==或者:===

二、学习新知、自主探究

、请说一说你是怎样将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的。

、揭示课题: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

师:如果把情境图中的数据都转化成用为单位的数,需要转化那些数据?

生:、和。

、学习例。

()学生独立阅读.

()=(),你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的意义可以理解为加,合起来就是。也可以用×=也就是把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想一想:=()。

()学生独立思考,策划自己的表现方案。

()全班交流。

()=,你能用几种方法去理解?

、拓展延伸

=()

师:把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你能用前一节课学习的方法独立完成吗?考考你!

、对比总结、识记歌谣:

高级单名数→低级单名数

单位变小数变大,数要变大乘进率,列个式子算一算,或者移动小数点。

例:()(单位变小,数变小,进率是,

×或把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三、实践应用:第页第二个“做一做”。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你学会了那些知识?

板书设计

高变低

把高级单位的数化成低级单位的数乘进率。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3)

课程要求与内容分析

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单位换算更能体现小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通过本节课内容,让学生知道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从而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学情分析

单位换算是小学阶段一个学习难点,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内容时,可能会忘记有关单位进率以及采用哪种方法,这两点是关键。所以在预习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复习各种计量单位的进率;在小结时,让学生明白单位变化与数的变化正好相反的道理。

第—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理解单名数互化的理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教学重点

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

复名数化单名数用小数表示的方法。

教学策略

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出示个小朋友的身高数据,按高矮顺序排排队。

师问:、你有什么感觉?怎样比较方便呢?

师谈:、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改成相同计量单位,这样再比较就很方便了。(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师:把上面的数据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

、()

()学生先独立练习,然后总结自己的改写方法。

()策划自己的表达方案,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可以直接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呢?

、()

()尝试

()交流

米厘米,米已经是用米作单位了,只要将厘米改为米作单位,再将米作整数部分,厘米化成米的小数作小数部分就可以了,厘米=米,因此米厘米=米+米﹦米。

()理解米厘米表达的意义

()小结:低级单位是如何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的?

识记歌谣:

、单名数→单名数

先看单位后看数,单位变大数变小,数要变小用除法,除以进率得结果。列个式子算一算,或者移动小数点。

单位变小数变大,数要变大乘进率,列个式子算一算,或者移动小数点。

例:()(单位变大,数变小,进率是,

÷或把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复名数→单名数

复名数、要变单,中间一分异先变,变化方法还照前,单位变后两数加。

例:()米(“异”代表,,)

三、实践应用

第页第一个“做一做”

()先引导学生判断是由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

()想一想:它们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练习。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你学会了那些知识?

板书设计

小数与单位换算

把低级单位的数化成高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进行单位改写的对比,学会区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一种程序性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形成一种程序性思维方法。

教学策略

以学生自学、讨论、归纳为主,教师引导为辅。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生成情境

师:我们可以将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那么也应该可以将高级单位的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数。我们先复习一下昨天的内容:=÷==或者:===

二、学习新知、自主探究

、请说一说你是怎样将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的。

、揭示课题: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

师:如果把情境图中的数据都转化成用为单位的数,需要转化那些数据?

生:、和。

、学习例。

()学生独立阅读.

()=(),你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的意义可以理解为加,合起来就是。也可以用×=也就是把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想一想:=()。

()学生独立思考,策划自己的表现方案。

()全班交流。

()=,你能用几种方法去理解?

、拓展延伸

=()

师:把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你能用前一节课学习的方法独立完成吗?考考你!

、对比总结、识记歌谣:

高级单名数→低级单名数

单位变小数变大,数要变大乘进率,列个式子算一算,或者移动小数点。

例:()(单位变小,数变小,进率是,

×或把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三、实践应用:第页第二个“做一做”。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你学会了那些知识?

板书设计

高变低

把高级单位的数化成低级单位的'数乘进率。

温馨提示:
本文【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合集3篇)】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5 牛求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