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求艺 考试资料 > 教案

诗经关雎教案(集锦3篇)

教培参考

教育培训行业知识型媒体

发布时间: 2024-06-29 19:13:32

诗经关雎教案(1)

教学内容

知识与能力

1、初步了解诗经

2、了解比兴手法

3、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感知诗歌大意

2、采用提问质疑共同讨论等方法分析关键句子,理解意境。

3、朗读背诵,积累名句。

情感态度价值观

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

1、对每句诗的理解

2、体会整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课件及音频资料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资料共享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幅画,请同学们先欣赏欣赏(屏显画面):一对呱呱鸣叫的水鸟欢乐地嬉戏在青青河洲,长长短短的碧绿水草随水漂流,看到这幅画,你会想到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想像很丰富,那么同学们知道三千年前的人们又是怎样联想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聆听三千年前华夏先民的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的文明与辉煌。未读《诗经》,先闻其名,《诗经》究竟是怎样一部书,哪位同学为我们介绍介绍?(学生介绍)善于查阅资料,好。《诗经》是诗歌的源头,读者《诗经》,你会觉得不如了浪漫的殿堂。那么,大家知道冠于《诗经》三百篇之首的是哪一首吗?(生答)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关雎》。

二、一唱三叹吟诵《关雎》

1、教师质问(学习诗歌的方法、朗读注意问题)

2、请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读准字音、节奏。(老师板书课题)

3、抽一名学生读,评价。

4、齐读一遍,读准字音和节奏。

5、师读,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试用简洁语言概括(或播放录音)

6、一生说说内容。(这首诗写了一个青年男子对一女子的爱慕、追求而又求之不得的过程。)

7、这首诗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大声读,可以小声吟诵,还可以闭目沉思,想象故事中一幅幅画面。老师先给同学们做个示范,起到抛砖引玉——我在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句诗时,眼前不禁浮现出这样的情景:碧蓝如洗的天空下,一条玉带似的河流静静流淌。和中的小岛上,芳草如茵,一对对雎鸠鸟在草丛里、河水边悠然自得地玩耍嬉戏…….你的眼里心里会出现什么情景呢?请同学们边读边想。

8、学生边读边想,然后抽三名学生说说,请全班学生有感情的齐读这首诗。

三、美不胜收品味《关雎》

好诗不厌百回读,同学们一遍比一遍读得好,可见入情才能入境。古人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请同学们深入研读这首诗,小组讨论交流,以“我从这一句、这几句或这首诗中,品出了《关雎》的美”的句式,说一说你的思考和发现。(教师板书“美”;1、1、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了解学习进展,引导分析,

2、最后全班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形成板书(人物美;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3、教师小结(从字里行间,同学们品出了《关雎》的人物美,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其实,它的魅力,它的佳处,远远不止这些。这首诗既写了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限于自拔的低沉哀吟,难怪孔子说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看来,被冠于《诗经》之首的《关雎》的确名不虚传。

诗趣盎然美读《关雎》

美诗若美读,定能锦上添花,别有意趣。现在,分男女生两大组配乐朗读《关雎》,比一比,看哪一组的朗读技高一筹。

1、男生配乐读,女生配乐读。

2、教师点评。

3、师生共同演绎《关雎》之美。(师领读前四句,全班齐读前四句,第五句开始男生先读,女生后读,形成一种错落之美,最后两句诗男生读两遍,和女生的朗读合在一起。师轻声朗读前四句。)

4、美诗可美读,美诗也可以和乐而歌唱,因为诗歌本是可以和乐而歌的。同学们想不想听今人谱曲的《关雎》。现在,让我们和着音乐,一起深情吟唱这首传诵千古、经典古朴的爱情歌谣。(课件播放歌曲《关雎》,师生齐唱。)

结束语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活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课后,让我们进一步聆听华夏先民的吟唱,吟诵优美文字,传唱古老歌谣,进一步感受我国古代文明之辉煌。

诗经关雎教案(2)

一、写作背景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关雎》出自《诗经国风周南》,是《诗经》的首篇,它是反映一个青年对一位容貌美丽姑娘的爱慕和追求,写他求而不得的痛苦和想象求而得之的喜悦。它是我国爱情诗之祖。不仅反映的是令人喜闻乐见的爱情题材,还具有独到的艺术特色。关雎:篇名它是从诗篇中第一句中摘取来的。《诗经》的篇名都是这样产生的。《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二、注音

雎(jū)鸠(jiū)窈(yǎo)窕(tiǎo)好(hǎo)逑(qiú)荇(xìng)寤(wù)寐(mèi)芼(mào)

三、注释

①关关:水鸟鸣叫的声音。雎(jū)鸠(jīu):一种水鸟。

②洲:水中的陆地。

③窈窕(yaotiao):内心,外貌美好的样子。淑:好,善。

④君子:这里指女子对男子的尊称。逑(qiu):配偶。

⑤参差(cenci):长短不齐的样子。荇(xing)菜:一种多年生的水草,叶子可以食用。

⑥流:用作“求”,意思是求取,择取。

⑦寤(wù)::睡醒。寐(mèi):睡着。

⑧思:语气助词,没有实义。服:思念。

⑨悠:忧思的样子。

⑩辗转:转动。反侧:翻来覆去。琴瑟:琴和瑟都是古时的弦乐器。

⑾友:友好交往,亲近。

⑿毛:拔取。

四、词类活用

左右流之名词做状语,在左右两边。

钟鼓乐之名词用作动词,敲钟打鼓。

钟鼓乐之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

琴瑟友之名词用作动词,表示友好、亲近。

琴瑟友之名词做状语,像琴瑟一样和谐。

五、译文

关关鸣叫的水鸟,栖居在河中沙洲。善良美丽的姑娘,好男儿的好配偶。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采。善良美丽的姑娘,醒来做梦都想她。

思念追求不可得,醒来做梦长相思。悠悠思念情意切,翻来覆去难入眠。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采。善良美丽的姑娘,弹琴鼓瑟亲近她。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取。善良美丽的姑娘,敲钟击鼓取悦她。

六、诗歌赏析

1、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

窈窕淑女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这首诗采用了比兴的手法,写一个青年男子对一个女子的爱慕、追求而又求之不得的过程。感情率真、淳朴、真挚、健康,孔子评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描述自己看到了哪些画面?

雎鸠和鸣图、少女采荇图、长夜难眠图、尽情狂欢图

4、诗歌开头运用什么手法?作用如何?

运用“兴”的手法,诗歌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起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雎鸠鸟雌雄匹配联想到君子淑女必成佳偶,由听到雎鸠鸟清新婉转的歌唱而春心荡漾联想到君子对淑女的思念之情。

5、说说下列诗句的作用。

(1)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既写出了姑娘采摘荇菜的忙碌和姿态的优美,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2)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是思念情人的心理活动的描写,极其生动逼真形象。“悠哉”连用,深刻地表达了这个男子长夜不寐,绵绵不断的难耐的相思之苦。

(3)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既描写了君子和淑女结为伉俪之好时那种载歌载舞,尽兴狂欢的场面,又把青年人愿望实现后相处和谐,相亲相爱的欢乐感情深刻地表现出来。但这并非是已然的事实,而是“君子”由“寤寐思服”“辗转反侧”而生的幻想。描绘这一美满结合,突出“君子”对“淑女”的爱慕思念之深。也表达了青年男子对婚恋的希求和良好愿望。

6、“诗无邪”,你是怎样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综观全诗,充满了健康向上的精神,歌颂了“乐而不淫”的纯真爱情。

诗经关雎教案(3)

诗经关雎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理解诗歌的内容(主旨),《关雎》教案。(2)学习起兴手法和重章叠句、一咏三叹的结构。(3)背诵诗歌。

2、能力目标:(1)提高欣赏古诗的能力。(2)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3)提高想象力。

3、德育目标:(1)培养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2)培养健康纯洁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

诗歌内容的理解(听)和背诵(读)。

【教学难点】

诗歌的赏析(说)和用白话写出本诗的主要情节(写)。

【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问题探索法、讲练结合法、归纳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问:同学们喜不喜欢古诗?我们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中国古代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作为新时期的年轻一代,我们应该吸取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精华。《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一支奇葩。今天我们来学习《诗经》中的首篇--《关雎》。

二、学习《关雎》

(一)简介《诗经》

(提问讲解、课件显示)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又称《诗》或《诗三百》,它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约五百年内流传的305篇诗歌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这些诗歌,内容丰富,有描写劳动生活的;有反映统治阶级残酷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有劳动人民反抗剥削压迫的;还有描写爱情婚姻生活的。《诗经》以四言为主,间有杂言。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赋--直陈其事,直截了当,明快淋漓;比--以彼物比次物;兴--寄托,即托事于物,先言它物以引所咏之辞。)

(二)课文说明

《关雎》是诗经首篇,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首优美动人的`民间情歌,是我国爱情诗歌的开山之作。诗中写一个男子爱慕思念一位美丽贤淑、勤劳善良的少女,以至于夜不能寝,梦中遐想,希望有朝一日与少女结为夫妇,和谐美满地生活。诗中描写的爱情,清新朴素,乐而不淫,充满着健康纯洁之气,影响深远。

(三)检查预习

给加点的字注音:(抽查、课件显示)

关雎(jū)窈窕(yǎo tiǎo)淑女(shū)好逑(hǎo qiú)参差(cēn cī)

荇菜(xìng)寤寐(wùmèi)辗转(zhǎn zhuǎn)瑟(sè)乐之(lè)

(四)朗读课文

(课件显示。先请一学生读,老师指导,再全班读)

(五)讲析课文

本诗共20句,分为三章。(按章分组学习,每章学习先由小组派代表用自己的话讲述诗歌的涵义,概括本章的内容,老师再订正。课件显示每章大意)

第一章(前4句):以河洲上关关和鸣的雎鸠起兴,抒写男子对少女的一片痴情。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运用起兴。

第二章(中间8句):进一步刻画男子心仪的少女美丽勤劳,表现男子为少女长夜不寐,相思绵绵。

流用得妙!描绘了少女顺势打捞荇菜的忙碌而优美的姿态,生动传神。

第三章(后8句):直抒胸臆,写出愿望实现后的欢乐。

琴瑟友之表示和睦相处,亲密相爱。钟鼓乐之写出了婚礼的热闹场面。

(六)小结

1、主题:(课件显示)

本诗写一位青年男子对美丽女子的爱慕之情。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率直、淳朴、真挚、健康的情感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上的精神。

2、艺术特色:(课件显示)

(1)用起兴。

兴即触景生情,托物兴辞。这种委婉含蓄、生动形象的艺术手法多次运用,产生了历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使人由雎鸠成双成对联想到君子淑女终成眷属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上的精神。

(2)采用重章叠句,一咏三叹的结构。

各章大致相同,更换几字使内容递进,逐层抒发强烈感情,读起来节奏鲜明铿然。

三、拓展:与《蒹葭》比较

借助工具书,诵读《蒹葭》体会其中的感情,比较与《关雎》有何不同。(课件显示)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明确:《蒹葭》表现了古代青年男女苦苦思念一个人却不能相见的衷情,这与《关雎》思而有得、终成眷属的幸福之情是不同的。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关雎()窈窕()好逑()荇菜()瑟()

(三)解词

1、窈窕2、逑3、参差4、寤寐5、思服6、辗转7、友8、乐

(四)背诵全诗

(五)发挥想象,用白话写出本诗的主要情节

五、板书设计(课件显示)

关关雎鸠青运

一男子爱慕女子年用

淑女君子男起

子兴

关荇菜流之思

二淑女求之女子勤劳美丽慕重

思服悠哉男子相思不寐追章

雎辗转反侧求叠

美句

荇菜采之丽

三琴瑟友之愿望实现女一

荇菜毛之充满欢乐子咏

钟鼓乐之三

温馨提示:
本文【诗经关雎教案(集锦3篇)】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5 牛求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