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参考
教育培训行业知识型媒体
发布时间: 2024-06-29 16:18:30
教学目标:
1.能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整百、整千的加减法的口算。
2.通过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重点与难点: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40+20=6+29=83-30=56-8=
2.口答:
(1)13个十是(),25个百是()。
(2)7000里面有()个千。
(3)130里面有()个十。
(4)4000里面有()个百。
今天我们来学习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教学教材第95页例11。
(1)“五一”假期里,很多商场的家电都推出特价优惠活动了,爷爷去买了一台电视和一台冰箱。
同学们看到这条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预设:电视和冰箱一共要多少元?
冰箱比电视贵多少元?
(2)你能解决问题吗?
(3)学生尝试解决第一个问题:1000+2000=
(4)怎样计算1000+2000等于多少呢?
学生独立计算,同桌交流算法,反馈。几种可能性如下:
1个千加2个千是3个千,3个千是3000。
从1+2=3想出1000+2000=3000。
(5)方法优化。
有的同学也用数的组成规律的方法,还有的同学也由1+2=3想出了1000+2000=3000。这两种方法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之处?你喜欢哪种方法?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6)另外一个问题你能解决吗?
列式计算。
同桌交流算法,说说各自怎样想的。
2.教学教材第95页例12。
(1)组织口算活动。
出示50、80、130这一组数,让学生分别想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将算式写在自己的练习本上。
(2)出示:80+50=130-50=
学生交流算法。
80+50=8个十加5个十等于13个十,是130。
先算8+5=13,再在13后面补一个0,就是130。
130-50=13个十减去5个十是8个十,8个十是80。
由13-5=8,再在8后面补一个0,就是80。
3.讨论:对整百、整千数怎样进行加减计算?
小结:整百、整千数的加减计算,最常用的是把它们看成几个百、几个千来加或减。
三、课堂作业
1.教材第95页“做一做”。
2.教材第97页练习十九第1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的认识?
教学理念:
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教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因此我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我们从整个加减法入手,让学生通过类比和推理,内化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学生在探究出整百整千数加减法口算方法后,进行对比练习,引导学生根据不同题目选择合适的口算方法,通过多变的练习题型,让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
教学目标:
①通过买电器的生活情景,提出加减法问题,探索口算整百、整千加减的方法及算法的过程。
②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提高口算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③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难点: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答。
10个一是(),13个十是()
10个百是(),3个千是()
(学生口答)
2、观察这两组数字有什么不同?
第一组1000、2000、3000、4000、5000。
第二组100、200、300、400、1500。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些数字是整千整百数。我们今天就去学一学整百、整千的加减法,好不好?(揭入课题:整百整千加减法)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新知学习奠定基础)
二、自主探究算法
1、创设情境,教学例9。
五一,乐佳广场搞特价,张爷爷买了一台电视机1000元,一台电冰箱2000元。你们帮他算一算共花了多少钱?好不好?
(课件出示电冰箱2000元,电视机1000元)
1)要算出张爷爷共花了多少钱?可以怎么列式?(学生思考回答)
课件出示:1000+2000=()元
1个千加2个千是()个千,就是()。
学生独立计算,同桌交流算法。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后再得数。
[(鼓励学生用其它的算法,课件出示:例如:10个百和20个百相加是30个百,也就是3000。)]
2)那你对这幅图还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冰箱比电视机贵多少元呢?
谁会列算式?你是怎么算的?
课件出示:2000-1000=1000元。
2个千减1个千是()个千,就是()。
20个百减10个百是()个百,就是()。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用自己学习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2、教学例10
1)老师有50、80和130这三个数字,请大家根据这三个数字,编上一个加减和一个减法,并且每个算式都必须有这三个数学,然后写在练习本上。
(要求同桌讨论,想想应该怎么算?然后给学生分发50、80、130数学卡片,让他们自己上台来组成算式,并说出算法。)
2)课件出示:
80+50=130
8个十加5个十是13个十,也就是130。
130-50=80
13个十减5个十是8个十,也就是80。
三、练习巩固
1、课件出示:900+600=1500-600=
(学生自己完成,并说算法,集体校正)
2、做一做
课件出示82页第1、2题
800+400=3000+6000=70+50=
1200-500=9000-5000=1500+1000=
(由学生独立完成,把得数写在课本上。教师巡视,抽部分题让学生讲讲“你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通过多样的练习巩固新知]
四、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本领?
2、让学生谈一谈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整千整百的加减算式。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整百整千数加减法,希望同学们能把今天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
六、作业
课本83页,练习十七、1、2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整百整千的数的加减法口算。进一步提高口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口算的过程,使学生会用口算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及良好的思维习惯,同时体验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
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
掌握口算方法,并口述其算理。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方法
自学、教师指导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导入新课。
1.学生汇报课前数学阅读,口算。
2.让学生观察这些数据,说说这些数有什么特点?再说说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百组成的。
3出示复习题
(1)13个十是()。
(2)25个百是()。
(3)5个千是()。
(4)80里面有()个十。
利用数的组成规律,我们可以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出示课题: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学习例11出示例11的画面,张爷爷家今年春节新添了两件电器。
(1)从图中你们知道了什么?(电视机1000元,冰箱20xx元)
(2)请你们帮张爷爷算一算买这两样东西一共要花多少钱?
生连麦,语音,汇报交流。
师:谁会列式?
1000+20xx=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口算的?
连麦语音学生回答。
师归纳:同学们的算法都对,希望今后在做练习时,要选适合自己的方法计算。
2、学习减法。
师:看这幅图,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冰箱比电视机多多少钱?
师:你们能解决吗?请在练习本上列算式计算?并告知结果。
连麦语音学生回答。
3、教学例12。
(1)学生汇报:
80+50=130-80=130-50=
思考;这三道题怎样又正确又迅速地计算出结果。并说出口算过程;(80+50等于多少?是8个十加5个十是13个十就是130。计算130-80=和130-50=这两道题时,可以看到减法想到加法递推。因为80+50等于130。所以130减去80等于50或因为80+50等于130所以130减去50就等于80)引导学生比较,这组数与例9的数据在口算时有什么不同?
4、尝试练习,做后指生说说算法
900+600=1500-600=1500-900=
问;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三.巩固练习。
1、快乐垂钓:
800+400=3000+6000=70+50=
1200-500=9000-5000=1500-1000=
2.解决问题,做一做第2题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
生1:一共有多少袋麦子?
生2:麦子比稻谷多多少袋?
生3:麦子和稻谷一共有多少袋?
集体订正
3.练习十九第三题。
四.总结师:今天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口答)
师:同学们今天的收获可真不少,希望同学们在口算时要细心,认真,还要注意用已学过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五.作业
练习十九第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