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求艺 考试资料 > 教案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集锦9篇)

教培参考

教育培训行业知识型媒体

发布时间: 2024-06-29 13:23:10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1)

教学设想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可教学的内容很多,但文章内容学生较为熟悉,读来也浅显易懂。因此在教学中拟采用“长文短教、浅文深教”的原则,着重分析人物思想性格特征和细节描写的作用,引导学生多角度进行思考,深人把握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新课

有这样两句歌词:“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大家知道这是哪部电视剧主题歌里头的吗?(学生答)对,是《水浒传》。电视剧《水浒》是根据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水浒传》改编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就是其中的一个小故事。

板书课题、作者。

二、教师简介作者、作品,熟悉内容施耐庵,大约是元末明初人。

《水浒传》,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四大名著之一。它讲述了梁山农民起义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罪恶,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3.介绍课文故事之前的情节。

九纹龙史进去延安寻找师父王进,却误到了小种经略府所在的渭州。在茶坊里巧遇鲁达。鲁达对史进一见如故,邀他一同上街喝酒。在前往酒楼的途中,又遇见正在耍枪卖膏药的李忠,于是三人一齐去酒楼。

三、放课文朗读录音

布置听读任务:

1.找出生字新词。

2.找出故事情节所发生的地点,并据此划分结构。

3.准备复述课文。

学生交流讨论后明确:

1.注意下面这些生字新词:

厮 聒噪 腌 赊

揸 拾掇 钹儿 铙儿

2.故事情节所发生的地点有潘家酒楼、鲁家客店、郑屠肉铺、南门,据此,课文可大致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7段):潘家酒楼,鲁达倾听金家父女的倾诉。

第二部分(8--9段):鲁家客店,鲁达保护金家父女离开。

第三部分(10--20段):郑屠肉铺,鲁达痛打郑屠。

第四部分(21段):南门,鲁达亡命出走。

3.学生根据结构提纲复述课文内容。

要求:注意情节的连贯,注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

四、布置作业

1.进一步熟悉课文。

2.尝试归纳鲁达形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新课

检查作业 ,学生回答自己归纳的鲁达形象。

二、讨论:请引用课文的相关内容,分析鲁达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交流、讨论后明确:

1.慷慨大方、重义轻财。

事例:请史进、李忠喝酒,向金家父女赠银。

倾听金家父女诉苦,帮助其逃生。

2.疾恶如仇、见义勇为。

事例:痛打郑屠。

帮助金家父女。

3.性急如火、心细如发。

事例:听完哭诉马上就要去打死郑屠。

“在店门口坐了两个时辰”。

4.勇而有谋、胆大心细

事例:先救助金家父女脱险再惩处郑屠。

质问郑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

斥骂郑屠“诈死”从容退却。

教师归纳明确:

鲁达是行伍出身的下级卑官,他武艺超群,军功显赫,本可以逍遥自在地做他的武官,但他看不惯封建统治阶级欺压人民,他的阶级本质决定了他要向黑暗现实挑战。

三、揭示与思考

在课文中,作者是如何塑造鲁达的形象的?

交流、分析:

1.将人物安置在真实的历史环境中,紧扣人物的身份、经历、遭遇来刻画其性格。课文中没有具体的环境介绍。鲁达没有什么家产,独身一人,性格粗豪,所以敢于向黑暗现实挑战。

2.将人物置身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显现人物的性格特征。鲁达一出场就置身于金家父女与郑屠的尖锐冲突之中。他见义勇为、慷慨大方的性格得以体现,后来又置身于店小二、郑屠的矛盾冲突之中,他的性格得以全面凸现。个性化的语言也值得品味。

3.抓住人物的心理、细节,或以其他人物进行映衬,也突出了人物的性格。

鲁达的“寻思”可以看出其粗中有细的特点,史进、李忠“相劝了三五回”的细节,突出鲁达的疾恶如仇,郑屠的低三下四,衬托出鲁达的浩然正气。

4.明写与暗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明写鲁达的扶危济困,暗写郑屠的横行乡里。

四、说话训练

鲁达生活在封建时代,他对横行乡里的郑屠可以“挥拳痛打”。我们是生活在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怎样看待他的行为?我们是否可以向他学习,以拳头来解决问题?

五、布置作业

鲁达打郑屠的“三拳”,课文写得很精彩。仔细阅读这个部分,并体会其写法。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4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2)

教学目标 :

1.学习通过重要情节的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2.了解在正义与邪恶斗争中鲁达的性格,学习其精神

3.初步认识封建社会的黑暗

教材分析:

重点:1.故事情节  2.性格分析

难点:从人物描写中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教具:

教学过程 :

一、预习指导

1.结合课本注释扫除字词障碍,尤其是古今词语的含义的理解

2.粗读课文至少一次,了解大致情节

二、导入  新课(3)

1.请一学生谈电视剧《水浒传》,创设情境。

2.学生默读“预习提示”

3.简介《水浒传》及作者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写的长篇小说,它描写了北宋    末年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塑造了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众    多的英雄人物,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腐朽,揭露了当时的社    会矛盾。

三、解题(1)

1.教师明确

鲁提辖,即鲁达,绰号花和尚鲁智深-----正义的一方

镇关西,卖肉的郑屠,恶霸,绰号镇关西---邪恶的一方

解决矛盾的方法--------------打

2.学生思考:(问题1)

鲁达为什么要打?怎么打法?打的结果如何?

四、检查预习(5)

1.请一人上黑板注音

2.请三中等生朗读课文16段(与注音同时)

3.师生共评注音及朗读(熟练、错字、音量、语气)

五、复述课文内容,理清故事情节(8)(问题2)

1.教师提示:

按时间顺序和故事发展的先后来复述,300字左右:

某一天下午:........

第二天一早:.............

送走金氏父女后:...........

打死郑屠后:................

2.学生独立思考,必要时可以交流意见,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3.抽二个较好表达能力的学生回答,其他学生有不同意见可补充

4.教师归纳总结

五、划分层次,概括意思(7)(问题3)

1.根据复述故事的情况,要求学生给课文分成四个部分,并简要归    纳意思

2.学生独立思考后抽中等学生提问。

一(1-7)潘家酒楼上,鲁达倾听金老父女的`控诉。(开端)

二(8-9)潘家客店里,鲁达亲自保护金老父女逃出虎口。(发展)

三(10-20)郑屠肉铺前,三拳打死镇关西。(高潮)

四(21)    奔出南门,亡命出走(结局)

五、分析人物形象(20)

1.按照以上层次划分的四个阶段,分别找出鲁达的语言、动作和心    理活动描写的句子,并分析这些句子各体现了鲁达怎样的性格特点。    (要求结合《孔乙己》和《范进中举》等以前学过的小说)

2.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点拨,并    调控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习通过重要情节的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2.了解在正义与邪恶斗争中鲁达的性格,学习其精神

3.初步认识封建社会的黑暗

教材分析:

重点:1.故事情节 2.性格分析

难点:从人物描写中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教具:

教学过程 :

一、预习指导

1.结合课本注释扫除字词障碍,尤其是古今词语的含义的理解

2.粗读课文至少一次,了解大致情节

二、导入  新课(3)

1.请一学生谈电视剧《水浒传》,创设情境。

2.学生默读“预习提示”

3.简介《水浒传》及作者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写的长篇小说,它描写了北宋 末年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塑造了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众 多的英雄人物,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腐朽,揭露了当时的社 会矛盾。

三、解题(1)

1.教师明确

鲁提辖,即鲁达,绰号花和尚鲁智深-----正义的一方

镇关西,卖肉的郑屠,恶霸,绰号镇关西---邪恶的一方

解决矛盾的方法--------------打

2.学生思考:(问题1)

鲁达为什么要打?怎么打法?打的结果如何?

四、检查预习(5)

1.请一人上黑板注音

2.请三中等生朗读课文16段(与注音同时)

3.师生共评注音及朗读(熟练、错字、音量、语气)

五、复述课文内容,理清故事情节(8)(问题2)

1.教师提示:

按时间顺序和故事发展的先后来复述,300字左右:

某一天下午:........

第二天一早:.............

送走金氏父女后:...........

打死郑屠后:................

2.学生独立思考,必要时可以交流意见,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3.抽二个较好表达能力的学生回答,其他学生有不同意见可补充

4.教师归纳总结

五、划分层次,概括意思(7)(问题3)

1.根据复述故事的情况,要求学生给课文分成四个部分,并简要归 纳意思

2.学生独立思考后抽中等学生提问。

一(1-7)潘家酒楼上,鲁达倾听金老父女的控诉。(开端)

二(8-9)潘家客店里,鲁达亲自保护金老父女逃出虎口。(发展)

三(10-20)郑屠肉铺前,三拳打死镇关西。(高潮)

四(21) 奔出南门,亡命出走(结局)

五、分析人物形象(20)

1.按照以上层次划分的四个阶段,分别找出鲁达的语言、动作和心 理活动描写的句子,并分析这些句子各体现了鲁达怎样的性格特点。 (要求结合《孔乙己》和《范进中举》等以前学过的小说)

2.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点拨,并 调控

3.抽样检查,教师评价(其他学生有不同意见可自由发表,对的奖 励)

1)酒楼会友倾听控诉

动作:丢在地上(粗鲁)摸出银子(爽利 慷慨)

语言:大骂郑屠(不畏强暴 伸张正义 嫉恶如仇) 说李忠不爽利 (狭义 豪爽 慷慨)

2)客店送行

动作:打店小二(勇武 疾恶如仇)

3)拳打郑屠

语言:三次消遣郑屠(有勇有谋)打前骂郑屠(有正义感 直爽)

动作:三拳打死镇关西(勇武 嫉恶如仇)

4)智走他乡

心理活动和语言:....(粗中有细,有勇有谋)

4.归纳小结:

要求学生把以上分析归纳起来,口头总结鲁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问 题5)

六、教师总结:

七、布置作业 (1)

1.A类:1)《掌握语文》P73-74 一、1-5 三、1

2)熟读10-20段,记忆重点语句

2.B类:讲述故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附:板书

一(1-7)潘家酒楼上,鲁达倾听金老父女的控诉。(开端)

二(8-9)潘家客店里,鲁达亲自保护金老父女逃出虎口。(发展)

三(10-20)郑屠肉铺前,三拳打死镇关西。(高潮)

四(21) 奔出南门,亡命出走(结局)

鲁达:粗鲁 豪爽 嫉恶如仇 见义勇为 粗中有细

课题: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从重要情节分析鲁提辖的思想性格。

2.理解侧面烘托的写法。

3.进一步学习鲁提辖的优秀品质。

教材分析:

重点:目标1

难点:目标1、2

教具:投影片

教学过程 :

一、检查复习:(2分钟)

提问:鲁提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4)

教学目的

1.学习通过重要情节中的语言、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2.了解在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中鲁提辖疾恶如仇、扶弱抗恶、见义勇为、伸张正义、粗中有细的性格,进一步认识封建社会的黑暗。

教学设想

1.帮助学生掌握本文通过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2.让学生认识鲁提辖的性格,并增强为人处事的是非观、好恶感,增强为正义而斗争的参与意识,但又要注意方式方法。这是本文教学的另一个重点。

3.古代白话小说与今天的口语差别很大。学习古代白话小说中的语言,为读《水浒》扫除文字障碍。

4.本文篇幅较长,需采用长文短教法。在梳理课文的基础上,抓住主要情节,着重分析“三拳”。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从全文情节来分析鲁提辖的思想性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1.引导学生读“预习提示”,简要介绍《水浒》及其作者。

补充介绍:《水浒》是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施耐庵根据历史材料和民间流传的故事创作的。它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塑造了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众多的在梁山泊聚义的英雄人物,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腐朽,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语言丰富生动。

2.通过解题了解矛盾斗争的双方和解决矛盾的方法,引起学生对主人公的兴趣和好感。

明确:

鲁提辖,即鲁达,绰号花和尚鲁智深。提辖是一种官名,镇守边关的下级官员。--正义一方。

镇关西,卖肉郑屠,恶霸,绰号镇关西。--邪恶一方。

解决矛盾的方法:斗争。具体做法是题目中的那个“打”字。

3.学生思考:鲁提辖为什么要打?怎么打法?打的结果如何?

二、指导预习。

1.扫除文字障碍。

①给加黑的字注音。

水浒(hǔ) 唱喏(rě) 这厮(sī)

聒噪(guō) 恁地(nèn) 相公(xiàng)

腌臢(āzā) 赊欠(shē) 揸开(zhā)

掇凳(duō) 臊子(sào) 迸出(bèng)

绽裂(zhàn) 咄(duō)

(2)解释古白话词语。

将来:拿来。(比较“送将府里去”的“将”。)

但有:只要有。

理会:过问,解决。

酒肆:酒店。

颜色:容貌。

生受:受苦、为难。

消遣:喜弄、捉弄。

望乞恕罪:请求恕罪。

(3)给加黑的通假字写出本字。

若能彀回乡去时,便是重生父母……(够)

直甚么,要哥哥还!(值)

众邻舍并十来个火家,哪个敢向前来劝。(伙)

2.梳理故事情节,理解人物性格。

①根据本文解决矛盾的方法“打”,梳理情节,分“打前”“打”“打后”三层。

②按小说结构来分析故事情节。

教学时,从语言入手,分析情节,理清结构;形成板书:

3.了解主人公(鲁提辖)。熟悉重点片段(第10-20段)。

三、研读新课。

1.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按板书顺序复述故事。在复述故事时,着重通过鲁提辖的言行分析鲁提辖的性格。结合课后练习,教师作重要的点拨。

明确:

酒楼会友:主人翁鲁提辖出场,从座次、人物语言,显示身分,表现其粗犷豪爽的一面。

父女诉苦:鲁提辖听完诉苦,便大骂郑屠,要去“打死了那厮”,初步表现了他不畏强暴、伸张正义、嫉恶如仇的性格。

义赠白银:筹银时有一个细节,鲁提辖自己五两,史进十两,而李忠只出二两,鲁即说他是个“不爽利的人”,反衬了鲁的狭义、豪爽、慷慨。

旅店送行:“天色未明”表现了鲁提辖负责到底的精神;打店小二,则是打郑屠的前奏;一拳打得店小二口中吐血,一拳打落两颗门牙,不仅表现他的勇武,而且更显示了他的疾恶如仇。

消遣郑屠:本是去打,然而打前一连戏耍郑屠三次,引得对方落入圈套,来个打得有理,痛痛快快地打,表现了他的勇而有谋。

智走他乡:表现了他粗中有细,注意斗争方式。

2.课堂练习:

①熟读第10-20段,记熟重点段句。

②书面回答问题:根据上面的分析,结合板书。看一看鲁提辖具有怎样的性格?从哪些言行中可以看出来?

提示:做这一练习,要求写出鲁提辖不畏强暴、伸张正义、嫉恶如仇、见义勇为、勇而有谋等主要性格特征。同时,在完成书面作业 的前提下,要求学生说出表现这种性格的依据(语言、行动)。教学时,可采用课堂讨论,教师归纳的方法,完成上面板书。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

2.讲述故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从重要情节--“三拳”的描写,来分析鲁提辖的思想性格。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字词方面重点在词义,主要是古代白话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如“颜色”“理会”“消遣”等;“将”在课文中有两种用法;一是“将来”,作动词,“拿”义;二是“送将”“打将”“赶将”,位置在动词之后,近于现代汉语中的时态助词。三个通假字(“彀”通“够”、“直”通“值”、“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5)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详案)

季雯

教学目的

本课采用“长文短教法”。在梳通课文情节的`基础上,抓住“三次消遣”,“三拳”等主要情节,通过分析鲁提辖的言行来学习他在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中疾恶如仇、扶弱抗恶、见义勇为、伸张正义、粗中有细等性格特点。

重点难点

1.    在梳通课文情节的基础上,“三次消遣”,“三拳”等主要情节为教学重点。

2.    通过分析鲁提辖的言行来学习他在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中疾恶如仇、扶弱抗恶、

见义勇为、伸张正义、粗中有细等性格特点为教学难点 。

课前准备 熟悉课文内容,梳理课文情节,了解鲁提辖的性格特点。

教学时数 一课时

[4] [5] [6]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6)

[教学目标 ]

1、学习通过重要情节的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2、了解在正义与邪恶斗争中鲁达的性格,学习其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分析。

2、从人物描写中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教学时数]   两教时

第一教时

一、预习指导

1、 结合课本注释扫除字词障碍,尤其是古今词语的含义的理解。

2、 粗读课文至少一次,了解大致情节。

二、导入  新课

1、请一学生谈电视剧《水浒传》,创设情境。

2、学生默读“预习提示”。

3、简介《水浒传》及作者。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写的长篇小说,它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塑造了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众多的英雄人物,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腐朽,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三、解题

1、教师明确

鲁提辖,即鲁达,绰号花和尚鲁智深——正义的一方

镇关西,卖肉的郑屠,恶霸,绰号镇关西——邪恶的一方

解决矛盾的方法————打

2、学生思考:鲁达为什么要打?怎么打法?打的结果如何?

四、复述课文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1、教师提示:

按时间顺序和故事发展的先后来复述,300字左右:

某一天下午:    第二天一早:     送走金氏父女后:     打死郑屠后:

2、学生独立思考,必要时可以交流意见,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3、抽二个较好表达能力的学生回答,其他学生有不同意见可补充

五、划分层次,概括意思。

1、根据复述故事的情况,要求学生给课文分成四个部分,并简要归纳意思。

2、学生独立思考后归纳。

一(1—7)潘家酒楼上,鲁达倾听金老父女的控诉。(开端)

二(8—9)潘家客店里,鲁达亲自保护金老父女逃出虎口。(发展)

三(10—20)郑屠肉铺前,三拳打死镇关西。(高潮)

四(21)奔出南门,亡命出走(结局)

六、分析人物形象。

1、按照以上层次划分的四个阶段,分别找出鲁达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并分析这些句子各体现了鲁达怎样的性格特点。

A、酒楼会友倾听控诉

动作:丢在地上(粗鲁)    摸出银子(爽利  慷慨)

语言:大骂郑屠(不畏强暴  伸张正义 嫉恶如仇)  说李忠不爽利 ( 豪爽  慷慨)

B、客店送行

动作:打店小二(勇武  疾恶如仇)

C、拳打郑屠

语言:三次消遣郑屠(有勇有谋)打前骂郑屠(有正义感  直爽)

动作:三拳打死镇关西(勇武  嫉恶如仇)

D、智走他乡

心理活动和语言:(粗中有细,有勇有谋)

归纳小结: 要求学生把以上分析归纳起来,口头总结鲁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七、布置作业

附:板书

一(1-7)潘家酒楼上,鲁达倾听金老父女的控诉。(开端)

二(8-9)潘家客店里,鲁达亲自保护金老父女逃出虎口。(发展)

三(10-20)郑屠肉铺前,三拳打死镇关西。(高潮)

四(21)    奔出南门,亡命出走(结局)

鲁达:粗鲁  豪爽  嫉恶如仇  见义勇为  粗中有细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提问:鲁提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写他的?

二、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引导学生思考:哪些片段最能体现鲁提辖的性格?“消遣郑屠”和“拳打郑屠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7)

教学建议

一、两条线索

课文中对鲁达的正面描写是结构中的一条明线,内容包括鲁达在酒楼听金氏父女哭诉后了解了郑屠劣迹,救助金氏脱险,三拳打死镇关西并出走。文中还有一条暗线:侧面描写郑屠强占金翠莲,强占后又抛弃金翠莲,勒索根本从未有过的典身钱。两条结索的交汇点是在郑屠的肉铺前。

二、鲁达的性格特点

(1)爱憎分明,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嫉恶如仇。

鲁达这一性格是贯穿始终的。

从他对待金家父女和郑屠的不同态度就可以充分看出。当他倾听了金家父女对郑屠的血泪控诉后,就非常同情关心他们,主动赠送银两,亲自保护他们逃离虎口。而对郑屠则怒不可遏,当即就要去打死他。由于史进、李忠的竭力劝阻才暂时按下心头怒火。金家父女逃离虎口后,鲁达来到郑屠肉铺,以买肉为名,当众戏弄郑屠,杀他的威风,激他与自己斗打。

在“拳打”时,对郑屠采取“应口”要打,“讨饶”也要打的不调和态度,三拳便将他打死,为民除了害。鲁达与金家父女素不相识,与郑屠也无个人恩怨,他的作为充分表现了他爱憎分明的立场,见义勇为的高贵品质和对受压迫者扶危济困,对压迫者嫉恶如仇的性格特点。

(2)慷慨大方,重义疏财。

了解了金家父女的不幸遭遇后,虽然自己与他们非亲非故,却马上主动提出要给金老盘缠让他们回东京。当李忠不爽利地只摸出二两银子时,鲁达便认为李忠不仗义,将那二两银子丢还他。

(3)率直粗矿,勇而有谋,胆大心细。

为了防止店小二去追赶,一向暴躁的鲁达,竟在店门口“坐了两个时辰”,“约摸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

惩治郑屠,也不是一到就动手,而是采取先激后打的策略,造成口角斗殴的架势,让郑屠手持剔骨尖刀先动手,将他引到街上,当众质问郑屠,让大家了解“拳打郑屠”是正义的行动,鲁达本意是痛打惩治郑屠,不料失手打死,面对意外,他随机应变,遇险不惊,从容不退却。他假意道:“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走了。”鲁达这些行为,充分体现了他勇而有谋,胆大心细的性格。

三、鲁达三拳各尽其妙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中国古代白话长篇小说《水浒传》的一个精彩片断,它究竟以什么艺术魅力来抓住人心的?看来奥妙就在书中描写鲁达三拳的119个字上。

第一拳:“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第二拳:“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第三拳:“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拨儿、饶儿一齐响。”

明末清初杰出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对这三段文字大加赞赏:“真正奇文”,“三段,一段奇似一段”。金圣叹慧眼识“奇”,但怎么个“奇”法,却没细说。为供参考,特将个人点滴体会奉献如下:

一奇在曲尽三拳之妙。拳打镇关西不是劈头盖脑乱打,而是有选择、有步骤地一拳打一个部位,很有节奏感。三拳的效果,全从郑屠被打的不同部位所产生的不同感觉写去:打鼻子,从嗅觉写,咸酸辣,不是滋味;打眼睛,从视觉写,红黑紫,头晕目眩;打太阳穴(近耳根),从听觉写,乱嗡嗡昏厥过去。就这样通过一连串使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的形象比喻,使鲁达三拳,各尽其妙,绝不雷同。

二奇在点染出鲁达的英雄性格。三拳不打在一处,显示出他粗中有细,三拳就结果了郑屠的狗命,足见他嫉恶如仇,下手很重。也正是这三拳,结束了他的“提辖”生涯,从此走上逃亡、出家落草的道路,最终上了梁山。

三奇在抒发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文中以调侃口吻畅写三拳之下,开肉铺的郑屠,又开了油酱铺、彩帛铺,最终还做水陆道场“超生”自己。读罢之后,人们无不拍手称快,为作者为英雄鲁达热情赞颂的强烈爱憎所感染。

四、人物形象分析

鲁达,在《水浒传》的众多英雄中是一个有着鲜明特色的人物。他有超群的武艺和赫赫的军功,又在权位极重的经略府中任提辖。凭这些,他本可以和当时的社会和睦相处,逍遥自在地做个武官。但是,行伍出身的下层人的阶级地位和长期形成的'可贵品格,决定了他偏偏要向黑暗的现实挑战。拳打镇关西、大闹桃花村、火烧瓦官寺、大闹野猪林,直至奔上二龙山落草,是他所走过的生活道路;疾恶如仇、见义勇为,是他突出的性格特征。《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写的便是他在生活道路上所做的第一个光彩照人的表演。

鲁达长期闯荡江湖,对社会上的压迫和不平,怀有强烈的愤懑。他拔刀助人,不避水火;冲锋陷阵,不畏刀枪;抗暴斗恶,舍生忘死。他相貌粗恶而心地善良,脾性急暴而用心精微,力大艺高而处事谨慎。他是水浒英雄人物中深受人们喜爱的一位。

他慷慨大方,重义轻财。比如他请史进,赠金老。一听说金老父女的苦情,把自己身边带来的五两银子全放在桌上,还向史进、李忠借钱来帮助他逃生。当李忠不爽利只摸出来二两银子时,便将这银子丢还了他。

他嫉恶如仇,见义勇为。这一点可算梁山泊英雄的共同特点。鲁达拳打镇关西这一段充分说明这一点。

他性急如火,又心细如发。如他听到金老父女哭诉之后,不能忍受,马上就要去打死郑屠。但从他救助金氏父女脱身的安排,又是非常细心、周到的。从这里也反映出他焦急、暴躁的缺点,如在酒楼听到隔壁哭声,“便把碟儿盏儿都丢在楼板上”。

他勇而有谋,胆大心细。他救金父女,不顾风险;戏耍郑屠,不畏强暴;出逃避祸,颇有机智。这些都写得很生动。鲁达粗中带细,与李逵粗而兼蛮、武松粗而兼狠是不同的。

五、人物与环境

课文善于把人物置于真实的历史环境中,紧扣人物的身份、经历和遭遇来刻画他们的

[4]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8)

教学目的:

1、 了解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劳动人民的痛苦,认识鲁提辖勇于除暴安良的正义行为。

2、 学习用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学习欣赏人物的典型语言和行动。

3、 欣赏主要情节细节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1、 欣赏小说对典型人物的典型言行的刻划。

2、 欣赏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

了解鲁提辖嫉恶性如仇、粗中有细的性格。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方法一:(播放《好汉歌》的录音,体会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豪迈风格)

这首歌,描绘了一幅侠肝义胆、豪气冲天的英雄群像,歌颂梁山好们除暴安良、替天行道的英雄行为。今天,我们学习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鲁提辖就是这首歌当中所唱的英雄群体当中的一位。

方法二:(让学生谈谈有关《水浒传》的知识或认识;教师补充)《水浒传》为我们刻划了许许多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其中的许多已成了我们中国人无论老少都耳熟能详的人物,有的`已成了我们中华民族形象、性格的代表。(接着让学生谈自己熟悉的《水浒传》人物)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个梁山英雄--鲁提辖。

简介鲁提辖:鲁提辖,名鲁达,提辖是他所任的官职名。他看到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就不由得燃起怒火。为了搭救落难的金氏父女,见义勇为,三拳打死镇关西,因而丢了官职,被迫去作了和尚;真纯毫爽,蔑视一切清规戒律,大闹了五台山,只好到相国寺去看苹果园;又为搭救林冲,大闹了野猪林,连和尚也作不成,只得到二龙山落了草,最终被逼上了梁山。《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就是他的第一次亮相。

(板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二、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解决字词障碍。

1、迳(jìng):一直  哽(gěng)咽(y?)   绰(chuò)号  寻(xín)思

2、古今词:将来:拿来(动词) 但是:只要是(动词) 酒肆:酒店

理会:过问,解决  颜色:容貌  生受:受苦,为难 消遣:捉弄

望乞恕罪:请求恕罪  但有:只要有

3、学生举手,提出自己不会读、不理解的字,教师、同学讨论解决。

三、理清文章思路

(一)提出问题,老师、学生讨论解决

1、 为何要打镇关西?

2、 鲁提辖是如何知道这一情况的?

3、听到原由后,鲁提辖是否立刻就去打了?他有什么行动?

4、送走金氏父女后,鲁提辖去找镇关西,是否揪住就打?

5、鲁提辖是怎么打郑屠的?

6、打之后,鲁提辖有何举措?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9)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重要情节的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2.了解在正义与邪恶斗争中鲁达的性格,学习其精神

3.初步认识封建社会的黑暗

教材分析:

重点:

1.故事情节

2.性格分析

难点:从人物描写中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教具:

教学过程:

一、预习指导

1.结合课本注释扫除字词障碍,尤其是古今词语的含义的理解

2.粗读课文至少一次,了解大致情节

二、导入新课

1.请一学生谈电视剧《水浒传》,创设情境。

2.学生默读“预习提示”

3.简介《水浒传》及作者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写的长篇小说,它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塑造了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众多的英雄人物,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腐朽,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三、解题

1.教师明确

鲁提辖,即鲁达,绰号花和尚鲁智深-----正义的一方

镇关西,卖肉的郑屠,恶霸,绰号镇关西---邪恶的一方

解决矛盾的方法-打

2.学生思考:(问题1)

鲁达为什么要打?怎么打法?打的结果如何?

四、检查预习(5)

1.请一人上黑板注音

2.请三中等生朗读课文16段(与注音同时)

3.师生共评注音及朗读(熟练、错字、音量、语气)

五、复述课文内容,理清故事情节(8)(问题2)

1.教师提示:

按时间顺序和故事发展的先后来复述,300字左右:

某一天下午:........

第二天一早:.............

送走金氏父女后:...........

打死郑屠后:................

2.学生独立思考,必要时可以交流意见,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3.抽二个较好表达能力的学生回答,其他学生有不同意见可补充

4.教师归纳总结

六、划分层次,概括意思(7)(问题3)

1.根据复述故事的情况,要求学生给课文分成四个部分,并简要归纳意思

2.学生独立思考后抽中等学生提问。

一(1-7)潘家酒楼上,鲁达倾听金老父女的控诉。(开端)

二(8-9)潘家客店里,鲁达亲自保护金老父女逃出虎口。(发展)

三(10-20)郑屠肉铺前,三拳打死镇关西。(高潮)

四(21)奔出南门,亡命出走(结局)

五、分析人物形象(20)

1.按照以上层次划分的四个阶段,分别找出鲁达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并分析这些句子各体现了鲁达怎样的性格特点。(要求结合《孔乙己》和《范进中举》等以前学过的小说)

2.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点拨,并调控

3.抽样检查,教师评价(其他学生有不同意见可自由发表,对的奖励)

1)酒楼会友倾听控诉

动作:丢在地上(粗鲁)摸出银子(爽利慷慨)

语言:大骂郑屠(不畏强权

伸张正义嫉恶如仇)说李忠不爽利(狭义豪爽慷慨)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7

标签: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7,

2)客店送行

动作:打店小二(勇武疾恶如仇)

3)拳打郑屠

语言:三次消遣郑屠(有勇有谋)打前骂郑屠(有正义感直爽)

动作:三拳打死镇关西(勇武嫉恶如仇)

4)智走他乡

心理活动和语言:....(粗中有细,有勇有谋)

4.归纳小结:

要求学生把以上分析归纳起来,口头总结鲁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问题5)

七、教师总结:

八、布置作业(1)

1.A类:1)《掌握语文》P73-74一、1-5三、1

2)熟读10-20段,记忆重点语句

2.B类:讲述故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附:板书

一(1-7)潘家酒楼上,鲁达倾听金老父女的控诉。(开端)

二(8-9)潘家客店里,鲁达亲自保护金老父女逃出虎口。(发展)

三(10-20)郑屠肉铺前,三拳打死镇关西。(高潮)

四(21)奔出南门,亡命出走(结局)

鲁达:粗鲁豪爽嫉恶如仇见义勇为粗中有细

课题: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从重要情节分析鲁提辖的思想性格。

2.理解侧面烘托的写法。

3.进一步学习鲁提辖的优秀品质。

教材分析:

重点:目标1

难点:目标1、2

教具: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2分钟)

提问:鲁提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写他的?

(要求中等学生回答)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分钟)

在复习提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哪些片段最能体现鲁提辖的性格?〖问题1

(学生举手发言,允许百家争鸣,教师肯定“消遣郑屠”和“拳打郑屠”)

三、学生自读课文10-20段,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1.出示投影片,要求解决以下问题:〖问题2-4

⑴分析“三次消遣郑屠”(从鲁提辖的要求、郑屠的反应来分析)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7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第一次消遣:鲁达拳要求:____,郑屠的反应:_____

第二次消遣:鲁达拳要求:____,郑屠的反应:_____

第三次消遣:鲁达拳要求:____,郑屠的反应:_____

⑵分析“三拳痛打郑屠”(从打前骂、打的位置、打得结果、郑屠的反应、描写角度、比喻的修辞几方面来分析)

第一拳:打前骂:_____;打的位置:____;打得结果:____;比喻:_____;描写角度:____

第二拳:打前骂:_____;打的位置:____;打得结果:____;比喻:_____;描写角度:____

第二拳:打前骂:_____;打的位置:____;打得结果:____;比喻:_____;描写角度:____

⑶分析店小二的三次反应

第一次:看到_________,店小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看到_________,店小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看到_________,店小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独立思考,必要时可相互研究,教师下去进行适当指导(差生)

3.教师抽样提问后不足由其他学生补充。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7

标签: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7,

4.全班朗读16-18段,深入体味鲁达的气势。

四、讨论问题:(14分钟)〖问题3-6

1.出示投影片,要求先独立思考后分小组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⑴鲁提辖为什么要三次消遣郑屠?表现了鲁达什么的性格?

⑵写店小二的三次反应有什么作用?这叫什么写法?

2.学生略作思考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磋商,教师巡视指导

3.抽样检查提问,每道题一个人(对加1分,不出声扣1分),其他学生有不同意见可以举手补充(有建设性的的加1-2分)

4.教师评价,落实加分和扣分。

参考答案:⑴为了激怒郑屠,使其主动动手,为打找正当借口;乱对方方寸,更容易打倒;反映了鲁达粗中有细、有勇有谋的性格。⑵反衬鲁达气豪胆壮,显示其力量的强大;侧面烘托的写法。

五、教师总结:(1分钟)

六、堂上练习:(5分钟)《掌握语文》75页3-7

学生做在书上,教师巡视检查学习效果。

七、布置作业(1分钟)

1.A:课后熟读16-18段至基本成诵。

2.A:预习新课,按《掌握语文》要求做。

附:板书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三次消遣:激怒郑屠有勇有谋

鲁提辖

三拳痛打:骂、打、比喻

店小二三次反应:反衬侧面烘托

温馨提示:
本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集锦9篇)】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5 牛求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