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参考
教育培训行业知识型媒体
发布时间: 2022-09-10 10:18:01
必修1:《沁园春 长沙》,《雨巷》,《再别康桥》,《荆轲刺秦王》中的一段“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还有后面陶渊明写的《咏荆轲》(我们老师要求背的)必修2:《诗经》两首:《氓》,《采薇》,《离骚》,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第三段: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xiàng)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高中要求背诵的诗词以当年高考大纲为准,一般为以下诗文,每年变化不大:
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2、《劝学(节选)》(荀子)
3、《师说》(韩愈)
4、《赤壁赋》(苏轼)
5、《阿房宫赋》(杜牧)
6、《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7、《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8、《荷塘月色》(朱自清)第四、五、六段。
9、从《发现》(闻一多)、《北方》(艾青)、《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舒婷)、《祖国土》(阿赫马托娃)选择其中两首背诵。
10、背诵《五人墓碑记》(张溥)五、六段。
11、背诵《离骚》(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来吾道夫先路)中的名句。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②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③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2、背诵《谏太宗十思书》(魏徵)中富有哲理的句子。
13、背诵《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最后一段。
14、《季氏将伐颛臾》
15、《寡人之于国也》
16、从李白的《蜀道难》、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琵琶行》、李商隐的《锦瑟》、李煜的《虞美人》、晏殊的《蝶恋花》、柳永的《雨霖铃》、李清照的《声声慢》中选四首背诵。
17、从王勃的《滕王阁序》、欧阳修的《秋声赋》中选择精彩段落和名句背诵。
18、《陈情表》(李密)
19、背诵王实甫的《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端正好”、“滚锈球”“一煞”“收尾”四支曲子。
20、背诵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屈原的《渔父》中你喜欢的句子。
21、背诵《纪念刘和珍君》的第二部分第一段、第四部分第五段。
22、背诵《逍遥游(节选)》(庄子)前三段。
23、《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24、《山居秋暝》(王维)
25、《燕歌行》(高适)
26、从《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将进酒》(李白)选择其中一首背诵。
27、《旅夜书怀》(杜甫)
28、从《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左迁至蓝关虱侄孙湘》(韩愈)、《西塞山怀古》(刘禹锡)选其中两首诗背诵。
29、从李商隐的《无题》(相间时难别亦难)、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温庭筠《商州早行》中选择两首背诵。
30、背诵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背诵冯延巳的《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九)
背诵《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背诵李煜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31、晏殊《破阵子·春景》(燕子来时新社)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32、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33、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
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
贺铸《横塘路》(凌凌不过横塘路)
34、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岳飞《满江红·写怀》(怒发冲冠)
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35、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
【必修一】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荆轲刺秦王 (诀别场景) 《战国策》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必修二】 诗经•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赤壁赋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
每节主要内容及感情
前三节写作者的思乡之情,急切想要回家,表现出了他忧伤,焦急的心情,四到五节写的是激战,感情基调是慷慨激昂的,最后一节是写回家,忧虑悲伤的感情,
最后一段运用什么手法?
手法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最后一节有两幅画面构成,一幅美好,一幅凄冷。暖春六条飘拂的美丽景象,另一幅是寒冬雪花纷飞的凄冷景象,作者的复杂情感也蕴含其中,处证实满怀爱国热情及必胜的信念,眼前之景是美好,也有对故乡依依不舍之情,如今走在回家的路上身心疲惫,饱受战争的磨难,对家人的牵挂担忧,满怀哀伤的心情,严重的景象变的凄冷,跨越时空,给我们丰富的联想想像的空间,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一、高一古诗词
1)上册:《沁园春》《蒹葭》《饮酒》。
2)下册:《登金陵凤凰台》《八声甘州》《水龙吟》《登快阁》《梦游天姥吟留别》《终南山》《登楼》《塞下曲》《从军行》《过华清宫》。
二、高二古诗词
1)上册:《雨霖铃》《踏莎行》《苏幕遮》《声声慢》《寿阳曲》《山坡羊》。
2)下册:《师说》《劝学》。
三、高三古诗词
1)上册:《月夜》《夜雨寄北》《水调歌头》。
2)下册:《鱼我所欲也》《琵琶行》《论.语七则》《兰亭集序》《人间词话七则》。
参考资料
CH站长资讯.CH站长资讯[引用时间2018-1-15]
楼上回答的不是人教版的课本吧。
不过,我们都有帮助你的心情!首先《沁园春•长沙》《雨巷》《再别康桥》《烛之武退秦师》‹大纲没要求背,我们老师说重要,我们就背了 出了一些题的›《荆轲刺秦王》的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终已不顾.《纪念刘和珍君》中的的第2 4 节.这是必修3.《氓》背诵,《采薇》熟读.《离骚》‹老师划一些重要句子要求背》《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的第3段.好了 我们学的是人教版.我和楼上的一样,翻了我今年的老书.我就要高2,希望给你带来了帮助.。
李白(701-762),字太白,晚年自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出生于当时唐安西大都护府所在的碎叶城(今吉尔斯坦境内)。天才横溢,被誉为谪仙人。
其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杜甫(712-770),字子美,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属河南),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
因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又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少陵、杜工部,其诗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开元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炼传神,对后世诗人影响极大。
王维(701-761),字摩诘,原籍祁(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
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除了四十岁时到长安应过一次科考外,一直在家乡鹿门隐居读书、写诗自娱。
诗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是盛唐主要的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齐名,合称“王孟”。王昌龄(约690-756?),字少伯,今陕西西安人,一说为南京人或山西太原人。
开元十五年进士,一生只做过中下级官吏,安史之乱时,于还江宁途中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诗以写宫怨、边塞、送别为佳,尤长于七绝,有“七绝圣手”之称,时人推为“诗家天子”。
丘为(694-789?),苏州嘉兴(今属浙江)人,天宝年间进士,历官太子右庶子,与王维、刘长卿等友善,活到95岁,相传是唐代享寿最高的一位诗人。綦毋潜(692-749?),字孝通,今湖北江陵人,一说江西南康人。
开元十四年进士,由宜寿尉入为集贤院待制,迁左拾遗,终著作郎,后归隐江东。诗多写山林隐逸生活和方外之情,清秀俊丽。
常建(708-765?),籍贯不详,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只做过盱眙尉的小官。诗以写山水田园为主,选语精妙,境界超远。
岑参(715-770),南阳人,一说湖北江陵人,少时隐居河南嵩阳。天宝三年进士,初为小官,后做过嘉州刺史等官,世称“岑嘉州”。
诗以写边塞生活著称,与高适齐名,合称“高岑”。元结(719-772),字次山,号漫郎、聱叟,曾避难入猗于洞,因号猗于子,河南人。
天宝十二年进士,因招募义军抗击史思明有功,广德二年授道州刺史,后迁容管经略史。诗多讽喻时政,反映人民疾苦。
韦应物(737-791?),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天宝末年曾在宫廷担任过玄宗的侍卫官,早年为人任侠,狂放不羁,后来发奋读书考中进士。因做过苏州刺史。
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德宗贞元年九年进士,又举博学鸿词科。
官礼部员外郎,因参与变革的王叔文集团,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人称柳柳州。诗文在当时都很有名,和韩愈共同领导了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隐居河南嵩山,四十多岁才中进士,只做过县尉一类的小官。一生困顿,性情耿介,诗多描写民间疾苦和炎凉世态。
语言力戒平庸,追求瘦硬奇僻的风格。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年轻时使年任侠,睿宗文明元年进士,武则天执政时,任时麟台正字、右拾遗等小官。
他对自六朝以来浮华绮丽的诗风深感不满,力求改革,在诗歌创作与理论上都作出过重要贡献。李颀(690-751),东川(今四川三台)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
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幼孤贫刻苦好学,德宗贞元八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因上疏请免关中赋役,贬为阳山县令。
后随宰相裴度平定淮西迁刑部侍郎,又因上表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做过吏部侍郎,死谥文公,故世称韩吏部、韩文公。
是唐代古文运动领袖,与柳宗儿合称韩柳。诗力求险怪新奇,雄浑重气势。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号士。其先世为太原人,后迁居下圭(今陕西渭南),出生于河南新郑。
贞元十五年进士。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又自号乐居士。
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哪《琵琶行》、《长恨歌》等也极有名。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开成进士。因处于牛李常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农丽,尤其是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