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求艺 初中学习 > 初中数学教案

频率分布(一)

一、 教学目的

1.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了解频率分布的意义和作用.

2.使学生会就一组数据列出频率分布表,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按步骤就一组数据列出频率分布表,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难点:组距、组数、分点的确定.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如何在直角坐标系中做出(160.,1)和(11.,3)的对应点.

引入新课

某次考试中,我们不仅需要了解学生的平均成绩,还需要了解他们中90分以上,0~90分,…,不及格的各占多少?此类问题如何解决?

对学生身高进行测量,得出一组数据,需了解140厘米以下,140~149厘米,10~19厘米,…,160~169厘米,170厘米以上的人数有多少?此类问题如何解决?

本课解决此类问题.

新课

在 教师指导下,学生阅读并理解教材的内容.通过对这一引例的了解,得出此类问题的解题步骤: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决定组距与组数.

(3)确定分点.

(4)列频率分布表.

()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接下来让学生作如下练习:

填空题:

1.计算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为了解和掌握这组数据的____有多大.

2.组距是指每个小组的____之间的距离.

3.某批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23,组距为3,那么应将这批数分为____组.

4.决定分点时,应使分点比数据____一位小数,并且把第1组的起点稍微____一点.

.将某批数据分组后,落在各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叫____,它与数据总数的比值叫做这一小组的____.

6.将一些数据分成6组,列出频率分布表,其中前3组的频率之和是0.6,后两组的频率之和为0.3,那么第4组的频率是____.

选择题:

为估计初三年级全体男生体重的分布情况,现抽样测量20名学生,记录如下(单位:斤):96 9 101 90 94 10 90 97 96 102 99 94 93 94 92 9 96 9 104 96

(1)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 [ ]

A.1 B.14 .13 D.12

(2)若将数据分成组,分组取法以____为好. [ ]

A.90~93,93~96,…,102~10

B.90.~93.,93.~96.,…,102.~10.

.90~92,92~94,…,104~106

D.9.~91.,91.~93.,…,103.~10.

(3)最后一组的频率是 [ ]

A.1 B.0 .2 D.3

(4)第二组的频率是 [ ]

A.1 B.0 .0.1 D.0.0

小结

本课学习了:

1.频数、频率的概念.

2.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制作.

作业:选用课本习题

补充作业

某班40名学生中,14岁的有人,1岁的有30人,16岁的有4人,17岁的有1人.

(1)试填写下面频率分布表;

(2)该校这个班所在年级100名同学中,估计年龄在1岁,16岁的学生分别有多少?


四、 教学注意问题

本课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因此,要求学生能作简单的此类问题即可.


第 1234 页

温馨提示:
本文【初中数学 列方程解应用题 教案】由作者教育那些事儿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5 牛求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