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求艺 初中学习 >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教案数学教案-三角形相似的判定 (第2课时)

数学教案-三角形相似的判定 (第2课时)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判定定理2、3的证明方法并会应用.

2.继续渗透和培养学生对类比数学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3.通过了解定理的证明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证明新命题的能力.

4.通过学习,了解由特殊到一般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二、教学设计

类比学习,探讨发现

三、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是判定定理2、3的应用.

2.教学难点:是了解判定定理2的证题方法与思路.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常用画图工具、

六、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我们已经学习了几种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

2.叙述判定定理1,定理1的证题思路是什么?(①作相似,证全等,②作全等,证相似).

[讲解新课]

类比三角形全等判定的“SAS”让学生得出:

判定定理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简单说成: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已知:如图,在 和 中,

且 .

求证: ∽

建议“已知、求证”要学生自己写出.

另外,依照判定定理1的两个证明思路,让学生自己说出辅助线的作法.

下面判定定理3的引出与证明同判定定理2,这里从略.

在讲解判定定理3的过程中,再一次强调使用比例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以便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它.

例3  依据下列各组条件,判定 与 是不是相似,并证明为什么:

(1) , ,

(2) ,,

解:让学生试着写出解题过程

这种类型的题具有两层意思:一是对正确的题目加以证明;二是对不正确的题目要说出理由或举反例,但后者对于初二学生来说比较困难.为降低难度,这里的题目全是正确的,只要求学生能用学过的知识给出证明就可以了,不必研究如何判定两个三角形不相似.

[小结]

1.让学生了解判定定理2、3的证明思路与方法.

2.会利用两个判定定理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七、布置作业

教材P23中A组、P241中B组1.

八、板书设计

温馨提示:
本文【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教案数学教案-三角形相似的判定 (第2课时)】由作者职业教育指南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5 牛求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