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求艺 初中学习 >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数学-九年级数学教案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和判定.因为它是本单元的基础(如:“切线的判断和性质定理”是在它的基础上研究的),也是高中解析几何中研究“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

难点:在对性质和判定的研究中,既要有归纳概括能力,又要有转换思想和能力,所以是本节的难点;另外对“相切”要分清直线与圆有唯一公共点是指有一个并且只有一个公共点,与有一个公共点含义不同(这一点到直线和曲线相切时很重要),学生较难理解.

3.教法建议

本节内容需要一个课时.

(1) 教师通过电脑演示,组织学生自主观察、分析,并引导学生把“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研究的方法迁移过来,指导学生归纳、概括;

(2)在 教学中,以“形”归纳“数”, 以“数”判断“形”为主线,开展在 教师组织下,以学生为主体,活动式 教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掌握其判定方法和性质;

2、通过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探究,向学生渗透分类、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

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从运动的观点来观察直线和圆相交、相切、相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和性质.

教学难点: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研究及运用.

教学设计:

(一)基本概念

1、观察:(组织学生,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2、归纳:(引导学生完成)

(1)直线与圆有两个公共点;(2)直线和圆有唯一公共点(3)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

3、概念:(指导学生完成)

由直线与圆的公共点的个数,得出以下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1)相交:直线与圆有两个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交.这时直线叫做圆的割线.

(2)相切:直线和圆有唯一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切.这时直线叫做圆的切线,唯一的公共点叫做切点.

(3)相离: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离.

研究与理解:

①直线与圆有唯一公共点的含义是“有且仅有”,这与直线与圆有一个公共点的含义不同.

②直线和圆除了上述三种位置关系外,有第四种关系吗?即一条直线和圆的公共点能否多于两个?为什么?

(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数量特征

1、迁移: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1)点P在⊙内 d

(2)点P在⊙上 d=r;

(3)点P在⊙外 d>r.

2、归纳概括:

如果⊙的半径为r ,圆心到直线 l 的距离为d,那么

(1)直线 l和⊙相交 d(2)直线 l和⊙相切 d=r;
(3)直线 l和⊙相离 d>r.

(三)应用

例1、在Rt△AB中,∠=90°,A=3,B=4,以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与AB有何种位置关系?为什么?

(1)r=2; (2)r=2.4; (3)r=3.

学生自主完成,老师指导学生规范解题过程.

解:(图形略)过点作D⊥AB于D,

在Rt△AB中,∠=90°,

AB= ,

∵ ,∴AB?D=A?B,

∴ (),

(1)当r =2时  D>r,∴圆与AB相离;

(2)当r=2.4时,D=r,∴圆与AB相切;

(3)当r=3时,D<r,∴圆与AB相交.

练习P10,1、2.

(四)小结:

1、知识:(指导学生归纳)

2、能力:观察、归纳、概括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知识应用能力.

(五)作业:教材P11,1(1)、2、3.

探究活动

问题:如图,正三角形AB的边长为6 厘米,⊙的半径为r厘米,当圆心从点A出发,沿着线路AB一B一A运动,回到点A时,⊙随着点的运动而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从切点的个数来考虑,相切有几种不同的情况?写出不同情况下,r的取值范围及相应的切点个数.

略解:由正三角形的边长为6 厘米,可得它一边上的高为9厘米.

①∴当⊙的半径r=9厘米时,⊙在移动中与△AB的边共相切三次,即切点个数为3.

②当0<r<9时,⊙在移动中与△AB的边共相切六次,即


温馨提示:
本文【初中数学-九年级数学教案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由作者教育大世界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5 牛求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