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求艺 初中学习 >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数学-九年级数学教案第五册用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一)

第五册用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 .使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整式方程的意义; 2 .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正确识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二)能力训练点: 1 .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引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概念理解的完整性和深刻性.

(三)德育渗透点:由知识来源于实际,树立转化的思想,由设未知数列方程向学生渗透方程的思想方法,由此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及一般形式.

2 .教学难点:正确识别一般式中的“项”及“系数”.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 .用电脑演示下面的操作:一块长方形的薄钢片,在薄钢片的四个角上截去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然后把四边折起来,就成为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演示完毕,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和剪刀,实际操作一下刚才演示的过程.学生的实际操作,为解决下面的问题奠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手、脑、眼并用的能力.

2 .现有一块长 0 ,宽 60 的薄钢片,在每个角上截去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然后做成底面积为 100 2 的无盖的长方体盒子,那么应该怎样求出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

教师启发学生设未知数、列方程,经整理得到方程 x 2 -70x+2=0 ,此方程不会解,说明所学知识不够用,需要学习新的知识,学了本章的知识,就可以解这个方程,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板书:“第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教师恰当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

通过章前引例和节前引例,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知识来源于实际,并且又为实际服务,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真正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产生用数学的意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中.同时让学生感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在本章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 .复习提问

( 1 )什么叫做方程?曾学过哪些方程?

( 2 )什么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元”和“次”的含义?

( 3 )什么叫做分式方程?

问题的提出及解决,为深刻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做好铺垫.

2 .引例:剪一块面积为 10 2 的长方形铁片使它的长比宽多,这块铁片应怎样剪?

引导,启发学生设未知数列方程,并整理得方程 x 2 +x-10=0 ,此方程和章前引例所得到的方程 x 2 + 70x + 2 = 0 加以观察、比较,得到整式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整式方程:方程的两边都是关于未知数的整式,这样的方程称为整式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2 ,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是在整式方程的前提下定义的.一元二次方程中的“一元”指的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二次”指的是“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2 ”.“元”和“次”的概念搞清楚则给定义一元三次方程等打下基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是指方程进行合并同类项整理后而言的.这实际上是给出要判定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首先要进行合并同类项整理,再按定义进行判断.

3 .练习:指出下列方程,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

( 1 ) x ( x-2 )= x ( x + 1 )+ 4x 2

( 2 ) 7x 2 + 6 = 2x ( 3x + 1 );

( 3) nnettype="ret" o:extrusionok="f">

( 4 ) 6x 2 = x ;

() 2x 2 = y ;

( 6 ) -x 2 = 0

4 .任何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都可以化为一个固定的形式,这个形式就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ax 2 + bx += 0 ( a ≠ 0 ). ax 2 称二次项, bx 称一次项,称常数项, a 称二次项系数, b 称一次项系数.

一般式中的“ a ≠ 0 ”为什么?如果 a = 0 ,则 ax 2 +bx+ = 0 就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由此加深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的理解.

.例 1 把方程 3x ( x-1 )= 2 ( x + 1 )+化成一般形式,并写出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教师边提问边引导,板书并规范步骤,深刻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6 .练习 1 :教材 P .中 1 , 2 .要求多数学生在练习本上笔答,部分学生板书,师生评价.题目答案不唯一,最好二次项系数化为正数.

练习 2 :下列关于 x 的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为什么?若是一元二次方程,请分别指出其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x-2-1 = 0 ;( 4 )( b 2 + 1 ) x 2 -bx + b = 2 ;() 2tx ( x- )= 7-4tx .

教师提问及恰当的引导,对学生回答给出评价,通过此组练习,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和深化.

(四)总结、扩展

引导学生从下面三方面进行小结.从方法上学到了什么方法?从知识内容上学到了什么内容?分清楚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1 .将实际问题用设未知数列方程转化为数学问题,体会知识来源于实际以及转化为方程的思想方法.

2 .整式方程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以及它的一般形式,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归纳所学过的整式方程.

3 .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与一般形式 ax 2 + bx += 0 ( a ≠ 0 )的区别和联系.强调“ a ≠ 0 ”这个条件有长远的重要意义.

四、布置作业

1 .教材 P . 6 练习2 .

2 .思考题:

1 )能不能说“关于 x 的整式方程中,含有 x 2 项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 )试说出一元三次方程,一元四次方程的定义及一般形式(学有余力的学生思考).

五、板书设计

第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12.1用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

1.整式方程:……

4.例1:……

2.一元二次方程……:

……

3.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

.练习:……

……

……

温馨提示:
本文【初中数学-九年级数学教案第五册用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一)】由作者学历小助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5 牛求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