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求艺 初中学习 >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数学-九年级数学教案数学教案-圆的内接四边形

数学教案-圆的内接四边形

1. 知识结构

2.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它是圆中探求角相等或互补关系的常用定理,同时也是转移角的常用方法.

难点:定理的灵活运用.使用性质定理时应注意观察图形、分析图形,不要弄错四边形的

外角和它的内对角的相互对应位置.

3. 教法建议

本节内容需要一个课时.

(1)教师的重点是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究问题的情境(参看教学设计示例),组织学生自主观察、分析和探究;

(2)在教学中以“发现??证明??应用”为主线,以“特殊??一般”的探究方法,引导学生发现与证明的思想方法.

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圆内接多边形和多边形外接圆的概念;

(2)掌握圆内接四边形的概念及其性质定理;

(3)熟练运用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进行计算和证明.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圆的特殊内接四边形到圆的一般内接四边形的性质的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定理的证明探讨过程,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

(3)通过定理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探究的热情;

(2)渗透教学内容中普遍存在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观点.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

难点:定理的灵活运用.

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基本概念

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个圆上,这个多边形叫做 圆内接多边形,这个圆叫做这个 多边形的外接圆.如图中的四边形ABD叫做⊙的内接四边形,而⊙叫做四边形ABD的外接圆.

(二)创设研究情境

问题:一般的圆内接四边形具有什么性质?

研究:圆的特殊内接四边形(矩形、正方形、等腰梯形)

教师组织、引导学生研究.

1、边的性质:

(1)矩形:对边相等,对边平行.

(2)正方形:对边相等,对边平行,邻边相等.

(3)等腰梯形:两腰相等,有一组对边平行.

归纳:圆内接四边形的边之间看不出存在什么公同的性质.

2、角的关系

猜想: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三)证明猜想

教师引导学生证明.(参看思路)

思路1:在矩形中,外接圆心即为它的对角线的中点,∠A与∠B均为平角∠BD的一半,在一般的圆内接四边形中,只要把圆心与一组对顶点B、D分别相连,能得到什么结果呢?

∠A= ,∠=

∴∠A+∠=

思路2:在正方形中,外接圆心即为它的对角线的交点.把圆心与各顶点相连,与各边所成的角均方4°的角.在一般的圆内接四边形中,把圆心与各顶点相连,能得到什么结果呢?

这时有2(α+β+γ+δ)=360°

所以  α+β+γ+δ=10°

而    β+γ=∠A,α+δ=∠,

∴∠A+∠=10°,可得,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四)性质及应用

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意一个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

(对A层学生应知,逆定理成立, 4点共圆)

例  已知:如图,⊙ 1 与⊙ 2 相交于A、B两点,经过A的直线与⊙ 1 交于点,与⊙ 2 交于点D.过B的直线与⊙ 1 交于点E,与⊙ 2 交于点F.

求证:E∥DF.

(分析与证明学生自主完成)

说明:①连结AB这是一种常见的引辅助线的方法.对于这道例题,连结AB以后,可以构造出两个圆内接四边形,然后利用圆内接四边形的关于角的性质解决.

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调动学生对例题、重点习题的剖析,多进行一点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勇于创新.

巩固练习:教材P9中1、2.

(五)小结

知识:圆内接多边形??圆内接四边形??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

思想方法:①“特殊??一般”研究问题的方法;②构造圆内接四边形;③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六)作业:教材P101中1、16、17题;教材P102中B组题.

探究活动

问题: 已知,点A在⊙上,⊙A与⊙相交于B、两点,点D是⊙A上(不与B、重合)一点,直线BD与⊙相交于点E.试问:当点D在⊙A上运动时,能否判定△ED的形状?说明理由.

分析  要判定△ED的形状,当运动到BD经过⊙A的圆心A时,此时点E与点A重合,可以发现△ED是等腰三角形,从而猜想对一般情况是否也能成立,进一步观察可发现在运动过程中∠D及∠ED的大小保持不变,△ED的形状保持不变.

提示:分两种情况

(1)当点D在⊙外时.证明△DE∽△AD’即可

(2)当点D在⊙内时. 利用圆内接四边形外角等于内对角可证明△DE∽△AD’即可

说明:(1)本题应用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及圆内接四边形外角等于内对角,改变圆周角顶点位置,进行角的转换;

(2)本题为图形形状判定型的探索题,结论的探索同样运用图形运动思想,证明结论将一般位置转化成特殊位置,同时获得添辅助线的方法,这也是添辅助线的常用的思想方法;

(3)一般地,有时对几种不同位置图形探索得到相同结论,但不同位置的证明方法不同时,也要进行分类讨论.本题中,如果将直线BD运动到使点E在BD的反向延长线上时,
△DE仍然是等腰三角形.


温馨提示:
本文【初中数学-九年级数学教案数学教案-圆的内接四边形】由作者文化知识趣说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5 牛求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