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求艺 字典学习 > 成语词典

得不偿失的解释及意思是什么

【成语】:得不偿失

【拼音】:débùchángshī

【简拼】:dbcs

【解释】:偿:抵得上。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

【出处】:宋·苏轼《和子由除日见寄》诗:“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

【示例】:饶鸿生在精养轩虽化了几十块冤枉钱,在后乐园倒明白了一桩古典,不能说~了。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三回

【近义词】:因小失大、贪小失大、得不偿丧

【反义词】:乞浆得酒、利市之倍、得失相当

【歇后语】:八五炮打蚊子;偷鸡没成丢把米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得失失衡

【英文】:give a lark to catch a kite

【德文】:der Gewinn kann den Verlust nicht decken

【俄文】:игрá не стóит свеч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东吴孙权占据江东六郡,他想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就召集群臣商议攻打夷州和琼崖有关事宜,大臣们均赞同出兵,只有右都护陆逊不赞同,他认为当前应该休养生息增强实力。孙权没采纳他的意见就出兵取胜,但整体上得不偿失

所得不能补偿所失。宋.陆游《方德亨诗集序》:“有才矣,气不足以御之,淫于富贵,移于贫贱,得不偿失,荣不盖愧,诗由此出,而欲追古人之逸驾,讵可得哉?”明.刘基《前江淮都转运盐使宋公政绩记》:“调兵四万,粮运之费不下数十百万,骚动三省,幸而有功,得不偿失。”鲁迅《致曹靖华》:“青年思想简单,不知道环境之可怕,只要一时听得畅快,说得畅快,而实际上却是大大的得不偿失。”亦作“得不酬失”。《后汉书.西羌传论》:“军书未奏其厉害,而离叛之状已言矣。故得不酬失,功不半劳。暴露师徒,连年而无所胜,官人屈竭,烈士愤丧。”亦作“得不补失”。《三国志.吴书.陆逊传》:“权遂征夷州,得不补失。”

【顺接】:失支脱节失足落水失道寡助失神丧魄失马亡羊失流疎剌失晨之补失魂丧魄

【顺接】:爽然自失小己得失万不一失利害得失穷通得失庾郎之失魂亡魄失茫然若失

【逆接】:举手可得顾盼自得疾足先得咎有应得开卷有得唾手而得解人难得志满意得

【逆接】:得一老兵得鱼忘荃得失相半得寸得尺得钱买放得胜头回得意门生得寸进寸

温馨提示:
本文【得不偿失的解释及意思是什么】由作者学习有道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5 牛求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