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知识
每天分享一个生活小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7-11 11:51:17
1942年9月为纪念在此殉国的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易名为左权县。左权是全国颇具盛名的“歌舞之乡”,“左权开花调”、小花戏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山西简介:
位于太行山以西,黄河以东,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总面积15.66万平方公里,人口2875.9万。现辖太原、大同、朔州、阳泉、长治、晋城六个地级市和忻州、吕梁、晋中、临汾、运城五个地区。共计86个县、14个县级市和18个市辖区。省会太原,省政府驻太原市府东街。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这里是晋国的领地,所以简称为晋。战国初期,晋国被韩、赵、魏瓜分,史称“三晋”,历久便成了山西的又一代称。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这片土地上,10万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传说中的“尧都平阳”、“舜都薄板”、“禹都安邑”都在山西的南部,即今天的临汾、永济和夏县。周代,山西是唐国的领地。后来唐叔虞的儿子燮父因唐国临晋水,改国号为晋。春秋时,山西是五霸之一的晋国。战国时,瓜分了晋国的韩、赵、魏三国,与秦、楚、齐、燕并称为战国七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山西设有太原、上党、河东、雁门、代郡等五郡。到隋时,太原是黄河流域仅次于长安和洛阳的第三大城市。隋末 ,李渊父子起兵于太原 ,建都长安后,把太原尊为“北京”,意即“别都”。五代时期,后唐 、后晋 、后汉和北汉都是以山西为根据地起家。在中国封建社会期间,山西的地位举足轻重,而且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越是乱世越是显得重要 ,谁拥有了山西,谁就可以称雄天下。所以,清人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指出:天下形势,必有取于山西。金元时期,山西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北部居领先地位。明代时,设山西行中书省于太原,后改为承宣布政使司,统管山西五府三州。清代,开始称为山西。
山西是一个夹峙在黄河中游峡谷和太行山之间的高原地带。全省大部地区海拔达1000米以上,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0% 以上。以山西平面地图看,是一个斜长方形,由东北斜向西南,东西宽约 290公里,南北长约 550公里。从地形看,是一个由许多复杂山脉构成的高台地。山西,山脉很多。东部有太行山,西部有吕梁山,北部有恒山、五台山,南部有中条山,中都有太岳山。山脉延绵起伏,纵横排列,雄险巍峨。山西境内河流很多,注入黄河的河流有沁河、涑水河、汾河。汾河纵贯全省.是省内的主要河流,它发源于宁武县,全长 761公里.是仅次于渭河的黄河第二大支流。桑干河、滹沱河。漳河也发源于山西.汇入海河水系。山西境内有六大盆地.即大同。忻州、太侯、临汾、运城。长治盆地此外,东部还散布着阳泉、寿阳、襄垣、黎城、晋城等小盆地。
为纪念抗日英烈命名的左权县在山西省。
左权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主脉西侧,辖10个乡镇1个省级开发区。1942年9月,山西省辽县经区政府批准,举行集会宣布,左权县原名辽县,抗日战争时期,是为了纪念左权将军的壮烈牺牲而更名的。
主要景点
1、左权将军烈士陵园
位于左权县城内的北街胡同里。烈士陵园占地面积1396平方米,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前院有园门、左右耳房、东西展廊、东西六角形碑亭、左权将军纪念碑和七层烈士塔;后院有东西展厅、碑廊等。园内另存纪念碑16通,纪念石碣2方、汉白玉左权将军立像1尊。
2、太行龙泉旅游区
位于山西省左权县境内,是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太行龙泉旅游区是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建设的,以山水观光旅游为基础,避暑休闲度假为主体,兼具商务会议、运动养生、山村休闲、民俗体验等多种旅游产品功能的综合旅游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左权县
左权县位于山西省晋中地区东南部。1942年9月,山西省辽县经区政府批准,举行集会宣布,左权县原名辽县,抗日战争时期,是为了纪念八路军左权将军的壮烈牺牲而更名的。
全面抗战爆发后,左权任八路军副参谋长。1937年9月15日,随八路军总部从陕西韩城县芝川镇东渡黄河,进入山西省境内。
1940年11月7日,左权随八路军总部从涉县进入辽县大林口村,8日抵武军寺村,其后迁驻上麻田村。12月5日,百团大战胜利结束。左权参与了这次作战的准备、组织指挥的全过程。27日,左权在重庆《新华日报》发表《华北战局——论华北破击战第二阶段》,论述了百团大战第二阶段作战的伟大战果和取得胜利的原因以及八路军进行反“扫荡”作战的情况。
1941年1月30日,彭德怀、左权指示八路军各师、各军区首长,准备南下援助新四军的部队,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待命南下,并详细规定了各项准备工作的内容。11月9日,日军4000余人进犯黎城北黄崖洞、水腰地区,企图破坏八路军的兵工厂。左权指示特务团:作战的原则是不骄不躁,不惶不恐,以守为攻,以静制动,杀敌制胜。要始终掌握一个稳字,注意把兵工厂的武器藏好,把工人疏散完。黄崖洞保卫战,激战至16日结束,歼灭日军800余人。
1942年2月至5月下旬,日军经过精心策划,集结重兵,对八路军总部和中共北方局机关进行疯狂的“铁壁合围”。5月23日左权向八路军总部警卫连干部布置战斗任务,要他们率部配合第一二九师的部队阻击敌人,掩护机关转移,并叮嘱他们一定要完成任务,太行山压顶也决不要动摇。5月24日,八路军总部和中共北方局机关从辽县麻田地区向东转移,到达山西、河北两省交界的南艾铺地区。5月25日早晨,左权等率领部队继续转移时,被日军飞机发现,情况十分危急。左权等立即召集八路军总部和中共北方局领导的紧急会议。会议鉴于总部机关已处在敌人的合击圈内,而且山区道路少,机关人多,目标太大,集中行动很困难,决定迅速分路突围。
左权率八路军总部直属队和中共北方局沿清漳河东侧向北突围。中午后,侦察警卫分队和当地民兵与敌人部队接触。敌人的飞机不断轰炸扫射,配合地面火力封锁八路军机关突围人员。左权让警卫部队掩护彭德怀等突出敌人包围圈后,继续冒着敌人猛烈的炮火,指挥总部机关人员转移,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壮烈牺牲在山西省辽县南艾铺附近十字岭上,年仅37岁。
1942年9月18日,山西省辽县举行集会宣布:经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批准,为了永久纪念在辽县殉国的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同志,辽县更名为左权县。
为纪念抗日英烈命名的左权县在山西省。左权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主脉西侧,辖10个乡镇1个省级开发区。
1942年9月为纪念在此殉国的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易名为左权县。左权是全国颇具盛名的“歌舞之乡”,“左权开花调”、小花戏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扩展资料
左权境内平均海拔1100米,全县拥有大小河流2260余条,中型水库两座,总库容达1.28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达1.4亿立方米,占全市的13%,是全省富水县之一。
核桃经济林种植面积突破36万亩,农民人均2.6亩,左权绵核桃被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县各类林地面积211万亩,林木绿化率达52%,森林覆盖率达37%,是山西省林业生态县。
参考资料来源:左权县政府——左权简介
为纪念抗日英烈名命名的左权县在山西省晋中市东南部。左权县原名辽县,1942年9月抗日英烈左权在此地殉国,故更名为左权县,以此纪念。2019年3月左权县被列革命文物保护分县,是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有左权将军烈士陵园、龙泉国家森林公园等景点。
左权县在山西晋中市,位于晋中市东南部。
左权县原名辽县,1942年5月25日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牺牲于此,山西人民为纪念左权将军,遂更县名为左权。
其隶属于山西省晋中市,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东南部,介于北纬36°45'~37°17'、东经113°6'~113°48'之间, 总面积2028平方公里。
左权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截至2018年,左权县下辖5个镇、5个乡,另辖1个街道,县政府驻辽阳镇。截至2016年末,左权县总人口165796人。
左权县
左权县位于山西省晋中地区(今改称晋中市)东南部,太行山主脉西侧。北连和顺,西接榆社,南邻武乡、黎城东与河北邢台、武安、涉县接壤。总面积2023平方公里。现辖5镇10乡,人口15.55万。县政府驻城关镇.
左权县原名辽县,1942年5月25日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牺牲于此,山西人民为纪念左权将军,遂更县名为左权。
左权县历为军事要地,战国时镣阳邑为赵国西部重镇。公元前236年秦将王翦攻镣阳,即此。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太行抗日根据地之腹地,华北敌后抗战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今207国道贯通南北,太(谷)邢(台)公路纵横东西,为晋、冀、豫三省交往之重要通道。由县城至周围各县、市公路里程为:东:距河北省邢台市界64公里,至邢台市城区146公里;距河北省武安市界45公里,至武安市城区145公里。东南:距河北省涉县界48.7公里,至涉县城87公里。南:距武乡县界17公里,至武乡县城78公里;距黎城县界36公里,至黎城县城81公里。西:距榆社县界19公里,至榆社县城45公里。北:距和顺县界22公里,至和顺县城39公里。县城距首都北京527公里;距山西省会太原市150公里;距晋中市[1]120公里;距最近海港(天津码头)520公里;距最近民航机场(太原机场)136公里。现属于晋中市管辖。
左权将军是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著名军事家。1905年生,湖南省醴陵县人。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1期学习。1925年2月加入中国*。同年12月赴苏联,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后到中央苏区工作,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1分校教育长、新12军军长、第5军团第15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中革军委第一局局长和红1军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1936年5月,任红1军团代理军团长。
全国抗战爆发后,担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后兼八路军第2纵队司令员,协助朱德、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粉碎日军多次残酷“扫荡”,威震敌后。其高超的指挥艺术,严密细致的参谋业务,扎实的工作作风,深受朱、彭的赞扬。1940年秋,协助彭德怀指挥著名的百团大战。1941年11月指挥八路军总部特务团进行黄崖洞保卫战,经8昼夜激战,以较小的代价歼敌千余人,被中央军委称为“‘反扫荡’的模范战斗”。他还“是一个有理论修养同时有实践经验的军事家”,从1939年至1941年,他撰写了《论坚持华北抗战》 《埋伏战术》 《袭击战术》 《战术问题》《论军事思想的原理》等文章40余篇。左权为创建并巩固华北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人民抗日武装,为八路军的全面建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进行“铁壁合围”大“扫荡”。25日,他在山西省辽县麻田附近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时,在十字岭战斗中壮烈殉国,年仅37岁。
左权是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指挥员。名将阵亡,太行山为之低咽,全党为之悲痛。周恩来称他“足以为党之模范”,朱德赞誉他是“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为纪念左权,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将辽县改名为左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