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知识趣说
用简单有趣娱乐的方式分享知识,让文化变得有趣。
发布时间: 2024-07-11 11:44:43
三皇分别指的是:羲皇、燧皇、炎皇。而五帝指的是:黄帝、颛顼 、帝喾、尧帝、舜帝。三皇五帝,并不是真正的帝王,指的是原始社会中后期出现的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后人追尊他们为“皇”或“帝”。也有把他们当做神灵,以神话故事传说着。
华夏文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燧人氏,燧人氏是中华民族可以考证的第一位祖先。不同的书中对三皇和五帝的定义不同,这些书主要是有:《尚书大传》、《风俗通义》、《古微书》。而针对五帝说法的书籍也很多。具体这些书有,《大戴礼记》、《史记》、《战国策》、《吕氏春秋》、《尚书序》认为是少昊、颛顼、帝喾、尧、舜。《尚书序》虽为伪书,但因为地位尊崇,之后的史籍皆承用此说。于是这一“五帝”说被奉为古代的信史。
三皇五帝指古代传说中的帝王,说法不一,通常称伏羲、燧人、神农为三皇,或者称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五帝通常指黄帝、颛顼(Zhuānxū)、帝喾(Dìkù)、唐尧、虞舜。
三皇五帝是历史神话人物“三皇”与“五帝”的合称。原始意义上的三皇是指远古三皇(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后增补伏羲氏等作为“三皇”。原始意义上的五帝是指远古五方上帝(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叶光纪,一作汁光纪 ),后增补公孙轩辕等五位上古部落首领作为“五帝”。
三皇五帝时代跨越了良渚、大地湾、仰韶、龙山等文化时期,时间跨度长达7600多年;是古代中国从城邦时代至中央集权化奴隶制国家时代的过渡时期。中华文明自古就有三皇五帝之说,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李斯说:“古有天皇、地皇、泰皇。”三皇的称号由来已久,伏羲等人只是继承了远古三皇的称号,最早的天皇时代距今至少已有1万年以上,最晚的泰皇距今至少约6259-6129年。
后期增补的后三皇五帝在不同著作中分别有不同的说法:
三皇:
燧人、伏羲、神农,出自《尚书大传》;
伏羲、女娲、神农,出自《春秋运斗枢》;
伏羲、祝融、神农,出自《风俗通义》;
伏羲、神农、黄帝,出自《三字经》;
有巢氏、燧人氏、知生氏,出自《庄子》、《纲鉴易知录》。
五帝:
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出自《吕氏春秋》;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出自《大戴礼记》;
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出自《资治通鉴外纪》。
三皇:伏羲、神农、燧人。五帝:黄帝、虞舜、颛顼、帝喾、唐尧。
历史时期,也就是在三皇五帝的一个时代,而三皇五帝的那个时代也是称之为神话时代、上古时代或者是远古时代,而三皇五帝也是开创了中华上古的一个文明,在近现代也是通过考古而发现了有着很多相对应那个那时期的龙山文化遗址,所以三皇五帝的时期,确实真正的存在过的。
华夏的祖先是三皇,而主要也是汉族的祖先来的,不过很多的著作都是对这个的解释有着不同,也是存在很多的众说纷纭等等,另外,每一本的著作都是对三皇都是有着不同。
出自于先秦时期的一个古籍其中有一本《世本》的记载的三皇指的是伏羲、皇帝和神农。而在《吕氏春秋》所记载的三皇值得神农、女娲、伏羲这三个人物。
而在《通鉴外记》中记载的是伏羲,神农,共工。不过在《史记·秦始皇本记》中是天皇,地皇以及泰皇和《史记·补三皇本记》中所记载的又不一样。另外一点,在《尚书大传》中指出的是伏羲、燧人和神农。
相关解释
三皇五帝,是“三皇”与“五帝”的合称。原始意义上的三皇是指远古三皇(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后增补伏羲氏等作为“三皇”。原始意义上的五帝是指远古五方上帝,后增补黄帝公孙轩辕等五位上古部落首领作为“五帝”。
三皇按照流传最广的道教文化来说是燧人、伏羲、神农。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三皇五帝仅仅是原始社会中后期出现的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后人追尊他们为“皇”或“帝”。道教则把他们奉为神灵,以各种美丽的神话传说来宣扬他们的伟大业绩。在中国华夏文明的古史传说中,三皇五帝广为流传,虽然是神话故事,但都是属于华夏文明,三皇五帝也是所指诸人。
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中,对于中华文明的开端,原文是这样描述的。我给大家读一段:距今四五千年,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活动着很多部落。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老创说中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
三皇指燧人、伏羲、神农;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三皇五帝,是历史神话人物“三皇”与“五帝”的合称。原始意义上的三皇是指远古三皇(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后增补伏羲氏等作为“三皇”。原始意义上的五帝是指远古五方上帝,后增补公孙轩辕等五位上古部落首领作为“五帝”。
皇帝含义:
皇,“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丁有火德,其人凤凰。故皇乃龙凤合体,尊贵无比。
帝,人皇之妻丁生有一子,曰戊,戊娶癸,癸+戊=帝,合文曰帝。传说成汤就是帝族,丁生戊,曰“成”,故名成汤,成汤也自称武王,成汤生于任城,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建立了帝族。帝族的代表是黄帝。其人土德。
三皇五帝,是“三皇”与“五帝”的合称。原始意义上的三皇是指远古三皇(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后增补伏羲氏等作为“三皇”。原始意义上的五帝是指远古五方上帝,后增补黄帝公孙轩辕(也称姬轩辕)等五位上古部落首领作为“五帝”。
后期增补的后三皇五帝在不同著作中分别有不同的说法:
三皇:
燧人、伏羲、神农,出自《尚书大传》;
伏羲、女娲、神农,出自《春秋运斗枢》;
伏羲、祝融、神农,出自《风俗通义》;
伏羲、神农、黄帝,出自《三字经》;
有巢氏、燧人氏、知生氏,出自《庄子》、《纲鉴易知录》。
五帝:
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出自《吕氏春秋》;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出自《大戴礼记》;
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出自《资治通鉴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