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知识乐生活
小常识带你一起快乐生活
发布时间: 2024-07-11 11:44:23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时代所固有的各种基本矛盾一个也未解决,而又增加了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德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签订《凡尔赛和约》的严酷条款怀有怨恨。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纳粹党掌握国家政权,阿道夫·希特勒开始秘密武装德国。
1933年1月,阿道夫·希特勒在德意志第三帝国上台,2月制造国会纵火案,3月通过《授权法》,继之一系列法西斯法案出笼,至次年8月颁布《国家元首法》,对国家生活进行了全面改组,建立起集权统治的法西斯体制,并且加紧扩军备战。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日本走上了战争和法西斯化的道路。在日本以军部为中心,从首先发动侵略战争着手,然后通过天皇制机构,自上而下的逐步法西斯化,以适应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
1936年,日本法西斯青年军官发动的“二二六”兵变,使军部实力大大加强。不久,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之后,德意志第三帝国、意大利王国与日本签订反共产主义协定,并且干预西班牙内战。
二战是德国先挑起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扩展资料
二战起因
经济危机
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市崩盘,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华尔街证券交易所出现抛售股票的狂潮,收盘时转手的股票达到1300万股,创历史最高纪录。
随之而来的是股票市场的崩溃和银行的挤兑风潮,使美国经济陷入绝境,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全球性经济危机就这样爆发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战
二战是德国先挑起的。
德军于1939年9月1日对波兰展开入侵,后协同苏军迅速占领波兰全境,英国及法国向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此展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次战争带动了航空技术、原子能、重炮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战争背景
1、日本侵华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从而在世界东方形成第一个战争策源地。之后中国政府向国联求助,却并未得到国联的积极回应。
当时西方大国普遍奉行绥靖政策,意图通过纵容法西斯的行径来换取暂时的和平,由此日本得以自行其是。这场事变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二战已经浮现。
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进一步加剧了国际形势的紧张态势。
2、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严重冲击了意大利,墨索里尼断定领土扩张是减轻国内经济压力所必需的办法,进而走向了扩张的道路。首先,他希望先吞并埃塞俄比亚,但想达到目的,必先得到英、法默许。
英、法最终对意大利的行为采取绥靖政策,墨索里尼认为时机已成熟,便于1935年10月3日,发动了侵略战争,在经过7个月的抵抗之后,因西方国家的出卖和两国实力差距过大,埃塞俄比亚寡不敌众,最终沦陷。这次战争进一步暴露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软弱无能,助长了法西斯的嚣张气焰。
3、慕尼黑阴谋
1938年3月,德意志第三帝国并吞了奥地利。接着,希特勒以保护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德意志少数民族的利益为借口,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
面对德意志第三帝国法西斯的咄咄逼人的侵略,英法两国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并与希特勒达成协议,希望把德意志第三帝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希特勒纳粹党领导的德国挑起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时代所固有的各种基本矛盾一个也未解决,而又增加了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德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签订《凡尔赛和约》的严酷条款怀有怨恨。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纳粹党掌握国家政权,阿道夫·希特勒开始秘密武装德国。《凡尔赛和约》就是20年停战的协议。
随着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和军事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军事实力发展较快的德、意、日三国要求重新划分世界势力范围,使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起来。
1939年9月1日,德军集中强大的兵力,在大批飞机、坦克的配合下,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袭击。波兰军队奋力抵抗,但波兰军队陈旧的武器装备和落后的战术,根本无法抵挡德国法西斯的“闪电战”。波兰军队节节败退,波兰很快大片土地沦陷,英、法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日本和德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起因
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不宣而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仿佛转眼间,距离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过了60年。回顾历史,分析这场人类社会经历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破坏程度最深的全球性战争是如何爆发的,对今天的世界有着非常重大的借鉴意义。认真吸取历史的教训,人类才能真正避免再次走入战争的深渊。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埋下祸根
1918年11月11日,德国与协约国在法国巴黎东北的贡比涅森林签订投降协议。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宣告结束。战争结束后,协约国集团于1919年和1922年在巴黎和华盛顿先后召开了国际会议,讨论重建战后国际秩序的问题。经过几番讨价还价,最终建立了战后初期的国际体系,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德国问题。许多人认为:协约国不承认德国的大国地位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因此,当时许多欧洲政治家天真地相信:只要能够处理好这一问题,就可以使欧洲避免另一场战争。但是,英、法、美三国操纵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在处置德国时采取了“以暴治暴”的方法,使德国丧失了1/8的领土和1/10的人口,在德国人心目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从而背离了制定这一条约的初衷。
一纸和约真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德国问题吗?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二十余年,无论协约国集团在处置德国问题时怎样大发仁慈,都难以改变德国老百姓心中约定俗成的基本认识:战争赔款是德国贫困的根源。不管是濒于破产的商人、收入菲薄的教师,还是失业的工人,都把他们贫困的原因归咎于战争赔款。在德国人看来,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普鲁士占领了100多年的但泽(今波兰格但斯克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国际联盟和波兰共同管辖)成为了自由市,波兰走廊把东普鲁士同德国本土分割开,德国丧失了所有的殖民地,所有这一切带给德国的只有贫弱和苦难。德国人认为,摆脱困境的根本方法,是推翻压在他们头上的《凡尔赛和约》。此时,大多数德国人心中想的只是:复仇!复仇!复仇!希特勒和纳粹党的出现恰恰迎合了德国人这种急于报复的极端民族主义心理,因而轻易上台执政。
在巴黎和会上,意大利首相奥兰多没有获得他想要的特权,一怒之下拂袖而去。奥兰多回国后政府倒台。1922年10月,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政权。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另一主要国家日本,其膨胀野心也与华盛顿会议上处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岛屿殖民地、重新划分远东政治格局有关。因此,后来的历史学家们不客气地说:德、意、日法西斯国家本身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分赃不均的产物,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孕育的畸形儿!
姑息养奸 法西斯泛滥世界
20世纪30年代,以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以1939年纳粹德国侵略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结束,中间穿插着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德、意法西斯干涉西班牙内战,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在这十年中,世界从烽火点点到硝烟成片,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世界大战的深渊。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普遍幻想今后永远不会再有另一场世界大战了,饱受战争之苦的欧洲各国“和平主义”思想过度泛滥。“和风”劲吹之下,欧洲各国大规模裁军,对纳粹党在德国上台可能造成的危害疏于防范,形成了它得以壮大的外部条件。同时,英、法、美等国家对于德、意、日在全世界的侵略行径不闻不问、姑息养奸,使得法西斯毒瘤泛滥世界,成为危害人类和平的重大隐患。
1933年,和平的热望鼓动着大多数英国人,法国人则在德法边境修筑了蜿蜒几百公里的马其诺防线,并在德国东部联合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组成制约德国的“小协约国”集团,自以为从此可以高枕无忧、永享太平了。与此同时,纳粹党执政后的德国却在悄然重整军备,恢复普遍义务兵役制,并秘密发展被《凡尔赛和约》禁止的空军和坦克部队。意大利和日本这两个法西斯国家也争相扩军备战,磨刀霍霍,准备大干一场。
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中国东北。“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政府一面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一面将希望寄托在英法主导的国际联盟身上,希望由“国联”出面制裁日本。英法把持的“国联”虽然高举“道义”的大旗,但对日本的侵略行径却裁而不制。这一方面是由于西方列强要维持与日本的经贸关系,另一方面,若翻翻历史书就会发现,它们中哪一个没有过类似侵略行径呢?此时,被世界舆论寄以厚望的美国罗斯福政府又埋头于“新政”,不愿涉足国际事务,这无异于鼓励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
国际联盟对“九一八事变”的态度开了一个既可悲又可怕的先例。在这之后,法西斯国家摸到了“绥靖政策”的脉搏,在世界各地频繁侵略,
参考资料
网上搜的~~
1939年9月1日,德国出动了58个师、2800辆坦克、2000架飞机和6000门大炮,向波兰发动了“闪电式进攻”。闪电战又称闪击战,其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利用便捷的新式武器,装备快速反应部队,向敌方发动突然袭击,并在短时间内占据优势。[38]
英、法两国在德国入侵波兰之后,于9月3日对德宣战。但在实际上,英、法两国的政府却只是宣而不战,开始了“静坐战”。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二次大战的爆发在一次大战结束时就买下了祸根!一次大战结束时,战胜的协约国对战败的德国进行了“歇斯底里”般的盘剥和敲诈,在战胜国和德国民众之间买下了仇恨的种子。
21929年经济大萧条沉重打击了西方诸强的经济,在经济最为困难的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民众生活极为困苦。
3、这一时期,苏联成立和发展。
4、德、意、日等国家的法西斯政党就趁民众对经济不满的机会,以打击共产主义为接口,德国纳粹党还以对“一战”战胜国进行复仇为旗帜,赢得民众的信任,竞选上台。
5、法西斯主义最终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是: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利益分配失衡导致矛盾加剧,德国最先挑起。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著名的1929年的经济危机,由此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基本上依照“凡尔赛协定”瓜分世界权益,英美法等国获取大量战争“遗产”。导致一战后的德国担负着巨大的债务赔款压力,再加上英法美等国转嫁国内经济危机,德国国内人民生活异常艰苦,出现了好战分子。并且极力鼓吹帝国战争,试图转移国内矛盾至犹太人种族矛盾,还有就是通过集中国力发展强大军事力量,达到征服弱国侵占资源的目的。德国军事实力不断增强,野心越来越大,步步蚕食周边小国国家利益。最终,1939年,德国突然撕毁联合国约定,对波兰实施闪电战,二战爆发。
德国在欧洲闪击波兰后,不久,便于意大利、日本形成军事同盟。三国为法西斯轴心国,分别以欧洲和亚洲为主战场,展开了长达7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很快,德国将战火引向英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在亚洲的中国东北地区早在1932年就已经开启了侵略战争,对东亚地区进行了长达14年的侵略战争。意大利则很快就投降了。最终,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就是英法美德日意等国的世界利益划分不均衡,导致的国与国之间的剧烈矛盾。德国率先在欧洲挑起战争。
最后总结一下:二战的起因是欧美各大国之间的利益分配失衡的矛盾。最先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是德国,给人类历史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一、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争霸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地步的必然结果。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酝酿过程。德、日、意法西斯国家在英、 法、美绥靖纵容下,推行侵略扩张政策,首先在亚洲、非洲和欧洲发动局部战争,最后挑起世界大战。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孕育新的国际冲突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意、日等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按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调整相互关系,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个体系建立在掠夺战败国、反对苏维埃俄国、损害中国主权、扼杀民族解放运动以及战胜国之间相互欺瞒的基础上,不仅没有缓和反而更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以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德国不甘心《凡尔赛和约》对它的制裁和限制,力图废除和约并实现重新武装,伺机重返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的舞台。意大利则嫌少,对未能得到英、法、俄曾答应给予的领土耿耿于怀。日本独霸中国和在亚太地区的扩张趋势,加剧了同中、英、美的矛盾。
2、世界经济危机导致战争因素增长。20世纪20年代是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德国在美英垄断资本扶持下迅速恢复国家实力,重返帝国主义列强争霸行列;日本经济虽有发展,但对外贸易却低于世界平均增长率,为扭转局面,加紧向中国扩张;意大利国力有限,企图以炫耀武力确保其地中海霸权。1929~1933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使帝国主义各国遭受猛烈冲击,生产下降,企业破产,失业激增。为摆脱危机,帝国主义各国展开关税战和贸易战,彼此矛盾激化。在这场较量中,美、英、法占有优势,德、日、意因经济力量薄弱处于不利地位,于是走上扩军备战、以武力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道路。
二、直接原因:
日本和德国法西斯的上台,使两个国家逐渐进入侵略扩张的轨道,并最终成为二战在亚洲和欧洲的策源地。面对不断挑战一战后国际秩序的日本和德国法西斯,美、英、法等西方大国出于本国利益,一味姑息、纵容,实质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按预定计划在柳条湖炸毁了一段南满铁路,并诬陷是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大举进攻中国军队,九一八事变爆发。到1932年2月,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打响了侵华战争的第一枪,也打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局部战争的第一枪。
21938年9月29~30日的慕尼黑会议把英、法的绥靖政策推到了顶峰,并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张伯伦回到英国得意洋洋地吹嘘:“我带回来了体面的和平,一代人的和平。”可事实却是,慕尼黑协定墨迹未干,1939年3月16日,捷克斯洛伐克全境被德军占领。至此,法西斯德国与英、法大战的条件已经具备,德、意成为了欧洲战争策源地,预示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不可避免。
欧洲战场是德国发起的,德国的经济也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直到二战后的马歇尔计划得到了大量的经济援助后才得以恢复。
太平洋战场则是日本发起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及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挑起世界大战的是帝国主义。
一战是奥匈帝国挑起的。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二战时日耳曼挑起的。1939年9月1日,日耳曼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