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知识
通古知今,博采众长。
发布时间: 2024-07-11 11:43:35
朱棣把皇位传给了他的长子朱高炽。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以后返回北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和朱高燧趁机作乱,两人商量后决定秘不发丧。朱高炽1424年八月二十五日才得知朱棣已经死了,这个时候朱棣皇帝的代表带着传位的遗诏也到达了北京。明朝史书记载,朱棣是死在征伐蒙古的路上,在这之前就已经立下了太子朱高炽,并且让太子朱高炽监国,所以朱高炽也就顺理成章成为了朱棣的继承人,历史上也确实是这样,朱高炽成为了明朝第四位皇帝,史称明仁宗。
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长子,母为仁孝文皇后徐氏,他生于洪武十一年八月十六日,当时他父亲朱棣还是燕王,年仅18岁。其朱高炽是一位仁厚的君主,相对于朱棣来说,朱高炽更喜欢使用仁政。朱高炽在刑法上没有那么严格,也废除了很多错误的朝政规则。朱棣在位的时候总是喜欢到处打仗,朱高炽则更注重人民的休息。所以朱高炽在位期间没有发动任何战争,专心发展明朝的经济,让人民的生活可以更好。
朱高炽
明成祖朱棣把皇位传给了长子朱高炽,也就是明仁宗。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在第五次北征回师途中,病逝于榆木川,享年六十四岁,传位太子朱高炽。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炽病重,不久去世,终年48岁。
明成祖朱棣把皇位传给了长子朱高炽,也就是明仁宗。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叔父。建文四年(1402年)即位,在位二十二年(1402年1424年),年号永乐。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在第五次北征回师途中,病逝于榆木川,享年六十四岁。庙号太宗,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葬于长陵。嘉靖时期,改庙号成祖,改谥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传位太子朱高炽。
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明成祖朱棣长子,生母仁孝文皇后徐氏。明朝第四位皇帝,年号洪熙(1425年)。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炽病重,不久去世,终年48岁。庙号仁宗,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葬于十三陵之献陵,传位长子朱瞻基。
朱棣把皇位传给了他的长子,朱高炽。朱高炽1424年八月二十五日才得知朱棣已经死了,这个时候朱棣皇帝的代表带着传位的遗诏也到达了北京。1924年九月七日正式登基朱高炽,被称为明仁宗。但是朱高炽只做了十个月的皇帝。-《引自网络》
永乐皇帝朱棣把他的皇位传给了长子朱高炽,其实当时朱棣在传位给谁的时候,一直在纠结,在长子或者是次子之间非常的犹豫。虽然说朱高煦。是朱棣的第2个儿子,但是朱高煦在幼年的时候就一直跟随着朱棣南征北战非常的骁勇善战,在性格方面和朱棣很像。
而且朱高煦在军中那么多年也非常的有人缘,同样的很多的功臣都支持朱高煦。有很多人推荐让朱高煦去做太子,朱棣其实曾经也有考虑过的。而长子朱高炽性格非常的憨厚,身体很胖,同样的健康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虽然说长子朱高炽不怎么样,可是朱棣却非常喜欢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
这个孙子朱棣真的是非常的喜欢,从小就天资过人。尤其是后面朱棣和谢晋的谈话之后,谢晋还说朱瞻基非常的不错,于是朱棣就立了朱高炽为太子。可以说朱高炽能够成为皇帝,也是多亏了他儿子的功劳,因为朱棣喜欢孙子,从而也就重视了他的老爹。不然以朱高炽的性格,还有那一个嫦娥的身体,根本就没有办法当上皇帝,所以说生一个好儿子还是很重要的。
朱棣死后谁继位:明成祖朱棣,他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也被后世人们称之为永乐大帝。朱棣在位期间将由靖难之后的疮痍局面发展至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史称“永乐盛世”。那么朱棣把皇位传给了谁呢?
明仁宗朱高炽(公元1378-1425年),明成祖朱棣长子,永乐二十二年八月,成祖病逝后继位,在位十个月,于洪熙元年五月病死,终年47岁。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庙号仁宗。皇后张氏。有子十人,女七人。葬于北京昌平天寿山献陵(今北京十三陵)。
朱高炽,公元1395年被立为燕王世子。他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由于他的儒雅与仁爱深得皇祖朱元璋的喜爱。
不过由于朱高炽喜静厌动,体态肥胖,行动不便。总要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行动,而且也总是跌跌撞撞,因此对于一生嗜武的明成祖朱棣来讲,他并不喜欢这个儿子。
成祖起兵靖难,命朱高炽留守北京。朱高炽团结部下,以万人之军成功地阻挡了建文帝的大将李景隆的50万大军,保住了北京城。这一战役对整个靖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是朱高炽在靖难中最耀眼的一笔。
在此期间,建文帝遣书信给朱高炽,许以封王,争取朱高炽归顺朝廷。朱高炽接到书信之后看也没看,原封未动地送到成祖面前,使建文帝的反间计失败。
此后由于他身体肥胖,不便随军作战,因此成祖将他留在后方,这样皇二子朱高煦就走上了前台。
朱高煦与成祖颇有几分相像,而且作战勇猛,在武将中威信很高,在战斗中他曾多次救成祖与危难之际,成祖也曾许愿说“你大哥多病,将来皇位必将是你的”听了这话,朱高煦的热情更加高涨,在整个靖难中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劳。
在靖难成功之后,朱棣登上了皇位,但就立皇太子的问题上又出现了犹豫,朱高炽由于仁爱、儒雅,深得文臣们的拥戴,而且他是太祖皇帝亲自为朱棣选择的燕世子,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
在封建社会,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而朱高煦性格颇似成祖,武勇英俊,在靖难中立下大功,而且成祖也曾亲自许愿将皇位传给他,就成祖本人来讲,他是希望立朱高煦的,他觉得朱高炽过于仁弱,将来会遭人胁迫。
但是最终成祖还是立了朱高炽为太子,因为明朝的内阁制度和汉族的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制度在某种程度制约着帝王。
而且朱高炽作为世子的时候确实没有什么重大的错误,因此废之无名,很重要的一点是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敏慧异常,深得朱棣的喜爱,著名的文臣解缙曾经以“好圣孙”来说服成祖,成祖终于下定了决心,于公元1404年立朱高炽为太子。
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其开创了“永乐盛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大家都知道朱棣的皇位是从侄子手中抢来的,那么朱棣为什么要篡夺皇位为大家介绍一下。
朱棣为什么要篡夺皇位?
消藩严重:朱元璋再为期间,为了避免大臣掌权,就分封了很多皇子为藩王,其中朱棣的势力最为强大。朱允炆即位后,担心他们的势力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就开始消藩。最初不少藩王被贬为庶民或者被流放,而朱棣自然也会担心自己变成其中一员,就决定起兵反抗。
野心勃勃:朱棣的势力不断强大后,野心开始膨胀,其实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尤其在古代皇室。当时的太子朱标去世,而晋王、秦王等也都离世了,朱棣是藩王中年龄最大的,并且实力强大。朱允炆压制不了朱棣的势力,所以朱棣起兵成功,成为了明朝的第三位皇帝。
朱棣把皇位传给了谁?
朱棣将皇位传给了长子朱高炽,就是仁宗皇帝。其实他的继位道路不是特别顺利,因为他的弟弟朱高熙才能非常出众,而且作战英勇。尤其是在靖难之役期间,太子朱高炽镇守在北京,朱高熙则跟随朱棣南下,立下了不少功劳,在军队中也有很高的威望,朱棣就很犹豫该立谁为皇子。
朱高炽其实身体不好,但是性格忠厚,适合做一个仁君,而且朱棣遵循嫡长子即位的习惯,将朱高炽立为皇子,可是朱高炽做了不到一年的皇帝就病逝了,终年47岁。朱高炽在位期间,做了不少有利于老百姓的事情,比如更改了朱棣当年的命令,将因为靖难而被罚为奴隶的大臣家眷们都释放了,而且给老百姓发放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