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知识趣说
用简单有趣娱乐的方式分享知识,让文化变得有趣。
发布时间: 2024-07-11 11:26:43
科技进步和新技术的出现带来的变化毫无疑问将影响整个世界。虽然我可以在在世期间目睹中部欧洲这几十年的变迁,但中部非洲的学生们却不能在他们的国家里看到同样的转变,或许下代人可以看到,至少这代人看不到。
就像尽管19世纪就发明了电,但这个世界很多地区的人们还没有用上电;大规模电脑化已经推进了半个世纪,但绝大多数人类依然无法享受它带来的福利;1879年英国的纽卡斯尔就点亮了世界第一盏街灯,而饱受内战摧残的索马里摩加迪沙在2012年依然黑暗。任何改变都需要时间,科技进步也是一样,尽管其带来的改变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加快。
四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机械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技术是“蒸汽机”的发明,这是人类第一个通用的、便捷的、可移动的动力解决方案。
在此之前,动力主要来自于生物的能量——要么是人力,要么是畜力。也有一些风车、水车之类的从自然界获取能量的手段,但其应用非常受限。
对于蒸汽机来说,其所需要的资源输入——煤和水既是“标准物资”,也接近于“无限供给”。因此,这样的动力设施用起来非常方便,放到纺织厂就可以驱动织布机,安上轮子就是汽车、火车。
而且,蒸汽机相对于畜力来说更加干净。在马车的年代,整个城市那可是粪水横流、臭气熏天啊。
更为重要的是,蒸汽机这样的动力解决方案,催生了工厂和工业的出现,让人类从农耕文明迈向了工业文明。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化:
电气化时代,代表技术是电力、内燃机的应用。在这个时代,人类的动力解决方案又有了重大突破。
由于电力具有“可高速传导”的优良特性,这使得我们第一次获得了“可高效传输的动力”。发电厂负责电力的生产,通过电线就可以将电能瞬间输送到各个地方。对方只要接上电动机,就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
这同样是分工细化的表现,动力由发电厂这样专业的工厂来生产了。
除了提供动力之外,电还有“光、热、磁”等效应,因此就诞生更多的技术和应用,比如产生了电灯、电暖器、电冰箱、电梯等成千上万种电器和设备,这让人类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飞跃。
电气化时代,还有另外一个主角,那就是内燃机。这是优良的、高效的、可移动的动力装备,以至于在几百年后的今天仍然雄霸世界,尤其是垄断了整个交通业。你看,无论是飞机、轮船,还是汽车,都是依赖于内燃机来驱动的。
第三次科技革命: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徽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标志着的科学技术的到来,这次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上被称为第三次技术革命。
标志着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徽电子技术, 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有划时代意义的是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而电子计算机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
第四次科技革命:
以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工业一体化为代表,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无人控制技术,量子信息技术,虚拟现实以及生物技术为主的全新技术革命。发源地:美国,德国,中国等科技大国。
工业革命是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
⑴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封建制度,消除了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种种束缚,为工业革命创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
⑵消除农业中的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一定的国内市场。
⑶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提供了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必需的大批自由劳动力和巨额的货币资本。
⑷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长期的发展,为大机器生产的出现准备了技术条件。
所谓第四次工业革命,大致可以划分第一次是蒸汽技术革命,第二次是电力技术革命,第三次是信息技术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用现在的词叫做“物理信息融合”,其实就是“物联网+”,主要是以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工业一体化为代表,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无人控制技术,量子信息技术,虚拟现实以及生物技术为主的全新技术革命。
有两种说法:
一、人类共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
1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1765年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蒸机的使用;
2、第二次工业革命(Second Industrial Revolution)起于19世纪七十年代,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即电气时代)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当时,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
3、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事件。
二、四次:
1770年,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标志:瓦特发明蒸汽机,人类进入机器动力时代。发起国:英国
188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标志:发明发电机、电动机和电灯,随后建立电力输变电系统,产生电力工业;发明内燃机,出现汽车和航空工业;发明电子管,产生电子工业。发起国:德国和美国
1950年,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始,标志:核能开始和平利用,固态电子元件发明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发起国:美国
2000年,第四次工业革命?标志:能源和环境危机导致新能源时代,寻找环保的可替代能源,生物质能源是实现循环能源经济的最优方案,可以作为人类的主要能源,太阳能和风能作为辅助和补充能源。发起国:美国、德国、日本或中国?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到现在。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
工业革命的评价
在较早阶段的工业革命中,人们被迫适应新的生活情况,人们从农庄搬到城市,全家大半生都在工厂工作。于是发生了许多新的关于卫生,福利及老年照料的问题,有时是未获解决的问题。许多人住在城市人口密集之地,引起清洁,住房,警察及犯罪等问题。
工业化及其随同的变化增高了世界多数人们的生活标准。较之过去,有更多的货物可以供用,成本也较低廉。但是,增加对货物的需求,就意味着原料的消耗和环境的沾污。由于大量生产技术更加强的采用,世界若干地区的文化特征在食物,衣着,住房,娱乐,及生活方式上,就趋于标准化。
工业革命有三次,分别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在生产领域和社会关系上引起了根本性变化。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3、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徽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标志着的科学技术的到来。
工业革命的影响:
1、工业革命引起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使用机器为主的工厂制取代手工工场。
2、工业革命带来城市化和人口向城市的转移。
3、工业革命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带来一定程度的变化。
4、但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也产生新的社会问题。比如:贫富分化,城市人口膨胀,住房拥挤,环境污染等弊端。
5、工业革命同时引起社会结构的改变。
6、从根本上说,后来出现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是工业革命的间接产物。
工业革命有三次,分别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2、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大大加强,垄断组织应运而生。
3、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并在信息革命、资讯革命中达到顶峰。
3、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后半期,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进入科技时代,生物克隆技术的出现,航天科技的出现,欧美有称为21世纪系统与合成生物学将引发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即生物科技与产业革命。
4、第四次工业革命。21世纪开始第四次革命,是继蒸汽技术革命,电力技术革命,信息技术革命的又一次科技革命。
扩展资料:工业革命对社会思想的影响:
1、工业革命使人感觉“人定胜天”,各种物质对人思想的冲击很大。
2、工业革命的大工业物质化,社会矛盾对立,导致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3、物质的大量富余和人民的相对贫困,使社会矛盾加剧,革命思潮汹涌,英国等国通过改革实行“民主”,使近代国家体制真正产生。
4、确立发财致富的社会价值观。
1、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60年代后期,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3、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40-50年代开始,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等技术的发明;
4、第四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也就是智能化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的重大变革,是社会日益分裂成为两大对抗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无产阶级辛勤劳动,直接创造财富,却相对日益贫困,他们为了改善自己的处境,同时在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工人运动兴起。工业革命还促进了近代城市化的兴起。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各国在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争夺市场经济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更加激烈。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使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一方面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使资本主义各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新变化;另一方面使*国家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抗衡的斗争中具有强大的动力。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扩大了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工业革命开始时间是18世纪60年,由此诞生了4次工业革命,分别为:
1、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标志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标志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
3、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后半期,(标志人类进入科技时代)。
4、第四次工业革命。21世纪开始第四次革命,标志是继蒸汽技术革命,电力技术革命,信息技术革命的又一次科技革命。
工业革命的主要影响。
1、工业革命引起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使用机器为主的工厂制取代手工工场。
2、工业革命带来城市化和人口向城市的转移。
3、工业革命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带来一定程度的变化。
4、工业化和城市化也产生新的社会问题。
5、工业革命同时引起社会结构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