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求艺 文化学习

中国早期国家具有哪些特征

爱知识

每天分享一个生活小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7-11 11:26:32

政治:

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庭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地方管理比较松散。维持着世卿世禄制度,国家官职仍由氏族贵族世代承袭。尚未有成熟的常备兵制度,王朝的军队由各部落军队组成。尚未出现真正固定的成文法,国家法律制度尚未健全。

经济:

进入青铜时代,但生产力水平尚属低下,生产工具仍主要是木石工具。集体劳动。已经出现了奴隶制。贵族和平民是社会两大基本对立的阶级。

思想:

呈现出较浓厚的鬼神迷信与原始宗教色彩。统治阶级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民本思想。

王位世袭制:

王位世袭制是国家王位由一个家族世代承袭的制度。是继“禅让制”(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之后出现的一种政治制度。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威逐渐演化成国王的特权。这一演化的客观基础是私有制和阶级逐渐形成。

私有财产的出现导致遗产继承制的出现;阶级产生,导致国家及其代表国家最高权力的国王的产生,我国实现这一演化的是禹的儿子启。禹任部落联盟首领时,已把政权集于一人之手,按血缘划分居民开始向按地域划分居民转变,同时有了部落军事首领和公职人员世袭的大量存在。以此为基础,禹死后,其子启在新兴奴隶主贵族的推拥下,破坏了禅让制,继承了禹的职位,并用暴力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宗法制与宗法观念——家国情怀的源头:

宗法制:

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分配政治权力、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制度,主要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家族制和族外婚制等。

宗法观念:

指由宗法制派生出来的宗族观念,以“尊祖、敬宗”“别子为祖,继别为宗”为主要内容,强调“忠孝”及“尊尊亲亲,男女有别”的社会心理和人际关系。

区别与联系:

宗法观念是由宗法制度派生的,是宗法制度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反映,但其也有相对独立性,即在宗法制度瓦解后,宗法观念并没有消亡,而是一直延续下来。

中国早期国家具有哪些特征

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有王位世袭制、分封制、血缘宗法制、奴隶制、礼乐制等。

1、王位世袭制: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

2、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由共主或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

3、血缘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调整家族内部关系,维护家长、族长的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的行为规范,是一种宗族之法,也称族规。

4、奴隶制:青铜时期生产水平较低,生产工具主要是木石工具。实行奴隶制,进行集体劳动。

5、礼乐制:分礼和乐两个部分。礼主要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最终形成等级制度。乐主要是基于礼的等级制度,运用音乐进行缓解社会矛盾。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明特征,通过制礼作乐,利用礼教与乐教,形成一套完善的礼乐制度,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

早期国家出现标志:

1、阶级的存在(←贫富差距←私有制出现)

2、公共权力的设立

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有些邦国规模较大,阶级阶层分化较明显,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楼上二位好好学习一下中国古代史吧,夏朝是中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已经有成熟的国家形态了,更不用说清末和民国了。

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是什麽

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血缘维系宗法制。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将近5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中国古代史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原始社会(170万年前-公元前2070年)、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046年)和封建社会。

其中封建社会可分为五个阶段:战国、秦、汉是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阶段。

隋唐五代时期是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辽、宋、夏、金、元,是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阶段。明、清,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制度渐趋衰落阶段。

扩展资料

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6000多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蔬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古代史

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是什么?

王权的世袭制度,严格的等级制度,亲属制度。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拥有先进文明的国家之一。它有将近五千年的书面历史。中国古代历史经历了原始社会(170万年前-公元前2070年)、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046年)和封建社会。

其中,封建社会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战国时期、秦汉时期是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初始阶段。三国、晋、南北朝是封建分裂和民族融合的阶段。

隋唐五代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辽、宋、夏、金、元是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持续发展的阶段。明清时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阶段,也是封建制度逐步衰落的时期。

扩展资料

我国的古代居民

1、中国已知最早的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前。

2、北京人生活在大约70万到20万年前,第一次使用自然火。

3、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种植水稻和小米的国家。6000多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就开始种植水稻,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就开始种植小米和蔬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古代史

谈谈对早期国家的认识?

建国初期人均寿命只有35岁,经过七十年的发展壮丽,我们的人均期望寿命已经达到了77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人类发展取得的最伟大的壮举。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国*的领导下,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挥制度优势,勇发展,搞创新,建设了在国际上具有开创性的卫生健康制度,为人类的健康生活水平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建国初期人民的生活

1、衣着方面

建国初期,人们讲究穿戴,注重衣服面料、质地、花色、款式和身份地位。一般市民穿的是中山装,所用布料大多是机器织的“咔叽布”。而有的农村居民还是用自家织的粗棉布做的衣服。蓝色中山装和绿色军装是当时的时代特征。

2、饮食方面

建国初期,国家刚解放,百废待兴,人民生活贫困,食不果腹或者粗茶淡饭,50年代初,我国粮食短缺。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全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采取凭证定量售粮办法,粮票出现了。同时食油、禽、蛋、肉、豆制品也实行限量供应。

3、住宅方面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以砖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子为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富裕地区农民普遍住上了楼房,安装了电话,配备了电脑,卫生设施不断改进。

4、出行方面

建国初期,交通不便。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电车、汽车比较多见,黄包车,自行车是比较普遍的代步工具。在一般的中小城市,有少量的自行车和人力车。而农村里,北方有马车、牛车、人力板车,南方有航船、牛车、马车,步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普通农民若是要出远门,会尤为不便。

建国后人民的生活

1、当代社会人民衣着方面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人们服装简便舒适,追求的是舒适、潮流。所用布料也都是更加柔软舒适的纯棉布料,也不再根据人们的身份地位来区分服饰材质,做到真正的人人平等。

2、当代社会人民饮食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人们不但可以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更是深入人心。

而粮票也早在1999年全面退出历史舞台,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自由选择食物,现在的人们追求的是绿色健康、有机蔬菜、健康膳食。

3、当代社会人民住宅方面

20世纪90年代,中国居民开始了“装修热”,表明人们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要求。许多城市出现花园式住宅,农村居民也开始修建小别墅,对居住环境也越来越讲究。

4、当代社会人民出行方面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兴建了宝成铁路、鹰厦铁路;新藏、青藏、川藏公路修到了“世界屋脊”,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国家整体交通水平有所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交通条件明显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增长很快 。到现在,国航和高铁的飞速发展极大地缓解出行压力,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总而言之,建国之后国家的飞速发展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进步,70年的时间于历史的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于我们而言,却是充满无数改变与挑战的日子。

相信在中国*正确的的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不懈奋斗下,中国将会越来越好,祖国会更加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幸福指数会进一步提高!

温馨提示:
本文【中国早期国家具有哪些特征】由作者爱知识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5 牛求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