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说
分享学历认证认证过程、 解答学历认证疑问,快速提升学历攻略、最新中...
发布时间: 2024-07-11 11:26:03
马奇诺防线的位置自隆吉永至贝尔福,全长约390公里。包括梅斯筑垒地域、萨尔泛滥区、劳特尔筑垒地域、下莱茵筑垒地境和贝尔福筑垒地域。整个防线由保障地带和主要防御地带组成。
工程构筑以梅斯和劳特尔两个筑垒地域最强。萨尔泛滥区是利用天然的江河障碍和沼泽地构成的,1935年以后才开始构筑工事,设防最为薄弱。下莱茵筑垒地境以莱茵河、罗讷河、菜茵河运河为天然屏障,仅在莱茵河沿岸地区构筑了由永备射击工事组成的支撑点。
在梅斯和劳特尔筑垒地域的最重要地段构筑有地面和地下部分相结合、适于环形防御的综合工事群。
其地面部分为装甲或钢筋混凝土的机枪工事和火炮工事,地下部分有数层,包括指挥所、人员休息室、食品储藏室、弹药库、救护所、电站、过滤通风室等。工事之间都有通道连接,通电动车。射击工事内的武器都是专门设计安装的。
整个防线共构筑各种用途的永备工事约5800个,密度达到每公里正面15个。最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工事的顶盖和墙壁厚度达3.5米,装甲塔堡的装甲厚度达300毫米,均能抗两发420毫米臼炮炮弹的直接命中。防线内的防坦克障碍物主要有防坦克壕、崖壁、断崖及金属和混凝土桩砦,并用地雷场加强。防步兵障碍物一般为金属桩或木桩铁丝网,有的地段还设置了通电铁丝网。
在法国北部与比利时接壤的平原上,几乎没有建任何的防御工事。由于比利时是中立国,在发生冲突时,法国军队被认为是对付德国入侵更好的选择。因此,在这个区域中,只建了很少的炮塔。
人们认为德国人不可能穿越森林,这也是当时贝当元帅的主要责任,当他在1934年担任战争部长时,为何不在阿登高地上修建工事?他自信满满,森林是无法穿越的,即时德国人通道了森林,也会被像猫抓老鼠一样轻易被俘。
马其诺防线在金融上, 是指马其诺防线也就是空头最后的抵抗,也就是最后一跌的意思。金融市场信心的马奇诺防线,一个是道琼斯指数11000点防线,一个就是金融市场的信用。
马其诺防线长达700公里,是二战中法国为防德国而修筑的。1940年5月,德军机械化部队突袭比利时,翻越阿登山区侵入法国,直插马其诺防线背后,兵临巴黎城下。此时,固守在马其诺防线的法国士兵还在等待着敌人的正面进攻。耗资巨大的马其诺防线在战争中并没有起到预想的作用,其历史功过成为一个争论的话题。
参观过马其诺防线的人都承认它确是一道铜墙铁壁,都会感叹建设者们的奇伟构想。据说,该防线工事内部,指挥部、宿舍、食堂、炮塔、弹药房、修理厂、医院甚至牙医诊所都应有尽有,工事内部还建有窄轨小火车,可以将弹药补给运送到各个作战点。要塞内部储有可以坚守3个月的弹药、粮食以及发电燃油,暖气系统可以使洞穴保持干燥恒温。要塞里还建有大厅,平时用来放电影、演话剧,遇上战事长时间无法出去,士兵可在此接受灯泡模拟的“阳光”照射。就是这样一个庞大、先进、号称“固若金汤”的钢铁防线,居然不费一枪一炮就被轻易突破,成为军事史上的大笑柄。
不是梗,马奇诺防线意思是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防德军入侵而在其东北边境地区构筑的筑垒配系。
马奇诺防线从1928年起开始建造,1940年才基本建成,造价50亿法郎,其名称来自当时法国的陆军部长马奇诺的姓氏。防线主体有数百公里,主要部分在法国东部的蒂永维尔。
历史意义
马奇诺防线是阵地战思想的产物,为了避免再度出现如一战时的巨大伤亡而修筑,因其火力完备强大,纵深极宽,延绵德法边境,一度被认为是"不可以逾越的马奇诺防线",法国因过度信赖此防线导致备战松懈,直至德军绕道比利时进攻法国时,法国人还依然沉浸在巴黎的灯红酒绿之中,自信的认为德军不敢冒犯,因此未能有效的组织起军队进行一次阻击,导致德军长驱直入。
马奇诺防线的失效意味着如一战般的阵地战战争形态彻底结束。
马奇诺防线比喻名不副实。
马奇诺防线 (Maginot Line) 是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防德军入侵而在其东北边境地区构筑的筑垒配系。
马奇诺防线从1928年起开始建造,1940年才基本建成,造价50亿法郎(1930、1940年代货币),其名称来自当时法国的陆军部长A.-L.-R.马奇诺的姓氏(1877~1932)。防线主体有数百公里,主要部分在法国东部的蒂永维尔。
马奇诺纺线的弱点
看似强大的马奇诺防线却有着很多薄弱的支撑点,这些支撑点都是能够轻易攻破的,防线没能形成环形防御,有几段防线在战争中根本就没能发挥它的防御作用。不过尽管C集团军没能突破马奇诺防线,从阿登高地迂回成功的德军已经从左翼包抄过来了,此时的法军早已穷途末路了。
马奇诺防线比喻什么 答案是:马奇诺防线,是法国陆军部长马奇诺在任期间修筑的一条在法国东部边境的防御阵地体系。1929年开工,1934年完工。防线内堡垒林立,地下筑有坚固工事,还有地下铁道,隧道公路和各种生活设施。法国政府以为有了这道防线,就可以安然无事了。马奇诺防线位于法国东方所设的防御工事,由钢筋混凝土建造而成,十分坚固。由于造价昂贵,所以仅防御法德边境。1940年5月德军袭击马奇诺防线背部,使其失去作用。20世纪70年代以后,马奇诺防线的军事意义已丧失殆尽。
マジノ线
释义:马奇诺防线(Maginot Line )
马奇诺防线是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防德军入侵而在其东北边境地区构筑的筑垒配系。
フランスが対ドイツ防卫线として国境に构筑した要塞(ようさい)线。当时の陆相マジノ(A.Maginot)の建议により1927~1936年の间に建设されたが、1940年にドイツ军に突破された。
马奇诺防线(法语:Ligne Maginot,英语:Maginot Line,德语:Maginot-Linie),从1929年起开始建造,1940年才基本建成,造价50亿法郎(1930、1940年代货币),其名称来自当时法国的陆军部长A.-L.-R.马奇诺的姓氏(1877~1932)。防线主体有数百公里,主要部分在法国东部的蒂永维尔。
lines为名词时的意思是线,线条,界线,(尤指运动场地的)场地线,场界,皱纹,褶子。lines为动词时的意思(用…)做衬里,(在某物的内部)形成一层,沿…形成行(或列、排)。
读音:英 [laɪnz],美 [laɪnz]。line的第三人称单数。
短语搭配:
Transmission Lines 传输线,输电线,输电线路,传输线路。
Maginot Lines 马奇诺防线,马其诺防线,马其诺防地,诺防线。
双语例句
1、Their aim was to block guerrilla supply lines.
他们的目的是封锁游击队的供给线。
2、The parallel lines appear to diverge.
这些平行线像是岔开了。
调侃法国投降速度很快,非常快,无敌快,没有任何人能做到比它投降还快。
一战前法国是世界第二顶尖国(仅次于当时的“日不落帝国”英国),英法相争德国崛起,当时德国先进,一下就打到法国首都巴黎,法国陆军纯靠肉搏战胜,法国成了欧洲损伤最惨重的国家之一(死亡率1/5,平均每10个人就有2个人死亡)。
所以紧接着二战无力抗衡,加上马其洛防线(法德边境防护工程)错耗巨资最后还被德国战术化解,战略落后,所以才抗战1个月就投降了。
二战结束后,英国人(法国盟国)就调侃法国投降快,这个梗也传到欧洲各国。
扩展资料
法兰西颠覆原因
1、首先,法国受到一战的影响还为彻底恢复。
法国在一战中付出了惨痛的代价,20年代的法国经济恢复和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底气不足,工业基础在短时间内无法恢复。
而且整个一战也极大的消磨了法国人的战斗意志,一战的法国丧失了十分之一的人口,所以法国希望自己能置身事外,全国军民都极度厌战畏战。对待德国也是“宣而不战”。
2、军事思想和战术的落后。
二战前德国对自己军事战术进行了巨大的改革,形成了以机械化部队为主的机动化作战和闪电战的模式。而法国一战后在巴黎和会上获得了巨大的好处,沉溺在胜利的喜悦中,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居安思危。
3、法国出现重大的战略失误。
法国人计划战争开启后、马奇诺防线充当第一条屏障、阻碍敌人进攻、为国内集结军队反攻创造时间。
法国自认为北部的山脉地形是天然屏障、机械化部队无法经过,并且有比利时在中间作为屏障,所以马奇诺防线并没有修建到北部。
结果德国未经宣战、突击比利时、只用了16天比利时投降。德国的装甲部队出人意料的从北部山脉长驱直入,开进法国平原。庞大的马奇诺防线成为了摆设、没有发挥任何有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