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求艺 初中学习 >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知识点

· 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

本节包括化学方程式的概念、意义、书写、配平四个知识点。知识较难理解,在记忆时最好结合实例来理解内容,掌握了化学方程式就等于掌握了化学的专业语言。

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同时体现以下原则:

①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②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这一原则要求书写化学方程时一定要配平,使化学反应前的各种原子的个数相等。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以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例)

①写:根据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画一条短线(或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

KMnO4 ── K2MnO4+MnO2+O2

②配:配平化学方程式:在化学式前面加上合适的化学计量数,使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

2KMnO4 ── K2MnO4+MnO2+O2

③注: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点燃、加热、催化剂等),标出生成物状态(气体、沉淀等),把短线(或箭头)改成等号。



④标:生成物中有沉淀成气体生成时,在生成物化学式的右边注明“↓”或“↑”符号。



4.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1)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指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左、右两边的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数目相等。

(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以氢气与氧气反应为例)

利用反应前后某一元素原子数的最小公倍数加以配平的方法。这是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方法。例如:H2+O2 ── H2O

反应前氧原子数为2,反应后氧原子数为1,两数的最小公倍数为2。因此,在H2O分子前配上2,H2分子前相应的配上2即可。

温馨提示:
本文【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知识点】由作者懂知识乐生活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叶问2的观后感
居里夫人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5 牛求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