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咖
是一所集教育培训、教育产品研发、教育投资为一体的新型教育机构
发布时间: 2024-07-09 14:01:19
题文
14-17世纪的欧洲和中国都产生过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其中在歌颂反抗斗争精神方面有共同之处的应该是下列的 ( )
①《唐吉诃德》②《西游记》③《红楼梦》④《神曲》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西游记》体现了反封建的斗争精神,《神曲》体现了神学的斗争精神。
《西游记》系统地反映了中国释、道、儒三教合流的思想体系,将道教的天上、地狱和海洋的神仙体系与佛教的西天揉合到一起,并在同时执行“世上没有不忠不孝的神仙”的儒教思想。神曲意大利诗人阿利盖利·但丁的长诗。写于1307年至1321年,这部作品通过作者与地狱、炼狱及天堂中各种著名人物的对话,反映出中古文化领域的成就和一些重大的问题,带有“百科全书”性质,从中也可隐约窥见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在这部长达一万四千余行的史诗中,但丁坚决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表达了执着地追求真理的思想,对欧洲后世的诗歌创作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考点
据牛求艺专家说,试题“14-17世纪的欧洲和中国都产生过许多脍.....”主要考查你对 [《大清时宪历》 ]考点的理解。
《大清时宪历》
《大清时宪历》:
是由明清时期著名的的西方传教士汤若望所制定的历法,崇祯帝时,在徐光启的主持下,聘请汤若望重新制定历法。清初,他负责管理钦天监,制定了《大清时宪历》。行之不久被废止,康熙时期又重新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