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学姐
教育大学姐优质选学择校
发布时间: 2024-07-09 12:01:49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太祖)谕中书省臣曰:“朕设科举,求天下贤才以资任用。今所司多取文词之士用之,不能措诸行事者甚重。朕以实心求贤,而天下以虚文应之,甚非所以称朕意也。其暂罢天下科举。”
——《明史纪事本末》
材料二:是年(1610年),侍郎王图主庚戌会试,宾尹(人名)以庶子为分校官。举人韩敬,尝受业宾尹,及会试,敬卷为他考官所弃,宾尹越房搜得之,与各房互换闱卷凡十八人,强图录敬为第一。——《明通鉴》
回答: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目的:实心求贤,巩固明政权。原因:科举录用的人没有办事能力。
(2)反映出科举存在严重的询私舞弊问题。
(3)明朝实行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人们思想,是统治者钳制知识分子的手段。说明君主专制加强,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
据牛求艺专家说,试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太祖)谕.....”主要考查你对 [明清的八股取士 ]考点的理解。
明清的八股取士
八股文:
八股文是明朝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八股文专讲形式、没有内容,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人们只是按照题目字义敷衍成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部分组成,也称为“时文”、“四书文”这种僵化的文体是明代科举的局限之一。
八股取士的实质:
封建君主为了强化君主专制而进行的思想文化专制,是为了培养统治者忠实仆从的工具。
八股取士:
明朝的科举考试的内容以儒学的《四书》与《五经》。凡是乡试、会试都考三场,选《四书》中的文句做考题,让考生据以作文,阐述其中义理。应考者只能根据特定的注疏发挥,不能有自己的见解。并且必须把文章写成八股文,文体不能违背八股的格式。所谓股,即为对偶之意。简括来说,文章的主要部分要分为八股,要用八个排比对偶组成,这边是八股文。
八股取士的影响:
1.统治者扩大了统治基础。
2.培养出来的人特别是选拔出来的官吏成为了皇帝的忠实奴仆。
3.读书人的的聪明才智遭到扼杀,阻碍了科技文化事业进步。
八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