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参考
教育培训行业知识型媒体
发布时间: 2022-09-05 19:42:01
1、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宋代·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释义:樽前拟把归期说定,一杯心切情切,欲说时佳人无语滴泪,如春风妩媚的娇容,先自凄哀低咽。
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代·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释义: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
2、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五代·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释义:独自一人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
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代·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释义: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代·王维《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释义: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5、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代·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释义: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6、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宋代·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释义:三更雨点点洒上梧桐,一叶叶、一声声,都是离别的哀音。
7、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宋代·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释义: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
8、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唐代·王维《送别 / 山中送别 / 送友》
释义: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9、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唐代·韦庄《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释义:相见的机会是那样难得,悔不该就那样轻易地离分,又是去年一样梨花白如雪,登楼看花更伤春。
10、寒雨连天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唐代·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释义: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送别诗 1、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崇敬荆轲古今一体,略去枝蔓直入史事,一种激越之情。
后两句寓情于景,景中带比,荆轲精神千载犹存,还有诗人对现实环境的深切感受。没有离别的情景也不知所送为谁,纯是抒怀咏志之作,开风气之先。
2、王勃 《别薛华》 送进多歧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穷和独是传神之笔,迢迢千里唯失意的心来作伴,第三联同情劝慰对方,也用以自慰,双方都会在对方的梦中出现,说明怀友之诚相思之切,不重惜别之情而写悲切的身世之感、政治上的挫折,未能摆脱个人哀伤。《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杜少府上任,俱是客中之别不必伤感,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
《江亭月夜送别二首》其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客居巴蜀之间所写,通过对景物的描写,间接地表达送走友人后环顾离亭仰望明月,远眺江山。留连顾望之状,凄凉寂寞之情自然浮现纸上,夜色深沉冷寂。
融情入景。寒,着此一字境界全出。
3、孟浩然 《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怨怼之中又带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挚动人,既没有优美的画面,又没有华丽的词藻,语句平淡近乎口语,对偶不工极其自然,言浅意深颇有余味。4、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首句写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
那寒意不仅在满江风雨中也在离人的心头。次句意境开阔,孤——衬心境,即景生情,情蕴景中,令人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
含蓄、蕴藉、余味无穷。《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向,白云天尽时。——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读来却词浅情深,含有悠然不尽之意。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不写饯别,匠心独运,与他诗不同。
把道别作暗场,而写别后的寂寞之感,怅惘之情,离愁,往往在别后当日的日暮而更浓重、稠密,却只用掩柴扉来表达。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浓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友人奉命去安西,在渭城送别,前两句点明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写景色调清新,明朗,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却不黯然销魂,相反,倒是轻快而富于情调。三四句是极丰富内涵的一刹那。
5、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首句写景兼时令,杨花子规暗含飘零之感,次句写五溪不着悲痛语而悲痛之意自现,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明月中天千里可共,所以寄愁于明月随风而致。
此两句有三层意思,一自己心中充满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好托于明月,二是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友人都可见到,三是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到别无他法。通过想象把无情月变成知心人,将自己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特点和优点之一。
当诗人要表现强烈的或深厚的情感时常常使用这种手法来取得预期效果。《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以比物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
空灵而有余叹,自然而又情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既不同于《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强的离别,也不同于《渭城曲》那种深情的体贴,这是充满诗意的离别,所以如此,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
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有诗人李白的向往。三月前加烟花,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意境优美,文字绮丽。
后两句看似写景却包含一个诗意的细节,友人远去依然目送。《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接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首联交待行踪,次联随和入用语贴切,景中蕴藏诗人开朗喜悦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颈联写了远景和近景,尾联依恋老乡却不说思念,而是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来,怀着深情,更显出自己思乡的深情。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
11、高适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慷慨悲歌,是出自肺腑的诗作。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离别诗
不愿你走,时间为我停留;思绪如依依拂柳,荡漾我心头。不愿你走,爱恨亦悠悠,情如梦镜般神游。别离,往事依旧,别离,故人挥手,别离,夕阳映映,别离,落红亦悲愁。
相约黄昏后,心要走,人难留。挥泪饮苦酒,豪情溢觥筹,泪洗眼,何须问原由?
送别诗【隋】隋无名氏
杨柳青青著地垂,
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
借问行人归不归。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云[唐]李白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寻扁舟。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隋代:佚名《送别诗》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2、唐代:白居易《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唐代:王之涣《送别》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4、唐代:王之涣《九日送别》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5、宋代:苏轼《昭君怨·送别》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金炉次第添香兽。
潜来珠锁动,惊觉银屏梦。脸慢笑盈盈,相看无限情。
又 铜簧韵脆锵寒竹.一片芳心千万绪,披衣出户行,深院锁清秋,新声慢奏移纤玉。抛枕翠云光,春来长是闲,罗衾不耐五更寒。
惊塞雁,天教长少年,两重山。佩声悄,晚妆残,凭谁整翠鬟?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
虞美人 风回小院庭芜绿,瑶草妆镜前。垂泪对宫娥!衩袜步香阶,太匆匆.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
更漏子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登临不惜更沾衣。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一斛珠 晚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
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绣衣闻异香。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
春光镇在人空老。柳枝 风情渐老见春羞。
绣床斜凭娇无那,红粉面,画堂昼寝人无语。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
绿窗冷静芳音断。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或为冯延巳作) 渔父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又 一棹春风一叶舟。
醉乡路稳宜频到。呈郑王十二弟 东风吹水日衔山。
凤箫吹断水云闲! 清平乐 别来春半。鞠花开,鞠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乌夜啼 昨夜风兼雨,触目柔肠断。花满渚,新愁往恨何穷?金窗力困起还慵。
一声羌笛。眼色暗相钩.梦里不知身是客,画屏金鹧鸪,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相思枫叶丹。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
凭阑半日独无言,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倚枕。
起坐不能平。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一任珠帘闲不卷。阮郎归 采桑子 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销魂独我情何限,今年月又圆,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此外不堪行。
落花狼籍酒阑珊。砌下落梅如雪乱。
去年花不老,看花莫待花枝老。月寒秋竹冷,风切夜窗声。
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香雾薄,透重幕,惆怅谢家池阁,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酒满瓯,强垂烟穗拂人头.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红烛背,重按霓裳歌遍彻;数点雨声风约住.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最是仓皇辞庙日。
秋风庭院藓侵阶。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余花乱;多谢长条似相识,今霄好向郎边去,觉来双泪垂,暂引樱桃破,柳眼春相续,一纶茧缕一轻钩。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终日谁来? 金剑已沉埋,秋波横欲流。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更漏子 金雀钗!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春殿嫔娥鱼贯列,澹澹衫儿薄薄罗,教坊犹奏离别歌。缥色玉柔擎,手提金缕鞋,蜡成泪,红锦地衣随步皱,到处芳魂感旧游。
雨云深绣户,来便谐衷素。宴罢又成空,魂迷春梦中 喜迁莺 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边倚。
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啼莺散,荫花楼阁谩斜晖,万顷波中得自由,还似两人心意。
珊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菩萨蛮 花明月黯笼轻雾,香印成灰。
可奈情怀.小楼昨夜又东风,绣帏垂,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子夜歌 寻春须是先春早,朦胧澹月云来去,惊起醉怡容!故国梦重归,起城乌。
浣溪纱 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待月池台空逝水。
莫教偏,和月和花。捣练子令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捣练子 云鬓乱,晚妆残,带恨眉儿远岫攒。
斜托香腮春笋嫩,为谁和泪倚阑干? 采桑子 辘轳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昼雨新愁。
百尺虾须在玉钩。琼窗春断双蛾皴,回首边头,欲寄鳞游,九曲寒波不溯流。
长相思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鞠花开,鞠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谢新恩 秦楼不见吹箫女,空余上苑风光。粉英金蕊自低昂。
东风恼我,才发一襟香。琼窗□(原缺)梦留残日,当年得恨何长!碧阑干外映垂杨。
暂时相见,如梦懒思量。又 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倚薰笼。
远似去年今日,恨还同。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
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又 庭空客散人归后,画堂半掩珠帘。
林风淅淅夜厌厌。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
春光镇在人空老,新愁往恨何穷?金窗力困起还慵。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
又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紫鞠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临江仙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
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
垂泪对宫娥。望江南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晏几道
斗草阶前初见
穿针楼上曾逢
罗裙香露玉钗风
靓妆眉沁绿
羞脸粉生红
流水便随春远
行云终与谁同
酒醒长恨锦屏空
相寻梦里路
飞雨落花中
>苏轼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③。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离别的诗句1、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2、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4、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5、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6、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8、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10、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1、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2、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13、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4、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5、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16、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17、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18、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19、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20、南浦凄凄别,西风袭袭秋。
一看肠一断,好云莫回头。------------------------------------1.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白:《送友人》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把意思写出来就是咯9.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1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1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20.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2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赠卫八处士》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2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⑴除 夜 作 〔唐〕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⑵归 家 〔唐〕杜 牧 稚子牵衣问, 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 赢得鬓边丝?⑶乡 思 [宋]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⑷京 师 得 家 书 〔明〕袁 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⑸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⑹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⑺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⑻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 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⑼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⑽月夜亿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⑾送别(隋朝民歌)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⑿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