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参考
教育培训行业知识型媒体
发布时间: 2022-06-03 05:40:02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它在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更好的贯彻了中央的相关精神。这是当代大学生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有助于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形势与政策经验
通过《形势与政策》的学习,对国内外形势和政策有了更深入、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让我受益匪浅,触动很大。它是对我们的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发现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形势和政策对我们的发展意义重大。社会的大发展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和天花板,制约了选择性,决定了大学生的成功率,影响非常具体而深远。所以要学会了解和把握形势和政策。
如今,世界飞速发展,“不听窗外事,只看圣贤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地球村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我们能做四角书柜吗?我们应该做的是扔掉旧观念,拥抱外面的精彩世界。新世纪的接班人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能步别人的后尘。面对不可预测国际形势,我们应该有自己的观点。因为只有抛弃过去,我们才能前进。由于知识所限,有些观点可能不成熟,请老师谅解。
我先说中美关系。我觉得中美关系没那么复杂。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就是一切,无论是敌是友都只是利益最大化的手段。作为国家领导人,其执政理念是国家利益最大化。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如果政府不为其公民的利益而努力,就会被推翻。所以,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英国和美国的关系清楚地反映了这一点。以前英国是老大哥,美国跑在后面。后来立场逐渐转变,英国不得不听美国的。现在随着国力的不断变化,英国开始有了自己的声音。同样,二战结束后,日本不得不处处看着美国,但现在日本领导人正逐渐摆脱美国的控制。当然,能不能真的摆脱就另当别论了。我们以后再谈。
现在世界第一兄弟是老美,这是毫无疑问的。未来中国能不能取代还很难说。我觉得希望不大。因为国情不同,建国以来美国和中国比起来太年轻了。也正因为如此,担子轻,才有改革的能力和勇气。现在每个国家都存在严重的社会问题,这是毋庸置疑的。贫富悬殊、暴力等一系列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中国的包袱太重了,几千年的封建思想不容易改变。我们总是在弘扬传统文化,为我们悠久的历史感到自豪,对四大发明张口闭口,对黄河长城闭口。吃祖传饭有意义吗?我不这么认为。历史应该被铭记,但你说太多夕阳的辉煌,就会被嘲笑。
随着历史的发展,没有人敢说未来会发生什么。还是活在当下,或者说谈当下,有现实意义。曾经看过一篇报道,说美国贫富悬殊极其严重。其实在国内也差不多。有的人对奢华绝望,有的人奄奄一息。没有真正的公平,一切都只是相对的。社会的阴暗面更多的是人类的自卑。我们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并不祈求柏拉图的天堂,但我们可以努力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这就是合作。国家需要合作,人民也需要合作。
如果有问题,解决它。粉饰太平毫无意义。“重面子轻实质利益”是不能接受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问题,总是唱赞歌并不能解决问题。中国的中庸之道源远流长。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危害也很大。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不关你的事”,谁都不想当出头鸟,但总想让别人说出来。这里今年的两会有哪些成果?只是有些代表不涉及敏感问题,却大谈“男人节”“妇女节”引人发笑。如果你有问题,你可以解决它。如果一时解决不了,以后可能会有解决的办法,但是回避是绝对不行的。有人说,今天的中国还是小家子气,不肯在世界面前承认自己的缺点,因为自卑,严重的不自信。面子是一种传统,别人不会理解“面子”对中国人的意义,但有些人会利用这一点来占我们的便宜,吃亏了也得开心。我们必须是唯一愿意做这件事的人。
中国有实力有能力控制世界,这是事实。只要能静下心来,把问题一个个解决,未来一切皆有可能。外交无非是各国在世界上追求国家权利的最大化,也就是国家利益。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是各国外交不断“博弈”的过程。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国力基础上的。中国不能乐观,但也没必要悲观。我认为台湾省统一只是时间问题。但它很可能是从美国以一定的价格获得的。当放开台湾省对美国有利时,台湾省就是中国的。届时,日本将成为中国的另一个主要制约因素。与此同时,朝鲜很可能成为新的威胁。
我个人一直认为中国真正的敌人是日本。大和民族有自己的优势。我们一直忽略了日本。我们曾经看过一本关于大和民族精神的书。樱花和武士道都不可小觑。一个国家是否真的强大,民族精神很重要。日本还能从废墟中快速崛起几次?不可怕吗?只是我们一直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许多日本学者来研究中国文化和历史。人们真的对你感兴趣吗?不要!正在准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孙子的教导,别人用在国际关系上,我们用在国内政治上。中国人有“一龙三虫”的说法。无论对错,我们都应该警惕!如果现在不做好预防措施,在事实发生后再去做事情是没有意义的。
国际关系是人际关系。只要国民整体素质提高,国家在世界舞台上就有发言权。最后还是要重视教育,从孩子开始。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我们有理想有抱负,应该珍惜学习奋斗的大好时光。国家的路需要我们走出来,自己的人生路需要我们一步一步走出来。
形势与政策的经验2:
当前国际形势简析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流,是国际形势的主基调,是人类社会的主题,但国际安全问题也绝不能掉以轻心。
从当前国际形势的大环境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个是发展中国家的集体崛起,不仅包括我们常说的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还包括其他追求经济或政治独立、平等发展的国家。这样,各国不寻求挑战现有的国际关系,而是在现有框架内寻求更多的发展;这些国家一般不结成军事同盟;这些国家有相似的利益和不同的要求;这些国家发展的背景是,世界财富和力量正朝着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
第二个特点是,经济全球化进程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格局变化的最基本动力。各国相互依存日益加深,逐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同时,以武力追求国家利益不容易被国际社会接受,越来越逆时代潮流而动。和平崛起是明智的选择,也是自然的道路。
第三个特点是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用全球治理应对全球性挑战。目前,世界正面临着许多困难,如自然灾害、疾病、资源、恐怖主义、贫困等。全球治理需要机构。但随着安全威胁的变化,国际体系存在制度性赤字,现有制度明显不足,需要合理构建和改革。新兴国家在现有国际体系框架下的发展,发展权需要得到承认,诉求是正当的。
二。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信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一原则立场没有改变。从目前主要的外交关系来看,有以下几种情况。
从中俄关系来看,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不断提升。十年前,两国签署了《中国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以条约的形式确立了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理念,解决了近年来共同的边界问题。
从中美关系来看,目前中美关系总体上处于积极合作全面的关系,机制性越来越强。第一次战略与经济对话也是成功的,但整体发展有起伏,如对台军售、会见达泽等问题,也对双边关系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中国的快速发展也引起了美国的焦虑。
从中日关系来看,日本政局的变化也影响了两国关系。钓鱼山一直是双方问题的焦点。从2019年开始,随着xx的破冰之旅,第四个政治文件是中日关系的新起点。
此外,台湾省海问题、南海问题和朝鲜核问题也是我们非常关注的领域。
从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来看,和平发展、平等发展、权益平衡的要求正在成为发展的主流。同时,中国周边形势还存在许多问题和矛盾,国家安全仍然是一个严峻的问题,这要求我们在增强国力的同时,根据中国的外交政策妥善解决。
形势与政策经验3:
作为一个学长,有时候总会有一种“老了”的感觉。我们看到过两级新生的到来,每次都仿佛从那些新生的弟弟妹妹们身上看到了自己刚入学时的影子。整个校园都是清新的。我想到处探索,什么都想尝试一次。似乎准备开始享受了。当新鲜感过去后,我开始发现大学生活并没有高中预想的那么舒服。上大学之前,我们期待着,憧憬着,努力着。当我们熟悉了之后,突然觉得很失望,很奇怪为什么大学生活和我们想象的那么不一样。
接到高考通知后,我开始憧憬自己的大学生活,思考着该做什么,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如今三年过去了,回头看,发现那些美好的愿望,很多都随风而去,只剩下残缺的梦的碎片。有时候拿出大一时做的职业规划,看到自己还在坚持着那个梦想,经历也基本符合规划路线,也能稍微松一口气。
“说不如做”,这句话应该是说,很多时候,人只会说不会做。不知道每年有多少毕业生在毕业的时候不会后悔自己的四年大学生活。现在很后悔没有多读书,没有把握更多的锻炼机会,没有听哥哥姐姐的一些建议。有时候我会想,我要提醒那些弟弟妹妹们,他们必须怎样。会不会是循环?第一届提醒下一届,下一届做不好,提醒下一届...生活就是这样,经历过才能深刻体会。不管是好是坏,都要自己承担。
我不是一个好的时间管理者。我觉得我无缘无故浪费了很多时间。平时生活学习都没有一个长期稳定的规划。基本上都是一天一天的安排,很随意,对自己也挺宽容的。有时候发现有很多事情要做,却不知道做什么,然后花了很多时间。
每个人都知道“每一寸时间都值每一寸钱”的道理,只要你不是智障。我们不是多说教,讲了很多空的坑。每一个有思想的人都不喜欢听别人说教。需要做的是引导。你最缺什么?不是想法,是执行!现实是怎样的?这个人讲了一堆道理,那个人讲了一堆道理,大家都变得麻木了。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引导大家去执行。
再说人际交往。人生必须要有几个朋友,不然他会孤独终老,除非他自闭。人际关系本来应该是一种正常自然的社会关系。但在现实生活中,现在的社会人给它添加了太多的功利。就像“网络”这个词,无论是师兄师姐,还是老师,都经常挂在嘴边。本来交更多的朋友应该是追求“和天为邻”的感觉,而太多的人是为了某种目的去交所谓的朋友,充满了功利。我觉得这些人应该算是势利小人。过分强调它的重要性,使它更加功利。这是教育的失败吗?在学校经常听到同学抱怨自己“黑幕”,为人师表!!!
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就是“礼”字,尤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礼交流”。无论知识水平高低,待人接物都应该以“礼”字为先,这是一种尊重和礼貌。现在大学生缺的就是礼仪。我觉得这也和我们所处的群体有关。我们都是同学朋友,那些可能不太在意。但是一旦离开学校,你就做不到了。就连你也很丑,被人鄙视。
看了关于当代大学生缺什么的视频。当代大学生缺什么?缺乏心态,缺乏拼搏精神,缺乏对社会和集体的关心。有些人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能力好像很高。他们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感觉,对别人指指点点,对这个不满意,说那个不对。就算你的能力真的很强,也要体现在你的工作和学习中,你体现的是什么?是一颗轻佻不安的心。有能力的人很多,但关键是一颗平常心。
想到那天的实习面试,我很紧张,担心自己会问什么问题。这一天的结果很简单。三个问题中有两个问你能不能吃苦,能不能坚持。当然这和他的工作性质有关,但是很少有工作会轻松。能吃苦也是一种素质和能力。
“我不听窗外事,只看圣贤书”。我觉得和自闭症患者差不多。社会越来越复杂,或者说社会整合越来越强。各方面都是以某种方式相互关联的,不要高深,但至少要有一些了解和自己的思考。一个没有思想的人,就像一个木头人或木偶,只能机械地重复工作。提高不了集体的水平和素质,连自己的生活质量都提高不了。这不是普通,而是平庸。
总之,不管怎样,我们总要适应社会。我们没有能力改变环境,只有我们自己能改变它。我想到了我在一次班会上说过的唯一一句话:以后不要后悔今天的所作所为!生活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生活。无论经历什么,都要对自己负责,承担那些失败和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