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求艺 考研

双证在职研究生考试科目有哪些?

教培参考

教育培训行业知识型媒体

发布时间: 2023-01-05 16:47:53

双证在职研究生考试科目有哪些?

据了解,参加双证在职研究生的学员需要以专业硕士报名进修,历年来,专业硕士入学考试包括全国初试和院校复试两项考核,至于其考试内容具体如下:

全国初试科目

专业硕士入学初试为全国联考,该项考核一般包括四种科目,分别是外国语(英语、俄语、德语、日语、法语任一)、数学(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任选其一)、思想政治理论、专业综合。每种科目都没有固定的通过分数线,而且参考人员只有一次考试机会,所以难度较大,考生需要提前做好复习准备工作,才能有效地增加考试通过率。

院校复试内容

现如今,专硕入学复试也涉及了多种考核内容,其中笔试部分主要考察学员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面试部分则要检测学员的外语听力、口语以及个人综合形象素质,而且测试要求都比较严格,所以参考人士也要提高做好备考安排。

在职研究生考试科目有哪些?

在职研究生考试科目有以下:

1、同等学力申硕考试科目

同等学力申硕是免试入学,所以在入学时是不用参加考试的,参加考试是在申请硕士学位的时候,该考试报名时间是在每年的3月份,5月份参加申硕考试。

考试科目共有两科:外国语和学科综合,只要每科的考试成绩达到60分以上就可以。考试通过后完成学校组织的论文答辩,就可拿到硕士学位证书。

2、专业硕士考试科目

专业硕士是先考试后学习的入学方式,考试又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是全国联考,报考的管理类专业,才能参加院校组织的复试。复试通过后,学校会根据初试和复试的成绩择优录取。在毕业后学员是可以拿到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6、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在职研究生的考试科目有哪些?

在职研究生考试科目:



①MBA/MPA/MPACC考试科目(3个专业采用的是同样的试卷。所以在这里统一进行叙述):
初试科目:英语和管理综合(注:综合并不是专业知识,而是数学、逻辑、写作)。
注:不少的考生并不采用英语,所以在考试的过程中日语和俄语也是参加统考的,其他的语种的考生采用的是院校的自主命题。
②法律硕士考试科目:
初试科目:外语、政治(文)、专业基础课、综合课。
③工程管理硕士考试科目:
初试科目:不同的院校、研究方向考试科目也是有所区别的,但是外语和政治属于必考的科目。
报考这个专业的考生是有很多是冲着双证而来,当然也有不少的考生是为了户口而来,这部分的考生一般多见于上海和北京这种比较发达的城市,这也属于比较平常的事情。如果仅仅是为了这个原因,那么考生也是可以通过SMBA的方式进行学习。
五月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在职研究生考试科目:


此类考试科目是比较统一的,为外语和综合。
考生在选择外语的过程中选择余地还是比较大的,但是必须符合院校所允许的语种,而综合包含4~5门课程,不同的专业课程也是有所不同的,但是这些内容就是课堂里学习的学位课程。
这种方式的学习是允许大专生进行学习的,但是最终的申硕考试却是不允许大专生进行报考的,对于想要报考的大专生有所限制,但是却是三种考试中最简单的一种。十月在职联考在职研究生考试科目(2016年十月在职联考已取消)
①法律硕士考试科目:专业综合和外国语
②教育硕士:教育学和心理学综合和外国语、英语二
③公共卫生硕士:公共卫生综合和外国语
④工商管理硕士:综合能力和英语
⑤公共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综合能力测试和外国语
⑥会计硕士:综合知识和英语
⑦体育硕士:体育硕士入学资格考试
⑧艺术硕士:艺术硕士入学资格考试
⑨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风景园林硕士、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示范性软件学院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考试科目均为GCT
因为报考的专业均属于专业硕士,所以在报考的过程中对于考生的经验要求是比较严格的,这些专业对于转行的并不适合,反而适合深造的在职人员。而且这个考试的难度并不低,而且只有部分的专业允许专科生进行报考。
要提醒大家的是不同的考试时间也是不同的,所以对于在职研究生而言在选择的过程中也是需要注意的,一定要关注自己所报考的专业的考试的时间,当然了也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进行报考,最重要要量力而行。



拓展资料:在职研究生考需要参加入2113学考试5261的就是一月份联考,与统招研4102究生一起进行,考生需要经过1653考初试和复试,才会被正式录取,而初试和复试要考试的内容也是不一样。
初试的试卷是全国统一命题,考生选择MBA、MPA、MEM、MPAcc等专业的话,需要参加管理类联考,初试科目为两门,为英语二和管理类综合能力测试,英语二也是有一定的考试难度的,与大学英语六级相当,而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包括三部分,分别为写作、逻辑和数学。
其他在职研究生专业,在职研究生考试科目有所不同,如法律硕士参加法硕联考,初试科目为英语、政治、专业基础和专业综合。
其中综合课包括法理学、宪法学、法制史,专业基础课为民法学和刑法学两科;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参加的是经济类联考,初试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国际商务专业基础。



更多关于在职研究生考试科目的相关信息,推荐咨询【尚德教育】。尚德教育作为专业有温度的教育机构,承担起成为中国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者,国家职业教育标准的参与者和国际职业教育的传播者的社会职责。其课程学习方式灵活,有直播、录课、补课三大模式,学习无地点限制,有网络就能上课,随时随地学习;让考生高效备考,考试取高分,助力学生考取相关证书和重点院校,获得社会认可。【欢迎点击此处,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https://wenwen.sogou.com/z/q922324021.htm

在职研究生考什么科目

在职研究生考试科目一般就是政治理论、英语水平考试和专业课综合水平考试,具体如下:

1、12月份是MBA和法律硕士考试,因为毕业后获得双证(包含学位证和学历证),所以考试难度大。12月份的在职考试还有MPA(公共管理硕士)和MPACC(会计硕士)两个专业。

法律硕士考试科目有:政治理论、外国语(英语、俄语、日语)、专业基础课(含民法、刑法)、专业综合课(含宪法、法学基础理论、中国法制史)等。

MBA等管理类联考考试管理类综合能力考试和英语二两门科目,为统一考试。

2、5月份是在职人员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考试,考试形式是先入学,后考试。一般情况下为符合条件可以免试入学,需要参加研修班,修满学分后(一般1-2年左右)参加每年五月份的考试,通过后可以获得硕士学位证书,通过率较低。学术性专业较多,如经济学、工学、哲学等200左右个专业。

3、10月份的全国联考,包含GCT在内的在职研究生考试,其形式是先考试后入学。考试科目:政治理论、外国语(英语、俄语、日语)、专业综合考试(含刑法学、民法学、法理学、中国宪法学、中国法制史),共计3门。其中,政治理论由各招生单位单独组织,时间自行安排,其余两门全国联考。

在职研究生都考哪些科目

在职研究生有多种报考方式,其中同等学力和专业硕士是比较受在职人士青睐的报考方式。这两种方式中同等学力重要的考试是申硕考试,而专业硕士重要的考试是入学考试,不同方式考试科目也不同。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科目
报名人员需要有学士学位,才能在每年3月左右登录学位网进行报名,5月到指定地点参加考试,考试科目有外语和学科综合两门,单科满分是100,达到60分就是及格,通过考试和之后的论文答辩,就可取得硕士学位证书。
专业硕士入学考试科目
报名人员需要有大专学历并有5年工作经验,或本科学历并有3年工作经验,符合条件才可报名参加入学考试。考试有全国联考和院校复试。联考科目一般是3门或4门,一般在思想政治、外语、数学、专业综合等科目中选择。复试又有笔试和面试,笔试考核考生的专业知识,面试考察考生的反应能力、外语水平等。

双证在职研究生考试科目有哪些?

双证在职研究生根据报考专业的不同,具体的考试科目也有较大的变化。参加管理类专业考试的人员,需进行外语和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科目的考试。而报考其他专业的人员,则需要进行业务课、外语及思想政治的考试。

双证在职研究生是需要考生通过专业硕士的形式报考。专业硕士考试一般来说分为两部分,现在通常被人称为“初试”和“复试”。所谓初试,自然就是一月联考,复试则是考生通过联考后参加的院校安排的考试。

双证在职研究生需要初试和复试全部合格,然后会由报考院校根据考生成绩择优录取,所以说,在职研究生双证全国联考难度是非常大的,通常考生的通过率会比较低。

以上回复希望对你有帮助哦~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在职研究生事项可以咨询~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招生网

上海财经大学,全国211重点学校,免试入学,可申请国家承认学位。招生专业涵盖金融、管理、法律、市场营销、物流、人力资源、大数据等。想详细了解的可以在线咨询老师哦...

温馨提示:
本文【双证在职研究生考试科目有哪些?】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5 牛求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