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的信息门户是什么?
长安大学的信息门户是:长安大学统一身份认证。
长安大学直属国家教育部,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2000年由始建于二十世纪50年代初的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座落于历史文化名城西安,现有校本部和渭水2个校区、太白山和梁山2个教学实习基地,校园面积3745亩。
扩展资料
长安大学信息门户说明:
1、账号规则:用户账号为本人教工号或学号。
2、密码规则:初始密码为本人身份证后六位,如遇字母请分别尝试为大小写字母。
3、密码找回:若无法自助找回密码,请将本人校园卡(或学生证、工作证)印有姓名借息的一面进行拍照,并发送至xxzyb@chd.edu.cn邮箱。
4、其他说明:如无法登录请联索信息与网络管理处。
参考资料来源:长安大学官网-学校简介
长安大学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笔记本电脑连不上无线
解决方法如下:
1,先从硬件看起,有的笔记本有无线开关如果其处于关闭状态,则不论怎么设置都无法使用无线网络功能,因此首先确保这个开关是打开的,有的无线开关是在电源按钮旁边。
2,现在基本所有基本都有Fn键组合键来控制无线开关,如果fn组合键关闭了无线功能,那么也会出现以上问题。
3,其次从驱动下手,有的笔记本装完驱动后,无线还是连不上,那么有可能是还少个驱动,还要去官网装个电源管理软件,装完后,再按fn组合键开启无线即可。
长安大学迎新系统及网站入口 2021新生入学须知
大部分同学都已经受到了录取通知书,这个时候,就需要准备开学事宜了,我整理了长安大学迎新系统及网站入口、新生入学须知等,来看一下!
长安大学迎新系统及网站入口
《点击进入》
长安大学新生入学须知
新生带录取通知书到当地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手续。所有西安市户口(含所属区县)的新生一律不迁入学校。
新生入校所持户口迁移证中的迁往地址为: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大学,迁移证上应盖有公安部门户口专用章,印章应清晰。户口迁移证中的“出生地”、“籍贯”栏内必须具体至市(县),同时户口迁移证上须注明身高和血型,迁移证中所有内容字迹应清晰可辨。
办理户口迁移证的新生需在迁移证正面空格处贴一张一寸彩色照片。
新生团员的`团关系必须材料齐全,入团志愿书等入团原始材料随学生档案,团员证由学生本人携带,入校后由学生所在学院团委统一办理团关系转入手续。凡入团志愿书因故丢失的,原所在中学团委(总支)应出具相关证明(加盖公章),否则不视为团员。
长安大学10级本科生怎么查期末成绩啊
http://portal.chd.edu.cn/ 长安大学信息门户
2010级本科生登录信息门户说明:
根据长大教网【2010】266号文件“关于对本科生学号编码标准进行修订的通知”要求,对本科生从2010级开始应用新学号,新学号编码共12位,其中1-4位为入学年份,5-6位为学院,7-8位为专业,9-10位为班级,11-12位为序号。2010级本科生登录信息门户必须统一使用新学号作为登录用户名。老学号共10位,其中1-2位为学院,3-4位专业,5-6入学年份,7-8位为班级,9-10位为序号。新学号可由老学号推算出来,如学号“1102100134”对应的新学号为“201011020134”。
10710是哪个学校代码
长安大学。
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长安大学 ,坐落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校,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双万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成员高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登录西南医科大学统一身份认证
我觉得你该当国防生
国防生具体要求:
国防生是指根据部队建设需要,由军队依托地方普通高校从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含符合保送条件的保送生)招收的和从在校大学生中选拔培养的后备军官。国防生在校期间享受国防奖学金,完成规定的学业和军政训练任务并达到培养目标,取得毕业资格和相应学位后,按协议办理入伍手续并任命为军队干部。
选拔和招收国防生的基本条件
一、应届高中毕业生报考国防生的条件
国防生招收对象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思想品德优良,遵纪守法,符合公民服现役的政治条件,志愿从事国防事业,毕业后服从组织分配。
2、年龄在20周岁以下(截止当年8月30日)。
3、身体健康,符合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
二、从在校生中选拔国防生的基本条件
选拔的对象必须是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录取或符合保送条件被保送入学的在校本科生或全日制研究生。其条件是: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忠于祖国,热爱军队,志愿献身国防事业;
2、道德品质优良,模范执行大学生守则和有关规章制度;
3、学习勤奋,完成规定的课程,主干课程学习成绩良好以上;
4、年龄条件:大学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毕业时的年龄分别不超过25,30,35周岁;
5、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拔党员、学生干部、三好学生。
6、身体健康,符合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
享受社会义务性奖学金(已定向培养)的学生不在选拔范围之内。
条件者可以申请报名,经过组织推荐,填写《国防生资格审查登记表》,接受政审、面试和体检。
政审、面试和体检合格者经组织审批后确定为国防生。国防生必须签订《国防奖学金协议书》。国防生的招生程序
①学生填报国防生志愿(学校对报考国防生分专业设有专门的志愿代码)。
②政审、面试、体格军检与军队院校招收学员有关程序同步进行。
③国防生的录取批次定为提前批。国防生的权利和义务
《国防奖学金协议书》规定国防生的权利和义务主要是:
1、 热爱祖国,热爱军队,志愿献身国防事业,不参加除中国共产党以外的民主党派和宗教组织。
2、 自愿将本人学籍档案及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作为履行义务担保,由学校和军队共同保管。
3、 及时向军队驻高校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汇报个人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
4、 参加军队组织的军政教育训练活动,达到考核标准;在军政训练期间,接受军队实施的准军事化管理。
5、 在学制时间内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全部课程,学习成绩良好以上,毕业时要求达到军队接收普通高校毕业生入伍的相关规定。
6、 不得转学和留学、退学、停学、休学。
7、 经军队同意,可改学专业、选修第二专业、提前毕业和报考硕士研究生(含推荐研究生)。转学的专业、选修的第二专业应是军区部队紧缺和急需专业。提前毕业者在校学习时间应不低于三年,并取得学位证书。报考硕士研究生者,学习成绩应达到良好以上,取得国家公共英语四级证书;报考院校应是本校、军队院校或与军区签约的其他地方高校;报考的专业应为本专业或军队认可军区部队紧缺的其他专业;学校确定录取后,拟学专业宜补充技术岗位的,可在办理入伍手续后,以军队干部身份直接攻读,毕业后根据部队需要分配到部队相应岗位;拟学专业宜补充指挥岗位的,在征得学校为其保留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前提下,应到部队工作1至2年补充必要的任职经历后,再继续攻读。
8、 毕业时服从军队分配,到师以下部队指挥或技术岗位工作;在部队工作年限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有关规定。
9、 享受国防奖学金的同时,可享受其他非义务性奖学金、助学金。(该协议内容由南京军区政治部干部部后备军官选拔培训指导办公室提供)
注:《国防奖学金协议书》具体由各大军区级政治部干部部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不同军区制定的协议书会有所区别。
选拔在校国防生的原则和范围
(1)从高校在校生中选拔国防生,应着眼于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坚持全面衡量、保证质量、公平竞争、择优遴选的原则,重点选拔培养部队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适量选拔培养初级军事指挥人才。
(2)选拔范围以理工类专业学生为主,兼顾文史类等其他专业的学生;以设有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简称选培办)的高校为主,根据需要也可从其他签约高校中选拔。
(3)选拔对象应是参加全国高校统一考试被录取,或符合保送入学的在校本科生、研究生。本科生从二年级学生开始选拔,研究生一般从一年级选拔。在高校享受其他定向专业等义务奖学金的学生不参加选拔。
(4)鼓励优秀学生参加国防生选拔。在同等条件下,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特长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以及毕业后志愿到边远艰苦地区和基层部队工作的学生优先选拔
对国防生的体检要求是:身体健康,原则上符合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检标准。主要要求:身高男生不低于162厘米,女生不低于158厘米;体重男生不低于50公斤,女生不低于45公斤,过于肥胖(超出标准体重25%)不合格;视力标准为每一眼裸眼视力在4.8(0.6)以上,矫正视力在4.9(0.8)以上,特别优秀的可适当放宽,无红绿色弱、色盲;无传染性疾病等
国防生与普通大学生有何不同
抓好国防生(包括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的国防生)的在校军政训练和日常管理,掌握国防生的思想和学习动态,注重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和军政训练任务的同时,利用寒暑假组织国防生到部队参观见学和实践锻炼,增强他们对部队的了解。国防生毕业时应具备军队干部的基本素质,能够基本适应岗位任职的需要。
国防生在培养期间实行全程筛选。高校和选培办进行跟踪考察,建立培养考核档案,填写《普通高等学校国防生登记表》。不适合继续培养的,应取消国防生资格。
国防生与军校生的区别
军校生在军队院校学习,入校经复查复审合格后,即取得学籍和军籍,开始计算军龄。在校学习期间不缴学杂费、生活费、住宿费,实行军队供给制,统一着制式军装、佩戴学员肩章,每月领取津贴费。
国防生在地方普通高校学习,在校学习期间,每年享受一定数额的国防奖学金,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的情况下,由军队进行必要的军政训练(所需服装由军队发放),毕业后入伍到部队工作,任命军官职务,军龄自毕业后入伍报到之日起算。国防生在校学习期间,除不得享受其他义务性奖学金外,享有与国家统招生同等的权利。
国防生不同于普通大学生的课程
如果你能成为一名国防生,你就有了与其他普通高校大学生不同的以下13门科,它们分别是国防建设、军事法概论、人民军队导论、军人心理学、革命军人思想品德修养、军队基层文化工作、军事体育、队列、军事基本技能、军事思想、战争简史、军事高技术概述、军事领导科学与方法。
国防生毕业入伍后的待遇
国防生毕业入伍后,第一年为见习期,军龄自入伍报到之日算起。首次评授军衔、评任专业技术职务、确定专业技术等级以及住房分配等方面,与同期入军校学习的毕业学员同等对待。工资待遇按照军委、总部的有关规定执行。
国防生毕业入伍后与部队同级干部享受同等待遇。如:按照部队干部假期规定,家在驻地的干部,每年可休20天军官假;家在外地的干部,未婚的每年可休假30天,已婚的每年可休假40天;职(级)别或专业技术够条件后,家属或其本人为独生子女的父母即可办理随军手续,将户口迁至干部所在部队驻地。按照军队住房改革规定,军官可以按相应职级租住营区相应面积的公寓房,并享受住房补贴,用于自购住房。国防生待遇编辑本段①对录取的国防生,由招生高校、部队和学生本人三方签订《国防奖学金协议书》,在校学习期间享受军队提供的每人每年10000元的国防奖学金(若提高奖学金,按新标准执行),同时也可享西华大学其它各种非义务性奖学金。
②军队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安排国防生军政教育训练及到部队参观见习等。
③国防生毕业时,可在服从部队需要的前提下,在部队所辖的作战部队、研究所、院校、后勤、装备技术保障单位选择工作岗位,正式办理入伍手续,任命为部队军官,享受同地区同职级军官待遇。
另外,国防生并非毕业即就业,必须要到各军队院校集训10个月方可,服役期限最短按照相关规定自军龄起算起8年。国防生的违约处理
在享受国防奖学金期间或毕业时不履行协议的学生,认定其违约。违约者必须退还已享受的国防奖学金,并应予一定数额的经济处罚。因《国防奖学金发放和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一)、(二)、(三)、(四)款原因被淘汰的学生,除退回已享受的国防奖学金外,还必须交纳一定数额的赔偿金,个别情节严重的,应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或追究法律责任;因《国防奖学金发放和管理办法》第(五)款被淘汰的学生,需退还已享受的国防奖学金;因《国防奖学金发放和管理办法》第(六)款原因被淘汰的学生,已享受的国防奖学金可不退还。
对违约学生的处理,由选培办和高校共同负责,并报上级主管理部门备案。
国防生可报考研究生的单位名单
一、普通高校(112所)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
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
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石油大学(华东)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重庆大学
四川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长安大学
兰州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燕山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大学 山西大学
中北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大学 辽宁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沈阳理工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长春工业大学 黑龙江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华东政法学院
江苏科技大学 南京邮电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宁波大学
安徽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集美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东华理工学院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 南昌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聊城大学 郑州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湘潭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南华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广西大学桂林电子工业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西华大学 云南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邮电学院 兰州理工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宁夏大学 新疆大学 新疆石河子大学
长安大学是名校吗?
长安大学是名校。
长安大学直属国家教育部,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创建于新中国百业待兴之时,壮大于改革浪潮迭起之际,兴盛于高等教育强国大势之中,与共和国同向同行近七十载。自1951年起,学校前身西安公路学院、西安地质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相继成立。1956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3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1997年成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0年三校合并,组建长安大学,掀开学校跨越式发展新篇章。2005年以来,教育部先后与交通部(现交通运输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现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签署共建长安大学协议,“四部一省”共建长安大学的办学格局正式形成。
2011年入选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迈向新时代,踏上新征程。
学科建设:
学校现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程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现有82个本科专业,其中23个专业入选国家“双万计划”一流建设专业,17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
学校稳居中国大学百强,土木与交通学科位列U.S.News全球大学第44名,被誉为公路交通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科技创新的“金名片”。
学校设有23个学院(系),具备覆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法学、文学7大门类,贯通学士、硕士、博士教育培养全过程的学位授予体系。
新时代面向国家重大战略,设立了现代交通研究院、秦岭生态环境研究院、黄河研究院、川藏铁路工程研究院、杭州研究院和雄安现代产业研究院等一批实体研究院。现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新加坡工程院院士4人,教授、副教授120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66人、硕士生导师1041人。
拥有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各类杰出人才逾百人。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5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万余人,外国留学生1600余人。
学校平台条件完善,现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1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和62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国内高校唯一的“车联网与智能汽车试验场”,被交通运输部认定为全国三大“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之一。
以上内容参考 长安大学官网-学校简介
长安大学排名2022最新排名
长安大学2022年在全国本科院校排名第100位,本省大学排名第8位。
长安大学直属国家教育部,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现有84个本科专业,其中50个专业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学校稳居中国大学百强,土木与交通学科位列U.S.News全球大学第30名,被誉为公路交通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科技创新的“金名片”。
师资队伍:
现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新加坡工程院院士4人,教授、副教授1400余人,博士生导师359人、硕士生导师1056人。拥有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各类杰出人才逾百人。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5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万余人,来华留学生1600余人。
以上内容参考:长安大学官网——学校简介
西安长安大学是985还是211?
长安大学既是985院校,也是211高校。学校位居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坐拥南北两大校区,南倚大雁塔,北邻渭水滨,建有太白山、梁山、渭水三个教学实习基地,校园面积3745亩。
学校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程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现有82个本科专业,其中36个专业入选国家“双万计划”一流建设专业,18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
长安大学院系情况简介。
学校设有23个学院(系),具备覆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法学、文学7大门类,贯通学士、硕士、博士教育培养全过程的学位授予体系。新时代面向国家重大战略,设立了现代交通研究院、秦岭生态环境研究院、黄河研究院、川藏铁路工程研究院、杭州研究院和雄安现代产业研究院等一批实体研究院。
以上内容参考 长安大学——学校简介
长安大学在哪里
长安大学在陕西省西安市。
长安大学各校区地址如下:
北校区:西安市未央区尚苑路。
南校区: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
长安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校,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拥有专任教师2100余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新加坡工程院院士4人,教授、副教授120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66人、硕士生导师1041人。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100余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和教育部、交通运输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陕西省等各类高层次人才计划。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长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