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招生考试官网: http://www.sneac.com/
陕西招生考试官网: http://www.sneac.com/
一、陕西招生考试官网联系方式
地址:西安市含光北路40号
邮编:710068
二、陕西招生考试官网登陆
http://www.sneac.com/
三、陕西招生考试简介
各市、杨凌示范区招生办(考试管理中心),西安市教育考试中心,各有关普通高校:
为做好陕西省普通高校体育类专业招生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报考条件
报考体育类专业的考生必须参加陕西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报考科类须为体育(理),要具备体育运动要求的身体素质和基础,男性身高不低于170厘米,女性身高不低于160厘米。
二、考试
报考体育类专业的考生必须参加体育类专业课全省统考和文化课全国统考。
(一)专业课统考。
我省体育类专业课统考由省招委会委托西安体育学院承办,西安体育学院负责考试的组织实施工作。省教育厅、省招办和西安体育学院有关负责人组成陕西省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专业课统考领导小组,负责对体育类专业课统考的领导和组织协调,研究处理考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省招办从省内有关招生院校遴选的专家组成仲裁组,负责受理解决考试争议申诉等有关问题。体育类专业课统考考务办公室设在西安体育学院。考试监考费及考试工作人员补助由西安体育学院参照相关文件规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发放办法与标准。
1.网上报名与缴费。
体育运动存在一定风险,建议考生考前自愿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因个人原因及符合体育竞赛规则的考试过程中出现的人身意外及伤亡,责任由考生自负。
2.现场确认与考试安排。
专业课统考由计算机系统随机编排考生参加考试的组别和时间,缴费成功的考生可于3月31日后登录陕西省考试管理中心门户网站查看现场确认时间及具体考试安排。考生在现场确认环节领取《专业课考试准考证》,请考生认真阅读本人《专业课考试准考证》上的考生须知。
各县(区、市)招办要安排考生所在中学对其进行考试安全和考风考纪教育,并通知考生按时报名参加考试。
考生必须持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和《体育类专业课考试报考证》,按时到西安体育学院(地址:西安市含光北路65号)进行现场确认。西安体育学院要认真核对考生本人与《居民身份证》、《体育类专业课考试报考证》和高考报名信息库中的照片是否一致,确认无误后制发《专业课考试准考证》。
考生参加考试时不得穿戴有特殊标记(如学校名称、学校标识、考生姓名等)的服装或统一着装,必须按照规定时间、规程参加考试,并严格遵守考试纪律。未按照规定时间报名、检录、考试的责任自负,不得补考。
3.考试项目。
共4项,分别为:100米跑、立定跳远、原地推铅球、800米跑。
4.测试方法。
所有考试项目全部采用电子测量设备进行测试。各项目的数据测量、显示、传输、打印、保存、统计等全部使用计算机自动完成。测试现场实行封闭管理。
5.计分办法。
按原国家体委《1989年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招生考试评分标准与办法》执行。考试成绩通过陕西省考试管理中心门户网站公布,考生可上网查询。
(二)文化课考试。
体育类考生必须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科目与理工类相同。
三、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体检
体育类考生的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体检工作由县(区、市)招办安排,与其他科类考生同期进行。
四、填报志愿
体育类考生填报志愿方式和时间与其他科类考生相同。体育类志愿必须填报在提前批次,其中本科志愿填报在“艺体类提前本科(体育理)”栏内,高职(专科)志愿填报在“艺体类提前专科(体育理)”栏内。体育类考生在提前批次只能填报体育(理)类专业,填报其他科类专业均属无效志愿。在其他批次可填报理工类志愿。
五、录取
体育类专业录取分本科和高职(专科)两段进行。其中本科专业在本科第一批录取前进行,高职(专科)专业在本科第三批录取前进行。未被体育类专业录取的考生,可按其填报的理工类志愿参加其他批次的录取。
体育类专业文化课与专业课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将根据体育类招生计划和考生成绩分别划定。
体育类专业招生按照“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原则录取新生。对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身体状况符合相关专业培养要求、文化课与专业课考试成绩均达到分数线的情况下,省招办根据考生志愿、按照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的院校招生章程中体育专业录取原则进行投档。院校章程未明确录取原则的,在文化课上线的基础上,根据考生志愿,按照专业课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投档。按照专业课成绩投档的,专业课成绩相同时按文化课成绩及位次由高到低投档;按照文化课统考成绩投档的,文化课统考成绩及位次相同时按专业课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投档。投档后由相关招生学校决定是否录取考生以及所录取的专业,遗留问题由招生学校负责解释。省招办监督学校执行国家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情况、纠正违反国家招生政策、规定的行为。
招生学校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不得拒绝录取符合本校录取条件的非第一志愿考生。若全部志愿录取结束后计划仍未完成,省招办将向社会公布缺额院校及专业,达到录取标准且未录取的体育类考生可填报征集志愿。
六、加强领导,严格管理
各市、县(区、市)招办和招生学校要加强对体育专业招生工作的组织领导,选派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廉洁自律的同志负责该项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工作责任。要广泛宣传体育专业招生政策和专业课考试办法,增强工作透明度,切实做到严格执行政策,严格新生进校时的资格复查,确保体育类专业招生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安全、有序。
西安体育学院要不断完善考试组织考务工作方案,方案应包括机构设置及职责、人员选聘与分工、考试时间安排、考试流程、偶发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成绩记录及公布办法、成绩异议处置流程等。规范工作程序,做好相关工作人员的选聘以及业务培训,严明工作纪律,与所有考务人员逐一签订考试安全责任书,确保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凡与考生有亲属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的,要主动申请回避参与本次考试工作。要加强考试过程管理,各项目测试前要安排专人认真仔细地核查考生身份,坚决杜绝替考等作弊行为。对违反操作规程造成安全问题的工作人员,要追究其失职渎职责任。
对体育类专业课考试中出现的违规行为,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36号)确定的程序和规定严肃处理,依法依规追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根据教育部招生工作规定,对在体育类专业课考试中违规的考生、高校、中学及有关工作人员要进行从严查处。其中,凡在体育类专业课考试中有作弊行为的考生,均认定为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取消其体育类专业招生考试的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同时取消其当年高考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视情节轻重给予3年内暂停参加各类国家教育考试的处理。;
西安体育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入口http://www.xaipe.edu.cn/jwc/
一、西安体育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入口及简介 西安体育学院创建于 1954 年,坐落在古城西安小雁塔西侧,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6所体育院校之一,原隶属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体委),2001 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现为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建院校。
建院初期,贺龙元帅亲自为学院圈选校址并鼓励师生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艰苦创业,由此学院确立了“笃学重教、造就人才、服务体育、福佑人民”的办学宗旨。之后,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体委)历任主要领导人荣高棠、李梦华、伍绍祖、袁伟民、刘鹏等先后莅临学院指导工作,关怀和支持学院的建设与发展。经过几代西体人不懈努力和历史积淀,形成了“诚厚俭朴、勤奋刻苦、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爱国荣校”的办学传统与特色,为国家培养造就了 5 万多名高素质体育人才。
学院现有本部、沣峪口校区、鄠邑校区,三个校区。教职工850人,专职教师578人:其中正高级72人,副高级162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390人,占教师总数的67.5%;具有博士学位67人,占教师总数的11.6%;具有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陕西省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的专家学者5人;硕士生导师99人。
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819人,本科生8148人,硕士研究生689人。现有8个系(体育教育系、运动 训练系、武术系、社会体育与休闲体育系、健康科学系、体育传媒系、体育艺术系、体育经济与体育管理系),2部(研究生部、思政部),2院(继续教育学院、足球学院),1 校(附属竞技体育运动学校)。
西安体育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入口: http://www.xaipe.edu.cn/jwc/
二、西安体育学院王牌专业有哪些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体育教育、运动训练、运动人体科学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民族传统体育、表演、应用心理学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点3个 : 体育教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运动训练专业
西安体育学院培训班怎么报名
可以去找到学校官网,找到权威的老师去报名。
注册及报名时间冬季项目:
注册时间为2021年12月1日12:00至12月30日12:00;
报名时间为2021年12月22日12:00至12月31日12:00。
夏季项目(含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项目,下同):
注册时间为2022年2月7日12:00至3月7日12:00;
报名时间为2022年3月1日12:00至3月10日12:00。
考生在注册过程中,如发现本人运动员技术等级信息有误,冬季项目报名考生应在2021年12月24日12:00前、夏季项目报名考生应在2022年3月3日12:00前联系等级证书授予单位进行信息更正。
2.注册及报名方式:“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或“体教联盟APP”中“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系统”(以下简称“体育单招系统”);
3.已完成注册的考生应通过“体育单招系统”签订《反兴奋剂承诺书》、填报志愿并缴纳考试费,考生完成缴费视为报名成功,完成缴费后,考生不得再对报名信息进行修改;
4.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如因其他特殊原因(例如使用曾用名办理等级证书造成无法在系统中注册)无法正常报名,须在报名时间截止前致电我校招生办,并按要求填写《报名申请表》传真至招生办公室(电话:029-88409422);
5.考生报名信息错填、漏填或填报虚假信息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西安体育学院教务系统入口
一、西安体育学院教务系统入口
西安体育学院教务系统入口为http://www.xaipe.edu.cn/jwc,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
二、西安体育学院简介
西安体育学院创办于1954年,原名西北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西安体育学院,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6所体育高等院校之一,原直属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体委),2001年,在国务院管理体制调整中,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是国家体育总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院校,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陕西省拟新增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单位。
学院现有校本部、沣峪、鄠邑三个校区。校本部坐落在环境优美的历史名胜小雁塔公园西侧。目前在校本科生8200余人,硕士研究生780余人。学院现有8系(体育教育系、运动训练系、社会体育与休闲体育系、武术系、健康科学系、体育经济与体育管理系、体育艺术系、体育传媒系)、2部(研究生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2院(继续教育学院、足球学院)、1校(附属竞技体育学校)。学院与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共建中国竞走学校,与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共建中国掷球学院,并组建了跨项国家冰壶队。
学院拥有2个一级学科和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其中体育学为陕西省一流建设学科。与上海体育学院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学院现有21个本科专业,涵盖了文、理、经、管、教、医、艺7个学科门类,建院以来为国家培养出5万余名体育师资、教练员、运动员和体育科研、体育新闻、体育经营与管理专门人才。学院同25个国家和地区50余所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
学院现有教职工832人,其中教授74人,副教授182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20余人,国际、国家级裁判共6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2 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5人,陕西省优秀教师3人,国家体育总局系统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技先进工作者3人,国家体育总局系统先进工作者2人,陕西省省级优势学科项目负责人1人、陕西省省级特色学科项目负责人2人,享受“三秦人才津贴”2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
学院拥有国内一流的教学、科研和训练场馆,设有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新闻实验中心、语音实验中心、计算机实验中心;现有国家体育总局运动技术分析与技能评定重点实验室、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中心基地、陕西省高校体育法学研究基地等多个省部级研究机构。图书馆是西北地区体育科学文献信息中心,总藏书72余万册。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学院经历六十五年的艰苦创业、艰辛探索、曲折前进、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的沧桑巨变。******孕育新机遇,新征程谱写新辉煌。西安体育学院师生将以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秉承“严谨创新,团结拼搏”的校训,坚持“笃学重教,造就人才,服务体育,福佑人民”的办学宗旨,高举旗帜,凝心聚力,追赶超越,锐意进取,朝着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体育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