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参考
教育培训行业知识型媒体
发布时间: 2022-12-13 19:43:36
【全拼】: 【rì kā zé 】
【词语】 日喀则市
【释义】:
1.在西藏自治区南部,雅鲁藏布江与年楚河在境内汇流。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设市。人口851万(1995年)。为西藏第二大城,有五百多年历史。有著名的扎什伦布寺(为历世班禅额尔德尼住持寺院),还有夏鲁寺等古迹。
2.日喀则建城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西藏的第二大城市,是后藏曾经的政教中心,也是历代班禅的驻锡之地。美丽旖旎的自然风光,独具特色的后藏生活,日喀则被誉为“最如意美好的庄园”,境内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
3.日喀则是从古到今的后藏重镇,藏语称“溪卡孜”,意为“土地肥美的庄园”。14世纪初期,大司徒强曲坚增战胜萨迦王朝,建立帕竹王朝后,得到元、明王室的庇护,设了十三个大宗溪,最后一个宗就叫做桑珠孜,自此,日喀则的全名称溪卡桑珠孜,简称溪卡孜,汉语译音为日喀则,这就是日喀则的地名由来。
读法:
日 发音 Ri 四声,同音字都是些罕见字有 鈤,馹,驲,囸等等 ~
喀 发音 ka(一声)la(一声) 指一种味觉,或者气味
3.则 发音 ze 二声
读音:rì kā zé,声母r、k、z,韵母i、a、e,声调分别是第四声,第一声以及第二声。
日喀则的藏文意思是“土质最好的庄园”。
日喀则,西藏自治区下辖地级市,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陲,青藏高原西南部,西衔阿里地区、北靠那曲市、东邻拉萨市与山南市,外与尼泊尔、不丹、印度等国接壤;南北地势较高,其间为藏南高原和雅鲁藏布江流域。
日喀则大体处于喜马拉雅山系中段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中段之间,南北地势较高,其间为藏南高原和雅鲁藏布江流域。日喀则地形复杂多样,基本上由高山、宽谷和湖盆组成,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扩展资料:
历史沿革
公元七世纪初,雅隆部落的松赞干布正式建立了吐蕃王朝。吐蕃王朝按照地理自然分布状况,把所辖中部地域划分为“卫、藏”两大部分,依日喀则东西的“藏”区为“耶如”(年楚河一带)和“如拉”(雅鲁藏布上游沿岸),东以岗巴拉山为界,西至冈底斯山(现阿里一部分)。因“藏”区地处雅鲁藏布江上游,于是才有了“后藏”之说。日喀则原称“年曲麦”或“年麦”(即年楚河下游的意思),这里虽很早就有人居住,但仍是荒凉之所。
八世纪,吐蕃王朝的藏王赤松德赞请印度高僧莲花生进藏建桑耶寺,路经日喀则地方,在此修行讲经,并预言雪域高原的中心在拉萨,其次在年麦(日喀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喀则
有多少人向往西藏?远离城市的喧嚣,去聆听那属于自己的宁静。西藏,不光只有风景,更重要的是能让你放下心头的包袱。淳朴,善良。不光是藏族人民,更是西藏的特色。
岂论你是否踏足过这片神秘的高原,对于这里,你熟悉几多?能否知道西藏各地市名字的由来或者发生在这里的故事?今天攻略君简朴的说说,让没有去过西藏的朋友,在踏上西藏这片土地的时候,大脑不再一片空缺。
首先说一下拉萨:它的名字泉源于一座寺庙,就是如今的大昭寺。在松赞干布之前,拉萨的政治中心是在山南,为了政权统一而且不受山南贵族势力的滋扰,松赞干布迁都到拉萨。迁都后,松赞干布在这里制作宫堡,修河流,建寺院,奠基了拉萨都会雏形,大昭寺即是在这一时期制作的。其时的拉萨沼泽遍布,为了建大昭寺,只能山羊负土填湖。在藏语中“山”为惹,“土”为“萨”,为了彰显山羊的功劳,大昭寺便叫惹萨,由于大昭寺是最早的修建,人们便以“惹萨”作为以大昭寺为中心的都会名。厥后这个名字逐步演变成拉萨。
日喀则这个地方,很早便有人类运动和居住了,不外一直很荒芜。它原来的名字叫“年曲麦”或者是“年麦”,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年楚河的下游”。十四世纪初,帕竹王朝建设,这个王朝设立13个大城堡,最后一个城堡叫桑珠孜(如愿以偿的意思),全名为溪卡桑珠孜。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开始在这里制作宗政府,修建为桑珠孜宗堡。今后,日喀则的全名称溪卡桑珠孜,简称为溪卡孜,汉语译音为日喀则。
作为西藏自治区的唯一地域阿里地域,在华文史籍中,差别朝代对其称谓(羊同、象雄、古格)各异。吐蕃王朝建设后,赞普后人来到这里繁衍。有了吐蕃王朝的臣民在这里生活,这片整政治区域才开始名副其实的臣服,而阿里意为“属地”、“领地”、“领土”等寄义。而我们内地是什么时候开始称它为阿里的呢?元朝的政治国界中并吞了这里,设立元帅府,称这里为“纳里速古鲁孙”,明朝在藏西设置“俄力思军民元帅府”简称“俄力思”;清朝这一名字演变为“阿里”,随了其时吐蕃为这里起的名字。
那曲的名字由来很简朴,那曲曾名“黑河”,因怒江上游的那曲河流经境内而得名。“那曲”藏语意即玄色的河流。在明清时代曾名“哈喇乌苏”(蒙古语“黑河”的译音)
最有意思的是山南地区,山南的藏语原名是ལྷོ་ཁ།,是「南」的意思,这是确定的。山南的山可能是指念青唐古拉山脉(或其中的某个山峰)。然而ཁ།并没有明确表示山或者山谷之类的意思,相关的义项只有泛泛的边缘之类的意思。但是,ལྷོ་有明确表示岸、湖滨之类的意思。再看下上面这个图——ལྷོ་ཁ།的本义很可能是指雅鲁藏布江的南岸,而非某个山的南面。山南其实是江南。
读音是rì kā zé,喀不是多音字。
日喀则,西藏自治区下辖地级市,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陲,青藏高原西南部,西衔阿里地区、北靠那曲市、东邻拉萨市与山南市,外与尼泊尔、不丹、印度等国接壤;南北地势较高,其间为藏南高原和雅鲁藏布江流域。
面积18.2万平方公里。辖1个市辖区和17个县。日喀则的藏文意思是“土质最好的庄园”。
喀 kā,(1)呕吐、咳嗽的声音 (2)笑声 (3)地名用字,多用于音译地名。
日喀则的风景名胜
日喀则市定日县有珠穆朗玛峰为首的冰峰雪山、原始森林带,神山、圣湖、草原、名寺古刹。从日喀则南部边境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有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
扎什伦布寺是日喀则的象征,寺院依山而筑,是历代班禅的驻锡地;江孜的白居寺拥有众多佛塔,被誉为“西藏塔王”,寺内的壁画总观结构连贯,局部看自成一体,白居寺和萨迦寺都是西藏的宗教中心;在日喀则市还有宗山抗英遗址。
日喀则喜马南麓六大名沟(被称为西藏小江南或西藏江南)是:
亚东沟:血浴红河谷,气蒸米粮仓。
陈塘沟:这里封存了夏尔巴人的原始档案。
嘎玛沟:珠峰长出的生态园。
绒辖沟:密境里的密境。
樟木沟:悬于峭壁之上的要道。
吉隆沟:小河谷装下了半部西藏史。
日喀则所属的省:西藏。
日喀则市地处中国西南边陲、西藏自治区西南部,南与尼泊尔、不丹、印度三国接壤,西衔阿里地区,北靠那曲市,东邻拉萨市与山南市。地理位置介于北纬27°13′—31°49′,东经82°1′—90°20′。
全市面积18.2万平方公里,东西长800公里,南北宽220公里。国境线长1753公里,面积18.2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处喜马拉雅、冈底斯、念青唐古拉三大山脉中段。
风景名胜:
日喀则市定日县有珠穆朗玛峰为首的冰峰雪山、原始森林带,神山、圣湖、草原、名寺古刹。从日喀则南部边境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有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
扎什伦布寺是日喀则的象征,寺院依山而筑,是历代班禅的驻锡地;江孜的白居寺拥有众多佛塔,被誉为“西藏塔王”,寺内的壁画总观结构连贯,局部看自成一体,白居寺和萨迦寺都是西藏的宗教中心;在日喀则市还有宗山抗英遗址。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日喀则
截至2016年,日喀则市下辖1个市辖区(桑珠孜区)、17个县(江孜县、白朗县、拉孜县、萨迦县、岗巴县、定结县、定日县、聂拉木县、康马县、亚东县、仁布县、南木林县、谢通门县、吉隆县、昂仁县、萨嘎县、仲巴县)。市政府驻地桑珠孜区。
日喀则,西藏自治区下辖地级市,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陲,青藏高原西南部,西衔阿里地区、北靠那曲市、东邻拉萨市与山南市,外与尼泊尔、不丹、印度等国接壤;南北地势较高,其间为藏南高原和雅鲁藏布江流域。
面积18.2万平方公里。辖1个市辖区和17个县。日喀则的藏文意思是“土质最好的庄园”。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日喀则市常住人口为798153人。
日喀则市境内定日县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桑珠孜宗堡和江孜古堡都是曾经的政教中心。有扎什伦布寺、白居寺、萨迦寺等一批著名寺庙。有亚东口岸、樟木口岸和吉隆口岸。日喀则喜马南麓六大名沟被称为西藏小江南或西藏江南:亚东沟,陈塘沟,嘎玛沟,绒辖沟,樟木沟,吉隆沟。
历史地理
日喀则史称“藏”。13世纪中叶,西藏地方正式纳入中央政府行政管辖,将日喀则分为6个万户。20世纪初,西藏噶厦政府把日喀则提升为“基宗”。
和平解放后,1951年,分别成立日喀则、江孜临时工委;1960年,分别成立日喀则、江孜专员公署;1964年,合并为日喀则专员公署;1978年,改称日喀则地区行政公署;2014年6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日喀则撤地设市,设立地级日喀则市。
日喀则市位于西藏西南部,东西长约800公里,南北宽约220公里,东邻拉萨市与山南市,西衔阿里地区,南与尼泊尔、不丹、印度三国接壤,北靠那曲市,面积18. 2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境内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的“悬湖”—长芝冰川湖,有扎什伦布寺、江孜抗英遗址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12个点,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7处69个点。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日喀则
以上内容参考:日喀则市人民政府-日喀则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