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咸宁中考物理试卷难度点评
2021年咸宁中考物理已经结束了,下面为大家带来的是咸宁中考物理试卷点评,仅供参考。
物理试卷点评
精心选材,体现核心价值
立足素质教育需要、顺应时代要求,着眼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今年的试题选用了大量反映时代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热点等方面的题材,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热情,增强报效国家的社会责任感。例如,第3小题以我国俗语、成语为材料,考查蕴含的相关物理知识,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第6题超市入口通道的控制电路、第12题飞机的制动方式等,体现了科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增进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对科学的热爱;第14题通过对“中国天眼”利用凹面镜反射使微弱电磁波会聚这一原理的考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这些试题必将对义务教育教学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积极引领作用。
立足双基,锁定必备知识
试题充分体现了对必备知识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基于课程标准和教材,关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重点考查主干知识和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水平,知识覆盖全面、结构合理。例如,第8题借助“超载”检测装置这一情景素材,考查欧姆定律、串联电路的规律、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等重点概念和规律。第18题以某型号水车式增氧机为素材,考查了功、机械效率、受力分析、压力、压强、漂浮条件、浮力产生原因等物理概念和规律。第19题以某自助式洗车机储水箱防冻系统的加热电路为素材,考查了对电功、电功率、欧姆定律、热量计算、能量转化等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在对必备知识的考查上,试题通过材料原创,问题原创,避免了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类试题,全面、客观、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
创设情境,聚焦关键能力
试题以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及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的真实情境作为命题载体,在考查物质、运动及相互作用、能量等知识的同时,考查学生的关键能力。如第6题超市入口通道电路和第7题“水火箭”考查理解能力;第8题测力装置原理考查理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第12题“飞机制动”考查理解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第14题“中国天眼”考查知识迁移能力;第15、16、17题考查实验探究能力;第18题“水车式增氧机”考查理解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模型建构能力;第19题“自助式洗车机”考查理解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推理论证能力。特别是第(3)问计算防冻系统热损耗的功率这一问题的设计,对科学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第18、19题在问题的设计上,注意了三个问题彼此独立,使试题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而且问题的难度呈梯度上升,能把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效地区分开来,确保了试题有较好的区分度。
强化探究,彰显学科特色
注重对物理学科思想方法、实验能力的考查是本试卷的突出特点。例如,第15题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考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第16题以真实的创新实验教具为素材,考查了实验探究能力、分析论证的能力,以及对转换思想、控制变量法等科学方法的理解,培养科学探究的习惯和精神;第17题来自学生经历的真实实验探究题材,既考查了电路连接、基本仪器使用、基本操作等技能,也考查了信息识别、数据处理、分析论证等能力;第18题以某型号水车式增氧机为素材,考查了理解能力、模型建构能力、分析推理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对“增氧效率[kg/(kW h)]”这一实际应用中全新概念的认识,考查学生对物理单位的理解以及由熟知的物理量认识未知物理量的知识迁移能力。就是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综合应用题,也都很好地渗透了科学方法教育这一物理研究的核心思想,彰显了物理学科特色,对物理概念规律的形成、科学探究本质的理解、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试卷立足学生实际、教学实际,着眼学生持续发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遵循课程标准要求,全面考查学生学业水平和学科核心素养,必将促进我市初中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高质量发展,必将促进我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咸宁中考总分2022
咸宁中考总分2022是670分。
2022年我市中考考试科目及分值为:
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120分(含听力25分)、物理80分、化学50分、道德与法治50分、历史50分、体育40分(其中平时体育成绩15分,测试成绩25分)、理化生实验操作20分,地理、生物、地方课程以等级折算计分(等级A折算20分、等级B折算16分、等级C折算12分、等级D折算8分)。
满分总分670分。
1.现九年级学生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体育、理化生实验操作。
2.未参加我市2021年地理、生物、地方课程(合卷)考试的现九年级学生,可报名参加2022年九年级地理、生物、地方课程(合卷)补考考试,考试成绩以等级折算计分(等级A折算20分、等级B折算16分、等级C折算12分、等级D折算8分)计入2022年考生中考总分;未参加报名考试的以0分计入中考总分。
已参加2021年八年级地理、生物、地方课程(合卷)考试的九年级学生不得再参加地理、生物、地方课程(合卷)考试,成绩以2021年考试成绩为准。
3.现八年级学生(2023届毕业生)按照咸市教基〔2021〕4号文件要求执行新中考考试科目:地理、生物(合卷),满分100分。考试成绩以原始分计入2023年中考总成绩。
4. 2022年秋季学期,2023届毕业生按照咸市教基〔2021〕4号文件要求执行新中考学业水平考试科目: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具体考试文件另发)。考试成绩以等级方式纳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依据。
核心素养下的2021年中考实用类文本阅读指导
曹公奇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2019年11月,国家教育部又发布了《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加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提炼出来的语文核心素养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巨大影响,全国各地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中考”)都在进行改革,命题原则由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再到现在的素养立意,发生了很大变化。就中考语文试卷而言,以素养立意命题,就是要突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作为考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实用类文本是一种偏向于实际需要的文章,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具有简洁、易懂、时代鲜明、实用性强等特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查,是中考语文试卷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考查的阅读选文或说明文,或议论文等。在以素养立意、着重考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视域下,2021年中考实用类文本阅读该如何备考呢?
一、说明文阅读的备考
说明文文本内容多是介绍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也就是科普文。说明文阅读,重点考查考生对文本的内容理解、信息提取、顺序梳理、手法辨析、语言品析等能力,而这些考查内容,主要是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语言运用与思维能力的检测。解答说明文阅读试题,首先要通过对文本的语言材料进行仔细阅读、提取信息、理解内容、辨析方法,才能有效作答。所以,这些就是对语文核心素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直接考查。其中的说明顺序的梳理、说明内容和手法的辨析等,着重考查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审辩思维能力。在这一系列考查过程中,说明文本本身丰富的内容,也会渗透审美鉴赏和文化传承的相关内容。
1.理解词句及文本内容。对文中重要词语、句子和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推断与探究,是说明文考查的一个重点。各地试卷中“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之类的传统选择题,就是对文本内容或整体、或局部、或概念、或词句的理解与分析。这类题目,表面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实际考查的是对文本语言表达准确性的理解和分析。这就需要细读文章,特别是与选项有联系的地方,深入理解原文,仔细核查原文表达与选项表达,从而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除选择题外,简答题等题型中也有内容理解题,如2020年哈尔滨卷第12题:“写出第②段中加点词语‘开枝散叶’在文中的含义。”考查的是“开枝散叶”这个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需要既知道这个词语的本身含义,更需要结合上下文语境来理解这个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2020年湖北咸宁卷第9题:文章围绕北极海冰减少这一中心展开,作者为什么以“北冰洋的‘无冰之夏’”为题?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这个题表面看是考查题目命制的原因,实际是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只有对文本内容理解透彻了,才能结合全文内容,抓住标题特点加以简答。因此,这类试题的备考关键是细读,明确说明对象,精准理解原意。
2.提取信息与概括要点。对文本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对文本局部或整体内容的概括,也是说明文常常考查的内容。这主要是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能力、概括文意能力以及思维能力。2020年四川南充卷第21题:“本文为什么说人类起源于一条鱼,请简要概括。”这就需要首先从全文中提取信息要点,然后加以简要概括才行。文中说明的主要内容是:昆明鱼是目前发现的最早产生脊索的动物,人所从属的脊椎动物都是由脊索动物进化而来的;人类胚胎早期有一个阶段的形态和鱼非常相似,并且还有鳃裂。抓住这两点,或原文句子,或简要概括一下,就是这个题所要求的答案。2020年江苏苏州卷第14题:“文章第①段末说虫媒植物会‘赤裸裸地露出功利主义的本质’,请概括这种功利主义的具体表现。”这个题考查的是对一个段落信息的提取和概括,这一段主要写的是虫媒植物用明显的花瓣、浓郁的蜜香、鲜艳的色彩来吸引昆虫,传递花粉。这类题目的备考,需要在阅读时反复训练抓关键语句、概括段意的能力,要善于抓住文中那些总起、小结以及关键的句段,或提取要点,或概括归纳,从而提取所需信息,按照题目要求进行梳理和整合。
3.梳理说明顺序与结构。对写作思路和说明顺序的梳理,对文本篇章结构的分析,这是考查考生思维能力的关键,在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尤为重要。2020年江西卷第19题:“文章介绍山地的形成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试分析。”一般逻辑顺序比较抽象,需要学生仔细辨析。这篇文章就采用了逻辑顺序。先总体介绍山地的类型以及山地形成的作用力——内力,然后按照由主到次的顺序分别介绍褶皱山、断块山、火山各自的形成过程与规模。这样的顺序,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便于理解。2020年广东省卷第12题:“选文思路清晰,按照逻辑顺序依次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个题明确是逻辑顺序,需要认真通读全文,抓住关键信息,理清文章思路,并组织语言加以概括,就是“研制北斗系统的原因、北斗系统独特的服务功能、北斗系统目前的应用情况”这三个要点。解答这类试题,首先,要明白逻辑顺序的基本知识,逻辑顺序指的是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或由概念到应用等一一说明事物或事理。其次,要读懂文本,从逻辑思维的角度思考、归纳,提取信息要点,抓住关键语句。最后,组织语言,概括文意,或采用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组织语句,概括阐述说明。
4.辨析说明方法及作用。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辨析,是说明文阅读考查常见的题型之一。这是体现说明文文体特征的主要试题。2020年山东德州卷第17题:“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以第③段为例,简要分析。”这就是首先要从第③段找出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再分析它的作用。比如:这一段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四川和甘肃农田作业为例,说明北斗系统又稳又准又好用;再如,这一段还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以北斗系统带来的关联产值达到了2284亿元等数据,说明北斗系统带来的经济价值巨大。2020年江西卷第20题:“文章多处运用了分类别、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试各找出一个例子,说明其作用。”这个题点名了说明方法,要求从文中找出这些说明方法的例子,说明其作用。比如,文章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介绍山地的形成,按照山地的三种类型分别介绍褶皱山、断块山以及火山的形成过程与规模,这样分类别介绍,显得条理清晰。再比如文章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介绍“火山”的时候说“大火山的相对高度可达4000~5000米,火山口直径为数百米;小火山的相对高度不及100米。”这些具体数字,给人以具体准确的印象。这类题的解答,首先要对各种说明方法熟知,并且对它们的作用能够一一分辨清楚,然后结合选文中的具体内容(有的题对用说明方法的句子画线提示,有些没有画线,还需要自己去寻找),再结合上下文确定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它在这里的作用。答题如此,备考也如此。
5.品析语言的准确性。对词句运用、语言特点的品析与把握,是说明文常考的内容,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准确把握,这也是是语文核心素养的根本。2020年黑龙江齐齐哈尔卷第19题:“文中第⑥段加点词‘目前’能否删去?为什么? ”这是从词语运用上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目前”从时间上进行了限制。它说明截止到现在华为在5G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性价比高,可靠性强,且与各个运营商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但不代表以后华为一定还具有这样的优势,如果删去后与事实不符。所以,不能删掉,“目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2020年湖南衡阳卷第20题(2):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请分析原因。
这场瘟疫从俄国贝加尔湖地区沿中东铁路传入我国,以哈尔滨为中心迅速蔓延开来,短短4个月就扩散到5省6市,死亡人数达6万多人,仅哈尔滨市就有5272人丧生。
同样,“短短”一词强调了时间很短,表明肺鼠疫传播迅速,若删去则不能表达这种意思,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如果是分析一个词语,就要从它的意思、上下文内容来看,用这个词表示的修饰、限制等作用,体现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如果是总结个别段落或者全文的语言特点,也要从具体的用词、语句以及整体语言风格上总结其准确、严密、简洁、生动等语言特点。
6. 迁移拓展及其它。除上述主要的考查内容外,说明外还常考一些根据文本内容的迁移拓展,或者是其他方面的内容。2020年浙江杭州卷第14题:“文中插人两个图表,有什么效果?”这是考查读图能力和图表在文中的作用。从内容上看,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我国青少年近视防控形势严峻:图表一显示我国青少年各阶段近视率高并呈上升趋势,图表二显示我国青少年用眼行为习惯的各项数据均不达标。从形式上,图文结合,使文本呈现方式有了变化,给读者良好的阅读体验。2020年浙江杭州卷第15题:“国外某眼科学会推荐保护视力的‘20—20—20’法则,即每看20分钟电脑或手机,至少看20英尺(6米)远的物体20秒。请结合上文知识解释该法则的合理性。”这就是要运用文中介绍的知识,结合这个法则,说明其合理性。属于一种迁移拓展运用。2020年山东聊城卷第13题:“除药物抗疫外,请再举出两种防疫措施。”则需要结合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列举出药物抗疫外,还可以采取消毒措施,杀灭环境中的病毒;隔离病人和疑似感染者,切断传插途径。
总之,说明文的备考,要从具体的文本阅读中去理解、分析、概括、归纳、总结。
二、议论文阅读的备考
在全国各地的中考试卷中,只有部分考区考查议论文阅读。因为议论文阅读毕竟不是初中教学的重点,所以考查也相对简单浅显。议论文阅读考查的主要是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也就是对文本论点、论据、论证、结构等方面的基本考查。
1.概括文章的观点。阅读议论文,首先要清楚中心论点以及分论点是什么。议论文阅读常常第一题就考论点,2020年黑龙江哈尔滨卷第20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其实文章题目“正能量助人实现理想”就是中心论点,只要读读文章就可以判断出。2020年甘肃天水卷第11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考查中心论点及其作用,通读文章,就会发现开头第一段最后:“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因为在开头就提出论点,就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这类题目,需要分别对待。有些文章论点鲜明,从文中可以直接找出来,基本就在文章开头或者结尾,甚至题目本身就是中心论点;有些文章的观点需要考生根据内容来概括归纳,这就要着眼于全文或局部,抓住关键语句,抓住论述的中心问题,根据题目要求进行适当的归纳概括。
2.分析或者补充论据。要证明论点,需要一定的论据才行,这也是阅读时需要明确的。2020年甘肃天水卷第13题:“结合全文,请给‘乐业’补写一个事实论据。”这就是说补充的事实论据需符合“乐业”的要求,强调“趣味”,如补充事实论据:居里夫妇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几十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但他们怀者找到“镭”的梦想,从没有认为这项工作是无聊的,从不抱怨叫苦。2020年四川达州卷第21题:“如果给本文再补充一个论据,下面的材料应该选哪一个?请说明理由。”试题提供了两则材料:材料一,叙述的是经典作品的深厚内涵,与本文观点相符。所以,应该选材料一做论据。材料二主要论述了“碎片化阅读”的优势,不符合本文论点。这类题,首先对文本的论点要明确,然后才能选择合适的论据。选择补充的论据,必须是合适的,是能够符合题目要求的,这就需要有一定的素材积累,又要把论点与论据的关系理清楚。
3.分析论证方法及作用。论证方法作为议论文文体知识的重点,常常考查。2020年甘肃天水卷第12题:“文中第③段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这是针对画线句子的分析,首先是判断这个句子运用了举例论证。再分析其作用:列举了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在职业的神圣性质上并没有高下之别的事例,论述了“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这一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2020年甘肃武威卷第13题:“分析第④段画线句所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与上题相同,运用举例论证,举杜诗作特点的例子,具体论证唐诗宋词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具有说服力。回答这类题要先弄清楚常用的论证方法,如事实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并掌握不同论证方法的作用。然后,根据题目要求,针对文本的相关内容,进行具体分析、阐述。
4.辨析论证思路及结构。作者的论证思路、论证过程,形成了议论文的论证结构。这是逻辑思维在文本中的具体表现。2020年江苏盐城卷第13题: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论述“‘干净’是最好的旗帜”?实际上就是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看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的,从而明确文章主题部分的结构。2020年甘肃天水卷第14题:“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就是对全文的思路和结构做分析,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接着从有业之必要、敬业、乐业三个方面,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分别进行论证,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全文,强调“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 ”。这类题就是考查逻辑思维能力的试题,需要对局部或者全文的论证思路、论证过程一一梳理清楚,是层进式、并列式,还是对照式、总分式等,要掌握每种结构形式的特点,根据论证思路和过程,辨析其论证结构形式,完成题目要求。
5.论述的延伸拓展。在对选文完全理解的基础上,对论述的内容做进一步的延伸拓展。这类题要根据题干具体分析。
如:2020年北京卷第21题:下面是有关抗疫的材料。请你结合上面的文字,简要说明材料体现了中国人民怎样的精神。
材料:所有好的做法如果想要奏效,必须要有公众的集体意愿。正因如此,中国有能力通过传统公共卫生干预方法应对一种新型的未知病毒。 ——布鲁斯·艾尔沃德(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
这就要求,既要结合文章内容,更要根据题目所列举的材料,说明其精神实质。这则材料说明了中国人民通过传统卫生干预抗击疫情,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公众的集体意识,及服从大局的精神。从文章中同样能够看出,这种“国家一声令下,全民立刻响应”的精神为抗击疫情取得阶段性成果做出了贡献。
这类题,首先要把选文论述的问题理解深刻、透彻,在此基础上,再根据题目要求进行阐发,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是要注意,开放是建立在选文论述基础之上的,不能抛开选文内容范围无限制地阐发。这是对考生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的考查。
议论文考查的范围、深度有限,在复习备考过程中,注意抓住议论文的基本知识,能够阅读较为浅显的议论文就足够了。
实用类文本涉及内容多,考查面广。复习备考时,在熟知文本相关基础知识的情况下,要多读多练,通过认真阅读、反复训练,提升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题的能力。实用类文本详细知识点的备考,具体参见每个主题下的高频考点分析指导与备考锦囊。
(刊登于《2021中考高分阅读》,《学习方法报》社出版)
嘉鱼一中2021中考最低分数线
519分。2021年中考湖北省咸宁市区各一中最低录取分数线为:赤壁一中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5分,咸宁高中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5分,嘉鱼一中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9分,通城一中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5分,崇阳一中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6分,通山一中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05分。
2021陕西中考数学试卷难度点评
2021年陕西中考数学已经结束了,下面为大家带来的是陕西中考数学试卷点评,仅供参考。
中考数学试题点评
2021年中考数学试题的命题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试卷结构、各题型所占分值、分值分布以及所考查的数学内容有了一定的变化。
考题符合4:3:2:1的难度分布,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选填虽有变化,但难度适中,不故意刁难学生;解答题更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更好入手。
从重点题型来看,试题考查的重难点没有太大变化。选择压轴题出题思路较为常规,全面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填空压轴题题目新颖灵活,充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次函数的综合题在2019年考查过相关内容,但此次题目更加注重学生分析相似的类型与条件;综合与实践压轴题延续了2020年的出题风格,从多边形入手,找到二次函数关系来求最值。
纵观今年的考题,立足课标,稳中有变,充分贯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思想。在对学生数学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注重数学思维能力的考查,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的核心数学素养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达到了考查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目的。
中考成绩查询注意事项
1、中考查询期间,网络查询肯定会异常拥堵,建议大家用IE浏览器进行查询;
2、网上查询成绩需要身份证号和学籍号;
3、成绩查询成功之后,截图保存,退出登陆系统,为其他尚未查询到成绩的考生提供资源;
4、如果页面打开异常,刷新试一试,反复不成功,可致电教育局方面。
2021年中考新政策
(1)考试科目调整。实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将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两考合一,全科开考。全市统考科目为10门(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物理、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和体育与健康)。
(2)考试分值调整。中招录取总分660分(不含加减分),计入录取成绩的文化考试科目有7门,其中,语数外(满分各100分)和道德与法治、物理(满分各80分)5门科目全部计入成绩,再从生物、化学和历史、地理中各选择分数高的一门计入成绩(满分各80分)。体育与健康(总分40分)计入中招录取总分
法律依据:
《关于2021年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工作的通知》
初中升学考试(简称中考)使用由省统一命题、统一制定评分标准、统一印制试卷的中考试题,考试时间为2021年6月21日—22日,五个科目考试时间各120分钟。中考总成绩为610分,包括文化课考试成绩600分和学生专门性发展素质评价10分(信息技术考试满分10分),文化课考试科目为5科,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两门学科)、文科综合(包括道德与法治、历史两门学科),总分600分。信息技术考试10分,现九年级学生因故未参加信息技术学科升学考试的,石家庄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安排补考,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咸宁鄂高自主招生总分500分要考多少
400分
_高2021年中考录取分线是570分,中考总分是650分,全市最高分是608分,2021年中考是三市联考(即,孝感市,黄冈市,咸宁市)2021年中考试卷总体难道小于往年,所以2021年中考录取分数线较往年高,无论录取分数怎么变化努力学习提高成绩才是王道。
鄂南高中创办于1984年,位于湖北省咸宁市,是湖北省首批省级重点高中。2001年,经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督导评估,成为省级示范高中。2002年建设新鄂高,2004年6月新校园落成,新校园占地面积420亩,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实现了“规划高起点,设计高品位,建设高质量,环境创一流”的建设目标。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独立分置,布局合理,各区功能齐备,实用、够用、美观、安全。同年9月,新高一在新校园开学,2007年9月学校实现了整体搬迁。2009年12月,鄂南高中以较高评价通过省级示范高中复评。
据2020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面积369亩,建设面积9.8万平方米,有62个教学班,在籍学生4000余人;教职工242人;专职教师215人;特级教师13人(含退休),高级教师89人,一级教师51人。
咸宁各高中录取分数线2021
咸宁各高中录取分数线2021如下:
咸宁普通高中志愿填报资格线:咸安区、温泉城区350分,赤壁市350分嘉鱼县320分,通城县375分,崇阳县370分,通山县375分。
鄂南高中志愿填报资格线咸安区570分、嘉鱼县560分、赤壁市570分通城县565分、崇阳县575分、通山县575分、温泉城区544分。
咸宁中职学校志愿填报资格线
“3+2”和“5年一贯制”学校(专业)志愿填报资格线:普高志愿填报资格线下50分以上。其他中职学校(技工学校)志愿填报资格线:参加中考的考生均可填报。
按照《咸宁市2021年普通高中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工作实施方案》规定,分学校、分专业在文化成绩控制线上,按计划、志愿和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湖北省咸宁高级中学
2021武汉中考数学试卷难度点评
2021年武汉中考数学已经结束了,下面为大家带来的是武汉中考数学试卷点评,仅供参考。
数学试卷点评
选材源于课本与往年中考步调一致
试卷总体结构与往年中考和四调结构步调一致,考查共设置41个小问,既考察了函数、方程式等中学阶段的教学核心内容,突出学科素养,对初中阶段出现的三类函数进行了全面的考查。同时,还全面考核了初中阶段学习的所有类型的方程,以素养立意,考查学生的方程思想。
不仅如此,一味的刷题和模式化训练的教学方式,在这套试卷上不起作用。试卷注重考查学生思维规避技巧,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能力。
在设计问题时充分考虑了学生实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考习惯,从算术、代数或几何的角度思考,给不同思维习惯的学生自由施展的空间,从不同的点出发,都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体现了人文关怀。
中考成绩查询注意事项
1、中考查询期间,网络查询肯定会异常拥堵,建议大家用IE浏览器进行查询;
2、网上查询成绩需要身份证号和学籍号;
3、成绩查询成功之后,截图保存,退出登陆系统,为其他尚未查询到成绩的考生提供资源;
4、如果页面打开异常,刷新试一试,反复不成功,可致电教育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