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参考
教育培训行业知识型媒体
发布时间: 2022-12-10 15:52:32
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示威游行日”(InternationalLaborDay或MayDay)
此节源于美国芝加哥城工人大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一万六千余名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第二国际宣布将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全国放假一天。每年的这一天,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1999年9月18日,中国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一次修订了1949年12月23日中国政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每年春节、“五一”和国庆节法定节日加上调休,全国放假7天,形成了3个“黄金周”。
2007年12月14日,中国国务院第二次修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春节的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五一”由7天调整为3天,减少4天;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法定节假日,各放假3天,五一黄金周也将成为历史,2008年起,五一黄金周变为五一3天小长假。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
劳动创造人类,劳动创造世界,劳动更创造未来。劳动者伟大,劳动者光荣,劳动者最值得歌颂。在这劳动者的节日里,向天下所有劳动者——致敬!
“劳动节,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劳动节。节日源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号定位国际劳动节。”
劳动节起源: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这一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
1920年5月1日,《新青年》7卷6号“劳动节纪念号”出版,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
当天各地工人和知识分子共同集会。纪念会上,各界代表发表演说,工人提出8小时工作、8小时休息、8小时教育的“三八制”要求,并高呼“劳工万岁”、“中华工界万岁”等口号。
这是中国首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
5.1劳动节源于美国芝加哥的工人大罢工。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0 多万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
为纪念这次工人运动,1889年7月14日,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大会上,与会代表一致同意:把5月1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
这一决议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上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旅游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旅游,以示庆祝。
在中国,1905年孙中山曾经在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上对“五一”节进行过宣传介绍,当时这一节日被翻译为“万国劳动者团结大示威”。
1886年5月1号,芝加哥市数万工人开始了持续数日的罢工,要求改善工作条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宣布,将每年的5月1号定为国际劳动节。
很多国家接受了这一节日,而美国却是例外。一百多年以来,美国一直过着自己的劳动节,就是每年9月第一个星期一的美国劳工节。这一天,工厂、学校和政府机关都放假,各种庆祝活动轮番上演,商家也纷纷打折促销。
那么,为什么诞生于美国的“五一”劳动节却没有成为他们的节日呢?美国官方对此的解释是:美国的阵亡将士纪念日在5月,如果再设立“五一”劳动节,会导致短时间内节日太过集中,而从7月初的独立日之后一直到10月上旬都没有公共假日,因此将劳工节放在9月作为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