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参考
教育培训行业知识型媒体
发布时间: 2022-12-07 05:37:27
成都大学临床专业师资力量不错,环境很好。
成都大学医护学院,是一所培养医药卫生人才为主的学院。
学院形成了本科、高职和成教层次丰富配套完备的办学体系,不仅拥有全省独家乡村医生学历教育函授部,还是成都市全科医生培训中心、四川省外派劳务医护培训基地和成都市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基地。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药理学、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护理管理学。
就业去向:毕业后能在各级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院、卫生保健部门从事临床护理、家庭护理、老年护理等工作。
因为灾后重建,所以搬走了,选址定点于都江堰市聚源新区彭青线西侧、天府大道北侧,具体用地规模按批准的立项报告和国家有关规范确定。
都江堰卫校现已正式更名为:成都大学医护学院,该学校是省政府和教育局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封闭式的职业学校,学校至今成立几十年了。
成都大学医护学院的前身为具有五十多年办学历史、享誉四川及中国西部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四川省成都卫生学校。2000年6月,原成都卫生学校、成都第二卫生学校、成都中医学校三校合并为四川省成都卫生学校。
2006年3月,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的统一要求和部署,整建制并入成都大学,更名为成都大学医护学院,是一所培养医药卫生人才为主的学院。
学院形成了本科、专科、高职和成教层次丰富配套完备的办学体系,不仅拥有全省独家乡村医生学历教育函授部,还是成都市全科医生培训中心、四川省外派劳务医护培训基地、中英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与贫困救助项目(UHPP)市级培训机构和成都市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基地。
学院与国外医学院校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于2007年正式启动与荷兰汉斯大学医护学院师资和学生的互派项目,已选送部分优秀学生到英国参加"剑桥大学护士工作经验证书带薪实习"项目以及与澳门科技大学合作办学项目,为各专业学生出国深造创造了机会和条件。
参考资料:成都大学医护学院--百度百科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成都有几所卫校:
成都铁路卫生学校(公办)。
成都医学院附属护士学校(公办)。
四川经管卫校。
四川育英医科校。
成都华大卫校。
四川省卫校(龙泉校区)。
四川希望卫校。
成都蜀都卫校。
成都中医药针灸学校。
哪所卫校比较好?
四川经管卫校,该校是一所全日制重点职业卫校,开设有3+2和3+4对口升学班,学生在校第三年可通过对口高考进入全日制大专或本科院校。
成都大学没有大专。学校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核心素养、科技发展、产业进步需求,科学规划设置学科专业,不断促进学科专业间融合。
学校设有艺术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工学、医学、理学、农学10个学科门类,62个本科专业。现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专业学位类别7个,建有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017年获批成为四川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成都大学其他情况简介。
成都大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坚持以本为本,全面落实四个回归,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开放灵活课程体系和学习支持体系,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4000余人(其中研究生1394人,留学生694人)。
学校生源质量不断提升,2020年12个专业在四川、甘肃、河南、新疆本科一批次招生,94%的文理科新生成绩高于一本线。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12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20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21项。
以上内容参考 成都大学——学校简介
学院院长:林琦远 男,中共党员,外科学博士,教授,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成都大学医护学院 院长。
林琦远教授是华西医科大学普通外科专业博士,普外科教授、研究生导师。1998年由四川大学公派到日本东京国立癌症研究病院从事消化道肿瘤(主要是胃癌和大肠癌)的临床工作,2000年又公派到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从事肝癌和肝移植临床工作。在国内首次提出肝移植术后患者肺曲霉菌感染治疗新方法和伴有门静脉血栓形成受体的肝移植治疗新方案。先后承担科研项目14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级项目1项、其它项目2项,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项。核心期刊论文80余篇,SCI收录3篇,编写专著3本。
2002年林琦远教授被四川省委组织部委派到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担任院长、党委副书记和宜宾卫校副校长。确定了医院的发展方针:“个人学者化、科室学科化、医院学院化” (文章发表在《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9年第2期);人才战略:“培养或引进一个专家、带动一个专业、专病带专科、专科带医院”; 发展思路:“精业务、重管理、抓发展、树形象”。在任期间,通过举旗子、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班子团结、队伍和谐,并培养和引进了硕士博士80多位,医院病床由500张增至1300张,业务量增加3倍,固定资产增加4倍,还成功地开展了全国中西部地区地市级医院第一例肝脏移植手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在全国首次提出并实施了医院运营的三个新模式:“以梳理部门职责为主要目的的树状统筹模式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指向质量和效率的医院流程化进阶管理”、“多媒体信息共享协调会模式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文章均已发表在《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9年第9期。先后被评为 “宜宾市拔尖人才”、“宜宾市十大财经风云人物”、 “宜宾市金牌管理专家”和“四川省城市医院优秀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