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加分政策2022年
北京高考加分政策2022年如下:
2022年北京高考加分政策有烈士子女加20分;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加20分;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加10分;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加10分;少数民族考生加5分。
1、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军人的,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和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驻国家确定的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以上岛屿工作累计满20年军人的子女。
2、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残疾人民警察参加全国统考录取并达到有关高校投档要求的,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3、公安烈土、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一级至四级因公伤残公安民警子女参加全国统考录取。
北京高考科目
2022年北京实行新高考政策,高考总分750分,高考科目设置“3+3”模式。语文、数学、英语是三门必考科目,各科150分满分。还有三门选考科目,先在物理和历史中任意选择一科(根据自己平时学习的学习效果和程度进行综合选择),再从地理、政治、化学、生物中选择两科,选考的科目每科满分为100分。
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满分均为150分,外语考试分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6个语种,由考生任选一种;学考等级考科目成绩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折算,每科目满分100分。
本科批次按照语文、数学、外语以及学考等级考共6门科目总分划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专科批次按照语文、数学、外语3科总分划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TheNationalCollegeEntranceExamination),简称“高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北京高考人数
北京高考人数如下:
5.1万人
其中,2022年参加北京高考的在校生人数5.1万人,海淀区学生最多,1.2万人,占全市毕业年级学生人数的23.6%左右;其次,西城区6080人,东城区4915人,朝阳区4376人。
统计了2020年、2021年的高考人数发现,在校生人数与最终的高考人数呈现了一定的人数差值,差值在5000-7000不等,根据这个规律,小北老师预测2022年北京最终高考人数在4.5万左右。对比2021年,人数将增加3000多人。
北京市高考人数历年统计
北京高考人数历年统计为2020年4.9万人,2019年5.9万人,2018年6.3万人,2017年6.0万人,2016年6.1万人,2015年6.8万人,2014年7.0万人,2103年7.3万人,2012年7.3万人。
北京高考政策最新方案:北京依旧实行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
北京的高考加分政策:
1.下列考生,在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向高校提供档案,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1)烈士子女;
(2)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2.下列考生,在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向高校提供档案,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1)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
(2)台湾省籍(含台湾户籍)考生;
(3)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
京籍外地回京高考条件
本市户口在外地读书的考生应回京参加高考(含填报志愿、体检)。
1、在京外读书的北京户籍考生均须回京按文史类或理工类参加高考报名、考试、填报志愿和录取。
2、在京外读书的北京户籍考生原则上选择北京试卷应试。
3、在实行“新课程”教学省市(天津、重庆、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就读的考生如坚持选择非北京卷应试,须选择教育部考试中心针对“新课程”命制的、与北京市高考科目设置方案相同的科目试卷,即文史类考生考语文、数学(文)、外语、文科综合,理工类考生考语文、数学(理)、外语、理科综合,其考试实得分数即为在京招生录取的分数依据。
4、在实行“新课程”教学省市就读的北京户籍考生,须按照要求认真地做出自己的选择,报名时应提出书面申请,由报名点审核汇总后报所在区(县)高校招生办公室。报名结束后,各区(县)高校招生办公室应将《在京外读书的北京户籍考生回京参加高考应试“新课程”试卷的考生名单》报市高校招生办公室。
5、从2006年起,在京外读书的北京户籍考生回京参加高考均须选择北京卷应试。
因公集体长期在京工作的外地职工及其子女申请在京借考,应由现工作单位征得所在区(县)高校招生办公室及户口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同意,方可在京借考。区(县)高校招生办公室要把借考名单报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备案。考试结束后,由接受借考的区(县)高校招生办公室负责把借考考生的试卷及全部材料密封,通过机要部门于6月9日(以邮戳为准)寄往考生户口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
【法律依据】
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京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方案》(京政办发〔2012〕62号)市招生考试委员会要统筹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负责联络协调教育部等部门和各省市招生考试部门。市、区两级教育部门应加强中小学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建设,及时公布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京参加中考、高考报名和考试录取的具体办法及办理程序,会同有关部门做好考生报名组织、考试实施以及招生录取等工作。
公安部门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及时提供进城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的居住登记等相关信息;人力社保、工商、税务等部门和乡镇(街道办事处)要按照职责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从事合法稳定职业证明和缴纳社会保险证明;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流动人口管理机构要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合法稳定住所的登记和管理系统并提供相应证明;新闻宣传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政策的宣传解读,做好舆论引导工作,积极营造本市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
在昌平高考也享受北京政策吗
可以,昌平是北京一个区,跟北京市的高考政策相同,但是如果户口不在北京,有一定的要求。
北京2023异地高考政策
对于没有北京户籍的考生,想在北京参加异地高考的主要有两类人。
第一种想在北京异地高考的学生,需要符合北京市关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京参加高考工作方案的要求,以及2023年北京市参加高职入学考试的通知,所以只能参加高职入学考试。
第二类在京异地高考的外国籍人员,是在京定居并符合报名条件的人员(须持有公安机关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
没有北京市户籍、不符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外国籍人员报名条件的考生,无论在北京市初高中就读多长时间,都不能在北京市报名参加高考。
根据北京市义务教育后农民工子女在京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方案,2023年,北京市高职院校农民工子女入学考试报名工作正式启动。外来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符合以下条件。在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可申请参加北京市高职入学考试。
1.外来务工人员持有有效期内的北京市居住证、居住登记卡或工作居住证。
2.外来务工人员在北京有合法稳定住所。
3.外来务工人员在北京合法稳定就业满6年。
4.在京农民工在社会保险中连续缴纳基本养老保险或基本医疗保险满6年(2017年9月至2022年8月为连续,不含缴费;疫情期间,延期保险按北京市延期政策执行)。
5.随行子女具有本市学籍,在京就读高中教育满3年。
北京高考政策
(1)烈士子女;(2)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2.下列考生,在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向高校提供档案,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1)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2)台湾省籍(含台湾户籍)考生;(3)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3.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就读的少数民族考生,在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向高校提供档案,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该政策仅适用于北京市属高等学校招生录取。4.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军人的子女,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和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驻国家确定的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以上岛屿工作累计满20年军人的子女,在国家确定的四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或者解放军总部划定的特类岛屿工作累计满10年军人的子女,在飞或停飞不满1年或达到飞行最高年限空勤军人的子女,从事舰艇工作满20年军人的子女,在航天或涉核岗位工作累计满15年军人的子女,参加全国统考录取并达到有关高校投档要求的,应予以优先录取。5.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残疾人民警察报考高校,达到有关高校投档要求的,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6.公安烈士、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一级至四级因公伤残公安民警子女参加全国统考录取的,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公政治〔2018〕27号)的有关规定执行。7.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及其子女参加全国统考录取的,参照军人有关优待政策执行。8.经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系统认定,获得5A级青年志愿者的,达到有关高校投档要求的,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同时符合多项高考加分条件的考生,不作累计加分,只取最高一项分值作为考生附加分投档。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均不用于高校不安排分省招生计划的艺术类专业、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招生项目。各区高招办和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应对照顾对象名单进行公示,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须按有关规定公示到考生所在班级。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于6月上旬开始公示全市照顾对象名单。公示信息要保留至8月底。
北京户口几年可以参加北京高考?
可以,有条件限制。
北京“异地高考”需要五证,2014年起,有居住证明及稳定住所,稳定职业及社保满3年,子女有学籍且已连读初中3年,可参加中职考试录取;后年起,有居住证明及稳定住所,稳定职业及社保满6年,子女有学籍且连读高中3年,可参加高职考试录取,毕业后可参加升本考试录取。
2014年7月30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简称《意见》)有关情况。《意见》称,改进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城市先行落户政策,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居住证持有人随迁子女逐步可在当地高考。
扩展资料
异地高考报名需要准备的材料
基本的材料就是学生及父母的户口本和身份证,另外学生还需要准备一份亲子关系证明或是公证处提供可以证明亲子关系的有效材料。最后,参加异地高考的学生家长还需要提供本地合法稳定的职业证明,合法稳定的居住地证明、居住证、以及参加社会保险证明等有效材料。
需要提醒参加异地高考的考生注意的是,根据规定,凡事提供虚假材料的学生,何时查实何时处理,并取消当年参加高考报名及录取的资格,所以希望考生和家长们可以慎重考虑,符合条件就自然参加,如果不符合条件不要过于强求。
北京高考政策户籍学籍要求
具有北京市正式户口。
或符合规定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或在北京定居并符合报名条件的外国侨民可报名北京高考。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www.peixunla.com
北京异地高考新政策2021
在京异地高职考报名政策
一、提交申请
(一)申请条件
进城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符合下列各项条件,进城务:I人员随迁子女可以申请在京参加高等职业
学校招生考试。
1、进城务工人员持有在有效期内的北京市居住登记卡、居住证或工作居住证。
2、进城务工人员在京有合法稳定住所。
扩展资料:
3、进城务工人员在京有合法稳定职业已满6年。
4、进城务工人员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中的基本养老保险或基本医疗保险E满6年(2015年9月
至2020年8月是连续,不含补缴;疫情期间缓缴的保险,按北京市缓缴政策执行)。
5、随迁子女具有本市学籍且已在京连续就读高中阶段教育3年学习年限。
(二)申请方式及时间
申请方式为网上申请。申请时间为2020年10月12日8时至13日20时。符合申请条件的随迁子女考
生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申请。
(三)提交申请材料
随迁子女申请在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需提交其父母的下述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1、在京居住证明:北京市居住登记卡、居住证或工作居住证。
2、户籍证明:姆与子女在同--户口簿的,提交户口簿;姆与女不在同--户口簿的,须提供
孩子出生证明、独牲子女证或北京市公证机关出具的亲子关系证明。
3、身份证明:身份证。
社会保险缴纳情况、学籍信息无需提交书面证明材料,由相关部门]根据网上提交的申请信息进行审
核。
(四)申请条件审核
进城务工人员及随迁子女申请条件的审核以相关部]审核的结果为依据。进城务工人员的居住登记
卡、居住证审核以市公安局的审核结果为准,工作居住证审核以市人力社保局的审核结果为准,在京连
续缴纳社保情况审核以市社保中心的审核结果为准;随迁子女的学籍审核以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的审
核结果为准。
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汇总各部]审核结果后,于11月5日前将审核结果下发各区,通过报名单位
将审核结果通知考生及家长。
二、网上填报个人信息并缴费
通过申请条件审核的考生应于2020年11月8日8时至11日20时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填报个人
信息并缴费。
三报名资格现场确认
完成网上填报个人信息并缴费的考生按照报名所在区高招办要求到报名单位进行现场资格确认,报
名单位同时采集考生电子照片。现场资格确认时间由各区自行安排,但须在2020年11月20日之前完
成。
符合条件并完成上述三个报名阶段的随迁子女考生,向参加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各类等
职业学校招生考试,考试与录取工作执行北京市相关招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