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求艺 高考

院校代码是什么?

教培参考

教育培训行业知识型媒体

发布时间: 2022-12-07 04:35:43

院校代码是什么?

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院校代码一般指高校国标码,由5位阿拉伯数字组成,而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

学校代码查询方法:
一、《报考指南》
高三毕业班的学生都会由学校统一组织订购《报考指南》这本书,书中全面地介绍了当年各个学校的招生专业、名额、往年录取分数线、学校代码等信息。
二、《招生计划》
高考结束后学校会统一发放《招生计划》,这本书里面的信息和《报考指南》差不多,也有关于学校代码等信息的介绍,对于考生来说,可以两本书参照着看,通过多方比较确定最终的报考院校。
三、官网查询
如果考生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考哪个学校,那么就可以登录到学校官网查询院校代码。此外,考生也可以通过登录省教育考试院校的官网来查询院校代码信息。

专业代码和院校代码区别:
专业代码一般指专业国标码,由6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如哲学是010101,国际经济与贸易是020102等,一般情况下是固定不变的。院校代码一般指高校国标码,由5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如北京大学的院校代码是10001,中国人民大学的是10002等,一般情况下是固定不变的。
考生填报志愿时要按照当年各省普通高等高校招生计划上的院校代号和专业代号来填报,切记不要将招生计划数误认为院校代号,更不要使用往年的旧院校代号或院校国标码,否则会导致志愿无效。 

院校代码什么意思

院校代码就是用来指示大学的数字编号,全国统一,为简便或保密需要用以代替正式名称的别名、编号或字母。

院校代码一般指高校国标码,由5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如北京大学的院校代码是10001,中国人民大学的是10002等,一般情况下是固定不变的。

考生填报志愿时要按照当年各省普通高等高校招生计划上的院校代号和专业代号来填报,切记不要将招生计划数误认为院校代号,更不要使用往年的旧院校代号或院校国标码,否则会导致志愿无效。

院校代码查询方式:

第一种方法是省级招生管理部门的发放的招生院校专业目录,也可到省级招生管理部门的网站上查询,这是最为权威的方法。

第二种方法是可以查看学校的招生简章,上面也有学校和专业的招生代码。许多学校为了考生报考方便,会将招生代码等信息印制在招生简章上。

第三种方法是可以请求你学校的老师或者同学帮你查询。因为有一位同学说,我没有招生之友这本书,怎么办?那你只能去请求有资料和途径的人来帮忙。

第四种方法是你可以咨询你的省招办或地方招办。一般情况下,在各级招办都有志愿填报的资料,如果方便,人家也会帮你忙。

学校的国标代码是什么意思

学校的国标代码是指由教育部统一编排的5位院校代码,目的是方便考生填报志愿,比如北京大学代码为10001,清华大学代码为10003;各省教育考试院也会将在本地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4位号码,由于高校招生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
学校国标代码(北京市高校):
10001北京大学、10002中国人民大学、10003清华大学、10004北京交通大学、10005北京工业大学、1000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0007北京理工大学、 10008北京科技大学、10009北方工业大学、10010北京化工大学、10011北京工商大学、10012北京服装学院、10013北京邮电大学、10015北京印刷学院、10016北京建筑大学、10017北京石油化工学院、10018北京电子科技学院、10019中国农业大学、10020北京农学院、10022北京林业大学、10024北京协和医学院、10025首都医科大学、10026北京中医药大学、10027北京师范大学、10028首都师范大学、 10029首都体育学院、10030北京外国语大学、10031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10032北京语言大学、10033中国传媒大学、10034中央财经大学、10036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0037北京物资学院、10038首都经济贸易大学、10040外交学院、1004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0042国际关系学院、10043北京体育大学、10045中央音乐学院、10046中国音乐学院、10047中央美术学院、10048中央戏剧学院、10049中国戏曲学院、10050北京电影学院、10051北京舞蹈学院、10052中央民族大学、10053中国政法大学、10054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北京大学院校代码是多少?

北京大学院校代码是10001,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为九校联盟、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京港大学联盟、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亚洲大学联盟、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全球大学校长论坛、21世纪学术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国际公立大学论坛、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员。

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科学、民主思想,是创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基地之一。长期以来,北京大学始终与中国和中国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恰如蔡元培先生所言:“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历史沿革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维新变法之际,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大学。1937年迁至长沙,与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返回北平。1952年成为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并自北京沙滩等地迁至现址。2000年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北京大学。

科研平台

据2018年12月北大官网信息显示,北大拥有31个国家级研究机构、93个省部级研究机构和19个校地校企共建机构。

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截至2017年底,北大图书馆总、分馆纸质藏书近800余万册,馆藏中以150万册中文古籍为特色,其中5至18世纪的珍贵书籍20万件,此外还有北京大学及燕京大学学位论文、名人捐赠等特色收藏,如:侯仁之赠书、晚清民国旧报刊等。

师资力量

截至2017年12月,北大拥有教职工(不包含博士后)21183人;专任教师数7317人,其中,按职称划分:正高级2217人,副高级2231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7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9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5人,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13人,“万人计划”入选者28人,“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入选者3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37人,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40个,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30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7人,博士生导师2474人,科研机构人员1161人,附属医院教职工10131人。

学部设置

据2019年3月北大官网信息显示,北大下设8个学部〔研究(生)院〕。

专业设置

据2018年12月北大官网信息显示,北大共有11个学科门类,涵盖了48个本科专业门类,开办了125个本科专业。

重点学科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41个: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艺术学理论、现代语言学、语言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商业与管理、社会政策与管理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8个:哲学、理论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大气科学、生物学、力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口腔医学、药学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5个:国民经济学、基础心理学、英语语言文学、印度语言文学、天体物理、固体地球物理学、构造地质学、通信与信息系统、核技术及应用、环境科学、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科学(肾病,心血管病,血液病)、儿科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外科学(骨外,泌尿外)、妇产科学、眼科学、肿瘤学、运动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企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图书馆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亚非语言文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教学建设

据2018年12月北大官网信息显示,北大下设人类文明及其传统、现代社会及其问题、人文/自然与方法三大类课程,涵盖了62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开设了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学与艺术、社会可持续发展六大领域课程,涵盖了300门通选课。

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6个: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

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1个:数学、物理学、核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地质学、大气科学、力学、基础医学、基础药学

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3个:中文学、历史学、哲学

特色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35个):经济学、西班牙语、非通用语种群(印地语、乌尔都语、孟加拉语、梵文、巴利文5个语种)、地质学、核技术、临床医学(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结合)、口腔医学、法学、阿拉伯语、非通用语种群(蒙古语、菲律宾语、泰国语、波斯语、西伯莱语等12个语种)、微电子学、软件工程(设5个专业方向)、临床医学(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结合)、哲学、化学、药学、保险、信息与计算科学、生物科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城市管理、汉语言文学、考古学、世界历史、预防医学、国际政治、地球物理学、地理科学、理论与应用力学、新闻学、环境科学、金融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能源与资源工程、环境工程

国际交流

据2018年12月北大官网信息显示,北大已与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80余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典型活动有:孔子学院相关事务、世界名校“大学日”、国际文化节、外国驻华大使演讲和诺贝尔奖得主演讲等。

教育基金会

北大教育基金会的主要工作是接受和管理社会各界捐赠的资金,用于北大的发展建设,奖励教学、科研工作中的优秀教师,鼓励资助优秀学生。

据2018年12月北大官网信息显示,北大教育基金会每年在学校设立的各类奖教金、奖学金、助学金以及研究基金总数达100多项,受益师生人数达3000余人次。

大学院校代码有什么含义?

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

院校代号作用

大学院校代码专业代码就是用来指示大学专业的数字编号,全国统一,为简便或保密需要用以代替正式名称的别名、编号或字母。专业代码通常由6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前两位代表专业所在门类,中间两位代表专业所在学科,最后两位代表改专业的标识符号。

在真正的网上填报中,为了简便明了,以及避免一些学校的名称太过难找等问题,各个学校会把自己的学校名称、专业等编上相应的代码。

这样可以在网报时更加方便,当在网上填报志愿时,进入填报系统后在相应的位置分别填上学校代码、专业代码等后系统会显示学校全称、所报专业。

中南大学院校代码是多少?

中南大学院校代码是10533,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中南大学(Central South University),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111计划”、“强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自主划线高校、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中国-中亚国家大学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是全国首批试点开展八年制医学教育(本博连读)的五所大学之一。

截至2021年5月31日,学校占地面积3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7万平方米。

历史沿革

中南大学由原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于2000年4月合并组建而成。原中南工业大学的前身为创建于1952年的中南矿冶学院,原长沙铁道学院的前身为创建于1953年的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两校的主体学科最早溯源于1903年创办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原湖南医科大学的前身为1914年创建的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是我国创办最早的西医高等学校之一。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5月,学校设有30个二级学院,106个本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辐射军事学;有5所直属附属医院,及湖南省肿瘤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株洲市中心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建有24个临床教学基地。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0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6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9人(其中青年项目2人),教授及相应正高职称人员188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12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学校有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0人,新世纪优秀人才162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获奖者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19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国家教学团队8个,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近一届教育部教指委委员40人,湖南省级高层次人才37人,湖南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19人,湖南省级教学名师10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0年1月,学校有国家特色专业19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6个,国家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专业1个,国家精品课程57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8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8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0个,26个本科专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特色专业

国家特色专业:安全工程、临床医学(五年制)、矿物加工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精神医学、交通运输、采矿工程、冶金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测绘工程、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英语、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物联网工程

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矿物加工工程、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临床医学(五年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化学工程与工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地质工程、自动化、采矿工程、广播电视学、应用物理学、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软件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绘工程、应用化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工程管理、制药工程、生物工程、物联网工程、法语、会计学、生物科学、医学检验技术、英语、资源勘查工程、安全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口腔医学(五年制)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法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软件工程、土木工程、测绘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地质工程、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交通运输、安全工程、临床医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工商管理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0个。

国家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专业:数字出版

重点学科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机械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矿业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有色金属冶金、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内科学、神经病学、外科学(胸心外)、耳鼻咽喉科学、遗传学、药理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外科学(普外)

合作交流

截至2020年1月,学校先后与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高校加强合作,根据不同学制,开展本科“2+2”留学项目、本硕连读“3+1+N”留学项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交换学习等国际交流项目,与美国的耶鲁大学、南加州大学、康奈尔大学,澳大利亚的莫纳什大学、弗林德斯大学、悉尼大学,加拿大的渥太华大学以及香港科技大学等中国国内外高校建立交流合作关系。


                             

科研平台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国家级科研基地27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6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化与创新能力建设平台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牵头和参与组建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含参加)3个,国防重点实验室1个,自然科学类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212个,人文社科类省、部级科学研究基地(智库)24个,14个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智库。

温馨提示:
本文【院校代码是什么?】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5 牛求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