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参考
教育培训行业知识型媒体
发布时间: 2022-12-07 03:12:14
异地高考新政策是考生在外期间及返回报名所在地市后须减少不必要的聚集和跨区流动,做好每日体温测量、记录并进行健康状况监测。从高考前14天到高考结束前,应减少外出,原则上不再跨地区流动。
考生须于5月12日18时前主动向报名所在地市(县、区)招生考试机构(联系电话见附件)报告目前位置状态,在严格遵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须于5月24日前(高考前14天)返回报名所在地市(地级以上市),并及时向报名所在地招生考试机构报告。
因疫情导致异地高考
考生因疫情(被隔离或封控、管控)等特殊困难无法按要求返回报名所在地市的,须提前向报名所在地招生考试机构报告。考生和家长应保持高考报名时绑定的手机号码畅通,与报名所在地招生考试机构保持密切联系。
以上内容参考: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考处于报名所在地以外
异地高考政策的出台,是为了进一步解决外来务工子女的升学问题,让非户籍地考生享有与本地考生相同的高考资格,那么2021年哪些省份可以异地高考呢?下面是我整理的详细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2021年哪些省份可以异地高考截止目前,共有13个省市公布了2021高考报名时间,其中,可以异地高考的省份有:北京、河北、内蒙古、浙江、福建、安徽、四川、黑龙江。
部分省市异地高考报名政策北京:
进城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符合下列各项条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可以申请在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
1.进城务工人员持有在有效期内的北京市居住登记卡、居住证或工作居住证。
2.进城务工人员在京有合法稳定住所。
3.进城务工人员在京有合法稳定职业已满6年。
4.进城务工人员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中的基本养老保险或基本医疗保险已满6年(2015年9月至2020年8月是连续,不含补缴;疫情期间缓缴的保险,按北京市缓缴政策执行)。
5.随迁子女具有本市学籍且已在京连续就读高中阶段教育3年学习年限。
河北:
在我省就业的外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高考报名,在具备上述相应报名条件的基础上,还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在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经常居住地(居住证所在市)接受高中段教育,至毕业时具有两年(含)以上连续就学记录(不含高中毕业后复读时间)和学籍;
2.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居住证、《就业创业证》(或《就业失业登记证》)。
随迁子女考生须在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居住证所在市级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报名。如考生在户籍省和我省均参加了高考报名,一经查实,取消在我省的报名资格。
四川:
凡父母在四川省有合法稳定职业和住所(含租赁),在父母就业和居住地具有高中阶段学籍和3年完整学习经历且符合普通高考其他报名条件的随迁子女,可在就读地县(市、区)招考机构报名参加普通高考。申请参加普通高考的随迁子女,应在2020年10月16日前,向就读中学所在的县级招考机构申请,提供房产证或县级公安机关出具的父母暂(居)住证明和有关单位出具的父母合法稳定职业证明,提供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在当地就读年限和取得学籍的证明。经审核,符合条件者准予报名。
不符合在外省参加高考及录取条件的四川籍人员,应回户籍所在地县级招考机构报名考试。对错过我省规定报名时间的回川参考人员,我省将适时组织补报名,其中,艺术类不再补报。
随着大量城市流动人口和进城务工农民工在异地工作时间的推移,其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问题日益迫切。异地高考的突出矛盾,集中在流入人口密集的大城市。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文件,要求各地在2012年12月31日前出台异地高考具体办法,这就是异地高考政策。
解决异地高考问题,无法绕过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而这些大城市正是异地学生聚焦的场所,异地人口聚集的城市。2011年,在列席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时,针对流动人口子女“异地高考”,在所在地参加高考问题,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称,城市应当为稳定就业者子女就学负责。
扩展资料
从2008年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地高考问题,到《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辅导百问》,“异地高考”这个议论了两年多的问题,在2011年两会上颇有“拨云见日”的迹象。同时,这个极具统筹性质的改革之举也让教育改革有了新的契机。
试点中,解决异地高考列入了试点,进行试点的地区是山东、湖南、重庆三个地区。在上海,已有40多万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很快就面临中考问题,中高考问题不解决,这些孩子将有很大部分回原籍所在地求学,产生新的留守儿童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异地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