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求艺 高考

最好是理科的修文科双学位,比较容易,还扩大就业面。你的组合还可。

文科理科大学双学位怎么选

双学位,通常指双学士学位,指在获得第一学士学位的基础上,全日制再主修另一学科门类本科专业,达到某高校规定条件后,被授予第二学士学位。与第二学士学位不同,辅修二学位是在本科学习阶段,学习本专业的同时跨学科门类学习辅修另一专业的学位课程,达到规定要求后同时获得另一学科的辅修学士学位

双学位、辅修双学位与第二学位(双学历)的最大不同在于证书的发放。双学位、辅修二学位结业后由主考院校发放学士学位证书,而第二学位(双学历)结业后则由由主考院校发放毕业证书与学士学位证书

毕业证书是在第一专业证书上注明辅修专业,即两个专业,多数由校方颁发辅修专业证书,但证书编号不是教育部统一的编号,辅修专业毕业证不进行电子注册。

双学位即可修本校的,方便。又可修外校的双学位,可以在同城高校联合体内修,相互承认。最好修个文科专业,省力。还能拓宽就业渠道。也可把第二学位作为考研方向和到某些地区就业的方向(如天津)。就是到了工作岗位上,双学位对工作相互帮助,对个人发展很有好处。

缺点是大学期间很累,尤其是到大四以后,实习、论文、考研、考公务员、双学位考试等,做好整个周末和部分假期学习的准备。时间是大二至大四上半年,学费约5000元。

双学位结束后,发2个学位证,一个毕业证,毕业证上专业还填写第一专业的。

双学位是怎么回事?一般怎样选择双学位兼修?

不会有限制的,而且毕业的时候会得到理科学士和文科学士两个学位证书,很有趣。不过,我觉得不能单单凭兴趣选择,而是更要考虑到未来的职业发展。你以后想干什么样的工作,你的第二专业是否能给你的第一专业增加光彩? 毕竟大学四年,学一门很悠哉,学两门就会吃力很多,而且势必会影响第一专业的学习。当年和我一起修双学位的同学有的最后为了保住本专业成绩或者考研等等原因,就中途放弃了,很可惜。只能说重在参与了。所以,凡事不要仅凭一时冲动,以自己的职业规划为前提选择第二学位,一次深思熟虑的选择也许会对你未来的人生产生很大的影响!附上我在别处的回 一般大一下学期会给你们一个小册子介绍双学位如何选修 一个是你自己的第一专业可以选择的第二专业或者辅修——有时第一和第二专业有重合的地方,就只能算辅修,不算双学位,毕业时拿的是辅修证书。第二是你的专业成绩必须达到学校规定的标准,我当年是平均分75分、不能挂科吧,不知道你们学校的标准时怎样。如果本专业都学不好,学校是不会批准你修双学位的。最后是跟辅导员申请,他会给你相应的表格和证明文件的。

采纳哦

双学位

开放分类: 教育和教学科研

双学位是在本科学习阶段,学习本专业的同时,学习了另一学科专业的学位课程,达到要求者可同时获得另外一个学科的学士学位。

双学位,即第二学士学位,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位制度出现在我国还只有短短几年时间。在国外,双学位制度由来已久,不但有双学士,还有双硕士、双博士。我国为什么设置这种新型的学位制度呢?

随着科学技术的的迅猛发展,各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融会,绝对的分界不再存在,新兴的边缘科学如雨后春笋。这就要求科研技术工作人员具备多种领域广播知识,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

随着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各种社会制度日益完善,尤其是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国家急需一批跨学科高层次的特殊专业的人才,以满足目前的需要,为了快出人才,国家教育部委托国内几所重点大学,开设了作为第二学士学位的新兴专业,着重培养目前国家急需的高级新兴专业人才,从应届和往届的大学本科非本专业毕业生中招收学员,由于他们已经接受过严格系统的高等教育,有的还有一定的工作阅历,入校后将直接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两年之后将作为知识结构较为完整的跨学科的高级科技和管理人员进入社会。

报考条件

第二学士学位主要招收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含实行学位制度以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 也招收少量大学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的应届毕业生(含按学分制提前完成学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攻读第二学士学位,均须本人自愿,在职人员报考要经本单位批准,并经过必要的资格审查与入学考试、考核,择优录取。二学位修业年限一般限定为二年,有的专业如中医学专业为三年。

通过成人高考和自学考试获得本科学历的人,不能报考第二学士学位。如果想报考第二学士学位,需参加由国家学位办组织的学士学位考试,获得学士学位后再报名参加第二学士学位考试。

报考对象

大学往届和应届的非招生学科门类的本科毕业生并获得学士学位。一般年龄在三十五周岁以下,工作年限不作严格要求(各学校要求不同,有的要求有的不要求),思想端正,身体健康。在职人员报考需经所在单位同意,其中有的专业又有特殊要求,比如国际政治专业,主要招收外语院校专业的应届毕业生;知识产权专业则较偏重理工科考生并较重视外语。

报考时间和地点

目前,第二学士学位考试还都由各招生高校单独出题、单独招生,没有全国统考。考试时间大约在每年的3、4月份,具体的时间和考试科目需与所报考的学校联系。报考的学校、专业不同,考试的时间和科目也不尽相同。考试的内容应是第二学士学位专业的主要基础课程。

报名前,各大报刊都要刊登醒目的招生启事,启事上将载明您所需要的一切具体而确切的信息,报考时间、地点、方式、科目等。报名费不等。报名时应附寄单位介绍信和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生要在学位证书发下十天内将复印件寄上。

有的学校还可接受用人单位的委托培养。

就双学位的考试时间来看,大多与考研时间并不冲突,所以除了报考双学位的考生参加考试外,考研的考生也可参加报考,多一次机会就多一分希望,成功的把握就更大一些。

另外,各高校招生办公室都备有往年的招生简章和试题供考生购买参考。

学费与毕业待遇

教育部没有对第二学士学位学生的学费做出硬性规定,原则上要求与本科学生的收费相同。但有的学校的热门专业如法学、工商管理等专业收费可能相对偏高。应届毕业生获得第二学士学位后原则上应根据国家需要,按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分配工作;在职人员攻读第二学士学位者,修业期满, 无论是否获得第二学士学位,均回原单位安排工作。凡学习期满获得第二学士学位者,毕业工作后起点工资与研究生班毕业生工资待遇相同;未获得第二学士学位者,仍按本科毕业生对待。

有一点需要提醒往届的本科毕业生注意,有的学校招收的双学位转工资户口关系,有的可能不转,也有的可能去年转而今年还没有最后确定,所以希望您报考前咨询清楚并慎重考虑。

中华人民共和国本科学士学位编号规定

(学位证书编号的规定从2006年1月1日起执行)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05年8月25日下发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调整学位证书编号方式的通知》精神,现就我省学位证书编号方式调整如下:

一、普通博士、硕士、学士学位证书(以下简称三级学位证书)编号调整为16位数:前五位为学位授予单位代码;第六位为授予学位的级别,博士为2,硕士为3,学士为4;第七至第十位为授予学位的年份,如:2006年为2006;后六位为学位授予单位授予学位人员的顺序号码。

例1:

1048632006000001

1048642006000001----(这是国家统招大学本科的学士学位证书的编号,国家教育部已经备案,在其网站上可以查到)

二、普通学士学位中的“双学位”和“第二学位”证书,分别在第十一位用一个汉语拼音字母“S”和“E”加以区别,其余与普通学士学位证书编号方式相同。总位数为16位。

例2:

1048642006S00001----(这是双学士学位证书的编号,是各高校自编的,在国家教育部没有备案,查不到,是‘黑户’,并且没有单独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与之对应,相当于废纸)

1048642006E00001----(这是第二学士学位证书的编号,国家教育部有其备案,并且发放有单独的第二学位的毕业证与之对应,在事业单位享受研究生待遇)

三、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所获学位证书,在起始位置加“C”,与普通学士学位证书加以区分,其后续编号为16位数。

例3:C1048642006000001。

自考生所获学位证书,第十一位用汉语拼音字母“Z”标明,其余与成人学士学位相同。总位数为17位。

例4:C1048642006Z00001

四、专业学位证书编号位置印有汉语拼音缩写的“Z”字样,其后续编号改为16位数。除第十一位根据不同专业学位用一个汉语拼音字母加以区别外,其余与普通三级学位证书编号方式相同。具体字母为:

法律硕士(F)、教育硕士(Y)、工程硕士(C)、建筑学硕士和学士(J)、农业推广硕士(A)、兽医博士和硕士(B)、临床医学博士和硕士(L)、口腔医学博士和硕士(D)、公共卫生硕士(G)、公共管理硕士(E)、工商管理硕士(S)、工商管理硕士EMBA(I)、会计硕士(K)

例5:Z1048632006F00001

五、攻读两课教师、中职教师、高校教师所获取的硕士学位证书的编号,在起始位置用“Q”与其他学位证书加以区别,后续编号方式与普通硕士学位证书编号相同。

例6:Q1048632006000001

六、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所获学位证书的编号,在起始位置用“T”与其他学位证书加以区分,后续编号方式与普通三级学位证书编号相同。总位数为17位。

例7:T1048632006000001

七、来华留学人员所获学位证书的编号,在起始位置用“L”与其他学位证书加以区分,后续编号方式与普通三级学位证书编号相同。总位数为17位。

例8:L1048632006000001

以上学位证书编号的规定从2006年1月1日起执行。届时,我办其它关于学位证书编号的规定,凡与本通知相抵触的内容,自行废止。因学位证书编号变更所引起的有关学位证书登记上网数据库信息的变化,详见关于学位上网工作的文件。

以上就是关于关于大学修双学位的问题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培训啦网,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温馨提示:
本文【文科理科大学双学位怎么选】由作者谈谈中职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5 牛求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