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一半
教育知一半,教育理念。
发布时间: 2024-06-24 14:27:47
吉林农业大学,延边大学,北华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吉林财经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化工学院,长春中医药大学等有体育馆。
体育馆,室内进行体育比赛,体育锻炼亦或是举办演唱会的建筑。
体育学院排名如下:
1.北京体育大学
创办时间:
1953年8月
北京体育大学由国家体育总局直属,原名中央体育学院,名字出现在全国211高校名单上。作为国内体育类高校唯一一所以大学名称设立的大学,可见它的不平凡,60多年来北体大与中国体育同行。
2. 上海体育学院
创办时间 :
1952年11月
上海体育学院原名华东体育学院,国内第一所获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体育高校。学校非常重视科研,截至2020年,投入到科技研究的费用近亿元,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
3. 武汉体育学院
创办时间 :
1953年
武汉体育学院原名中南体育学院,成立于江西南昌,1955年迁至湖北武汉。截至2011年,该学院拥有9个国家体育总局研究培训基地,如中国皮划艇赛艇高水平人才基地、国家体操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等
4. 沈阳体育学院
创办时间: 1954年
沈阳体育学院原名东北体育学院,由国家体育总局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学校不仅走出了许多国内有名的冠军,而且与国际上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所大学和体育组织建立交流。
5. 首都体育学院
创办时间 :
1956年
首都体育学院原名“北京体育学校”,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临中关村科技园区,东临蓟门烟树景区,地理位置优越,风景秀丽。学校曾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也是许多体育梦寐以求的学校。
6. 天津体育学院
创办时间: 1958年8月
天津体育学院致力于培养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师等高级体育专业人才,学院的竞技运动水平居国内前列,如摔跤、游泳、男子篮球、女子跳水等运动项目成绩卓越。
7. 吉林体育学院
创办时间 :
1958年
吉林体育学院始于1958年的长春体育学院,吉林省唯一一所高等体育专业院校。学校师资力量优异,截至2020年2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70%。
8. 成都体育学院
创办时间 :
1942年
成都体育学院由国家体育总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是国家多个运动竞技项目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如举重、武术套路、田径、跨栏等。学校还设有棒垒球协会、花样跳绳协会、舞龙舞狮协会等丰富的社团文化活动。
吉林大学体育学院好。
吉林大学体育学院始建于2001年。2006年原吉林大学公共体育教学与研究中心整合划归到体育学院,整合后的体育学院承担体育专业课教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和全校的公共体育课教学、学校群众体育活动的组织、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与竞赛、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工作。截至2020年6月,体育学院拥有2个本科专业,拥有体育学(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体育硕士(专业型)一级学科硕士点。
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项,教育部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项。发表CSSCI检索论文94篇,SSCI检索论文20篇,出版各类教材108部,专著21部,译著1部,获专利3项。2012年获批成立国家青少年健康研究基地,2013年获批“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体育文化研究基地”。
学术交流:体育学院注重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同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埃及等国家的多所大学保持着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多次邀请日本东北大学、京都大学、鸟取大学、早稻田大学、宫城大学的教授和国内的知名教授、学者来学院进行讲学。学院多名教师也赴美国、英国、埃及和日本等国家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和体育科学研究等工作。
一、吉林体育学院有几个校区
吉林体育学院有南岭、临河两个校区
二、吉林体育学院哪个校区最好及各校区介绍
吉林体育学院地址:
临河校区:长春市经济开发区临河街5699号
南岭校区: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自由大路2476号
三、吉林体育学院简介
吉林体育学院成立于1958年,地处环境优美、四季分明的吉林省长春市,是吉林省唯一一所高等体育专业院校。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2004年,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原吉林省体育运动学校并入吉林体育学院。建校近六十年来,吉林体育学院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数万名各级各类体育专业人才,为国家和区域体育事业发展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现有南岭和临河两个校区,占地面积62.7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近600人,各类全日制学生7000余人。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70%。不仅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霍英东青年教师奖、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体育教师、长白山学者、省资深高级专家、省高级专家、省教学名师、省级拔尖创新人才、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著名专家学者,而且,一大批教师担任着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和世界、全国各类体育协会(学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副秘书长等职务。
学校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艺术硕士专业授权点。拥有省级“重中之重”重点立项建设一级学科1个(涵盖4个二级学科),二级省级重点学科2个。10个本科专业,涵盖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理学、法学五大学科门类。形成了包括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继续教育、中专教育在内的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拥有精良的教学科研平台,拥有国家体育总局耐力项目重点实验室1个,吉林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吉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吉林冰雪文化研究基地1个,吉林省体育产业重点研究基地1个拥有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1个,吉林省健身志愿者培训基地1个。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取得了一系列国家级标志性成果,主持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1项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部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优秀课程29门建设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品牌专业2个建设成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省级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主编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