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说
分享学历认证认证过程、 解答学历认证疑问,快速提升学历攻略、最新中...
发布时间: 2024-04-27 15:30:01
4月20日下午,我校在虹口校区凯旋厅召开了外国专家代表座谈会。来自我校8个院系不同语种的外国专家围绕“如何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主题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会议由校长曹德明教授主持,有关院系的外事秘书兼翻译和校对外交流合作处的领导等参加了会议。
外国专家代表对上外毕业生的质量都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很多专家都认为学生不仅应学好语言,最好还能多学一门实用型的专业。上外的优势在于外语教学,而我们的复合型专业中的经济、贸易、金融、法律、新闻、法律等和综合性大学相比要弱一些。故此,专家们认为学校要打造培养国际化人才平台,就应该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引,以合理的课程设置为依托,在巩固和发展语言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复合型专业,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国际组织、跨国企业信服:上外毕业生较强的语言优势和复合型专业知识具有双重价值的竞争力,符合国际化人才的要求。
外国专家代表一致认为,上外要建成研究教学型的一流外国语大学,就必须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要具有国际视野,我们的学生就必须具备相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实际上,学习外语,不仅要学习语言,更要了解所学语言承载的文化。上外的毕业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将进入跨国企业、国际组织或者其它涉外机构。无论学生参加招聘会,还是即将开始踏上工作岗位,如果能掌握一定的跨文化技巧,具备良好的跨文化心态,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走向成功。但目前上外学生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学生还存在差距。比如我们的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程度还不够,不少学生不愿意主动发言、知识面比较狭窄,阅读量较小。外国专家代表都表示希望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利用课堂讨论的机会学会充分思考,学会展示自己,学会合作研究。
外国专家代表认为,国际化人才属于高端人才,所以国际化人才还应具备高度的创新意识。中国学生往往习惯于寻求现成答案,不乐意接受多种答案的可能,长此以往,就容易局限思路,不利于发明创新。实际上,缺乏创新意识,是培养国际化人才必须克服的缺陷。鉴于此点,有外国专家建议在各院系设立创新课程,并将这门课程与多媒体、网络技术结合起来,甚至可以记入成绩,形成学分。
此外,国际化人才不仅要有创新意识,更应具备研究能力。外国专家纷纷认为学校应该多为学生创造研究条件和环境。在这一方面,我们首先要加强教师的科研能力,要通过教师来带动学生,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同时给予必要的指导。也有专家认为,希望学校为教师创造有利条件,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科研。
外国专家们还认为上外在打造培养国际化人才平台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外宣传,让社会各界了解我们的办学特色,让有意报考上外的高中生了解上外,也让国际社会了解上外的学科设置。为了适应世界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学校还应加大对小语种建设的投入和宣传。
整个座谈会上,各位外国专家代表的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曹校长作了总结发言。曹校长说:培养国际化人才是我校“四三二一”发展战略的要求,更是当前我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目前,我校正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为学生创造创新性实践平台。为此,我校专门设立了基金,支持学生参加国际论坛。我校研究生部、科研处设立了研究生科研项目。我们还希望研究生导师允许硕士生、博士生参与科研项目或学术会议。最近两年,我校的科研有了飞跃的发展。在教学方面,我校始终坚持语言类专业与复合型专业并重,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但我们还要不断努力。曹校长希望我校的外国专家利用自身的教学和研究经验,继续为培养国际化一流人才做出贡献,也希望外国专家今后多宣传上外的办学特色、学生质量,让我们的学生将来在国内、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对外合作交流处)
以上就是我校举行外国专家代表座谈会的基本情况,想了解更多出国留学的资讯,请访问:【出国留学】进行参考了解。